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遺產相關作文20篇
孔子的遺產 篇1
高一作文 ,934字寒假,我遊曲阜,感慨良多。旅遊行程,此處不表,只將感觸深的細節記敘下來。
孔府有一廳,專放歷代孔子之孫的官位牌,看名字便知道,官階不低,且世卿世祿,代代相傳。聽導遊講,王朝更迭絲毫不會危及孔家的地位,相反,歷代帝王還不斷給予封號,可見孔府昔日之風光。可另一廳中卻是各種刑具,讓人覺得陰森森的。孔府內宅更是苛刻,七歲以上外姓之人不得入內,入則亂棒打死。可見孔府之中,是沒有自由這種東西的。孔子的後人,被皇帝用黃金做的籠子關在裡面,飲瓊漿,食膏腴,皇帝還不斷往這個籠子上鑲著寶石。然後拿著籠子,四處遛鳥,來表明他們多麼尊敬孔子。而孔家的後人也就因此被鎖住了,兩千年來不再有什麼能人出現。可見先人的榮譽並非好事,它會讓後人坐吃山空,喪失自由。
雖說現在孔府早已成為旅遊景點,可孔子的後人似乎還在靠孔子的名聲來吃飯。從孔府到孔廟的那條街上,全是擺攤的小販,有不少人的攤位上都寫著“孔子第…。代孫”的字樣,而他們謀生的活計,要麼是販賣小工藝品,要麼刻章題字。並不能說孔子後代的刻章水平不好,但他們如果去潛心搞藝術,也許會比靠著孔府旅遊來賺錢要出息得多。孔林中也有些婦人,神色悽然,自稱是孔家兒媳,見人便蜂擁而至,為人算命,討幾個香火錢。孔子的後人,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啃老族”。他們並非無才,但卻選擇寄生在孔子的庇廕下。
“孔子的後人”是一塊不錯的招牌,而對於沒有這塊招牌的曲阜人來說,就只好行騙了。曲阜地城牆至今未拆,孔府孔廟皆在城內。但車未進城,便有人豎一大牌子,書曰:“孔府孔廟停車場”,一群人見我們車來,便不停招呼,險些為其所騙。停車朝孔府走,一直有人尾隨,說:“孔府你們進不去的,這條路不通孔府的,跟我們走吧。”其實孔府大門就在旁邊。多虧十年前我們來過,曾被騙過,長了記性,否則又會被騙到什麼影視基地,被拉著拍照,算命。在聖賢的故里,出現這種現象,如果孔子地下有知,恐怕要被氣活過來吧。
對於曲阜來說,如何處理孔子留下的資源,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先人的光榮不應該成為束縛自由的枷鎖,也不應因此坐吃山空,更不應該衍生出醜惡,而對曲阜是這樣,對每個人不也一樣嗎?自己昔日的成功也許正為今後的慘淡埋下伏筆。如何對待往日的成功,每個人都應深思,否則,甜美的果實就會變成毒藥。
給孔子的一封信 篇2
寫信作文 ,612字心中的君子:
您好!
我是一位就讀於九年級的學生。今天,我學了您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這句話令我想起了一年前的那件事,於是萌發了給你寫信的念頭。
成長中有一件事,雖沒有得到認可,但我從不感到後悔。正因為那件事,證明了我是她真正的朋友。
她坐在我前排,我們是很好的朋友,我們從小玩到大,幾乎每天形影不離。但一件事改變了她對我的看法。
那是期末考試,她神祕兮兮地把我拉到走廊上。“你複習的怎麼樣了?”她一臉著急地問。“還行吧。”“那考語文的時候你幫幫我唄。”緊接著,她又說:“我爸答應我只要這次我能考上500分,就帶我到海南去旅遊,到時候一起去,所以你一定會幫我的是吧?”
我答應了她,因為看到她著急的深情,又想到我們是從小玩到大的朋友。
當離考試結束還有20分鐘時,我開始感覺到她輕輕地踢了我的椅子。這時,我內心無比的煎熬,我一抬頭就看到了《中學生守則》。我想,我一定不能給她看,正因為我是她的朋友,才不能以這樣的方式去害她。於是我把卷子捂得嚴嚴實實的,一點空隙都不留。
考完試,她視我如仇人,連解釋的機會都不給我,轉身就走。但我不後悔!
今天學了您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我在想,我以後一定要成為像您那樣品德高尚的君子,所以我沒有“成人之惡”,正因為我是她真正的朋友,才沒有做那個“小人”,才沒有幫助她作弊。
終有一天她會明白我的!
此致
敬禮
一位中學生:xxx
2016年12月8日
寫給孔子的一封信 篇3
寫信作文 ,700字尊敬的孔子:
您好,也許您不認識我,那麼我來自我介紹一下吧!我是一名來自21世紀的中學生。也許您在別人心中是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但是您在我心中永遠是一位和藹可親的老爺爺,您雖然離我們遠去,但您的精神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從不曾離去。
我第一次見您是在我們的語文書上,您那高高隆起的腦門,充分顯示了您的資深與博學,當時我心裡就莫名地升起一種對您的敬畏感。孔爺爺,您知道嗎,在我生活的這個時代,是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只有努力讀書,將來才能在這個社會立足。而我讀書卻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所以成績還不甚理想。直到走進了《論語》,我才明白讀書的重要性,您的諄諄教誨讓我如沐春風:您的“默而識之,學而不厭”使我深深懂得學無止境的道理;您的“仁愛思想”教育我做人應有高尚的美德;當我成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呆子時,您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告訴我不能讀死書……
有一次,上學要遲到了,我從家裡飛快地跑向公交車(一種現代的交通工具),因為太累,上車就佔了一個座位,卻沒看到一位老奶奶正站在我的後面。當時我一轉頭,沒想到書包碰掉了老奶奶的包,原本我是不想幫她揀的,但一想到您的“仁愛思想”,又立即幫她揀起來,還把座位讓給了這位老奶奶,老奶奶直誇我有禮貌,把我誇得怪不好意思的。那一刻,我懂得了助人為樂的真正內涵,理解了“不學禮,無以立”的深刻含義。
謝謝您的著作,有了它們,我才會與書交上朋友;有了它們,我才瞭解您不平庸的一生;有了它們,我才有如此多的感慨。
我相信您的著作會永遠流傳下去,因為您是當之無愧的東方偉人。最後,祝您身體健康,天天開心。
此致
敬禮!
您的忠實崇拜者:倪夢
給孔子的一封信 篇4
寫信作文 ,1090字孔丘:
你好!你不介意我這麼稱呼吧!稱呼你孔子,雖然十分雅,但是對於你,我不想用孔子之名,也不想用您來稱呼,因你的“仁愛”,也因“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朋友之交。
我讀《論語》,彷彿是和一位網友在聊天一樣,我在你的言語中感受到了你深邃的目光,彷彿我穿越了,我穿越了這兩千多年的滄桑,但亙古不變的是你的“仁愛”,你的慈祥,你偉大的儒家思想。“孰不知”不經用起了老師教過的語言與你交談,襲捲而來的是一陣書香,“子曰:……”朗朗書聲,我的眼前,居然是私塾,那不是曾點嗎?孔子,你的弟子三千多人,七十二位得意弟子,曾子理所當然在其中,當我走過去時卻發現他們看不見我,我在那靜靜地聆聽著,你把弟子召集在一起,讓他們盡情地說出自己的人生理想,弟子說完,你只是微笑了一下;冉有和公西華說完,你沒有任何意見,但似乎皺起了眉頭;輪到曾點了,他在你的鼓勵下輕說:“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衣,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聽過這一段輕聲描繪,孔丘啊,你眼睛裡透出讚許的目光,說:“吾與點也!”
