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中醫院相關作文20篇

參觀中醫院 篇1

國小三年級作文 ,491字

今天我們踏著輕快的腳步來到了中醫院,一路上歡歌笑語,彷彿銀鈴般的笑聲有若有無的飄過來,給我們增添了一絲快樂。

而我最感興趣的東西確實那千奇百怪的藥草,使我感到非常新奇。

首先是一個醫生帶我們來到一個大教室裡給我們講了中藥的來歷、怎麼被人們發現的,還給我們講了中醫和西醫的區別、各自的優點……

接下來就是我最喜歡的中藥研究了,我拉開那些裝著千奇百怪的藥草的抽屜,首先迎面而來的是槐花,槐花是淡黃色的,小小的,捏起來很柔軟,花瓣朝上,給人們一種朝氣蓬勃的感覺。而接下來的就是銀花了,銀花雖然也是淡黃色的,但是卻比槐花要大氣許多,銀花的花瓣長長的。如果說把槐花比作嬌弱典雅的女子的話,那麼銀花可以比作大氣卻又不失高貴的女子。

我又拉開一個抽屜,發現裡面是甘草,我好奇的把它在手中玩了玩,突然一個醫生叔叔對我說:“這些甘草是可以食用的”,我丟了一顆在嘴裡,慢慢的咀嚼著,起初覺得嘴裡很乾,感覺在咀嚼樹皮一般,隨後就變得甜潤起來,後來越來越甜,正當甜到頂峰時,突然就降下來了,開始慢慢的發苦,苦的讓我的舌頭難以接受,我就把它吐掉了。

中醫院,我還會再回來的,希望下次我能在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你。

參觀中國流動科技館有感 篇2

國小四年級作文 ,521字

今天,老師帶我們去參觀“中國流動科技館”。那裡面有很多機器,比如我們參觀的“小球旅行記”,“會跳的芭比”,“看得見的電”等等,各種有趣的機器。

但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鐳射豎琴”。

它是一個小巧玲瓏、精緻的“電子豎琴”,上面有十根鐳射發射出來的紅色鐳射琴絃。我看到它的第一眼,就產生了強大的好奇心。我快步走向了“鐳射豎琴”,迫不及待地摸了摸那紅色的琴絃。忽然,它發出了一聲聲美妙、動聽、悠長的聲音,就像彈奏鋼琴發出的優美音符,可好聽啦!

還有一個叫做“指間靜電”的“小傢伙”,螢幕上有許多小點點。我試著把手放在上面,上面的靜電指數很小,沒多大反應。可能是我的手指靜電不大吧?於是,我趕緊將手放在衣服上快速摩擦,再把手放了上去,靜電真的變大了呢,好神奇哦!

我還看到一個“安全知識跑步機”,正想試一試,由於時間有限老師叫我們集合,依依不捨的離開了“科技館”。

這次參觀“中國流動科技館”,雖然有一丁點遺憾,不過我還是很開心的。那些神奇的機器,彷彿將我帶進了科學的浩瀚海洋。儘管有些科學原理我還不是很懂,但它讓我對探索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掌握更多的科學知識,為人類的進步做出自己的貢獻!

這一次參觀將令我終生難忘。

我在蕭山中醫院聽講座 篇3

國小二年級作文 ,306字

今天,我是第一次參加小記者的活動,心情還頗有點兒激動,我參加的是“我是小小中醫”的講座。

蕭山中醫院的骨科專家孫主任告訴了我們讀、寫、坐、走等的正確姿勢,怎麼樣保持脊柱的健康,讓我收益匪淺。例如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尺一拳和一寸”就是頭離書本約一尺,胸離課桌約一拳,手離筆尖約一寸,雙腳平放在地上。還有寫字累了的時候,可以按摩百會穴,對按頭部,按揉風池穴等來預防脊柱病。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醫生阿姨在演示保健操,做完一遍大概8分鐘足左右,只要這麼短的時間,便可以起到預防頸椎病的效果,真是特別神奇啊!

我現在還有很多讀寫的姿勢不正確,但我相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一定會讓自己改變不良的讀寫姿勢,遠離頸椎病。

參觀中國計量大學 篇4

國小三年級作文 ,337字

今天我參加蕭山日報小記者團去參觀中國計量大學,中國計量大學是全國唯一一所質量監督檢驗檢疫行業的本科院校,它以“精思國計、細量民生”為校訓。

中國計量大學裡有個計量博物館,是全國第一個計量博物館,它以歷史發展的時間順序為線索,以中外計量歷史的文化為主線,多角度、多途徑地展示了計量歷史與文化的魅力。計量博物館分古代計量和近現代計量兩個展廳,古代計量展廳中陳列著新莽銅嘉量、日晷、十二生肖刻花銅尺、銅陶量、銅鍋、圭表、銅砣、石權等眾多藏品,展示了古代人民的無限智慧。

讓我最感興趣的是智慧汽車。雖然它只有半個書包那麼打,而且電線、感應器等車部件都暴露在外面,不怎麼漂亮,但是它能自動識別線路,沿著地上的感應線開動。我覺得這個車太神奇了,要是再改進一下,變成真車,能坐人就更好了。

