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儉家風潤如雨相關作文20篇

節儉家風潤如雨 篇1

國三作文 ,1009字

家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一個家庭有了好的家風,這個家庭就會和睦團結;千萬個家庭有了好的家風,這個社會就會很和諧,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就有了向心力和凝聚力!

家風自古有。孟母“斷織”的故事流傳至今。孟子小時不知努力學習,時常中斷自己的學業。孟母為教育他,有一次竟用刀將自己織機上將要織成的布割斷,從而使孟子感悟到“半途而廢”的道理。范仲淹之所以志在“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因為幼時母親告訴他,“不為良相,即為良醫”—良相可以治國安邦,良醫可以治病救人,一個人想要自己快樂,就必須讓別人先快樂。

古之有家風,我爺爺也有他推崇的家風。

艱難的日子彷彿永遠不會隨年代的改變而消失。就像一個烙印深深嵌入爺爺的思想,這就造就了爺爺萬事先備後動,勤儉為先的性格。

“穿上大頭皮鞋,想起了我的爺爺,走過雪山草地,踩過敵人的肚皮……”每次《大頭皮鞋》的歌縈繞在耳旁的時候,我總會想起爺爺的鞋子—幾雙布鞋。爺爺下地幹活穿上它,走親訪友穿上它,串門串戶穿上它。鞋底磨平了,腳尖的布恰似火山口一般向外掙脫,露出一隻長著老繭的腳趾頭。

爺爺的飲食更是清淡無奇,早上熬一鍋粥,吃上幾天,鹹菜冬瓜湯,饅頭南瓜菜,竟是如此,卻不浪費。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這些是爺爺的真實寫照。

“賺錢不容易,能省就省,想想以前,我……”這話我早已聽得滾瓜爛熟了,爺爺卻不厭其煩地訴說,且身體力行。無論兩裡地還是十幾裡地,定是用腳去丈量,因此爺爺被人戲稱用的是“兩腳車”。一天省一塊,一年三百六十五塊,十年,十五年……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這是爺爺的堅守。

使我感觸最深的還是爺爺的“家徒四壁”。走進屋內,讓人會想起陶淵明的“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牆壁上用漿糊糊的報紙已成暗黃。屋內有一張搖搖欲墜的木桌,一個鏽跡斑斑的水壺,兩隻褪了色的熱水瓶,一個被煙燻黑的灶頭,一盞能發出昏黃微弱光的燈和牆壁上掛的幾件粗布短衣。

就是這麼一個老人,清貧了一生,節儉了一世,不驕奢淫逸,一輩子兢兢業業,腳踏實地做人。

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是因為人和香氣合二為一了。我和爺爺相處,爺爺沒有言語的高調,只有行動的實在,爺爺的節儉家風現如今已深入我的骨髓。

節儉的家風不是掛在嘴上的,更是銘刻於內心深處的;它是一種美德,一種風尚,我將接過爺爺的接力棒,讓其傳承!

節儉似風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1119字

時間正在悄悄的流逝,而我們也正如小草一樣地飛長。成長的旅途中,我們都曾經歷過風風雨雨,但在我們的身後,總有一股強大的力量支撐著我們。這,便是家風。家風,這個端莊而又和諧的詞語,它博大,卻又那麼平凡。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家風,也時時刻刻伴隨著我們。

北宋政治家,歷史學家,官至宰相司馬光。雖官高權重,但嚴於教子,很注重培養子女自律自立意識。他寫了了篇傳誦至今的《訓儉示康》。他在總結了歷史上許多達官顯貴之子,因受祖上蔭庇不能自強自立而頹廢沒落的教訓,告誡其子:"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儉以立名,侈以自敗"。由於教子有方,司馬光之子,個個謙恭有禮,不仗父勢,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見容止,雖不識皆知司馬氏子也"。

