趣談文明與禮儀相關作文20篇

趣談文明與禮儀 篇1

國小六年級作文 ,593字

以其民之禮可見其國之禮,以其國之禮又可見其民族之禮。而對於禮儀和文明我們又應以如何的方式來看待呢?

中國自古以“仁”、“禮”著稱,這也是儒家的基本觀念,可在其文明發達的今天,我們為何將文明禮儀而置之度外?或許我們該重新看待這一問題。就以文字所說的旅遊時我們來說,總會亂扔垃圾或亂塗亂畫……這些不僅破壞了當地的文化習俗,名勝古蹟以及環境衛生等,更是給自己抹黑並且有失國體。當然這只是少部分現象,但是我們也應將其杜絕,使我們的國際地位提升。成為一個文明之國,重現往日的輝煌。

不得不說,中國自周朝以來像《週記》、《禮記》等這些作品皆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道德高尚之處,而我們要再次重新做到這一點就得有一些措施,像國家制定的一些《旅遊法》就是一些措施,但其實這只是治標不治本。這雖為措施之一,但更多的是要讓人的個人素養提升並且有良好的習慣,如:隨身帶垃圾袋、遇到垃圾桶再扔垃圾……,同時也要在別人有不文明行為的時候做出提醒。

同時,結合漫畫和那一段文字來看,隨著中國人民足跡的遍佈,我們更應該加強自己的文明禮儀,不為自己抹黑。

最後我想說:“讓我們攜手講究文明,保持禮儀。為中國添光,為中華民族添光也為自己添光,讓中國重新變為禮儀之國,讓中國繼續在世界閃耀!”

講文明守禮儀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644字

文明像一把鑰匙,可以把人們帶入禮儀的殿堂;文明像一個指路人,可以在我們感到迷茫的時候,指引我們正確的方向;文明像一縷陽光,可以讓我們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能感到溫暖如春。

文明,是文明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中華能成為禮儀之邦的真實寫照,而我們作為其中的一員,就更應該努力去把祖國的這個特點發揚光大,展示民族精神。

大家都應該聽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吧,這個故事中的孔融十分有孝心,他把最大的梨讓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較大的梨給自己的哥哥姐姐們,剩下兩個梨時,他把大一點的梨讓給了弟弟,自己卻吃了最小的梨。說明孔融懂得謙讓的禮儀,年幼時就知道道德的常識。所以, 我們一定要學習孔融,要尊老愛幼,尊師敬長。

孔子曾經說過一句話‘不學禮,無以立’。意思是如果人不學禮,那還怎麼做人。古人都那麼注重禮儀,那我們現在有什麼理由能不注重禮儀,不講文明?

記得有一件事,它讓我感到十分自豪。那天,我在少年宮補習,準備回家了,我上了公交車找了一個座位坐下。過了一會,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太太走了上來。她走起路來搖搖晃晃,顫顫巍巍的,好像隨時都有可能會倒下去似的。她環顧四周,希望有一個位置坐,可是並沒有。我心想,那個老奶奶站著太辛苦了,我把我的位置讓給那個老奶奶坐吧。於是我便走到老奶奶跟前對她說:“老奶奶,您坐到我的位置上吧。”順便把老奶奶扶到位置上坐好。老奶奶坐上去後對我說:“你真是個懂事的孩子。”我聽到這句話心裡美滋滋的。

“人無禮不立,事無禮不成,國無禮不寧 ”我們一定要做一個講文明守禮儀的好公民。

講文明懂禮儀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605字

中國,是一個素有“禮儀之邦”的文明大國,但一個文明大國,卻因為“老人跌倒到底扶,還是不扶?”而被世人所拷問。這樣下去,中國,還配得上“禮儀之邦”的稱號嗎?——題記

這幾天,新聞報道里經常說:有人見死不救,跌倒老人無人攙扶等事件。我就不明白,為什麼大家都怕老人“碰瓷”,而把生命視為草芥呢?想到這裡,我不禁回憶起幾天前的一件事。