記參觀中國計量大學 篇5

國小三年級作文 ,762字

今天下午,我們勁鬆小學三、四年級的蕭報小記者坐著大巴來到中國計量大學。

首先,我們來到了東門的日月湖。日月湖風光秀麗,景色宜人。湖面好像一塊明亮的大鏡子,水中隱隱約約有一些倒影。“好美啊!”我情不自禁地叫了起來。我們在湖邊的一塊大石頭前合影留念。接著,我們採訪了計量大學的汪書記,他告訴我們,學校的校訓是“靜思國計,細量民生”,與德國、法國、美國、紐西蘭、韓國等國的學校都有合作關係。今年10月17日,全國首個高校博物館在計量大學正式開館。汪書記和藹可親,耐心地解答了我們提出的各種問題。

然後,我們興致勃勃地來到了位於學校求是南樓的計量博物館。我們先參觀五樓的“古代計量”展廳。走進寬敞明亮的大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大型浮雕,浮雕展現了“度天地、量萬物、衡公平”的計量思想。由一片片竹簡組成的“中國古代計量大事記”向我們訴說了計量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一側是計量成語多媒體互動裝置,只要輕輕一點螢幕中的文字,與度量衡有關的成語典故及其配圖便會展現在我們面前。我們一邊認真地傾聽工作人員的講解,一邊仔細地觀察展櫃內的各種展品。這裡有新莽銅嘉量、日晷等古代測量的工具,《古尺考》等古代測量的書,還有唐代的開元通寶、漢朝的五銖錢、秦國的半兩錢、鐵權、銅權、銅碼等各種權和砝碼,據說有700餘件藏品。許多物品都是我們從來沒有見過,甚至沒有聽說過的。

邁入四樓的“近現代計量”展廳,展櫃中的國際米原器和千克原器代表著計量單位的統一。還有各種形狀各異的計量儀都令我們眼前一亮,我們不時地向工作人員提出問題,興奮地討論著。突然,大家一哄而上,原來是互動體驗裝置人體秤,它可以將你現在的身高體重換算成古代的身高體重,真是太有趣了。

走出計量博物館,我們意猶未盡,原來我們每天的生活都離不開計量。這真是一次大開眼界的參觀活動。

參觀中國軍事博物館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722字

來到中國軍事博物館的大門面前,望著廳中屹立著的毛主席的雕像,我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當年,是他帶領著中華各族人民一起歷經千辛萬苦,建設了今天偉大的新中國。

走進中國軍事博物館,我最喜歡的就是當年解放軍用過的各種兵器。在大廳那裡陳列著許多坦克、飛機、大炮等各式武器,坦克們精神抖擻地站立著,高大挺拔的身軀上似乎披著威武的解放軍軍裝,上面有中華民族特有的標誌—紅五星。當年是他們陪著我們中華人民一次又一次地打敗敵人贏得勝利,現在,他們的“軍大衣”被擦得錚亮,至今都沒有褪去以前的威風。看啊,那高高聳立的“東方紅一號”,自豪地挺著胸,這是新中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看啊,戰鬥機張開巨大的機翼,準備在天空自由地翱翔,它們都是革命大英雄,凝結著中華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我們還看到了好多曾經的物品,有紅軍長征吃剩的半根皮帶,還有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油畫。每一幅油畫都描述著當年的一個個故事,還有一封封的書信,上面的每一筆每一畫都顯現出了革命戰士的無限愛國情懷!

參觀了中國軍事博物館,我有太多太多的感受。在大戰時期,是革命戰士們奮力作戰,是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新中國。我們享受在祖國母親的懷抱之中,有時卻不用功讀書,還總是犯錯,屢教不改,現在想起來真覺得很是羞愧。

閉上眼睛,腦袋中會浮現出紅軍長征的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情景,紅軍參加戰鬥的一種種驚心動魄的畫面,彷彿身臨其境,好像我也和他們一起翻越大雪山,穿過大草地。在長征的路上,他們無所畏懼,勇往直前,正如毛主席詩云:“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這次參觀,使我瞭解了曾經的艱苦歲月和革命戰士無私的奉獻精神,增強了我的愛國意識。以後我一定要努力學習,將來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盡一份綿薄之力!

參觀中國館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840字

去年,中國上海成功舉辦了世博會,中國館更是成為了一座標誌性的建築。今天我有幸參觀了中國館,為我們的祖國這麼好的建築而自豪。

進入國家中國館,首先來到了一個巨大的環幕影院,影院裡放映了一部震撼人心的電影。電影表面講述了一個小男孩的成長過程,實際上卻深深展現了中國當代城市化程序:當小男孩還不滿十歲時,道路兩旁只有稻草屋;可當小男孩長成小夥子時,城市裡高樓大廈林立,街道燈紅酒綠、熱鬧非凡。

出了影院,緊接著看到的是著名畫家張擇端畫的《清明上河圖》。你可別小看了它,它可是會動的《清明上河圖》哦!而且比原圖放大了30倍,長128米,高6;5米,整幅圖有832平方米,掛在大廳的整面牆上。《清明上河圖》分白天和夜晚兩個版本,白天出現人物691個,夜晚出現人物377個。描繪的是宋代汴京繁華的生活景象。你瞧,畫上有個店鋪,一個小孩蹦蹦跳跳地走出了店鋪,不一會兒,就消失在一條小弄堂裡;哇,哪兒有條船,船上有七八個人在撐舵呢,岸上的縴夫們則在用力拉縴;街上的人來來往往,好不熱鬧……我看著這栩栩如生的畫面久久不願離去。