記得很小的時候,媽媽就教導我們要勤儉節約,保護環境。一次,我們一家三口正忙著將一個大西瓜“送”入水中冰鎮。等西瓜泡好後,我自告奮勇地拎起水桶準備倒水。媽媽攔住了我,只見媽媽將水倒入另一個黑色的桶裡。我大惑不解,問:“媽媽,這水已經泡過西瓜了,不倒掉幹嘛?”“女兒。”媽媽溫柔地告訴我,“水是很保貴的,不要讓最後一滴水變成人類的眼淚。‘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馬不必騏驥,要之善走。’這句話就告訴我們要節約用水,不要浪費水。”我雖然似懂非懂,但還是記住了媽媽的話。以後,只要家裡有人浪費水,我就會攔住他,並告訴他要節約水。在媽媽的影響下,我成了家裡的“小小護水員”。我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為媽媽的教導。

我的爸爸也教導我不要隨地亂扔垃圾,愛護環境,我們才會擁有一片藍天,可是,我總是不聽爸爸的勸告,把它當做耳邊風。直到有一天,我才記住爸爸說的話。那天,我和爸爸在江邊玩,走著走著,爸爸問:“你要吃果凍嗎?”我點點頭,伸手拿了一個果凍。吃完後,我隨手一扔,果凍殼就在地上滾遠了。爸爸突然停下來,盯著我說:“快去把垃圾撿起來。”我瞥了爸爸一眼,只見他臉色陰沉,呈現出一臉火山爆發之勢。我不敢違抗爸爸的命令,只能乖乖地將果凍殼撿起,然後扔到附近的垃圾桶裡。當我回來時,爸爸的臉上才“陰轉晴”,還教育我:“如果所有人都像你一樣隨地亂丟,那到處都會有垃圾。”我很慚愧,於是牢牢地記住了爸爸的話,再也不亂扔垃圾了。

家風,伴隨著我成長。也伴隨著風,傳得很遠很遠……

家風潤我行 篇3

國小五年級作文 ,811字

我家的家規是:孝敬老人,嚴教子孫,勤儉持家。這些家風如潤物細無聲的小雨點滋潤著我幼小的心靈。我在她們的滋潤下健康快樂地成長著。

從小媽媽對我和弟弟的教育非常嚴格,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都來不得半點馬虎。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認真做好作業,沒寫好可不許玩。有一次,老師佈置的作業較多,而我喜愛的電視劇也快開始了,我就匆匆地潦裡潦草地結束了作業,悠哉悠哉地看起了電視。晚上,媽媽下班回來檢查我的作業時,發現我的作業一塌糊塗,狠狠罰了我,並且加倍重寫,讓我長長記性,從那以後我再也不敢馬虎了。平常我和弟弟零花錢也被媽媽管得緊緊地。記得那次我花了十六塊錢買了兩塊巧克力,剛好被媽媽抓個正著,她嚴厲地指責了我說:“要節約用錢,花錢花在刀刃上。過兩年你就要上初中了。媽媽希望你能考上新世紀,雖然新世紀學費昂貴,但是這對你學習成才很關鍵。”最後,我一個月的零花錢泡湯了不說,還要洗堅持洗一個月的碗呢。

爸爸媽媽每天工作很忙,爺爺也不例外,天天忙著田裡的莊稼。家裡吃的蔬菜基本上都是爺爺親手種的,秋季天氣乾燥爺爺還要挑水去澆菜。每天晚飯都挺遲的,有一次我肚子實在餓得“咕咕咕”地唱起歌來了,看媽媽燒的美味雞翅就忍不住拿了一隻吃了起來,媽媽看見了溫柔地說:“蕾蕾,爺爺幹活都沒回來,你怎麼自己吃起來,沒規矩。媽媽平時怎麼教你的,想吃先擺好碗筷等爺爺回來再吃。”唉,又是一番輕聲細語的叮囑。

“勿以善小而不為。”從小爸爸就教育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凡事不能依靠別人學會獨立。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暑假裡,我自己的衣服自己洗,書房每星期打掃兩次,有時爸爸媽媽忙我還帶弟弟。因此,在親戚朋友,鄰里鄉親眼中我可是個能幹的小大人哦。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好家風滋潤著我,養育著我,成就了我。讓我們更加相親相愛,和和睦睦。

