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青年相關作文20篇

圍城青年 篇1

高一作文 ,797字

當自己毅然寫下這四個字時,我感到很詫異,內心萌發一種異樣。或許,是隱喻的悲傷。

青年們喜歡幻想,幻想自己的未來,一心想進入夢想的學校。進來後卻開始擔憂,裡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進來,這也許就是圍城吧。

在這裡,每個青年的那份正值青春學生的朝氣都被壓制著,就如同政治老師所說的:“階級制度已經消滅,但階級現象依然存在。”

學校就這樣溫柔一刀切斷青年們所有的出校理由,於是青年們只好望著四角的天空日復一日傷春悲秋。每一次銀白的鐵門在遠方來來回回地蹭亮,都會晃盪每個人的心房,於是,“空悲復己愁,欲語淚先流”成為青年們的獨身寫照。

圍城中,青年們的心靈寄託就是那泛藍的天空,每時每刻,循著光線總會有幾個人在獨自憂鬱地望向寥落的天空,直至隱去了遠方模糊的陰影,這導致的必然結果是越來越多的青年開始迷戀悲傷。

有時,偶爾老師沒來,就會有人在樓臺處眺望。但城外遍佈的喧囂和光亮只會加劇我們心裡的不平衡,因為那些自由的人兒是多麼的放蕩,而我們卻在研究諸如中國的矛盾、現狀之類的與我們素無瓜葛的無意義的問題。

而唯一使無意義變成有意義的就是考試。青年們很怕考試,每一次考試就是一場風波,在圍城裡掀起大浪,而青年們議論的也是這一話題。

可是,不久一切都歸於平靜。圍城裡的生活依舊波瀾不驚地進行著。夾雜著抱怨的時候,青年們還是會望著乏味而慘淡的天空,偶爾暗濁的雲朵從天邊呼嘯而過,拖曳著濃密的陰沉駛向遠方,然後是靜默許久的銷匿。可是,任何凌厲的風暴,都無法動搖這圍城裡井然有序的鐵律,就像風雨之後天空依舊寂寥一樣。

然而,青年們終究無法抉擇,因為自始至終他們的命運在冥冥中被安排,他們被砥礪著去做一些不想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青年們何時不曾抱怨?只是前方未知的惶恐泯滅了一切,就連最終的發言權也被扼殺,隱沒了行跡。

從此,青年們開始沉默,也學會了沉默。而青年們所能做的只是帶上夢想,扛著憂傷,奔赴前方未知的方向……

中國夢·國防夢·青年夢 篇2

高二作文 ,1356字

每一個人都有夢想,每個人夢想的實現都以國家的繁榮富強為後盾,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是以我們青年人的責任、擔當和夢想為依託!中國夢是歷史的、現代的、未來的,是民族的、國家的、我們大家的,更是我們青年人的。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之時,賦予了中國夢以深刻的內涵: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努力把中國建設成為強盛中國,生態中國,和諧中國,美麗中國。

而在祖國的歷史長河中,湧現出了千千萬萬為中華國防事業而犧牲的戰士。古有木蘭從軍,戚繼光打擊倭寇,鄭成功收復臺灣,當代的飛行員王偉攔截美軍飛機墜海犧牲,也有201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的林俊德,他參加了我國全部核試驗任務,為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傾盡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從古至今,為祖國國防獻身的英雄們數不勝數。因為有了他們的犧牲,才有我們今天的安寧和美好,他們將永遠被世人讚頌,這些獻身於國防的英雄們,將激勵著中國人民奮勇前進,推動著我們的祖國走向興盛,讓我們的祖國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如今,我國的國防事業已經達到了領先技術水平,不再受到別國的凌辱,使中華人民成為了真正的龍的傳人。但我們仍需要努力,依舊要勇往直前。因為中國夢的藍圖已經開啟,需要我們千萬萬中華兒女去繪製,這其中也有我們青少年。梁啟超《少年中國說》中的一段話:“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祖國的強大離不開我們,今天我們是桃李芬芳,明天我們將是國之棟樑,面對這些,我們又何嘗不捫心自問:如果沒有國防事業,又怎能有這樣一個泱泱大國?如果沒有這個泱泱大國,又怎麼能有我們求知的殿堂,美好的校園?又怎能有一個幸福溫暖的家?