《清明上河圖》的對面是中國館的鎮館之寶—秦兵馬俑中的一號銅車。只見駕車手神態莊重,兩隻眼睛炯炯有神,駕著銅車,好像要為秦國統一天下做殊死拼搏。

接下來,我們乘坐公用小火車,開始了中國館的第二站—尋覓之旅。“嗚……”火車開動了,展示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座座拱形大橋,有“十七孔橋”、有遠近聞名的“趙州橋”,還有“跨海大橋”。穿過山洞,出現在我們眼前的又是另一番景象:長廊上圖畫多姿多彩,遠處的小山若隱若現,湖中的清水更是波光粼粼,如詩如畫!

最後,我們進入了“低碳未來”,這裡擺放著各種低碳環保的器具,為我們展示了一個低碳化的城市生活。看著看著,我不禁想起了我們中國從前的模樣,以前的中國人喜歡浪費資源,使得好多城市缺水、缺電,連北京也不例外。現在,國家利用低碳生活讓形勢轉變了許多。

在參觀完中國館後,我堅信,中國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

參觀中國茶葉博物館 篇8

國小三年級作文 ,424字

這個學期,我們春遊去了位於西湖邊雙峰村的中國茶葉博物館。

博物館邊漫山都是龍井茶樹。四月清明前後正是茶樹冒出翠綠的嫩芽,採茶、出新茶的最好時節。人們揹著竹籃在山上採摘新鮮的茶葉。他們一下一下地把新鮮的茶葉採摘下來放進竹籃裡,迅速地把它們送去炒茶點。炒茶工手工把新鮮的嫩葉炒成香噴噴的龍井茶。

在陳列樓裡,展示了成百上千種茶葉。在這些茶葉中,西湖龍井茶最受人們喜愛。這裡還相應的陳列了秦、漢、隋、唐、宋、元、明、清這些不同朝代皇宮喝茶時用的彩色陶器和木質工具。

我們還榮幸地來到室外觀賞了茶藝表演。茶藝師首先用熱水溫杯,再把熱水倒掉,接著把一小勺龍井茶放入杯中,再用溫開水一上一下反覆三次沖泡,就泡出了一杯清香的龍井茶。透過玻璃杯,我看見翠綠的茶葉浮在水中,慢慢地沉下去,沉下去……我感到龍井茶入口有點兒苦,幾口之後有一絲苦盡甘來的甜味。龍井茶真的是可以稱得上十大名茶之首啊!

看了這麼多,喝了一杯龍井香茶,這次中國茶葉博物館之行真是讓我受益良多啊!

走進中醫院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674字

從小到大,我就對醫院十分熟悉了,因為偶老媽在人民醫院上班,可是在這一次,我看到的並不是人民醫院和二人民醫院的高階裝置,而是我們中國的國粹、民族的傳統—中醫。

一路歡歌,我們小記者排著長龍般的隊伍來到了中醫院。一進大門,一股刺鼻而又帶著清香的中藥味撲鼻而來。聞著這沁人心脾的清香,我們迫不及待的來到了“治未病中心”,說到“未病”,我不禁想起了那炎炎夏日廣為流傳的“三伏貼”,它以夏治冬病體現中醫學的“天人合一”。中醫大講堂開始咯,噢,原來是由古到今中醫發展及成果—紫蘇,治療感冒;菊花,用於清火;鍼灸和艾灸都是極好的中醫療法……解答問題時,我瞭解了:西醫療法—服用方便、療效快;中醫—治本、無副作用……你知道嗎?白糖也是中藥!接下來,“中醫不僅是醫學,還是哲學。學好中醫,不僅可以養生、治療疾病,還可以修身養性!”這句話使我記憶猶新……

隨後,我們來到了仰慕已久的“百草堂”,這裡有中醫院散類、膏類、膠囊類……等藥材的大小細軟。乍一看,一個熟悉的名稱映入眼簾—檳榔!平日裡只知道它是一種傷害口腔的食物,哪會兒又變成了中藥!我懷著極大的好奇心打開了抽屜,抓了幾片仔細觀察—又圓又扁,薄得好似一捅就破,中間還有一個洞,說白了,它就是一個圓環!下面是檳榔的簡介:常綠喬木,樹幹很高,羽狀複葉,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果實也稱檳榔,可食用、可入藥……

在中醫院開展的這次活動中,我們進一步地瞭解了中醫,瞭解了中藥知識,讓我體會到中醫的神聖和崇高。驀然,想當中醫的念頭在我的心靈裡瀰漫開來……

參觀中國科技館 篇10

國小三年級作文 ,387字

寒假的時候,爺爺、奶奶帶我和姐姐去廈門旅遊。而且是做火車去,我們倆很興奮!在做火車的時候我們看到了外面那層層的梯田,整整齊齊的真是太漂亮了。

到了廈門我們去車螃蟹,那裡的螃蟹很好吃。我最愛吃的就是鉗子,可一定要小心。它那可以活動的鉗子只要一掰開下面就會流水,所以一定要下心不要濺到衣服上。這次我是一塊一塊掰的所以衣服沒搞髒。我吃的也很開心,吃完飯我們又坐船去了鼓浪嶼與金門。倆地(next88)相隔3公里,金門屬於臺灣。廈門還有很多從臺灣運來的美食,所以叫小吃一條街。哪有臺灣的特產就是酥餅,口味有芒果、水蜜桃、蔓越莓、鳳梨等等。奶奶給我們買了好多,我好開心。