孔子呀!你還是當年的孔丘,兩千年來,在人們心中你是亙古不變的形象,你知道嗎?多少年來人們裝著是對“孔聖人”的崇敬與仰慕,但他們卻錯誤地將你包裝成一位不苟言笑,循規蹈矩,而且一開口說的都是“子曰”張口閉口都是“仁”、“禮”、“忠恕”、“孝悌”之類的言辭,然而他人卻不知孔聖人也有這般的童心童趣,何止是童心,童趣啊!暮春時節,穿著新做的春服,五六七個孩子,在沂河裡暢快地沐浴,在求雨臺上迎接著浩蕩的春風,然後一路唱著悠揚的歌曲回去,這就是你的人生理想。孔丘,現代有多少關於你的故事、書籍、電影等等系列孔丘,他們似乎看到了孔丘你在成為孔聖人的道路上的辛苦,但是也正是因辛苦才歡樂不是嗎?“不恥下問”因“敏而好學”,“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你周遊列國,神彩飛奕,多麼可愛。
孔丘,你作為一個政治家,自然對政治抱負和熱情;但作為一個知識分子,你的思想純潔和崇高,不會為了利益而犧牲自己獨立的人格,你30歲時,因對魯國“三桓”的驕橫跋扈不滿,來到了齊國,他對齊景公講了番治國安邦之理,文景很滿意,但你的性子太直了,對於宮廷的奢華,並也連同一起說了出來,齊景公不滿,用宛轉的語言將你趕走,你的表情史書並未記載,但當時應是肅顏吧!
你的為人真讓人佩服,你就如同仙人一般,你的思想遠遠超過了時代,你的眼光早已穿越了千年。
兩千多年的歷史,流逝的是歲月,但積澱的是以“仁”為核心的儒家思想。儒家的仁愛,依然需要融入今天世界的和平、穩定、團結,以及我們的生存環境的和諧、安定中。孔丘,感謝你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給孔子的一封信 篇5
國三作文 ,725字親愛的孔子先生:
您好!小生這廂有禮了,哦,我是距您生活的後2000年得現代人,您會覺得很奇怪嗎?
所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您一定不介意交我這樣的一個朋友吧。小生久仰您的大名,因為您是我國古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您一定沒有想到您的聖明能垂名史冊,被後人傳唱吧,不錯的,《論語》等儒家經典已被納為現代國學的重要內容,就連您的三千弟子也在您這個師傅的庇護照耀下赫赫生輝,那麼我想您在九泉之下也該含笑了吧。
儒家哲學真的教會我們好多:“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教會我們謙遜好學。“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教會我們手腦並用的有效學習方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教會我們為人處事的最高境界。我也是由於本著這種思想,才能廣結人緣。所以,謝謝你,孔子先生!
我知道您提倡“仁政”。提倡一顆仁愛之心,正是由於這樣,我才對您充滿了崇敬之情。在當時那個封建的年代,如果人人都與您一樣,那一定是一個和諧美好的理想社會。
但是您知道嗎?隨著時代的推動,您的思想顯露出一些腐朽東西,您提供“封建主義”,在您去世後的幾百世紀裡,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滄海桑田的變化—三次科技革命,兩次世界大戰,中國的國門被開啟,資本主義越來越顯示出自己的優越性,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最終戰勝了落後的封建主義。如果您來一次時空穿越的話,您一定想不到這片充滿現代化氣息的土地是您曾生活過的中國。
對了,小生文言文學的不是甚好,只得以白話傾訴,望先生見諒。同時,感謝您為我們創造的文化瑰寶,我們一定會傳承和發揚偉大的傳統文化,您們所說的“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理想社會已成為現實,我們追溯古人,把握今天,仰望明天!
此致
敬禮!
一個公元21世紀的現代人
給孔子的一封信 篇6
國二作文 ,808字尊敬的孔子老先生:
您好!我是來自21世紀的一名中學生,在相隔數千年後的今天給您寫信,想就你的學術思想談一點個人體會,不妥之處還請您多多包涵。
幾千年後的今天,世人對您的評價是褒貶不一。您的思想在學術世界和民間仍舊是人們談論的熱點。
對於當時的教育界,您提出了“有教無類”的觀點,從教育工作者的角度來說,為了青少年接受良好的傳統教育,這是完全正確的。但是,當時的階級等級和經濟狀況差異,造成貴族壟斷了教育,使得平民很難享受到受教育的權利,出現了教育不公平的突出問題。您為什麼沒有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呢?這是我的一個疑問。在政治思想方面,您提出的是“禮”與“仁“觀點,這種超脫的思想,推崇的是儒家思想中的“仁政”,這打破了傳統封建的“禮不下庶人”的思想。這些思想對古代中國教育思想與人才的培養,統治者管理天下產生了積極作用,您功不可沒。
在那個年代,您是勇士,敢於向統治階級提出自己統治天下、管理人民的建議。但又有多少君王領會您的苦心、採納您的理政方略,您不覺得失望嗎?或許也曾有人想到過如此,但是您敢於實踐教育理念與道德標準,的確令我佩服。而您深邃的思想更是讓近乎所有人望塵莫及。
對於後來的一些統治階級來說,儒家思想卻成為了一種制服人民的工具,並且失去了最為本質的意義。“以和為貴”的思想,被喪心病狂的統治階級完全忽略,倡導的“學而優則仕”等好多。說句實話,我不贊同您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觀點。不錯,知識來源於書本,也可以來源於他人的傳授,只要有一技之長,為社會所用,就是高尚的人,不是有一句俗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難道說只有讀書人才是高尚的嗎?從某種角度看,您的儒家思想中一些成分的的確確*了許多讀書人,這是您的誤導、過失。
總之,以前我對您瞭解不夠全面,理解您的思想不夠深刻。所以,今天這封信裡既有我的歉意,也有對您那麼多年來對祖國曆史貢獻的敬佩。
祝您的傳統道德永駐人間!
敬仰您的中學生:賀麗
孔子的一生 篇7
高一作文 ,880字這是孔子這個專題的最後一章,下一節就是孟子了,故今天有必要說一說孔子的一生。
孔子是“孔家老二”,在歷史上有太多有作為的人都不是老大,劉邦是“劉老三”,陳平是“陳二”,李世民也是有許多兄弟的。如果孔子是老大的話,那麼他哪有這麼多時間來自學成才?
話說回來,孔子長相奇怪,是一個倒梯形,身高九尺有六寸,一個標準的山東大漢。他的影子是多麼的長,以至於2000多年以後的中華民族,都走在他的影子之下。孔子是位“痴人”,在他的那個時代,周王朝早已土崩瓦解,到處都是亂臣賊子,在這種時候要“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真是無異於痴人說夢。
孔子的一生都在追尋,追尋那個可以理解他主張的君主,可是並沒有成功。魯哀公、楚昭王、齊景公、衛靈公,都對他置之不理—他的想法在他們看來已經不適合這個社會了,就像一個推銷員在推銷早期已經過時的產品。他就像一個蠟燭,試圖用他的“仁”、“愛”來照亮這個黑暗的世界。
最後,他徹底絕望了,如用快要熄滅的蠟燭在冷風中,忽明忽暗。“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人人學者,其由與!”“吾未見,好德者如好色者。”“吾未見剛者。”“吾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吾未聞好學者。”這一連下來好幾個“未”,彷彿將社會的所有人(包括他自己的學生)都否定了一遍。是的,他已經看破了紅塵,是時候該停下來休息了。
孔子靠弟子冉求的幫助,又回到了魯國。“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他確實該寫點什麼了。《春秋》,這是一個時代都因此得名的著作。孔子也是十分好學的,“孔子晚而喜《易》,序《象》、《系》、《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他將《易》這本占卜之書改造成一本哲學之書,使《易》加之到了儒家的“五經”之中。
蠟燭總是會燒完的,弟子一個又一個的逝去,顏淵死了,孔子的心靈受到了打擊—“天喪予!天喪予!”顏回死於貧困,連棺材都沒有,他為此失聲痛哭,不久,子路死在衛國了,由於打抱不平,被人剁為肉醬,他的精神支柱徹底崩塌了,他最後在落日的餘暉之中長嘆一聲。
聖人灑淚去了,如蠟燭,熄滅之前最後一次耀眼地一跳。
天地之間,一片黑暗。
我心中孔子的形象 篇8
國小六年級作文 ,386字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文化的創造者,是我們大家印象中的聖人。
在我的印象中,孔子是一個嚴格、嚴厲、嚴謹的人。但在周國平寫的《孔子的灑脫》中,看到孔子在和四個學生聊天時,有三個學生分別表示想做軍事家、經濟學家和外交家。只有曾點說他的理想是在暮春三月,輕裝出發,約若干朋友,到河裡游泳,在林下乘涼,一路歌唱。孔子聽罷,竟謂然嘆道,他曾和曾點的理想一樣。我很驚訝,在我印象中孔子是很嚴謹的人,沒想到他也那麼追求自由。不過孔子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怎麼會不灑脫呢?