這個學期,我和同學們系統學習了《國防教育讀本》,它使我們深深懂得維護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捍衛國家的尊嚴是我們每一個青年人肩上應擔負的責任!我們認識到儘管我們現在已經遠離了金戈鐵馬、戰旗招展的年代,但是甲午海戰的船堅利炮、八國聯軍的赳赳鐵騎、盧溝橋的熊熊炮火,猶歷歷在目。歷史雖然不會重演,但是落後就要捱打卻是亙古不變的真理。神州昇天、蛟龍入海、遼寧艦入列,標誌著我們國家經濟和技術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是釣魚島、南沙群島的爭端無時無刻不警醒著我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利用暑假,我和同學們又參加了以“國防教育”為主題的夏令營活動,在軍訓活動中,我深刻體會到軍訓是個大熔爐,在這裡我們需要錘鍊的是飲馬山河的氣魄,鷹擊長空的雄心,浪遏飛舟的意志。軍訓對於我們來說就是一次很好地鍛鍊機會,一個為實現我們的“青年夢”打好基礎的機會,一個發展能力的平臺,一條考驗意志的路徑。

當哨聲劃破長空,醉紅在東方泛起,啟明星把我們揪出宿舍,整齊的步伐響徹在黎明,嘹亮的口號劃過長空……青春在這裡盪漾,朝氣在這裡蓬勃,年輕的花朵在這裡綻放……我們也在實現“青年夢”的道路上大步前行……

世界是屬於我們的,中國的前途是屬於我們的。雄關漫道真如鐵,這是對夢想的追求;而今邁步從頭越,這是對夢想的執著!讓我們攜起手來,為了富強的中國,為了美好的明天,為了偉大的中國夢,勿忘昨天的苦難與輝煌,無愧今天的責任與擔當,不負明天的夢想與追求!

“窮”青年 篇3

敘事作文 ,452字

有時候我發現,有的人真的好“窮”好“窮”,就如那天我無意間遇到的一個青年,他“窮”得讓我深深為之嘆息。

那是一個萬里無雲的星期天,我和媽媽手挽著手在涼亭下坐等公共汽車,迎面走來一個衣著光鮮的青年,他看上去只有二十多歲,打扮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時髦”。他臉上的表情慍怒,目光也很犀利,生著好看的貓咪嘴脣卻沒有一絲笑容。我對眼前的這個人產生了一種牴觸。

車子很快到站了。等車的人們一窩蜂地擠了過去,我和媽媽的前面站著那個青年。車上人潮湧動,當我前腳費力地踏上車子時,令我震驚的一幕在我的眼前發生了:那個衣衫時髦的青年將手裡的兩塊錢緊緊攥著,賊溜的眼睛左顧右盼,趁人潮擁擠時悄悄地退到了一邊,神不知鬼不覺的……我驚極了!眼睛不知怎麼就對上了青年那雙凶狠的眼睛,他咄咄逼人的目光讓我打了個冷顫,並感到一股寒意從心底升起。

天哪,他—這個青年是有多“窮”呢?我明白了:他是真的很“窮”,“窮”得不惜出賣自己的靈魂與品德,甘願讓“齷齪”牽著鼻子走。

我為這個青年可悲,因為他”窮“得只剩下了那兩元錢……

乘人生起航——讀《圍城》有感 篇4

讀後感 ,1390字

“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抵如此。”這是錢鍾書愛人楊絳的話。《圍城》這本書是錢鍾書先生的得意之作,之前我是無心看這本書,只因了錄取通知書裡的閱讀任務,看到那些密密麻麻的書名,頭也大了。只是覺得“圍城”這個詞挺新鮮的,便也看了這本書。

因為一種好奇與嚮往,在書櫃前捧起了它。每每看完幾頁合上書後,心中便會生起一種掛念,對下一段的內容便會有無限的遐想。就這樣懷著始終不變的熱忱讀完了整本小說。十分詫異地發現了小說中的“圍城”竟是指—婚姻。“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在當今這個流行“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這句話的時代,真沒想到早在上世紀中葉,就有一位站在時代制高點上的偉大的作家,以高雅而幽默的方式提出了這個觀點,而非當今這般庸俗。憑藉作者對生活細微的觀察,豐富的閱歷以及深刻的感悟,足以成就一部讓人肅然起敬的傳世之作。

小說《圍城》主要講的是留法青年方鴻漸從海外歸來後,總是不能安頓,一再踏上漂泊的旅程,作者借他一路漂泊的機會,涉筆成趣,廣泛描繪了社會形形式式,寫盡了處於歷史轉折時期的中國在文化、價值方面的斷裂、錯位、顛倒與衝突。小說中,作者諷刺自成一體,與革命作家的暴露型諷刺不同,道德、風俗、人情,無不籠罩在他的諷刺筆下,古今中外的警句妙語,隨手拈來,織成充滿機智和書香的諷刺文章。