我們還去了一個賣廚具的地方,哪裡賣刀、菜板、削皮刀、磨刀器、鍋鏟和鍋。我奶奶買了很多廚具,花了好多錢。最後又去了珠寶店,哪的老闆很好,每人送了一個戒指。玩的差不多了,我們收拾收拾東西,又坐著火車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參觀中國陶瓷博物館 篇11

國小六年級作文 ,3116字

【參觀中國陶瓷博物館】

周*娜

我們今天去了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

我們已經博物館就看見了一些有趣的東西。上了二樓,經過老師的講解,讓我明白了中國江西景德鎮為什麼被外國人稱為“瓷都”。當中的陶瓷就是陶器與瓷器的總稱。我最喜歡的一種陶瓷是琉璃瓦,因為它在明清時代可以用來鋪地防水。

我們還去體驗了自己用機器做陶瓷,首先,用雙手大拇指小的後肌和小拇指上的後肌向上推,然後用大拇指將中心弄凹下去,重複幾次,再把自己想要的形狀捏出來,最後用鐵絲刮下來,晾乾後就可以加工了。我感到非常奇怪,為什麼鐵絲可以把陶瓷切下而不會再被粘上呢?那不是有水分嗎?老師說那是被隔開的。後來我才明白,泥外溼內幹,刮的時候當然不會粘上啊!真厲害呀!

帽子的樸素讓我們感到過時,但是卻是以前古代人民對生活的追求,對設計的探索。我們也要了解陶瓷的歷史和發展。

我們應該去領會傳統,不要在社會發展急速的時候,丟失了自我,忘掉了傳統。

【參觀中國陶瓷博物館】

李*

陶瓷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遺產,歷史悠久。今天我來到了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與老師一起開始一段尋找陶瓷祕密的旅程。在這旅程中,通過馮老師的細心講解,我瞭解了陶瓷的製作過程,體會到了中國陶藝的魅力巨大,還有中華人民智慧非凡。

陶瓷館的佈局很特別,展品都是按時間來擺放的,越早發明它就越在前頭。從明清時期的陶瓷水管到當代的“復澄壺”,無一不展示著中華文化的魅力。

中國的陶瓷比外國早誕生一千年,中國的陶瓷誕生於夏商周。誕生方法極為巧妙。傳說在原始時代,一群人圍著一坨泥巴,一個人不小心把水弄灑了,另一個人又丟了一個火把進去,火滅了以後,人們把泥土拿出來,這土就是最原始的陶瓷。到了後來,夏商周的人把泥巴塑形,成了真正的陶瓷。最早的陶瓷並沒有什麼花哨的圖飾,質感也是陶土最原始的質感。到了唐宋時期,陶瓷變得花哨,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形色,到現在更是發展的爐火純青了。

中國的陶藝歷史悠久,這次旅程讓我明白了許多,我一定要讓陶藝繼續發揚光大。

【參觀中國陶瓷博物館】

陳*熙

陶瓷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今天老師帶領我來到了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學習陶瓷的歷史和製陶方法。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最開始陶瓷僅僅是作為排水道使用,後來古人發現好像放東西不錯,便拿來儲物。茶水杯的出現讓古人不再用手舀水喝,盤子的出現,讓古人的飯菜有地方放。最開始的陶瓷都是陶土的質感,雖然它並不好看,但現在功能性強。當陶瓷畫出現後,陶瓷的外觀逐漸美麗、豐富起來了,有各種圖案,形形色色。

隨著現在陶製工藝發展的爐火純青,近期出現的文化磚,不像其他陶瓷要粘上去,它只需要在上面刻就行了,藝術家陳復澄先生就用文化磚刻了一幅《清明上河圖》,並放在各地供人觀賞。從這些就能看出,在歷史長河中,陶瓷伴隨著人們的生活在不斷地改進。現在陶瓷不但被製作成盤子、水杯等等了建築材料,更是被做成各種美麗、精細的藝術品。

現在陶瓷不僅僅是一個盤子、杯子,它還是中華民族的瑰寶。

【參觀中國陶瓷博物館】

葉*軒

今天我參加了行文的戶外課,來到了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

我左腳剛踏進博物館,便已經感受到了這間博物館滿滿的藝術氣息,來到三樓,裡面滿滿一排展品,櫃裡裝著一排堆比較簡單樸素的陶瓷。一開始我還覺得古代陶瓷非常醜。可是越到後面我越加覺得我一開始的想法是錯的。因為後面我們還參觀了美麗的琉璃瓦,一些花紋複雜的瓷器,還有工藝複雜的“復澄壺”。