春節話家風 篇4

國三作文 ,1488字

今年春節聯歡晚會上有個小品節目,提到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句名言:“家庭是一個人學做好事的起源之地。”對每個人來說,優良的家風非常重要,它守護著我們健康成長。那麼,家風到底是什麼?我家的家風又是什麼呢?寒假的一天晚飯後,我帶著這些問題,請教爸爸媽媽。

“爸爸媽媽,現在經常聽到大家在講家風,但我不是完全清楚什麼是家風,你們能給我講講嗎?”我問道。

爸爸放下手中的書,笑著對我說:“很高興你能主動和我們談這個問題詞。家風,其實就是一個家庭、家族的風氣,是家庭成員共同推崇的做人和做事的風格。好的家風可以保證這個家庭、家族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長,並且會通過家庭成員去影響整個社會的風氣。所以,每個家庭都要特別注重家風的培養。”

媽媽接過爸爸的話,說:“家風對個人成長的作用,在很多名人身上體現十分明顯。老舍在《我的母親》一文中提到,‘從私塾到小學,到中學,我經歷過起碼有二十幾位教師吧,其中有給我很大影響的,也有毫無影響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這段話反映出家風對這位文學巨匠的深遠影響,同時體現出他對母親的感激之情。家風是一種言傳身教的力量。”

聽了爸媽的話,我點點頭:“我理解家風是什麼了。那我們家的家風是什麼呢?怎麼沒有聽你們說起過?”

爸爸稍微思考了一下,看著我說:“一個家庭的家風很難用一兩句話表達出來。家風在不同的方面,會有不同的體現,它不僅僅是某一個方面的要求,比如要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標,在學習上要努力,遇到困難要勇敢,做事要堅持到底、不能虎頭蛇尾,對長輩要孝順,對待他人要友善,生活要勤儉節約等等,所以我們沒有正面和你講過家風的事,因為我們也沒有認真總結過。如果一定要講,概括起來就是做人要善良,做事要勤奮或叫紮實。做一個心地善良的人,你就會對自己的品德樹立一個標準,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要用怎樣的方式和別人相處;做一個勤奮的人,你就會保持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本領和思想境界,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也能夠樂觀面對,想辦法渡過難關,取得成績也不會驕傲自大。”

“哦,我知道了!我們家的家風就是做人善良、做事勤奮。”我再次點了點頭,同時追問,“你們能不能再給我講講有關我們家風的故事啊?”媽媽聽了,用手輕輕地拍了拍我的後背,“家風體現在點點滴滴,需要你在日常生活中去觀察和體會啊!”

沒想到媽媽把問題拋回給了我,我低著陷入了對往事的回憶。原來,這樣的事情還真的不少呢!我記得前年的時候,爸爸為了方便樓道鄰居為自行車充氣,專門花錢買上了一個打氣筒,放在樓下自行車庫給大家使用,從此鄰居們再也不用到小區外面去找修車鋪充氣了,都很開心。這應該屬於樂於助人吧!爸媽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很孝順,爺爺奶奶生病的時候,他們總是很焦急,還帶著我回去看望。爸媽下班後還經常看書,家裡買了很多書。媽媽工作很認真,有一次為了早點完成工作任務,連續幾天加班到深夜,回到家倒頭就睡,看著都讓人心疼。還有一次媽媽撿到一個手機,馬上就還給人家了,那個丟手機的人非常感激。爸媽還給山區的孩子捐過錢。這些都是我們的家風,他們給我樹立了很好榜樣。

我把剛才的想法告訴了爸爸媽媽。他們說,希望我能發揚我們的家風,做一個善良正直、勤奮進取、陽光智慧的人。

通過這次談話,我明白了家風的重要性,也瞭解了我們的家風,收穫很大!