有人說孔子的外貌其醜無比,甚至還有人說孔子像個喪家之犬。不過這又有什麼關係呢?男孩也好,女孩也好,外貌也罷,人類最重要的不是內在嗎?孔子的外貌可能不是很好,但他的內在很美,孔子他公正、有修養、有常識、知分寸、謙虛,遇到不懂的知識也會不恥下問地請教別人,就算成為了老師,有三千弟子也不會驕傲,這讓我足以崇拜他了。
孔子的為人之道 篇9
高一作文 ,1638字劉世博有言:“需無畏困苦,此為自強;需孤獨執著,此為不息;需悲天憫人,此為厚德;需當仁不讓,此為載物。古往今來,問心無愧於這八字者少之又少。”我想孔子就是那少數人中的一個。
需無畏困苦,此為自強。孔子是自強的。孔子的一生中並不富裕,有時甚至可以說是潦倒的,可就如雨果所言,“窮困是一個熔爐,每當命運需要一個壞蛋或是一個神人,就把一個人投進去。”孔子就是從熔爐爬出來的那個神人。為了他的道,孔子所展示出的堅毅令人讚歎,或許此時孔子已經不再被適合稱為“文人”了,我想“戰士”這個稱謂更適合他。戰士為何?頂盔披甲,持矛把盾,交鋒以為樂,不交鋒則不樂,不披甲則不樂。對孔子而言,道是他的盔和甲,義是他的矛和盾,究其一生以一人之力與世界抗衡。德國詩人海涅說過:“我死時棺中放一劍,勿放筆”,這足以用來言說孔子。
孤獨執著,此為不息。孔子的路不被當時的主流認可,甚至被攻訐,可他仍是“一意孤行”,艱難的、執著的,一步步走著。他不懂什麼叫隨大流,也不會去隨大流。大流,在當時便是趨利、趨勢,這個大流是大部分人的處世方式和精神指向,這種特徵顯示的不是人的強大,而是人的虛弱,是部落群體意識的翻版。由於不自信,因此每邁一隻腳,每做一件事都要東張西望,看看別人如何舉手投足,然後自己加以尾隨和效仿。他人仰望則自己仰望,他人俯視則自己俯視,他人鼓掌則自己鼓掌,他人吐口水則自己吐口水……至於何以至此,卻不去弄個明白,反正隨大流是安全的。時代的無邊麥浪中,他一茬一茬地割著,他當然割不完這些名為“禮崩樂壞”的稻,可是他真的割不完嗎?“人最經常缺乏的不是不計回報的魄力與勇氣,而是看清什麼值得全力壓上的智慧”,孔子有這樣的智慧,所以他的一生都在為了禮樂復興而奮鬥,縱使千萬人不解、蔑視,他也置之不聞,即使明白做不到仍是“知其不可而為之”。最終他的魄力與勇氣以及智慧成就了孔子,雖然主張不被採用,半生漂泊也終是化其為“悲壯”。一個人,不管他有多大的委屈,歷史絕不會陪他哭泣,它只認一個人的貢獻。悲壯二字,無壯便無以言悲,這巨集偉的孔子廟,還有這萬世師表的美名,不是為了紀念孔子的委屈,而是紀念他的功績。
悲天憫人,此為厚德。孔子的人生中似乎總帶著悲憫的色彩,不論是“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還是“釣而不綱,弋不射宿”都展示了孔子廣博的胸懷與深厚的同情心,對人對物,他所展現出的悲憫之意,有時讓他幾盡於佛陀。如傅雷所言“一個又一個筋斗栽過去,只要爬得起來,一定會逐漸攀上高峰,超脫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淚是培養心靈的酒漿,不經歷尖銳的痛苦的人,不會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飽經磨難,心懷天下,竭力推行“德治”“仁政”,孔子希望亂世中的百姓能尋得一個禮樂井然的國家,而非飽受君主的暴政折磨。出於對天下的憐,對世道的悲,他向各國國君兜售他的政治方略,最終仍是無人採用。可又如約翰肖爾斯在《許願樹》中所寫:“沒有不可治癒的傷痛,沒有不能結束的沉淪,所有失去的,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孔子飽嘗的所有孤獨寂寞,因厚德載於後世,為其濃墨重彩、流芳百世又添一筆。
當仁不讓,此為載物。那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諸侯紛爭,士大夫崛起,禮樂制度崩壞,人際關係緊張,在這般混亂的情況下,許多人歸隱山林,如長沮桀溺等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汙,也不願插手改變世道,只有孔子一人站出來,他說“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面對亂世,他不隱居不躲避,也不願“與世推移”,而是孤身扛起“克己復禮”的大旗,當仁不讓,這又是何等的勇氣與魄力!在時代的黃昏,他沉在淤泥裡,背起山河,自己做那個挖開深夜的人。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孔子是也。當靈魂懂得它的使命後,孔子必然是幸福的,即使知道未來遍地荊棘也無損於此,“飛蛾撲火時必然是極幸福而快樂的”,此言得之。於是他在這條荊棘路上經歷的一切創傷也會痊癒,也會恢復健康、力量和愉快,噪聲變為諧聲。
孔子的路並不是一個人走到輝煌和快樂的終點,它超越時代,走向永恆。
給孔子的一封信 篇10
寫信作文 ,691字尊敬的孔先生:
您好!
天國的您,是否看得見後輩對您的尊重與敬仰。您被後人稱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令人五體投地的您,對此應該感到自豪吧!人格的修養,治學的態度,處事的方法,在您的文章裡表現得淋漓盡致。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這是您的學習方法,是您告訴我們學習後要經常複習,這樣才會感到學習的快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句話告訴我們:您與朋友交往的樂趣和您對待朋友的態度。“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是您做人的態度,別人不瞭解自己,卻不會發怒。孔子,我讀懂了您的一些心聲,您強調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不要不懂裝懂,您的見解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您始終保持您那高尚的品質,高尚的修養。您總是講到高尚的人,應具備的兩個條件:一是剛強勇毅,二是堅持不懈,為理想奮鬥。
您總是堅持自己的觀點,您從不相信世界的迷信,從不相信牛鬼蛇神,您始終為“仁”與“義”四處傳道,您成為中國百年不變的傳奇,您的表現總是那麼謙虛,做人您非常低調,您不恥下問,您用簡潔的語言卻表現了深層的含義。如:“歲寒,然後植松柏之後凋也。”您用“嚴寒”比喻了當時道德敗壞的社會狀況,用“松柏之後凋也”表現人的品質要像松柏那樣堅強不屈,有時,讓人真的很難理解您的話中有話。我敬佩您的堅強不屈,不恥下問,具有高尚的品質。您將您的知識鐫刻在書本里,您也將他無私地奉獻給了我們,您的品質,值得億萬人學習!
給孔子的一封信 篇11
寫信作文 ,904字尊敬的孔子:
您自古以來創作了許多作品,留下了您許多的名言,至今還流傳千古,可見,您的知名度有多大啊!您還被世人稱為“孔聖人”呢!可見您的道德文化水平有多高啊!在下要多多向您指教,讓您看笑話了。
我們曾經學過一篇古文,名叫《論語十則》。聽老師說,這是您的弟子及再傳弟子把您所說的那些話撰寫而來的。我們還知道您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儒學派的創始者。這篇古文還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呢!其中有許多言論後來發展成為成語或格言,時常被後人所引用。
您說的“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不思而罔,思而不學則殆”等等這些言論,後人己經將它們記得滾瓜爛熟了。簡直就能脫口而出。有些同學為了顯示他的才華,總是把您的這些言論掛在嘴邊,但同學們仍聽而不厭,還有些同學之間互相回答這些言論的上一句或下一句,這也給同學們枯燥的學習中添了幾份樂趣,真是越學越開心啊。
並且,您寫的這些言論十分通俗易懂,使翻譯的難度減小了。別看同學們光會容易地說出您的言論。如果你問他其中一句的意思,他照樣能夠對答如流,可以看出,您的這些言論名氣之大啊。
您在這篇古文中也闡述了許多道理,您講了學習方法以及做人要有修養,強調了“溫幫而知新”這一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強調了讀書的思考相結合的必要性;闡明瞭“學”與“思”的辯證關係;闡述正確的學習態度是實事求是,不能不懂裝懂;通過對話論述聰敏好學,虛心求教的學習態度的可貴;強調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虛心向別人學習,同時要有正確的學習態度,闡述讀書求學問的最佳態度是以學問為快樂,記敘您觸景生情,感嘆時光飛逝,以勉勵自己和學生要珍惜時間,求學進取;最後還說明了我們不能離開“學習”而一味地“思”,否則效果不佳。
您在這篇古文提到了這麼多,這麼好的學習方法,後人之所以用了您的這些方法,我們國家才出了許多棟樑之材,我們國家才能夠富強。
希望您的後人能繼承您的良好傳統再創輝煌。
你的後人
馬雲靜
給孔子的一份信 篇12
寫信作文 ,589字尊敬的孔子:
您好!