方漸鴻與蘇文紈、唐曉芙,孫嘉柔的感情糾葛,每每因自己的懦弱,不敢多言,言亦不由衷,甚至一步步陷入工於心計的孫嘉柔的婚姻的陷阱之中,最後自食婚姻苦果。這座感情圍牆,曾經令方漸鴻嚮往,之後又無奈城中的無聊。圍城裡面充斥著爾虞我詐,明爭暗鬥,時刻讓人感到壓抑,令本性善良卻懦弱的方漸鴻不堪忍受,但當他離開那裡,面對的卻是一個及父母的封建思想,家庭的責任事業頹敗,多層混雜的社會大圍城之中,讓他更加覺得無所適從,似乎所有的一切都被一直無情的大手掌控者。本就無才的方漸鴻也只會牢牢的屈服於這隻手,逆來順受的承受著朋友的施捨,義無返顧的踏進愛情的陷阱、事業低谷。

《圍城》無疑是在告訴我們什麼才是真正的生活,每個人從懂事那天起就開始追逐自己認為理想的愛情,當追到的時候又在為愛情尋找一個理想的婚姻,而真正都做到的人寥寥無幾。其實生活已經教會我們一個規律:婚姻是隨機的。結婚就像圍城,有的人想進去,進去的人想出來。當愛情被歲月侵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這時的愛情已經昇華為親情了。

作者以“圍城”做書名,也許想告訴我們,不僅婚姻像圍城,人生、生活、職業等等更像圍城,其實我們一直在兜圈子,重複的做同一件事情:找個籠子把自己關起來,過了不久才發現那邊的風景比這邊更好,於是出了這個籠子進了那個籠子。就這樣重複卻樂此不疲。

在我看來,《圍城》與汪國真的人生有相似之處,汪國真有三大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汪國真對人生有如此高深的感悟,令人讚歎不已。而他卻終究走不出自己的圈子,釋懷不了內心的壓抑而投湖自盡。《圍城》也如此為自己的理想而追逐,卻把自己鎖進了籠子,想逃也逃不出。

《圍城》的成功,不僅僅與作者的學貫中西、廣泛借鑑有著密切的關係,更與他的立意、價值密不可分。在我看來,錢鍾書的《圍城》的的確確是一部很耐人尋味的著作。

對五四青年節的感慨 篇5

高三作文 ,954字

五四青年節的象徵意義在百度百科裡是這樣定義的:五四青年節的象徵意義主要是對國家命運的擔當,對社會問題的激情破解,對各行各業的喚醒與創造。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不同歷史時期,都蘊含著時代的精神和感召力,引導著中國青年運動發展的方向。

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看到,1919年五月四日,有這樣一批有志青年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運動,這次運動以徹底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為宗旨,創造了有同西方啟蒙運動一樣的巨大影響,中國共產黨登上歷史舞臺,馬克思主義思想得到傳播,共產主義發出了曙光。

青少年作為國家的未來肩負著偉大的歷史使命,習主席同志在中國共產黨95週年誕辰紀念日的講話一方面認可了中國青年對國家對民族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強調了黨和國家對青年的重視,當然最後也談到了對新青年的期望。他說“95年來,我們黨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凝聚著青年的熱情和奉獻。全黨要關注青年、關心青年、關愛青年,傾聽青年心聲,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的引路人。全國廣大青年要深刻了解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不懈奮鬥的光榮歷史和偉大曆程,堅定不移跟著中國共產黨走,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的奉獻中煥發出絢麗光彩!”的確,我們是黨事業的支持者,祖國的建設者,祖國的明天就掌握在我們的手中,所以我們要緊隨中國共產黨的步伐,去開拓祖國更美好的明天。

那麼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應該如何擔當這份責任呢?首先,我們要培養和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始終把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放在第一位。其次,我們要努力提高科學文化知識和思想道德修養,爭做中國好公民。《西點軍校之二十二條軍規》為我們總結出了青年人應該具備怎樣的精神和素質,我想我們都應該用行動去踐行,讓這些都成為我們本能的表現,這樣我們能成為祖國需要的人才。正所謂,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就是這個道理。五四運動之所以被我們紀念,五四青年節之所以在一百年來生生不息,我想它應該是為了提醒我們要勿忘屈辱,勿忘歷史同時傳承五四精神來實現全人類的偉大理想。

今天的我們衣食無憂,有更多的條件發展自己,創造全新的自己,所以我們要肩負起國家和民族的使命,用心傳承愛國精神、五四精神、長征精神等革命先烈用鮮血抒寫的精神,為祖國,為人類,書寫壯麗的詩篇!