參觀完古代的陶瓷之後,我們便開始製作屬於我們自己的陶器。首先,我們要用水把自己的雙手弄溼。這也是最為重要的一步,否則你的陶器就完成不了了。然後就把自己的手放在泥上,注意不要用自己的手指,一定要用自己的手掌心這個位置。然後把自己的大拇指插進泥中間,然後自己的拇指要按在邊緣,隨著那些泥逐漸增高,自己拇指的位置也要增高,最後你就用鐵絲把它切下來就行了。

通過今天這一天的學習,我感受到了中華民族製作陶瓷的獨特魅力。也瞭解了中華人民的智慧結晶。同時陶瓷它那堅韌不拔的品質也值得我們學習。

【參觀中國陶瓷博物館】

樑*琳五年級陽光六小

今天老師帶我們去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參觀陶瓷。我懷著開心的心情來到了博物館。

我們先參觀了博物館,其中我參觀到我的最喜歡的物品就是琉璃瓦了,因為它很好看,很有藝術感,還可以用來裝飾一些物品。

接下來就是我喜歡的環節——做陶瓷。我們先來一些陶瓷放在一個轉盤上面。然後按一下開關,那個東西就開始轉了。之後,先慢慢的將陶泥提起,再慢慢的將它壓下去,重複上面的步驟幾次;然後再將大拇指放進去開一個口,慢慢將那個口弄大;然後根據自己的需求做出自己想要做的樣子;最後等陶土成形後即可取出,整個過程不超過十分鐘。我順利的將我的陶瓷做好了。我還明白了,做陶瓷要有耐心,不能圖快,還要有平靜的心情。

後來聽老師說陶瓷要經過八百度的高溫燒製後才能完成。我不禁佩服陶瓷的堅韌,在八百度的高溫下生存了下來。

據說中國還有“瓷都”的稱號。在這次參觀中我不僅學到了很多關於陶瓷的知識,還玩得很開心,這次活動真的非常有趣、有意義。

【參觀中國陶瓷博物館】

鍾*棋

今天一大早我們就在行文教育的門口集合,要組織去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我們五年級的還有幾個六年級的乘坐大巴一起前往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我帶著激動又勤奮的心情前往做陶瓷的博物館。

終於到了做陶瓷的時候,等到我時,我心驚膽戰的坐在了製作陶瓷的機器前。我雙手弄成那個杯狀的陶泥,我要做的是杯子,我小心翼翼地弄著我那已經逐漸成型的“半成品”。首先我讓它成為杯狀,然後把大拇指伸進去往外輕輕地推。接著要無比冷靜的控制好力度。把杯子慢慢往上推高。要用最小的力氣輕輕地把陶泥往上推。最後,只需要把成型的杯子用鐵絲切出來即可,然後慢慢晒乾。

我最喜歡的一件陶瓷品叫“復澄壺”,復澄壺是陳復澄發明的,此茶壺以本人名字命名。復澄壺是一種在茶壺上刻一些詩句或詩詞的,不管是外觀和詩句,都讓我覺得很舒服,它可以做收藏品。

我們中國被稱為“瓷都”。中國的英文名是“China”,而陶瓷的英文名字“china”。從我個人來看,陶瓷的歷史也是中國一段偉大的歷史,陶瓷在八百度高溫下仍然堅持著,我們也應該在學習上堅持不懈。

【參觀中國陶瓷博物館】

李*浜

陶瓷是中國最出名的代表之一,為了能更加深入瞭解陶瓷文化。老師帶了我們來到中國建築陶瓷博物館。

當我進入博物館,我就聞到了一陣歷史悠久的氣味。伴隨著講解員的腳步,我們來到了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陶瓷的發展圖,裡面記載各種瓦片的朝代。

接著講解員又帶我們去看瓷器,其中令我感興趣的是瓦當和復澄壺。

瓦當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結晶,上面有許多朝代的圖案,例:西漢有四靈、秦朝有神仙獸等等。瓦當的圖案刻畫的栩栩如生,上面的動物炯炯有神,讓我感覺它隨時都會跳出來。

復澄壺是最聞名的茶壺之一,它是由陳復澄製造的。上面的文字是他親手雕刻而成。當時我在想,幸好愛茶壺如命的外公沒來,不然被外公知道了,這裡肯定會天天來。

看了這麼多的瓷器,手早已癢癢,於是老師帶我們去親手做陶藝。看完老師的講解後,我已經迫不及待了。首先把手弄溼,再用手掌的力把泥拉高,然後用大拇指把壁給弄薄,再弄成自己喜歡的形狀。在做瓷器時要保持動作大膽和心情放鬆,做到全神貫注。

這一次的參觀中我看見了陶瓷的精神。和它經過千辛萬苦之後獲得的美麗的身軀。

參觀中國科技館 篇12

敘事作文 ,837字

結束了草原之行,我們又踏上了首都之旅。這天上午,我們來到了中國科技館,看看我國的科技發展。

中國科技館的造型像一本本相互倚靠的書,一共有四層。走進去,一些懸掛在空中的彩色氣球映入眼簾,他們一會兒組成雪橇,一會兒組成小丑,一會兒又組成狼,色彩明麗,形態萬千。

第一層是華夏之光,有許多我國古代人民發明的東西,如水輪機、紙等。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武器,這些武器充分地利用了火藥。比如一窩蜂,它就是一個竹筒中裝了32只火箭,一齊點火發射,使箭像一窩蜜蜂一樣飛出去,大面積殺傷敵人。