春節話家風 篇5

國小四年級作文 ,544字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一家人聚在一起,開開心心的品嚐著美味佳餚,其樂融融……

大年三十晚上,我們一家四囗和奶奶、外公、外婆還有舅舅,一起吃了一頓香噴噴的年夜飯,雖說沒什麼美酒佳釀,也不是什麼山珍海味,但是與大家一起吃,增添了許多樂趣,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歡樂與溫馨。

太爺爺盛飯,等太爺爺動筷子了,他們才可以開始吃,我太爺爺也總是把好吃的菜夾到他們碗中,告訴他們小孩子正是長個的時候,讓他們多吃點。體現了,“尊老愛幼,孝敬長輩”的傳統美德;吃飯的時候不能挑食,不能說這個我不要吃,那個我不想吃,什麼菜都要吃,要做到不剩飯,不浪費,要勤儉節約;飯前飯後要洗手,要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見到長輩要問好,要做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不說慌話,不佔小便宜,做一個誠實的好孩子……

每年過年都是讓人回味無窮的,今年更不例外。通過長輩的言傳身教,知道了家風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它無時無刻的體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心靈,塑造了我們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我在“和為貴、孝為先、勤為寶、儉為德”的好家風的薰陶下逐漸成長。

家風如雨 篇6

高一作文 ,673字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小的時候,每次上學校之前,奶奶總愛問叮囑我幾句:“孩子,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鬧彆扭。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回來跟我說,我去找你們的老師!”奶奶生怕我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老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講一些經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巨集大量,在學校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和其他人發生衝突。在奶奶的諄諄教導之下,我基本上沒有和老師、同學發生過矛盾。

爺爺愛給我講很多關於他當年服兵役的經歷,告誡我:“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吃苦耐勞的。你要從小就學會能吃苦,否則不能幹成什麼事!”爺爺還教導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部能忍受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地人才,今後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類拔萃”。也許這就是“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我想。

現在,我已步入高中,成為一名高中生,早已養成樂於助人、艱苦樸素等好習慣,仔細想想,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奶奶還是在每次去學校之前給我上“政治課”,爺爺還是時不時在飯前飯後給我聊聊關於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等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也非常樂於聆聽他們的一言一語,因為那正是我們家的好家風。

我一直在想,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良的家風以打造,那麼咱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春風化雨潤心田——我的家風家訓 篇7

國三作文 ,1401字

“家風”、“家訓”這兩個詞彙之前在我的腦海中是比較陌生與模糊的。趕緊狠補上一課後,我驚訝地發現其中蘊含著許多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很值得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周圍,保留和傳承的還有多少?

家風家訓:是一個家庭或家族長期以來形成的,能影響家庭成員精神、品德及行為的一種傳統風尚及道德規範。好的家風家訓是家族振興、繁榮安定的保障,是由家庭這個小小細胞延伸至廣大社會的正能量,最終形成我們整個華夏民族的精神靈魂。而放眼當今以經濟為本高速發展的現代中國,它們猶如老舊的物件,似乎處於被冷落和被擱置的地位。我唯有從自身開始,上溯源頭,找尋並總結屬於我家的“傅雷家書”。

我的爺爺奶奶,給予我最大的教育就是勤儉節約、善良本分。爺爺說過:“天道酬勤,懶人終將一事無成。”談起在曾經的“苦日子”裡,他們是怎樣靠“勤”來養大三個孩子。可是我又有些茫然遲疑,我來自再普通不過的工薪家庭,能談得上有什麼好的家風家訓呢?而它們似乎都來自富貴顯赫的名門望族,亦或者是博才高深的學者大家。我追溯著記憶的河流,回顧我十四年來的成長片段,啊!我突然發現,原來它們就隱藏在平凡生活點點滴滴的細節當中!