讀《圍城》有感 篇6

讀後感 ,1292字

鍾書先生說他是“錙銖積累”寫完《圍城》的,楊絳先生說她是“錙銖積累”讀完《圍城》的,而我是“蝸牛步行”欣賞完的,當然這個說法有點誇張。說實話,我用了差不多一個月才把《圍城》看完(利用的是課餘時間),因此很多同學都笑話我說:“你怎麼還沒有看完?我已經看完了兩本書啦”。當時聽了,也有點不以為然,《圍城》就像是一杯茶,要慢慢品嚐,才能嚐出其中的味道。

讀罷全書,掩卷沉思,我久久不能回過神來,還一直沉浸在小說裡頭的情景,彷彿自己在對號入座。我在想到底是誰的錯呢?或者誰都沒有錯,兩個人彼此都不是很瞭解的人結合在一起就是一個錯,才醞釀成這個傷感的結局。

讀《圍城》,之所以讀得這麼慢,是因為裡面真的有太多值得琢磨的地方了,真的可以讓你完全沉浸在文字的魅力中,忘情得不能自拔。錢鍾書先生以其豐富的人生閱歷,給我們展示了用比喻做主菜的文化盛宴。那些比喻句相當的新穎,體現了作者超強的生活洞察力和敏感度。他不會把常見的比喻硬生生地插在書中,而是根據生活的發現,哪怕是很細微的事情,也可以讓錢鍾書先生把它加以生動化,從而拉近讀者和《圍城》的距離,使得讀者在異鄉遇知己的親切感油然而生。在讀這本書的時候,經常會遇到些難懂的字詞和比喻句,這時就會停下來慢慢琢磨。“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句話真的很管用,讀了幾遍之後茅塞頓開,那一刻就如同在深夜裡解答出了一道數學題,那種心情恐怕只有那解題人才知道吧!由此我不禁被感化了,告訴自己要學會觀察生活,這世界本來就並不缺少美,只是缺少一雙會發現的眼睛。所有的文學創作都離不開作者的人生閱歷與其對生活的發現和感悟。

對於方鴻漸,很多女人都對他產生好感。他的風流倜儻,擅長言談都是作者賦予他的個人魅力。但是作者對他更多的是諷刺,方鴻漸是那個時代典型的知識分子的代表,一個愛面子,虛榮心極強,依靠假文憑生活的“博士”。透過他,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社會的複雜,人的虛偽,教育和官僚的腐敗。因為假文憑,方鴻漸失去了唐小姐,因為假文憑,他昧著良心地生活,總不得安寧。又因為假文憑,使他不能自信地做人,換工作也是像換衣服那樣地快。假文憑,可能會使他瞞過他的丈人,父母親。可是,永遠都不可能騙得過自己的良心。除非我們是一個不會思考的動物,沒有思考、沒有感情。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也有一張臉,也有兩足兩手,可是他們只是比猿人稍好看一點,思想和大腦卻還沒來得及進化。感情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名詞。他們戴著假面具招搖過市,竭力滿足自己那“來之不易”的虛榮心,從不覺得自己有什麼錯。作者藉著主人公的性格特徵,折射出來了人性的醜陋和當時腐敗的社會。印象中一句話很深刻:“這鞋子裡的泥巴,恐怕可以抵得上貪官所搜刮的地皮了。”當時我就在想,為什麼是地皮呢?地皮下面是不是有更多的肥沃的泥土呢?還有一句就是:“他的眼睛並不頂大,可是反襯出許多政治家所說的大話,大而無當。”我覺得這話妙不可言,我的雙手像被操控了似的,大腦皮層不斷示意我拍手叫好,只是因為那時是午休,我只好作罷。

《圍城》確實是一部意蘊深刻的佳作,難怪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把它列進高中生必讀書目,真希望有更多的同學好好讀讀這本書。

學好憲法做陽光青年 篇7

高三作文 ,780字

家有家規,校有校紀,國有國法,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學好憲法,守法遵紀,嚴以律己,才能做一個陽光青年。