那天,我正從課外班回家,在路上,一輛摩托車從我身旁飛快的呼嘯而過,讓我猝不及防,差點就被撞到了,但是,下一秒,我聽見了一位老奶奶的叫喊:“哎呦”只見那位老奶奶跌倒在地,我隱約聽到旁邊那個騎摩托車小夥說了聲:“真倒黴”然後騎著摩托車飛快的逃走了。聽著老奶奶痛苦的呻吟,我急忙跑上前去,想攙扶老奶奶。可這時,已經有許多大人攙扶起了老奶奶,將老奶奶扶到馬路邊,親切的詢問老奶奶的傷情。有人建議將老奶奶送到醫院,但最後他們還是覺得先讓老人的兒女來比較好。

不一會,老人的兒子來了,他看見這麼多人救他的媽媽,激動的說不出話來了,連忙說:“謝謝,謝謝大家……”隨後,扶著老人回家了。

只要我們講文明,懂禮儀,讓文明美德跟著我們走,我相信,禮儀之邦這個稱號,永遠都在中國!

我也談文明禮貌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290字

“文明”“禮貌”這兩個字眼人們經常放在嘴邊。可是,看似很簡單的兩個詞卻做起來很難。

文明表現為一個人的舉止端莊、語言文明。孔子說過“言之不丈,行之不遠。”我曾讀過的文章中,有這樣一個人,因為隨地吐了一口痰就毀掉了一份合同。所以,我們必須舉止文明。

禮貌看出了一個人是不是具有尊重他人的美德,是每一個人都應具備的素質。表達禮貌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你見到熟人就應該說聲:“你好。”看到老師說聲:“老師好。”或許是你無意間踩住了一個人的腳,就要對他道歉,並說明自己不是故意的,下次注意。這些都是懂禮貌的人應該有的行為……

“文明”“禮貌”是我們做人的根本,是我們每個人美好品德的表現。

文明與誠信 篇5

國二作文 ,525字

戰國哲學家韓非說過:“內外相應,言行相稱。”這告訴我們應舉止文明,內外兼修。眼下的社會正需要獲取更多的文明行為來裝點自身。作為祖國的接班人的我們,更應以身作則,做一個文明的公民。

在生活中,我們文明的體現之一便是誠實。城市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生命不能從謊言之中開出燦爛的鮮花,正如英國散文家黎裡所說:“人如果失去了誠實,也就失去了一切。”

如果一個人待人不誠,就很難擁有知心朋友,在社會中也很難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如今的世界。只有真誠才能打動人心。

人若能摒棄虛偽,就會獲得極大的心靈平靜。真誠的人永遠是受人歡迎,受人尊敬的,這樣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因為他用真誠換來了眾多感情真摯的朋友。這個世界上有眾多美好的事物:山巒,流水,冰川,花草,但這一切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欣賞到。如果待人不誠,他就會無視這一切,他的世界裡就會只剩下金錢,利益,權力和受到汙染的心靈。假使我們一直保持心靈的純潔與真誠,保持誠信與文明,我們的世界就會春暖花開,幸福無比。

文明與誠信是我們身上不可缺少的兩樣東西,他們會時時刻刻淨化我們的心靈,使我們自身無時無刻不在保持純樸,文明的心。保護它們,就會獲得很多更加有價值的東西,屬於我們的一切便不會拋棄我們。

文明與野蠻 篇6

國三作文 ,555字

在這歷史的長河中,一點一滴共同構成了這無與倫比的長卷,文明與野蠻正是這幅長卷的主體部分,讓人迷惑、反思。

儒家聖賢孔子幼年喪父,當過羊倌,過著貧苦的日子,而他從周圍人身上學到的,是文明,是高尚,引領人們向“天堂”行進著,最終造就了他的盛名,培養出了七十二賢人,他,是文明的傳承者,是文明的散播者,他擔得起“聖賢”二字。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囂張氣焰不可一世,不僅掠奪了大量金銀珠寶,而且縱容士兵放火燒燬圓明園,來破壞者中華歷史上的瑰寶,正如雨果所說:“一群野蠻人……”如今,圓明園的遺址裡殘破不堪,縷縷怨氣飄揚在圓明園上空,似乎也在控訴著英法聯軍所做的暴行。