在我小的時候,我的父親母親儘可能地教我認字,如“人”字就好像一個人站在天地之間,所以做人要頂天立地,有所擔當。“信”字就是一個人要對自己說出來的話負責任別人才相信你。他們教我讀朗朗上口的《三字經》、《弟子規》、《誡子書》,給我講許多關於美德智慧的小故事,如《孔融讓梨》、《司馬光砸缸》等。閒暇之餘,我們仨經常一起到圖書館,通過閱讀來度過美好的時光。我們仨還養成了雷打不動的“睡前閱讀半小時”家庭習慣。我的父親母親喜歡音樂,在不影響我學習的情況下,我的家裡經常會洋溢著動人的歌聲,可以是通俗的,民族的,美聲的,也可以是英文歌,粵語歌,國語歌,有肯尼基的薩克斯風,也有理查德克萊德曼的鋼琴曲。它們可以陶冶我的情操,讓我從詞曲中領略音樂之美。我從小體弱多病,母親總想方設法讓我鍛鍊身體,告訴我身心都要健康的重要性,我天性比較膽小靦腆,父親鼓勵我做人要坦坦蕩蕩面對一切,培養我要有淡定從容的氣質。小學的時候,有一次我無意拿了同學的一支筆回來,母親發現了,鄭重地詢問緣故,然後說:“從今往後,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拿別人的東西。”在學校裡我若和同學有了矛盾,父母總問我是否先惹事,然後說你一定不能欺負別人,但也請你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父親用他的樂觀豁達,幽默風趣陪伴我,母親則以物盡其用,環保可持續的理念灌輸我。平等交流是我們之間不成文的契約,母親常說,人無完人,父母有錯的時候,希望我也批評指正。成長的路上,總有磕碰挫折,每當我的弱點缺點顯露出來,父母看在眼裡,總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從思想的源頭上來做我的工作,告訴我“人才”是先要成為人,才能成其才。從不用打罵的方式來粗暴對待。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父母以身作則,潛移默化的力量對我的影響是長遠而深刻的。我的家庭,猶如海面上行駛著的一葉小舟,每個人都要同心同德,平衡地發力,才能安全抵達一個個目的地。

由此,我總結出了我家的家風家訓:要熱愛讀書,從而瞭解世界;要身心健康,才能生活順當;要自立自強,那是人之根本;要刻苦努力,以便接近目標。家風家訓是我一生都要做的功課,我會在未來的日子裡,與時俱進地加入新的更好的內容,我既是傳承人,又是創造者。有了這些,我相信我前行的腳步,會走得更穩更踏實!

家風讓我如沐春雨 篇8

國三作文 ,980字

家風包括家德家規家訓家譜,是一個家庭風氣的體現,同時也是中華傳統美德的現代傳承。在某種意義上,它相當於是一個人的道德準則。花開花落,在時間的河流中,中華民族的良好美德一直流傳至今,而家風表現了中華民族世代的美好品格。

在我家,長輩從小教導我,要尊老愛幼,善待他人,同時也要做一個勤儉節約、不浪費的人。從小耳濡目染,漸漸的,在他們的言行舉止上,我也不斷學習,養成了好的品格。

首先,是孝順之風。記得那是過年,我是特別開心的,因為過年又有紅包,還有很多好吃的,大家一起說說笑笑,十分熱鬧。就在吃飯時,我看著一桌子美食,很想吃。於是,迫不及待的就出手啦。但是剛碰到碗中的甲魚,卻被父親制止了,我哀怨地看向父親,最終還是因為父親嚴肅的眼神,收回了手。甲魚是給爺爺奶奶吃的,雖然我沒吃到,但也吃的很開心。飯後父親找我說,爺爺他們老了,要多吃些有營養的,他們以前捨不得吃,現在我們要好好孝順他們,懂嗎?我點了點頭。正是在父親的教導之下,我方知自己也可以做很多。我平常用零花錢給爺爺買些麵包、幫爸爸捶背、幫母親幹活。雖然微不足道,卻是我的一片心意,以後會更加孝順,幫他們做更多……