青少年違法犯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法律意識淡薄、受社會不良習氣的影響。這些青少年學生雖然也知道自己所作所為是違法違紀的,但他們無法認識事態的嚴重性。

還有的同學認為,違紀與違法是兩碼事,違反校規校紀大不了被老師批評,沒有什麼。殊不知習慣成自然,違紀就會逐步演變成違法,以後到社會上有可能做出更出格的事來。

遵守校紀校規,應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自強、自尊、自重、自愛,爭當一個文明的新時代青少年。我們生活的社會是一個法治社會,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每個人都有遵紀守法的義務,也有宣傳法制的義務。

有一次,我在大街上走,看見一位叔叔把口香糖直接吐到地上,我就連忙跑過去,對他說:“叔叔,你這樣做是不對的,你應該用紙包住,然後丟進垃圾桶裡。”叔叔聽了,按我說的去做了,然後,對我笑了一下就走了。我心裡覺得美滋滋的。

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我經常看見一些人違反交通規則,不管紅燈還是綠燈,一樣向前衝。“紅燈停,綠燈行”,這些交通規矩,沒有人不知道,我想:這跟一個人的素質有著密切的關係啊。這些闖紅燈的人,他們小的時候可能是不大遵守學校規章制度的。

啊,又是一場悲劇啊!人行道上一輛摩托車急速行駛,將一位老奶奶撞死了,我不明白摩托車司機為什麼不按道行駛,偏要闖入非機動車道呢?只是圖方便、圖省事,卻使一個寶貴的生命離開了這個世界。

法律,在我們中學生眼裡似乎遙之不及,實際上卻與我們息息相關,我們從小就應尊法學法,做一個懂法守法的學生。從現在起,我們要加強憲法的學習,從學習國家的根本大法起步,加強有關法律法規的學習。以法律為準繩,明確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能做,規範自己的行為舉止,避免觸犯法律。如果人人都能“學法、知法、守法、用法”,那世界上還會有如此眾多的悲劇嗎?

語言藝術的珍珠鏈——讀《圍城》有感 篇8

讀後感 ,673字

彷彿是上演了一場妙趣橫生而又很實際的喜劇,這便是我初讀《圍城》的感覺,錢鍾書先生是位著名的作家,儘管我之前對他並沒有深刻的瞭解,但通過《圍城》,我便朦朧感覺到他是個帶有些幽默,諷刺並很細膩的人。

書中記敘了圍繞主人公方鴻漸的留洋回來的一系列事情,通過描述主人公包括他身邊的朋友的一些有趣甚至有些愚蠢的事,我也領略到了語言藝術的魅力,書中上百的別具一格的比喻令我更具體生動地體會到人物的心理及作者的感受。

如數家珍般地,我拾一顆閃光的珍珠仔細端詳。方鴻漸與孫柔嘉結婚後遇見蘇小姐,蘇用來遮陽的是一頂闊邊草帽,“襯得柔嘉手裡的小陽傘落伍了一個時代”。臨走時,蘇小姐站起來,“提了大草帽的纓,彷彿希臘的女神提了盾牌”……

在如今的人才濟濟的時代,“沉默已不再是金”,我們都必須學會用巧妙的語言藝術去表現自我不尋常的交際能力,以此得到公司,社會,朋友的認可。掌握著語言的藝術,就如同在脖子上神氣地戴起一串光耀的珍珠鏈,頓時使自己在人海中放起光彩。

走進院子裡,同樣充滿著用語言的魅力,院子裡水管漏水,修理工被呼叫後很久才趕到,於是終於見到他時,一個婦女道:“在等你來的過程中,我家孩子已學會了游泳!”一陣歡笑後,修理工便紅著臉慚愧地低下了頭。

再走進文學的華麗殿堂,我們還看見這樣一幕,錢鍾書先生在電話裡對一位求見的英國女士說:“假如你吃了個雞蛋覺得不錯,何必認識那下蛋的母雞呢?”