又例如火龍,這是一個大竹筒,中間是空的,放了幾個小小的裝滿火藥的竹筒。在大竹筒外,有四個火藥筒,使大竹筒向前飛。當火藥用完了,就會引燃小竹筒的火藥,不過會被悶著,不會爆炸,大竹筒會脫離。小竹筒靠慣性飛到敵船上爆燃,燒燬敵船,造成殺傷。

古人的發明如此充滿智慧,只可惜到了晚清時代,政府腐敗無能,國家落後捱打。

二至四層依次是“探索與發現”、“科技與生活”、“挑戰與未來”五大主題展廳,主要是現代化的科技技術。如三層的智慧家居,它向我們展示了現代化的家居系統,這些智慧裝置能大大改善我們的生活,使我們的生活更便捷,更安全,更科學。如智慧洗衣機,它可以自己判斷衣物材質,選擇合理的方法洗衣。它還可以遠端聯絡,在手機上實現顯示衣物是否洗好、設定洗衣時間等功能。這樣以後我們就可以放心地出去了,出門在外也可以為家中老人開啟電視,設定寫字檯何時提醒兒童寫作業,甚至可以通過寫字檯檢測作業是否寫完。家中有物品發生了問題,發生了危險,它還能自己報警呢!這都不需要在家,只需一部手機就行,在外旅行都沒問題。

有了這些智慧化的傢俱,相信以後的生活一定會更美好!

中國科技館裡面展示的內容實在是太豐富了,可以看,可以聽,有的還可以體驗,能學到許多科學知識。時間過得真快,我們都還沒看夠,就到了傍晚閉館時間,在廣播通知的催促下依依不捨地離開了。

參觀中國科技館 篇13

國二作文 ,912字

淺淺的一束陽光灑在幾畝方田上,柔順溫和。伴隨著“嘀”的一聲鳴笛,火車開動了。一路上繁花照眼,我靜靜地看著窗外流蕩過的風景。窗玻上恍惚映出北京那無與倫比的“容顏”,與嫋娜的楊樹明滅掩映。在那一刻,我對北京充滿了憧憬與自豪。

呼吸著不一樣的氣味,感受著不一樣的美好。中國科學科技館那建築上的線條與色彩鏤空浮現,深淺參差,黑墨分明。一卷卷淡紫色的窗簾布,一扇扇窗的豎橫之間,彷彿是一種佈局。樓與樓的彼此依靠和排距間,又好像在進行特殊的對話。一層那夢幻般的淡藍構造了一個空靈的世界,平添了一份神祕與新奇。一進門的大框架中,模型的稜角交織移動,井然有序,交錯分明,毫無保留的展現了科技的魅力。

我隨著電梯的運轉而緩緩上升,好奇心驅使著我奔赴一個又一個展廳。它有令人捉摸不透的槓桿原理實驗;有與門捷列夫對話所展現元素週期律的發現過程;有自行設計一個小球運動路線的“小球旅行記”;有蕩蕩鞦韆也能學習知識的“共振鞦韆”……充裕著宇宙之奇,運動之律,物質之妙。

三樓琳琅滿目的科學器材佈滿了整個科技空間。驀地,一種合金材料製成的彈簧映入我眼簾。細細的彈簧的一端,用長線綁著一隻絨毛鴨子。於是我輕輕地拿起小鴨,小心翼翼的轉動按鈕,給彈簧加溫,彈簧慢慢的變直,漸漸成了一根直鐵絲。可是十分鐘過去了,當它適度冷卻後,仍回不到原位。於是我按照板塊說明,再次加熱,隨後它竟一點一點縮回原狀。原來這種現象被稱為單向記憶。

第四層的展區以科技為主題,大量採用影視技術,光電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等,讓我耳目一新。一展一展深層次的器械上,隔空浮現出時代進步的特色與內涵。與此同時,用語言聲控的電視,自動取出自需食品的電冰箱等現代化與多元化的家居,被人們幻想著未來的某一天在一間超越本能的房屋裡出現。展廳裡樣品的展示,讓我由衷地堅信,當著智慧化的傢俱走進平民百姓家時,我們的生活會更加美好,輝煌!

走出大樓,腦海裡仍映現出飛速變幻的動感畫面。然而我的心靈卻被這神奇的一切所填滿,只想跟上時代的步伐,與社會共同進步!(公眾號:老仇工作室)

參觀中國流動科技館有感 篇14

觀後感 ,575字

今天早上,老師帶領我們四至五年級的學生去宜陽小學參觀《中國流動科技館》,我們的心情都無比激動。

去宜陽小學有很長一段路,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的隊伍有序地走著。當我們到達了目的地,走進《中國流動科技館》一樓時,我們看見了小球旅行記。老師向我們介紹它是誰發明的,是什麼原理,我和同學們一個個都聽得津津有味。後來,老師又放了一個球進去,讓我們動手轉動那個轉盤。這下我們全明白了,原來小球是通過人轉動轉盤把它傳送到各個地方的,所以被稱之為小球旅行記,哈哈……真有趣!