再者,是善良之風。那天我與母親去菜市場買菜,發現菜市場門口有一位衣衫襤褸的老人,面容憔悴,讓人看了於心不忍。母親叫我去給些錢給老人,我隨手扔了幾個硬幣進了他的破碗中。母親卻轉身對我說,即使他是乞討者,你也要考慮到他的自尊心,嗯?我再次走過去,蹲下,輕手放了進去。“老爺爺,給您!”我在這時,看到了他嘴角的笑意與眼中的感激。我回到母親身邊,看見她臉上欣慰的笑意,我明白母親對那個老人的同情,那是善良。現在我經常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很多事情,當看到一些流浪狗、流浪貓,會給它們一些吃的。我希望別人會因我的善良而快樂……

最後要講的是,爺爺教給我的,勤儉之風!我不能忘的是爺爺對我說的一句話:節約一切能節約的!那次,我要把一些吃不完的剩菜扔掉,正好爺爺走了過來,問我去幹嘛?我說去扔一些吃不完的飯菜,爺爺連忙問,飯菜壞了嗎?我說,放的太久,有蒼蠅叮過,不衛生。爺爺說可以給雞吃,別浪費。爺爺馬上拿去給雞吃。在爺爺潛移默化的影響中,我變得勤儉節約,洗過手的澆菜、剩的飯菜給雞吃。這是好習慣,會使自己心情美麗,也會使世界更美麗……

家風是美麗的存在。它改變人很多,讓人有良好的品德。

家風,讓我如沐春雨……

勤儉節約好家風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572字

我們家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雖然沒有成文的家訓,但每個人都恪守勤儉節約的家風,爺爺奶奶就是我們家的“節儉標兵”。平時,吃完飯總會剩下一些飯菜,爺爺奶奶就會把那些飯菜留下來,下次再吃。而且,每次我吃完飯,他們會叫我把碗裡星星點點的米粒吃下去。一次,我問奶奶:“奶奶,你為什麼要把那些飯菜留到下次吃呢?涼了也不好吃了。”奶奶笑著說:“涼了,熱一下就行了,這些飯菜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來的,我們不能浪費。”

爸爸也傳承了爺爺奶奶的好習慣。一次,爸爸工作回來時我們發現他的褲子被刮破了,變髒了。媽媽說:“重新買一件吧!”爸爸說:“不用了,只要把那些剪掉就可以了,而且還涼快。”說完,我和媽媽都笑了,覺得這個辦法還挺不錯的呢!

他們的一言一行都薰陶感染著我,讓我也漸漸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每次看完電視,我都會把電源關掉。一看見水龍頭沒關,我就會上前擰緊它,並勸告小夥伴們:“如果不節約用水,我們的眼淚將是最後一滴水。”在學校裡,我變成了同學們眼中的“勤儉小標兵”,我也很喜歡這個稱號!

勤儉節約是我們的傳統美德,我們要從身邊的點滴做起,慢慢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並把它發揚光大。

勤儉節約好家風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489字

每個人的家裡都有屬於自己的家風,我們家的家風就是一勤儉節約,我可要好好說給大家聽聽。

外公可是家裡的頭號榜樣。每當有剩菜、剩飯時,總會看見外公的身影。

有一次,我們一家三口在外婆家吃飯,一大桌子的好菜擺在外公面前,外公卻偏偏選了一旁的冷菜,我們都勸外公別吃了,因為這盤菜已經放了兩天了,可外公卻毫不相讓地說:“不吃也浪費,這盤菜又沒壞,酸溜溜的,可好吃哩!”哎!外公不虧是家裡的頭號榜樣啊!

這不,媽媽也受到了外公的影響,成為了一名勤儉節約的人。

一個令人期待的傍晚,要開學了,我正在整理新學期所需要的書。當我拿起嶄新的鉛筆盒時,媽媽在我背後嚷嚷說:“又要用新的東西呀!老的不還能用嗎?為什麼要用新的東西?”“這不新學期嘛!剛過完年,辭舊迎新嘛!用點新的東西,也是正常的嘛!”我以開玩笑的語氣對媽媽說。“舊的能用就用嘛!咱家的節儉之風要秉承呀!新東西還不是要用錢買的嗎?貧困山區的孩子連舊的都沒有呢!”我覺得媽媽講的每一句都很有道理。

我們家風一-勤儉節約,我願意把它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