眨眼間,距離您的時代已過去了兩千多年,在這悠悠幾千年的歷史光陰中,雖然您早已仙逝,軀體早已化為塵埃,但是您的精神、您的思想卻深深地刻在人們心中,至今仍是熠熠生輝。
一句“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不知讓多少人挺起腰板,向困難與挫折發起挑戰;一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也”,不知讓多少曾經為學習而感到迷惘困惑的學子,重新振作起來;一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值得多少位封建社會的帝王將相以及現在的領導們借鑑與思考。
是啊!您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行為、每一件小事都是值得後人為之借鑑、為之學習。您就是歷史上一顆永久閃爍的恆星,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別人。
但是作為一個人,孰能無過呢。您也不例外。比如:您一心想恢復周朝時的制度,結果您卻到處碰壁,結下了不少恩怨。以您的聰明智慧不應該不知道社會永遠是向前進步的,我一直都迷惑不解,您當初為什麼那樣做。
當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歷史上也有許許多多有功也有過的人。例如:秦始皇、漢武帝、武則天等。雖然他們也曾讓許多黎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但是仍不失是一個個有作為的君主。您也一樣,您雖也做過一些錯事,但仍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我非常尊敬您、崇拜您,用一個現代版的詞來說,您就是我心中的偶像!
此致
敬禮!
給孔子的一封信 篇13
寫信作文 ,892字尊敬的孔爺爺:
您好!
我是二十一世紀的一名普通中學生,相隔數千年後很冒昧地給您寫了這封信,我是想向您請教,和您探討幾個問題。
你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儒家文化的代表,您學識淵博,經驗豐富,弟子三千,桃李天下,您的思想精華譜成了《論語》這部閃耀著智慧光輝的曠世名著,讓我們一代代沐浴在您的思想下生活成長。
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不能說您是一個十全十美的人,就拿您遇到的那兩個辯日的小孩,您不也是瞠目結舌,無言以對嗎?
還有一次,當您的學生子貢問您:“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您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您的用意是在告訴人們要用寬容的心去對待別人,看待事物。就這樣,我們中華民族在“恕”中讓異族入侵,在“恕”中讓城市割讓,在“恕”中籤訂不平等條約,在“恕”中鴉片氾濫,洋人橫行……中華民族經歷了太多的苦難。這苦難就是因為我們的民族一而再,再而三的“恕”,如果您預料到您的子孫後代經歷的這些,您還會提倡您的沒有原則的“恕”嗎?我相信你是不會的。
還有,在生活中,您的這種消極退讓的思想也會讓我們吃不少苦頭,比如一個同學不小心弄壞了我的一塊小橡皮,我會以一顆“恕”的心去對待他,結果他反而變本加厲,弄壞了我更多的東西,我還要是再繼續“恕”下去,結果會怎樣呢?我覺得我應該有理有據地在他第一次弄壞我東西的時候就告訴他:下不為力。這樣,他才會有所收斂,也就不會有後來的影響我們友情的事情發生了,您說對嗎?
尊敬的孔爺爺,當我穿越了幾千年的光陰向您請教,當您看到我這初一女孩的不成熟言論的時候,相信您不會生氣,您好會用您智慧的目光迎接我的質疑,您還會用您寬厚的心胸教導我成長,我相信我會繼承您思想中適合現代社會發展的精髓,用自己的文化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建設我們的國家。
此致
敬禮
孔子的故事讀後感 篇14
讀後感 ,941字一頂方帽,長長的鬍鬚,一身簡樸的衣服,雙手攏在袖口裡,這就是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孔子。
孔子謙虛、大膽、聰明、好學、勤奮。他三歲就沒了父親,十七歲沒了母親,常人恐怕只能變得孤僻和冷酷,但是他沒有畏怯生存之危險和艱難,而是更加好學、勤奮,不懂就問。
孔子周遊列國,希望在各國推行他的治國政策——“仁”。由於身處亂世,他主張的仁政沒有施展,很多權貴嫉妒他的才能排擠他。經過一次次的碰壁,最終孔子回到了魯國,專心從事教育事業。孔子一生歷經磨難,然而他非常好學,終其一生從未停止過學習的腳步,即使自己已經成名,仍然“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學習,同時,為了推行自己的思想和治國之策,他百折不撓,勇往直前,不惜犧牲一切,直至暮年。這種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而頑強拼搏、樂觀向上的精神同樣值得我們用心學習。
令我敬佩的還有孔子的謙虛,在故事《兩小兒辯日》中就體現了出來,當時孔子聽了兩個小孩兒的話後,仔細想了又想,覺得兩個孩子的話都很有道理,但他自己也不知道正確答案,於是,他沒有不懂裝懂,而是對兩個孩子說“兩位小朋友,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我也不知道!你們讓我回去想想吧!”孔子就是這樣的謙虛,沒有不懂裝懂,他這樣的好習慣在現實生活中沒有幾個人能做到。這讓我想起了他的一句名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正因為這樣,孔子學到了更多的知識,開闊了眼界,使自己變得更加博學,最終成為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
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正是需要這種執著和堅持嗎?但事實上,有些人做一件事,總是隻要做了就行了,從來沒有想過把一件事做精、做細,完全不去思考與挖掘事物的深層含意。生活中,缺少的就是能把一件事做精、做巧、做細的人,不論是大事還是小事,都能從中看出一個人將來的成功與否。如果一個人,對待任何事都能一絲不苟地完成,認真地對待每一件小事。這樣的人,何愁不會成功呢?
《孔子的故事》這本書給了我一次靈魂的洗禮,我永遠不會忘記這本書給予我的教誨:“把小事做到極致,把小事做成經典。”我們要從身邊做起,做好每一件事,做最好的自己!
家鄉的特產——橙子 篇15
國小五年級作文 ,587字我家住在古老的清江邊,八百里的清江蘊育了土裡巴人千年的古文化和豐富的土特產。“長在樹枝上,衣服黃燦燦,塊塊像月牙,香香脆又甜”。這是我從小就聽到大人唸的謎語,而謎底就是“橙子”。鍾靈毓秀的清江造就了兩岸溫暖溼潤的氣候特點,加上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為橘子、柚子、橙子的生長創造了極為理想的好條件,使我家鄉的橙子不僅讓我們大飽口福,還漂洋過海,讓外國人也嚐到了我們清江邊的特產。
我家的後院就有幾棵橙子樹。春天來了,橙子樹長出了綠油油的枝和葉,承載著一家人新一年的希望。四、五月間,一簇簇潔白的花骨朵散發著濃郁的香氣,你隨時會看到翩翩起舞的蝴蝶和辛勤勞作的蜜蜂。當你走近橘樹,一絲絲清香會鑽進你的鼻子,沁入你的心房,令你醉而忘返。天氣一天天變暖,小白花紛紛落下,綠豆般大小的橘子也爭先恐後地往外冒。經過一個夏季的生長,到了十月,你就會看到一個個黃得發亮的橙子。
橙子成熟了,一個個圓鼓鼓的,肚臍外翻,個性張揚,金黃色的外表就像一尊笑得合不攏嘴的彌勒佛。剝開一個,就可以看見那鮮嫩的果肉一瓣瓣的緊挨在一起,像一個個小朋友擁抱在一起,似乎還在竊竊私語,嘗一下,你就會感覺到汁甜味美、皮薄,真讓人垂誕欲滴。
聽老人說,除了橙子果肉外,毫不起眼的橙子皮還有消暑、治療腹痛的功效呢,若你不太相信的話,也可以試一試噢!