如今,文明與野蠻依舊並存,共同構成了現代的主旋律,野蠻者發揮著他們的特點肆無忌憚著,如螃蟹半橫著走,似乎一切都不能阻擋其方向,更無法改變其心意,他們自以為是,以為任何東西都不能束縛著他們,只會用暴力去解決一切,打不贏,還是打:打贏了,更是為下一次的進攻打上奠基石。殊不知,他們正一步步地走向那巨大地陷阱,繼而邁向那更為悲慘地滅亡之路,而此刻,他們正手舞足蹈,他們能明白那是他們的毀滅之路嗎?也許能吧!

燈,閃爍著,照耀在歷史的長河中,願這盞燈能能照亮人們心中的路,繼而在人生地道路上走的更遠。

野蠻何時能夠變成文明?願這一問題能深入每一個人的心裡。

文明有禮是個人名片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553字

子曰:“不學禮,無以立。”意思是:你不學習“禮”,就沒法在社會中立足。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禮儀之邦”的美稱,文明禮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講文明、懂禮貌,也是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展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有人說,禮貌既是公共場合的“個人名片”,又是與人交際第一張“綠卡”,這話一點不假。公共場合有禮貌,可以展示你的涵養;與人交際有禮貌,可以使你有效溝通。

“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化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

可是,在我們校園的教室裡,樓梯上,總是能見到許多不和諧的紙屑,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學生和清潔工人打掃,扔了又何妨;有的同學把在教學樓梯上推推搡搡,追逐打鬧當成了課後遊戲的“重頭戲”;還有的同學為了出風頭,用故意損壞學校的公物來“博得”同學的“喝彩”。

我們很多學生把知識放在第一位,而常常忽略愛護公物和講究禮儀的培養。事實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們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人格的基礎。南開大學校長在牆上題了一句名言:“面必爭,發必理,衣必整,紐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息,顏色宜合宜靜宜裝。”作為一個小學生,我們必須要求自己的言行符合學校氣氛和學生的身份,樹新時代學生的良好風貌。

談文明 篇8

國一作文 ,711字

文明之禮,人人必備。

幾千年前,中國乃文明之國。春秋晚期,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就把文明禮數發揚光大。所謂對人要以禮相待,就是講文明,懂禮貌。

生活中其實有許多講文明,懂禮貌的事。《說岳全傳》上有這麼一段,牛皋向一位老者問路。他在馬上吼道:“呔,老頭兒,爺爺問你,小校場往哪兒去?”老人不但沒有給他指路,反而生氣的罵他是個冒失鬼。過了一會,岳飛來到這裡,他先離鐙下馬,然後上前施禮:“請問老丈,方才可曾看見一個騎黑馬的,他往哪條路上去了?’老人見岳飛很有禮貌,便耐心給他指路。這正是俗語所說”禮到人心暖,無理討人嫌。“

講文明包括了許多有涵養的品質。如尊,德等等。

尊。尊重他人是禮數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我們在與他人對話之前都必須加上‘你好’來表達對對方的尊重。在公共場合下大聲喧譁也是對廣大群眾的尊重。而對於我們的長輩,老人。我們要以不同的禮儀來表示對他們的尊重。而他們也要表達對晚輩們的愛護。

德。一個人的道德也是文明的體現。社會中那些不道德的人都是不文明的人。人喪失了道德,就喪失了人性。而喪失了文明也一樣。的也是人們的一種基本法則,一個人對其他人的態度就體現了德性好不好,文不文明。當他和另一人為一些瑣事而大打出手。那就可以看出他們的心胸狹隘。相反,當他面對另一人犯下可以原諒的錯誤時,諒解了他。那他便是一個心胸寬廣的人。

偉大的美國航天員阿姆斯特朗在登上月球時說過:”這一步對於我來說是一小步,而對人類來說,是文明的一大步。“文明,也表示著人類的發展。幾億年前,人類文明就從鑽木取火開始,他以極快的速度發展著。直到今天的現代化科技,這都是不可逾越的。