接下來我們參觀的隊伍來到了科技館的二樓。二樓也分了很多個實驗室,每一個實驗室的機器都非常多,各式各樣。第一個實驗室有一個機器居然要投幣,還有一個機器可以告訴我們遇到火災要打119,遇到交通事故要打110,講完以後再讓我們輸入自己的號碼,這裡的奧妙還真多啊!第二個實驗室都是跟電有關的機器。當我們用大拇指摁一下就可以發出一節節的電,五顏六色,漂亮極了。還有的機器就是通過轉動,每當轉到一起它們就可以發出像星星一樣的光,光芒四射……。

短短的一個多小時的參觀就這樣結束了,可我還是意猶未盡。我們在這裡看到的發明真的是太棒了,如果把它運用到我們的生活當中,那該多方便啊!我得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創造更多、更高科技的發明,為人類做貢獻!

參觀中國科技館 篇15

國小三年級作文 ,605字

今天是大年初六,早上天氣晴朗,陽光明媚,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參觀北京的中國科技館。

大廳里人山人海,我四處張望一個巨大的機器原理模型被固定在牆上,不停地轉動。這個機器像一面牆一樣大,我仔細一看,裡面有火車蒸汽原理、汽車活塞原理、照相機光圈原理……看到這些,我心想:這個科技館一定很好玩,於是迫不及待地往裡跑。

科技館共有四層,我們打算從高到低,一層一層參觀。第四層是科學與未來廳,我好奇地走進一個“宇宙飛船”。裡面的東西都很古怪,電腦和睡袋都掛在牆上,所有的東西都被固定住,一個像自行車一樣的健身器上寫著:“宇航員每天要運動1小時。”原來,在“宇宙飛船”裡也要健身的啊。繼續往裡走,一個大螢幕上正在播放宇航員在太空怎樣生活的視訊,真是太神奇了。

來到第三層的科技與生活廳,一個機器人正在同時和七個小朋友下棋,有軍棋、圍棋、五子棋、國際象棋……這個機器人只有一隻手臂,頂部有個吸盤,用來吸棋子,它揹著一個大箱子,我管它叫“腦袋”,裡面裝著很多電子裝置。我想:這個機器人會下這麼多棋,而且還是同時和七個人一起下,設計這個機器人的科學家真厲害啊!我也要好好學習,將來也要成為科學家!

這次去參觀科技館,我既看到了科技的發展,又感受到了科學的魅力,真是受益匪淺啊!

參觀中洋河豚莊園 篇16

國小四年級作文 ,645字

海安是全國著名的“河豚之鄉”。聽家人說,野生河豚是有毒的,但是現在海安的河豚都是中洋集團的河豚莊園養殖的,味道鮮美,而且無毒,可放心食用。我不禁對中洋的河豚莊園產生了好奇。

我們乘坐的大巴車沿著寬闊的海防路一直往東,穿過一片青蔥的樹林,一座歐式建築映入了我們眼簾——中洋河豚莊園到啦!

導遊姐姐告訴我們,這個莊園佔地近1500畝,有工程、繁殖、加工、營養和物流五個中心。

繁殖中心的規模巨集大。養殖池子裡五顏六色的河豚魚游來游去,這些可愛的魚兒還有各種不同的名字呢!身上長著一道道黑色條紋的叫“暗紋東方豚”,長著黃色條紋的叫“條紋東方豚”,渾身金黃的叫“菊黃東方豚”,肚子上長著紅色“胎記”的叫“紅鰭東方豚”……

走出河豚養殖池,我們還看到了種類繁多的其他珍稀魚類,細而長的刀魚、憨態可掬的鰣魚、長相威猛的鱸魚……其中,體型巨大的中華鱘給我印象最深:它足足有兩三米長,身體比我的肚子還粗,尖尖的腦袋,一看就屬於水中的霸王,導遊姐姐看我們很吃驚,告訴我們:“你們可別看小看了它,它可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享譽中外的‘水中大熊貓’呢!”

如果您也想看一看形態各異的珍稀魚類,嘗一嘗新鮮美味的河豚,就到中洋河豚莊園來吧!

參觀福利院 篇17

國小三年級作文 ,573字

今天我的心情很激動,因為我們要去福利院看望那裡的小朋友。吃過早飯,我就帶著早早為小朋友選的我最喜歡的課外書,還有一早爸爸就去買的蛋糕出發了。

汽車在路上飛馳,我在想福利院是什麼樣子的呢?就在我想像的時候,爸爸說:“看,周老師”。這麼快我們就到了,我還沒有反應過來呢。

福利院有紅色的大門,裡面還有一個廣場和基座小樓,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進去參觀了一個教室,在教室裡,我們看到孩子們有的在一起學習,有的在看書,有的在玩遊戲。老師說:“孩子們,我們看到的是一群可憐的孩子。”當聽到這裡時,我的注意力轉移到了一個坐輪椅的孩子的身上,他快速地把手裡的故事書給了我和李子崢,我和他有聲有色地給那個坐輪椅的小朋友講了起來。他高興地張著嘴笑呵呵的看著我們,好像特別的感謝我們,從他的笑聲裡我感到了無比自豪,因為我們給他帶來了快樂。這時同學們也開始為大家表演節目了,有的拉小提琴、有的吹葫蘆絲、有的表演跆拳道,頓時間教室裡變得熱鬧了起來,再看看福利院的小朋友們都認地觀看著,開心得不得了。