我家的橙子雖然不多,但春天的期盼、秋天的甘甜也給我多了一種人生的體驗!
孔子永遠的楷模 篇16
高一作文 ,926字他用最銳利的智慧開啟了那一道道塵封的門,陽光從那錯開的門縫間擠出來,於是門外面鋪滿黃金;他用最樸實的教誨鑄造了一把堅韌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銘心!於是,炎黃子孫有了一條光明的大道,中華民族有了文化的根。
他就是孔子。孔子從小聰明好學,二十歲時學識就已經非常淵博了,被時人稱讚為“博學好禮”。
五十一歲時他做了魯國的中都宰,任職不過一年時間,四周的地方都來效仿。因為他政績出色,且門人眾多,聲望又高,所以很快就又做了魯國的小司空。後來他又做了大司寇。在治理國家的諸多問題,他也有自己的見解。在治國方略上,他主張“以政為德”,用禮教和道德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
孔子六十二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當時,孔子已經帶領弟子周遊列國九個年頭,歷盡艱辛,不僅未得到諸侯的任用,還險些喪命,“累累若喪家之狗”。但孔子並不灰心,仍然樂觀以待,堅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明知不可而為之。
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孔子心目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放棄道義。但他的安貧樂道並不是不求富貴,這不符合孔子的真實形象。他也懂得物質享受,他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他也享受美食的口頤之樂。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是講個人的處世之道。他讓我們明白,與人交往要學會換位思考,多從對方的立場想問題,這樣才會營造和諧的人際關係。從前的我不是這樣,而是說話做事只顧自己高興,從來也沒有顧及過別人的感受。學了孔子的這句話後,我改正了這個缺點,還學會了體諒別人。《論語》真是一位好老師!
孔子以好學著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孔子還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人。在當時幾乎被當成一個無所不知的聖人。他會騎射,知音律,擅撫琴,精於車技。但他又非常謙遜,孔子曰:“聖則吾不能,吾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孔子認為,人人都可學習,都能成為他的老師,“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歷史的風塵捲走了你的身軀,卻沉澱了你不朽的儒學。你不患得,亦不患失。你是真正的智者和勇者,是永不磨滅的學者楷模。正如司馬遷所說:“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17
寫人作文 ,3672字【篇一: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春秋末期,有一位聖人。他有著"仁"的思想、"儒"學的精華。他的一言一行,更是通向幸福的指標。雖然離我們有2000多年的距離,但是,這個名字我們終生不忘—孔子。
我心中的孔子有志向。那是一個亂世,亂世就是天子失德、諸侯爭霸、禮壞樂崩、民不聊生的世界,所有讀書人都在尋找一個救國復興的方法;就在這時—孔子誕生了。子曰:"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雖然只是一介平民,他十五歲時立志求學,三十歲時學有所成,他在母親的悉心關愛下,逐漸成長為一個志向遠大、勤奮好學的青年。由此可見,志向對一個人是多麼重要啊!這樣的例子實在是不勝列舉。
我心中的孔子有才能。他在五十一歲的時候正式出來做官,官職越做越高,做到了"代理總理",幫助魯定公把國家治理的井井有序,齊國侵佔魯國的幾塊地還給魯國就是孔子的貢獻。司馬遷用八個字形容:"路不拾遺,男女分途。"這樣的管理才能卓越的人,不正是當今社會真正需要的麼?
我心中的孔子堅韌不拔。孔子晚年周遊列國傳播自己的思想,希望君主能施以仁政,不要戰爭,可是春秋時期,天下大亂,正是各國以大欺小,奪取天下的良機,誰肯採納孔子"不要戰爭的思想"呢?可是孔子他不卑不亢,繼續周遊推薦自己的思想。如果換成咱們中的一個,肯定是早就退縮啦!
在我眼裡孔子更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他推行的教育政策"有教無類",讓平民也能上得起學,促進了社會的發展;他提出教育在社會發展和個體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強調要重視教育;正是因為孔子的思想,獨創私學,創立了儒家學派,有了後來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才有了今天我們能在學校裡開心的生活!
一本《論語》道不盡孔子對我們的教誨,孔子帶給我們的還有很多很多,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孔子這一偉大的形象都會永恆不變地烙在我的心上。
【篇二: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歷史長河淵源深遠,那傳承的千古的精神彷彿是長河中的鵝卵石,在時光聖水的洗禮下越發深邃越加完美。時光可能會帶走一些東西,但有些東西只會在它的磨礪下越發越閃耀。
學無止境!
學習沒有盡頭,一直學習才是真理。"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這番言語寫出了孔子對"學無止境"的看法,孔子一生都在求知,從未停息,人生的每一階段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標和與發展方向,只有完成了人生目標。才能領悟這一階段的精華。以開啟下一階段的學習,學習沒有界限與年齡的限制,只有領悟"學無止境"這個境界的人,才能夠體會人生的充實與美滿!
虛心好學,學思結合
孔子好學是人人皆知,但很少有人能領悟精華,要想學識淵博,必須要虛心請教,自我努力,孔子向各種人請教,大則大哲學家老子,小則六七歲的孩童,它不分地位貧賤,只要別人比他懂得多,他就虛心請教,"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虛心拜師,擇善從之,不善改之的精神超越了時空的禁制,古今中外,仍然先進。學習的方法,至關重要"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和思考是相結合的,如果缺少任何一方,則學習就沒有效果,只是一具空殼,沒有靈魂,學思結合是重要的學習方法,值得我們去學習。
寬容待人
孔子的品行與學問並重,孔子與人主要學習兩類,一種是學問,一種是品行,孔子教學生有一個原則,就是教人知識前必須要讓他學會做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告訴我們對待事物要寬容理解,學會換位思考,這種思想在當今的社會非常重要,孔子的思想在哪裡都是通用的。常言道:"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是孔子思想重要性和必要性。
再見孔夫子,那滄桑的歲月感被厚重的親切感取而代之。那先進的思想千古傳承。
【篇三: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日月星辰,滄海桑田。回望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瞻仰中華大國五千年的先人,哲思與智慧孕育了一批批偉大的人才。他們用辛勞與智慧凝成的結晶,在現代化的今天依然如鑽石般熠熠發光。而這些偉人中,對當時的時代和現在的中國影響深遠的,當屬萬世師表-孔子了。
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賢人。
孔子一生信奉仁義禮智信,更為了國家,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孔子雖出身貧賤,但他一直十分勤奮,孜孜不倦,拜老子為師。中年被魯軍驅逐出境,一生顛沛流離,直至晚年才又回到他的故鄉魯國,終年73歲。
他有許多很著名的格言,十分發人深省。例如:芝蘭生於幽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意思是蘭花生長在冷清偏遠的山谷之中,卻不因缺少他人的觀賞而停止芬芳開放,品德高尚的人修生立人,不會因窮苦的境遇而改變自己高尚的品節。說明了君子應如蘭花,保持高尚情操,即使面對窮困也不會動搖自我的崇高品性。告誡人們要堅持潔身自好,不應隨波逐流,丟了氣節。孔子在他的一生中也經常以此要求自己。無論生活條件多麼艱苦,他都一直保持高尚的情操,從未丟了氣節。
孔子還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幾個人一起,要取他們身上的優點,來學習從而提高自己,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以完善自己。其實,每個人都有長處,我們應該學習別人的長處,別人的短處來激勵、要求自己。
讓我們走近孔子,去傾聽梅花在風雪中傲放的氣息,去聆聽水滴在歲月中滴穿石頭的聲音。讓我們向孔子學習,學習他那虛心、好問的品質和始終保持崇高氣節的秉性!