文明,隨著我們的發展而進步,也隨著我們的落後而退步。

談文明過馬路 篇9

國一作文 ,496字

文明是一座橋樑,加強人與人之間的友好關係;文明是一面鏡子,對反應一個人的修養;文明是一種法則,維繫著社會的秩序。

有一次,在新聞上看見一個報道。在一個車水馬龍的十字路口,一大群人不顧紅綠燈直接橫穿馬路,不但不文明,而且十分危險。車流量那麼大的大街上,卻不顧自身安全,去爭奪那幾十秒在死亡獨木橋上的“寶貴”時間。

後來,有一位老人出現了,他每天牽著一根紅繩子,紅燈一亮,他就把繩子拉起,擋住闖紅燈的人們。

久而久之,有一些人不滿意,他們本就是想要遵守交通規則的,可他這一欄對他們的自尊心很是打擊。那位老人也很無奈,他也不想這樣,可違規的人太多了,為了大家的安全,他只好這樣。

對於故事中的那個老人,他的行動是為了大家的安全,但卻傷害了好多人的自尊,這隻能說現如今有太多的“中國式過馬路”了。對於這種不良行為,我們不但不能仿效,而且要積極勸阻這種不文明行為。

試想一下,如果人人都不遵守交通,那麼整個交通網就會癱瘓,到那個時候,誰都走不了,而且交通事故頻發。

只有抱著“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想法,才能維持社會的治安,讓文明過馬路成為一種生活態度,以文明的生活態度回報報社會,讓社會開滿文明之花。

文明與柳樹的對話 篇10

國一作文 ,841字

秋天到了,柳樹上的葉子都開始紛紛落下,可柳樹姑娘還在一邊唱著歌一邊梳弄自己的長髮。從一旁路過的文明爺爺感到好奇,便上前問道:“柳樹姑娘,秋天到了,你的葉子都快落光了,可你為什麼還這麼高興呢?”

柳樹說:“我當然高興了,這還是您的功勞呢!你瞧,現在在大街上人人都在講文明,現在文明都快成為一道風景了!您說我看到咱們這個小城因文明的存在而變得越來越美好,我能不高興嗎?”

文明爺爺笑了笑:“呵呵,我可不敢居功,現在人們的文明素養得到了提高,文明意識住進了心中,行為舉止自然就文明起來了。哦,對了,你說你看到的風景都有什麼,讓我老頭子也樂呵樂呵!”

柳樹姑娘捋了捋頭髮,說:“那天,我看見在我身旁的公交車站等車來的人們,看見車來後,都非常自覺的等待車上的人們下車後,才非常有秩序地排著隊上了車,再也不像以前那樣擠來擠去,插隊了。

文明爺爺笑著說:“看來比起以前人們真的是有很大變化啊!”

柳樹姑娘又說:“還有呢,有一次,我看見有一個小夥子邊聽著音樂邊嚼著口香糖從我身邊走過,我本想著他一定要隨地亂吐了,可是他卻掏出了一片紙,吐在了裡面,然後包好丟在了我身旁的垃圾箱內。而且您看,現在垃圾桶旁也不像以前那麼髒了。”

文明爺爺一邊點著頭一邊捋著鬍子說:看來我的努力沒有白費啊!還有嗎?”

柳樹姑娘繼續說:“現在人們講普通話的越來越多,講髒話的也越來越少了,‘謝謝’,‘你好’,‘沒關係’等,這些禮貌用語我聽見的也越來越多了—哇!我現在越來越覺得,因為文明,人們的變得形象越來越好了,我們的城市也越來越美好了呢!

文明爺爺說:“是啊,可見文明真的是非常重要的呢,他影響著一個人,一個城市,甚至是一個國家的形象—看來,我可是肩負重任啊!我現在還需要做的是,將所有不文明行為一掃而光,讓文明永駐人們心間,成為自身的一種習慣,讓我們的城市因我們市民的文明行為而更加的美好!”

柳樹姑娘高興地說:“文明爺爺,那我就祝您工作順利了!希望你的文明之花能開遍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