不錯的,在中華五千年的淵博的文化中,無論古代還是現代,都有一大批有卓越口才的人,如當今當紅的于丹教授,聽她講話如沐春風般清爽。也正是這語言藝術,使中華的魅力更遞進了一層。

突破心的圍城 篇9

高一作文 ,749字

如果一棵草有了開花的心,那麼它便可展現如花般的鮮妍。

如果一個人有了想羸的心,那麼他便會每時每刻呈現出最佳的狀態。

是什麼縛住了你前進的腳步?是他人的眼光吧,其間夾雜的不信任讓你沒有勇氣向前;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吧,讓你不得不質疑自己的能力。

心的圍城,讓人對成長有了畏懼。

你一定有過這樣的掙扎吧—“我就從沒做好過,再繼續下去,能成麼?”“大家對我都沒有抱希望,我的努力他們也不放在眼裡,這樣好沒意思。”從表面上看,是外物影響了你,但實際上,是你在外物的影響下給自己築了一道圍城。你怕失敗,怕被笑話,你怕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回報—所以你踟躕不前,與別人拉開距離。

又如何呢?成功是自己的事,無須考慮那麼多!不在乎眾人的質疑和冷淡,始終相信自己並一直努力下去,不讓自己因被圍城束縛而停滯—小草便也可以盡顯風采。

突破心的圍城,哪怕空間再狹小,你也可以舒展自如,顯現自己的能力。

突破心的圍城,哪怕環境再險惡,你也可以在體驗中成長,頑強地生存。

突破心的圍城,哪怕反對的聲音有許多,你也可以一直相信自己,堅持到成功的那天。

有些人在打擊中日漸低沉,任苦難磨盡了自己的銳氣;而有些人,在經歷了挫折之後,儘管也會傷心難過,可想羸的心卻越發堅定。我們都應成為後一種人,不為外物和自己的心所束縛,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

所以,請堅定自己的信念,讓它成為一把厚實的傘,為你在狂風暴雨裡撐起一方安全的土地。

所以,請忘卻那些懷疑,忘記眾人的眼光,永遠不讓自己被這些不好的情緒左右。就算全世界的人都懷疑你,你也一定要相信自己。畢竟,沒有了心的圍城,你會是輕鬆的,時時刻刻,都還有自己為自己喝彩。

突破心的圍城,成長會更順利。

做一棵有開花的心的小草吧!終有一天,你會綻放出最奪目的光彩!

故鄉,逃不出的圍城 篇10

高二作文 ,786字

詩歌般優美的文字,氤氳出水鄉的潤澤,在江南溼潤朦朧的水霧中,故鄉以它獨特的溼潤染著周遭的一切。

故鄉,是個好地方。很多人都這樣說,故鄉有水,故鄉有山,故鄉還有那連綿不絕、五彩繽紛的雲海,故鄉還有老屋。

站在老屋的門口引入眼簾的是一座低矮的小木屋,只在屋頂上批了一層灰色的瓦,時光侵蝕了老屋,現在平常的小事。

先前是爺爺守著老屋,他喜歡坐在門口,一口有一口的優哉遊哉的抽著自卷的旱菸,而每當嗆得白臉通紅時,便急急的招我來捶背,那情景重複了幾年,而我印象中染紅了老屋的那一抹殘陽,落了又起,起了又落,不經意間,爺爺便沒了,老屋的那扇門在紅腫吱呀吱呀的搖曳,擔搖出的只是一陣又一陣的淒涼心痛,終究,沒了坐在老屋門口的人。

故鄉的雲是美的,故鄉的人是美的,故鄉的天是美的,但最美不過是黃昏,最美不過夕陽。

曾經有許多這樣的黃昏,夕陽從樹木的指縫裡拋下金絲銀線。樹影大方的穿過窗子,跳上桌子,明明暗暗,寫下一大片故事。它們並不是呆板的文字,而是一部黑白的電影,有悲有喜,有出場有落幕,每天都在上演,它們如一片清涼薄荷,帶走煩熱,留下一份明澈清爽的好心情。

我很喜歡故鄉的夜,因為這是可以靜下心來品味—品味獨特的滋味。

腦海中有許多這樣的夜晚,淡淡的燈光下,我的影子陪著我。順手為我自己泡一杯茶,看一群褐色的精靈在琥珀色的液體裡熱烈的跳動,柔柔的水霧把那份苦苦的清香抹上我的額頭,這時,不需要與人高談闊論,也不必和誰娓娓而談,只需要捧一本書,懶散的窩在椅子裡,把心融化在情節的河裡,感覺時間從古至今,從遠至近,從模糊到清晰。雖然我是一個人,但並不孤單。

靜靜的咀嚼些懷念的滋味,感悟些什麼,裡喧囂遠一些離自我近一些,這個時候,回頭或者向前看看。過去、明天原來並不遙遠,今天與明天之間,也許只隔了一扇門,站在門口徘徊,追憶著那些過往的人和往事。

因為,故鄉是我逃不出的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