【篇四: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人們常說時間會淡化一切,是的,事物難經得住時間的考驗,但孔子的學說卻可以突破時間的捆鎖而獨立存在,想必其中定有其"永恆"的東西存在,這永恆歸其於有孔子的智慧,亦有孔子仁義禮智信的說學。
說到孔子的智慧,我想首先是他學識上的淵博,面對他高深的學問,顏淵曾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當然,孔子作為一位老師,他的智慧也體現在他的教育之中,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現代人教於貫徹的啟發式教育。讀罷孔孟論學習,你不難發現,孔子對學習方法的研究是如此透徹。
縱觀他的名言警句,在我所領略的警句中他的這句話讓我感悟極深—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從小便熟知這一句話,每次讀都會有心得體會,這又不難免想起孔子那句溫故而知新,可以從師矣。
孔子可唯是真正的大師,他打破了"學在官府"的舊傳統,首創私人講學的風氣,他提出了"有教無類"的口號,一改過去只有貴族子弟才能上學的局面。相傳孔子的學生有三千人,出了名好的便是那七十二人。有人說事蹟說明不了什麼,那你就讀讀他的格言,他的名句,句句是精言,道道是哲理。
文化是民族的根傳承著一個民族的精神血脈凝聚著這個民族對世界和生命的歷史認知、現實感受。文化是民族的魂守護著一個民族的心靈家園積澱著這個民族最深層的理想追求和行為準則。孔子留下來的文化財富,是我們永遠也攝取不完的,學之精通,用之精通,方可成天下事矣。
【篇五: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陶醉在古文的世界中,領略古代語言的魅力;遨遊在知識的海洋裡,體會聖人思想的開明。通過這單元的學習。我在領略到古漢語魅力的同時,也對孔子這位大哲學家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中國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是中華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享年七十三歲。儒學思想滲入中國人的生活文化領域中,同時還影響了世界上其他地區的一大部分人近兩千年。如今,記錄了孔子與其弟子言行的著作《論語》已經成為中國人在生活學習修身方面的不朽經典。
我認為孔子是一個好學的人。他三歲喪父隨母親顏徵在移居闕里,並授其教。少時家境貧寒,十五歲立志於學。長大後,常學無師,誰有學問,有長與他的地方他都會虛心請教,特別好學。在三十歲時就已經博學多才,成為當時較有名氣的一位學者。
其次,他是一個見多識廣,知識淵博的人。他的許多格言警句都是具有極強的正確的先進道理的觀點。這些道理,在我們現代還依然沿用,常被用來做我們的座右銘。由此可見,孔子關於學習與教育理念的先進性。
孔子對於人生的道理領悟的太深刻了,我想,這與他的一生坎坷經歷有關。意志在少年時期得到磨練,從此勤奮好學,才成為了一代儒學宗師。
再者,他是一個懂得教育的人。他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對待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他生平教過三千多弟子,最著名的有子鹿、子夏、子貢、子有、子我等七十二人。他們都對推動我國文化發展和發展入學思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見孔子是一個大教育家,學而不倦,誨人不厭。他對弟子們的悉心教導,讓我很敬佩。孔子死後,弟子們以對父親之禮對待孔子,為其服喪三年。子貢在孔子的墳前蓋了一間小屋,為孔子守墳了六年。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教育家,在他死後得到了弟子們的衷心尊敬。
我從孔子身上也學到了很多,我也會像他一樣,像他所說的名言一樣,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無愧於心的人。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18
寫人作文 ,3982字【篇一: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孔子,一個多麼熟悉卻又遙遠的偉人,雖然他早已離我們遠去,雖然他不處在我們這個資訊化的年代,但是他的思想仍深深的影響著我們。
前幾日,我們在學校裡接觸了這位老人儒雅的思想。我們跟著語文石老師背誦著: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當時我就對孔聖人有了一種神聖的感覺。他的許多教育思想,在我的學習中還是很有用的。
另外他講述的許多做人的道理,至今還是需要大家借鑑的。例如: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就是做人擇友的標準之一。其實,我們之所以把他稱為聖人,是因為他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但是他在做人上確實達到了人生的很高境界。
孔子不光是位偉大的教育家,他也是我們身邊生活的指路人。每當我們在生活上遇到困難的時候,我總會想到孔子失意的時候,仍然認認真真的對待每一件事,最後在不起眼的事情上取得了成功,這激勵著我把精力投入到自己的目標上,有了前進的動力。
在我的心目中,孔子並不是一個神,而是一個和藹可親的老人。他甘願屈身向路邊的孩童請教問題,絲毫沒有失去學者的風度。
孔子,這個名字的背後,也暗含著一種文化,這種延續了兩千多年的文化,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直至現在還在影響著我們。沒有了他的文化,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沒有禮道,我們的生活也失去了色彩……。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子,為中華民族的教育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的偉人。
【篇二: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早晨,推開窗,一縷陽光射了進來,我不禁想起"朝聞道,夕可死矣"這句名言。啊!孔子,你給予了我生命的動力!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據說弟子有三千多人,著名的有七十二人,故稱"七十二賢人"。他主張仁義,主張以德服人,反對殘暴統治,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就出於他之口,他把"仁"和"禮"視為道德的最高原則,對中國的思想有巨大影響,被尊為"聖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在兩千多年前,孔子便提出了"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看法,這在當時是多麼具有進步性啊!當時戰火連綿,百姓疾苦,受教育就是空談,有權有勢之人才可以上學,但孔子主張教學沒有等級、類別,他在全國各地收徒,帶領弟子們周遊列國,並且不主張死板的教學,而應"學思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教育弟子們要活學活用,學與思並重。"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人人皆知的名言,就是孔子所說。他提出溫習的重要性,教育人們要時常複習學過的知識,"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應該是我們對待學習的一種態度。
"君子"一直是孔子的最高追求,重在強調一種人格的追求,教人做一個不平凡的人。為此,他提出了君子的言行和道德修養要求:其一,君子不器;其二,君子要重視自我修養;其三,君子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其四,君子要重義避利,追求道義;其五,君子群而不黨。
孔子幼年喪父,中年喪妻,晚年喪子,經受了多次打擊,但他並沒有因此消沉,而是始終在追求自己的目標,把黎民百姓看作天,不忘自己的道德標準。偉大的光輝在他身上處處閃映。他還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距"。這正反應了孔子偉大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修養。
或許,孔子的字典裡永遠沒有退縮一詞吧!
【篇三: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孔子,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三歲是父親離世,十七歲時母親又離開人間,但他沒有失去信心,而是努力造就自己,憑著他受到的教育,開辦私塾,把自己學到的和積累的知識教給他的學生,被他所教育過的學生大多都是平民家,而他免費教育他們,讓他們也能有出人頭地的一天。
我心中的孔子,不是神也不是那些流芳百世的文字或者膜拜的木牌,反而是一個靜靜聆聽人的內心與漠漠觀察世界的智慧老人。
首先,我認為孔子是一個安貧樂道的人。子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孔子心目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孔子也曾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第二,我認為孔子是一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人。孔子以好學著稱,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為,孔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裡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三,我認為孔子是一個與人為善的人。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準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對自己一生各階段的總結。
不朽的思想總是與時俱進,孔子,這位為教育的實施,為正氣的傳播,為治國方略的發展而努力奮鬥的偉大先哲,他的思想在21世紀的今天依然煥發著耀眼的光芒,被新時代賦予了新的含義。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子!
【篇四: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我的印象中,孔夫子就是這樣一位實事求是的人。
在初一時,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夏令營活動,有幸去到了南京的夫子廟,夜遊夫子廟果真是一次極大的享受。夫子廟位於秦淮河畔,始建於東晉成帝司馬衍鹹康三年,是一組規模巨集大的古建築群,中國四大文廟之一。每走一步,心中對孔夫子的尊敬就更重一分。孔子出身魯國的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為社會的混亂情形而憂心重重,希望以他超時代的思想和智慧來拯救自己的國家。我心目中的他不是神,也不是那些流芳百世的文字或膜拜的木牌,而是一個真真切切的聆聽人的內心的默默觀察世界的老人。說他是老人,是因為,兩千年後的今天,無論是哪方面,他都足以教我們去領悟這個民族的根。
他創造了以仁為本的思想,卻要應對爾虞我詐的世事,年少時的貧困並沒有抹滅他遠大的志向,中年時的挫折也未曾動搖他堅定的心,晚年的離喪沒能阻斷他思想的昇華!