當我走出福利院時,我就在想我的生活是多麼的幸福,無比的幸福,我有幸福的家,有愛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有美麗的學校,有愛我們的老師,我要努力做一個懂事講文明的好孩子,同時我還要多多的去關心和幫助那些不幸的人們。

參觀中國共產黨杭州歷史館有感 篇18

國小五年級作文 ,549字

無論時光如何變遷,歷史都會永恆的存在著,它連線著過去和未來,也在當代人的血脈中流淌

——題記

2019年1月26日,我們七色彩虹小隊的成員在老師和家長的帶領下,來到了美麗的西子湖畔。

在北山街44-49號,坐落了一個安靜的小院子,院內樹木鬱鬱蔥蔥,院子門口掛了一塊嶄新的紅色牌匾——“中國共產黨杭州歷史館”,整個展館科技感十足。

一進第一展廳的大門,巨大的白色夢幻光纖燈從屋頂垂落,如同一塊美麗的電影銀幕,杭州90多年的重大歷史事件,經過投影以後,一一顯示在熒幕之上。

漫步在館內,滿滿的都是藝術氣息,第二展廳的毛主席畫像是這座歷史館的鎮館之寶,畫上還有毛主席的詩文。慢慢地參觀於此,不禁陶醉在這藝術的殿堂裡。黑白照片、油畫和其他老物件一一展現在眼前,揭示著一段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與路人一起唱紅歌了。路人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我們的請求,這讓我無比感動,他們激動的眼神、嘹亮的歌聲,都顯現出深深地愛國之情。

這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是一種精神的昇華,無數中國共產黨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不惜拋頭顱撒熱血,才換來了如今偉大的中國。

通過這次活動,我瞭解了更多有關中國共產黨的知識,受益匪淺,希望下次還能再來!

參觀福利院心得 篇19

國小四年級作文 ,880字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父母常常告訴我,做人要有心胸、有愛心,還常常教育我“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以前,我對這句話的理解並不怎麼深刻,但經歷了這次的福利院之行,我深深地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含義。

週六的早上,期待了一週的福利院慰問參觀之行開始了。本以為很早到達集合點的我,到了後卻發現大客車已幾乎座無虛席,不由得感慨大家的熱情都不亞於我啊。快步登上車,融入到這躍躍欲試的隊伍中,我的心也越發的不淡定了。

終於,車子緩緩地停靠到了目的地,在老師和福利院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同學們有序地步入了福利院。一上二樓,只見一名工作人員懷裡抱著一個孩子,那孩子外表上與其他同齡孩子沒有太大差別,但工作人員告訴我們,他是先天性心臟缺瓣,我聽到後驚訝地望著眼前這個可愛又可憐的孩子,一股莫名的情緒頓時湧上心頭,我的心情變得十分複雜……

跟隨著工作人員的步伐我們上到了三樓,房間中一群孩子正在看電視,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這裡是八歲以上,十八歲以下的孩子。隨後,他叫起了一個孩子,接著說:“他表面上這麼小,其實已經十四歲了。”聽到這裡,我更驚訝了,還沒緩過神來,工作人員又叫了另一個孩子,說:“他得了白化病。”接著又一一講述了其他孩子的故事。望著那一張張或病態、或憔悴,但又透著絲絲堅毅的面龐,我的心已經從最初的震撼,變成了深深的同情,一個想法始終在我腦海中盤旋“我,一定要幫助他們!”。儘管我一個人的力量很渺小,但我會把他們的故事講給身邊的每個人聽,讓更多的人瞭解他們,關心他們,幫助他們,他們雖然失去了父母的愛,但我們會努力讓他們感受到來自這個社會的大愛。

返程的路上,車子中少了幾分喧鬧,多了些許安靜,我能夠感受到每位同學的眼神中似乎都多了些什麼。我相信大家都已和我一樣,在心中植入了一粒愛的種子,我們會一直用愛心去澆灌它,直到有一天這顆種子終將成長為參天大樹。

參觀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篇20

國小四年級作文 ,485字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去參觀了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簡稱“軍博”。

軍博有很多超酷的武器,比如:錨-1型水雷、東風一號地地導彈、M1式155毫米榴彈炮、四一式75毫米騎炮、一三式75毫米山炮、62式輕型坦克、T66式24管火箭炮、P-51D“野馬”戰鬥機……這些都是我軍制造、繳獲或購買來的武器。這些武器每一個都有歷史、有故事。我最喜歡的武器是BM-13火箭炮,在抗美援朝戰爭上甘嶺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炮兵某團使用該型火箭炮,迅速、準確地進行了10次齊射,摧毀了“聯合國軍”8個陣地,殺傷大量敵人。在反擊597·9高地的戰鬥中,該團在兩次齊射中就殲敵數百人。為此,被上級機關授予“百發齊放、震破敵膽、戰士最愛你、敵人最怕你”的獎旗一面。這門炮是該團所使用的火箭炮之一。

中國的武器發展越來越強大,從一般的冷兵器到銅炮、鐵炮,從銅鐵炮到威力無比的終極武器,解放軍戰士就在用這些武器保衛著國家、保衛著邊疆、保衛著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