孔子作為一名老師,他的智慧也體現在他的教育之中,"性相近,習相遠。"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孔子早就已經指出了後天學習的重要性,孔子是誨人不倦的,但是"不倦"卻是建立在學生痴於學習卻百思不得其解的基礎上的。細想一下,如果一個學生他自身就不想學,那麼硬逼著他又能有什麼大的效果呢?都說言教重於身教,孔子用它自身良好的品行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
處於那樣的亂世,孔夫子以笑面對,樂觀地在思考中漂泊。因此不會在銅鏡前流連,不會看到頭上的銀絲,不會在意何時離去,智慧的光輝洗去了一切,生活因知識而富足。並非什麼也沒有,而是什麼都知足。看開人生,絕非悲觀。他知道歷史的滾滾洪流留下的永遠不是那些凶殘的統治者,不是那些只知道衝鋒陷陣的武夫,而是那些智者,那些真正的胸懷天下,那些關懷黎民蒼生的先哲。他做到了,雖然他沒有看到。但是歷史銘記了他。一個堅定的儒學聖人,一個關懷天下的人!他記掛著人們,世代的人們也紀念著他。
這,就是我心中的孔夫子!
【篇五: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早晨,朗朗的讀書聲迴盪在耳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石老師領讀後,我們也開始聲情並茂地讀起來,體會這位精神的巨人—孔夫子流芳百世的思想。
千百年前,有這樣一位令人敬佩的聖人—孔子,他是春秋時期的一個偉大的驚魂,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中國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弟子有三千,被後人尊稱為"聖人"。其弟子將他的言行和思想記載在《論語》中。通過《論語》,我知曉了關於他的很多不朽的名言,經過時間的流逝和洗禮,卻仍然儲存,流傳至今,家喻戶曉,膾炙人口。孔子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孔子一生信奉仁義禮智信,這是他治學,治國的基本觀念。此外,他始終把"學到老,活到老"當作自己的目標,孔子把一生中的百分之八十都傾注在做學問上。他嚴於律己的同時,也竭盡心力地教誨自己的弟子,可謂是"桃李滿天下"。
然而,在這麼偉大的偉人背後,也有許多說不出的艱辛。他少年喪父,中年喪妻,老年喪子。飽經人生苦難,在他人生的道路上,經歷了太多的風風雨雨,但他有著一種高尚的品德,那就是樂觀。"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所有人生的苦難都如同烈火淬鋼般催熟他年輕博大的思想,但他在這座"困難"的高山上不斷攀登,不知疲倦地周遊列國,傳道授業,渴望種子能夠在未知的土壤里長成參天大樹。
孔子的很多名言都很讓人受益匪淺。《論語》中,記載了這樣一篇對話: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慄,吾得而食諸?"大意是,齊景公問孔子怎樣治理國家,孔子答道,"國君的行為要符合國君的要求,臣子的行為要符合臣子的要求,父親的行為要符合父親的要求,兒子的行為要符合兒子的要求。"齊景公說,"說得好啊!要是真的國君的行為不符合國君的要求,臣子的行為不符合臣子的要求,父親的行為不符合父親的要求,兒子的行為不符合兒子的要求,即使有糧餉俸祿,我能來享用它嗎?"也就是要求君臣父子各自按照應有之道去做,都要符合角色要求和規範。
雖然孔子已經仙逝,但他的思想永垂不朽,他改變了我的觀念,讓我懂得在困難中保持樂觀的心態,努力進取,叩開成功的大門,讓我們在孔子精神的滋潤中成長!
這就是東方聖人—孔夫子。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19
寫人作文 ,3098字【篇一: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孔子是春秋時代人,名丘,字仲尼,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號稱弟子三千,關於他的故事可太多太多!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談一談:我心中的孔子!
首先,我認為他是一個不恥下問、終身求索的人。我們知道孔子有很多的導師,大到道家創始人。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從十五歲到七十歲,孔子一共活了七十三歲,孔子一生中百分之八十的時間都在學習!"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在孔子身上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第二,我認為孔子是一個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孔子從四十多歲開始講學,一生弘揚仁、義、禮、智、信。孔子的一生無疑是一次人世間的苦行。他出身於曾經的貴族,卻必須面對家族沒落的現實,他創造了"以仁為本"的思想,卻要應對爾虞我詐的世事,年少的困難並未泯滅他遠大的志向。中年的挫折未曾動搖過他那堅持下去的鬥志。晚年的離喪也沒能阻擋住他思想的昇華!是他讓中華民族成為了"全民有知"的民族,為中華若干年後各個盛世的騰飛積蓄了雄厚的知識力量。
孔子是每個人都瞭解的,我們學過他的名言警句也不少,但是真正能夠知其意的缺很少很少,包括我自己,我目前也只能懂得他的幾句而已。
如今想想,孔子被稱為聖人可一點都沒有錯,他的每句話都含有巨大的哲理,每當我理解了其中的一句時,我只會認為我自己要學的知識還多著呢!
這就是我心中的孔子,這也就是孔子愛人、愛己,正像他的先師子產大夫說的那樣:"苟利國家生死以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孔子不愧為真君子!他的弟子遍天下,也把仁、義、禮、智、信,傳遍了天下!
我心中的孔子:東方聖賢!
【篇二: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孔子,不只是指孔聖人,也暗含了一種文化。這種文化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沒有他的文化,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沒有禮道,我們也會變得不那麼精彩。是他時時刻刻教育著我們中華兒女,是他教會了我們做人的道理。是他讓中國的文化變得格外燦爛。
在我看來,堅強是孔子的化身。孔子年少喪父,中年喪妻,老年喪子,飽經人生的苦難,始終堅強樂道。他任然開開興興地過著每一天,這就是堅強樂觀的表現。
孔子的一言一行教育著我,每一次做一件事的時候,我都會想起孔子的某一句話,這才會指引我正確的方向,是我做好每一件事。孔子的一言一行教育著我,是我一步步向前走,並且逐漸懂得了世界。孔子的品行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孔子的鉅作是值得我們欣賞的,孔子這個人是值得我們去探討的。這就還是我心中的孔子,這就是我喜歡他的理由,這也會社我要學習他的地方。
孔子出身貧賤,身份卑微,是那時候社會的最底層。但孔子性情開朗,是一個充滿人情的人。
我們心目孔聖人已經不在了,他已經永遠離開我們,但他依然存在,他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你能夠想象沒有這位失去色彩的哲人的世界。
這就是我心中的孔夫子!
【篇三: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從古至今,東西方都有層出不窮的思想家,教育家。但在許多教育家中,令我心生敬佩的是東方聖人—孔子。
孔子是春秋時代人,名丘,字仲尼。是我國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有三千多弟子,72人成才。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看一看我心中的孔夫子。
我覺得孔子是一位富有智慧的人,面對他高深的學問,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試想這是怎樣的一種學問能讓這位孔子最欣賞,最器重的學生髮出如此深刻的感嘆。當然,孔子作為一位老師,他的智慧也體現他的教育中,"信相近,習相遠"原來2500年前的孔子早已提出了後天學習的重要性,縱然孔子是是誨人不倦的,但這一份"不倦"卻是建立在一個學生對學問痴心向往卻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誠然,細想一下,如果一個學生他自身就不想學,那麼硬逼著他又能有什麼大的效果呢?都說言教重於身教,孔子用它自身良好的品行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在觀看《孔子》這部影片的時候,我們都能注意到一個細節:每次孔子面見君上,他都要在殿外行一個大禮,這時一旁的太監就會告訴他那是周禮,現在不需要了,但孔子照做不誤……就是這樣一位極力推行周禮的"固執"的老師教育出了一批批懂禮知禮守禮的學生。
這位慈祥的老人,不僅告訴他的學生以及他身後千千萬萬的華夏兒女,學習知識的目的,同時也交給了世人學習的方法。大的方面能夠治國經世,小的方面可以淨口修身,他教化世人用"義"和"禮"來闡述"仁"的思想,用"智"和"信"來傳播"仁"的觀念。學習方法上要"溫故知新",要"舉一反三",在細微處體現出偉人不朽的智慧光輝!
不朽的思想總是與時俱進,孔子,這位為教育的實施,為正氣的傳播,為治國方略的發展而努力奮鬥的偉大先哲,他的思想在21世紀的今天依然煥發著耀眼的光芒,被新時代賦予了新的含義。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子。
【篇四: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從古至今,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以及西方的哲學家都層出不窮,但在眾多的聖傑之中,最令我敬佩的依然是我們的東方聖人:孔子。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讀了孔子的故事,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個不同的孔子。我心中的孔子是一個好學,謙虛的人。
這說到好學,孔子曾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為學也已。〃孔子自身也做到了發憤忘食的境界。的確,孔子這一生是勤奮好學的一生,孔子曾向魯國的音樂大師師襄學琴,一連學了十幾天,師襄滿意地說:"彈得不錯。"讓孔子另學一首新曲,孔子卻搖頭說,曲調雖然掌握了,但技巧應用很不嫻熟,又過了幾日,孔子已彈的行雲流水般動聽,卻仍不滿意,因為曲子的蘊含道理還沒有領會,直到有一天,孔子領會到曲子的作者是誰,他是一個怎樣的人時,他才興高采烈地認為自己學好了一首曲子。
當他站在黃河岸邊的時候,有感而發出:"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他知道歷史的滾滾洪流留下的永遠不是那些凶殘的統治者,不是那些只知道衝鋒陷陣的武夫,而是那些智者。那些真正的胸懷天下,那些關心黎民蒼生的先哲。事實也是如此,孔子做到了,他沒有做到的後人也幫他做到了,雖然他沒有等到,但是歷史銘記著他。
這就是我心中的孔子。一個好學謙虛,一個堅定的關懷天下的聖人!
【篇五: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我心中的那位孔聖人,離我們已經有兩千多年了,雖然他已經不在我的這個高度文明的時代。但他的思想人活在我們身邊。
我心中的孔夫子,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相傳有弟子三千,賢弟子72人,被後人尊稱為‘聖人’,他的著作有許多,如《春秋》等,其言行和思想,主要即在於《論語》中,紅子多年來,一直深受我們的仰慕。
而這種心態,在遇到孔子的時候發生了轉變。我開始相信有那麼一種人,境遇比我差的多,卻還在用自己的心,為這個日漸不堪的社會做的奉獻,還在為類似‘挾泰山以超北海。’的夢想堅持著。我突然想到了我自己,我從來沒有一個人用那樣犀利的語言抨擊我的夢想,因為我沒有夢想,確切的,說是沒有擁有靈魂的夢想。
我認為孔子,還是一個很有戰略思想的人才的時候有一部電影很火,叫作《孔子》,其中有一個片段,是這樣的:齊想借用會盟來刺殺,魯國君上,以為孔子,早就料到這一招,出動了,五百乘車兵,但在實施過程中,卻出現了問題兵車並未出動,不過孔子早有準備,會盟開始,齊國動用五百乘戰車。齊國見此情形,只好收兵。
不朽的思想,總是與時俱進,孔子,這位為教育的實施,為正氣的傳播,魏治國方略的發展,而努力奮鬥的偉大先哲,他的思想在21世紀的今天仍然煥發著耀眼的光芒,被新時代賦予了,新的含義。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夫子。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篇20
寫人作文 ,2767字【篇一: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孔子是我們都敬重的偉人,他知識淵博,意氣風發,是我們敬仰、敬佩的著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地魯國陬邑(今屬山東省曲阜市)。孔子出生於沒落的魯國貴族家庭,幼年喪父,家道中落,飽經人生苦難。但他奮發向上,努力進取,尊師重道,被後人尊稱為"聖人"。相傳孔子有弟子三千多人,著名的有七十二人,歷史上有"七十二賢人"之說。
在這段時間對孔子的瞭解和認識中,我更深的走近了孔子,走近了這位聖人的思想。
在那個群雄爭霸的時期,孔子主張各國君主以德治國,觸犯了很多人的權利,因而才能一直沒能得以發揮。在他五十五歲時,帶領他的一批學生開始了周遊列國的生涯。在各國的民眾中贏得了好評,創立了儒家學派。他把"仁"和"禮"視為道德的最高原則,主張有教無類,曉得後天學習的重要性,即為中國的現代教育打下了紮實的基礎,也說明了孔子思想的先進性,不朽的思想總是與時俱進。孔子這位魯國的老人,這位為教育的實施,為正氣的傳播,為治國的方略施展而奮鬥的偉大先賢,他的思想在21世紀的今天依然散發著耀眼的光芒,同時被時代賦予了新的含義。二千五百年的時光彈指一揮,孔子的思想卻永遠東立,並已走向世界!
作為現代人的我們一定要信守孔子的思想,把孔子的精神發揚光大。
【篇二: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他經常被認為是一種宗教的創始人,但這是不正確的。他極少討論神,拒絕討論來世。他對人生的關係深刻了解,他的學說並不是他所創立的,嚴格來說,他只是及中華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是一位重視個人倫理道德和行為的現實哲學家。他就是—孔子。今天我就談談我心中的孔夫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漢族,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人,先祖為宋國貴族。
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之鐸",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稱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列子汤問》中有過一個兩小二辯日,當兩個小孩兒問到孔子太陽的大小時,這位偉大的教育家竟然"不能決也",可見孔子對待事物的實事求是和謙虛。他在當時就是享有"聖人"的名號,完全可以對兩個懵懂無知的孩子所說的話置之不理,可他沒有,因為他是孔子,是"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孔子。
他教世人要用"義"和"禮"來闡述"仁",用"智"和"信"來傳播"仁"。而在學習上我們要"溫故知新"也要"舉一反三",他就在細微處體現了偉人不可磨滅的智慧光輝。
我心中的孔夫子,當你走近他時,你會發現你所面對的不是一個偶像,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只不過他有著超人的智慧、勇氣和人格魅力。
【篇三: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戰國時期魯國陬邑人。還是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在《論語》中有這樣的一個故事:"孔子學識淵博,人稱孔聖人,但孔子依然虛心好學,不恥下問。有一回,跟隨當時魯國的樂管師囊古琴,學的是《文王操》。孔子專心學了一段時間後,師囊說可以了。孔子覺得不夠,又繼續學。一段時間後,師囊說可以了。可孔子仍覺得不夠。又過了一段時間,師囊認為真的可以了。可孔子仍覺得不夠。直到孔子能夠再樂曲中表現文王的形象,孔子才覺得真的可以了。"
在跟師囊學古琴,彈奏《文王操》時,師囊曾三次對孔子說:"可以了。"但孔子始終覺得自己還得再學,直到能夠在樂曲中表現文王的形象,孔子才罷休。又有一回,孔子去太廟祭祖,見到新奇的事物就向人問這問那。有人笑著說:"孔子學富五車,懂得禮儀,怎麼還要問別人?"孔子聽了後回答說:"對於不明白的事,每事必問,有什麼不好?"
通過這兩個故事,我們知道了孔子是一個虛心好學,不恥下問的人!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夫子。
【篇四: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在孔子心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孔子以好學著稱,對各種知識都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卻不這樣認為,孔子曰:"聖則吾不能,吾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孔子誰他那裡有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張直到而行,他曾說:"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與人為善,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面,薄責於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準則。
他讓我們懂得他"安貧樂道","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直道而行"的精神品質。
同孔子的仁說和禮說聯絡,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於民,實際上已打破了傳統的禮不下庶人的信條,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界限。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體現了孔子德治主張的政治思想。
通過以上的資料,我對孔子的精神品質和政治思想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孔子的弟子遍天下,也把仁,義,禮,智,信,傳遍了天下,是我心中的偉人。
【篇五: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從古至今,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以及西方的哲學家都層出不窮。但在眾多的聖傑之中,最令我們敬佩的依然是我們的東方聖人: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號稱弟子三千。"四書五經"中的"四書"有《論語》一書。《論語》,儒家經典著作之一,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
首先,我認為孔子是一個不恥下問的人。我們也知道,孔子有許多的"導師"。有的導師小到《兩小兒辯日》中的孩童。從兩個孩童的辯論中,孔子也明白了許多道理,甚至向兩個孩童請教。從此點我們可以看出孔子不恥下問的特點。
其次,我認為孔子是一個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孔子從四十歲開始講學,一生弘揚仁、義、禮、智、信,以禮治國。為國,他可"毀三都",為國,他可親自率兵,可魯國君上為了自己的利益,將孔夫子趕出魯國。不過幸而孔夫子並未放棄,並和弟子在漂泊途中,依舊努力宣傳。有許多次差點因此丟去性命。可這並不會阻擋孔子宣傳仁、義、禮、智、信。也許,這才是真正的為國堪憂,強大無畏。
這就是我心中的孔夫子,也是孔子愛人,愛己,為國分憂,無私無畏的特點。就像古人說的"士不可弘毅,任重而道遠"。孔子不愧為真君子,而他的弟子也將仁、義、禮、智、信,傳遍了天下!這就是我心中的孔夫子:東方聖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