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傷仲永有感作文範例
作為“邑人”,幫助自己的鄰居糾正錯誤,是天經地義、義不容辭的。仲永的鄰居怎樣做的呢?——“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如此行為,彷彿仲永只是他們成人之間機械交往的一個話題、一粒棋子而已,對喪失了後天學習與成長進步機會的仲永而言無異於雪上加霜。這讓人們感嘆“邑人”的愚蠢的同時,更悟出人際交往中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道理。
我們生於此世,立足於社會,便不可能“獨立”的活著,更不能夠“自私”的活著。作為中學生,我們現在固然要具有敢於“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沉靜和決心,但展望未來,時代需要的不僅是擁有淵博知識的我們,更需要有責任心、有合作互助意識的建設者。無論國家交往還是人們的日常交流,如果大家只考慮自身利益,不為對方著想,就會造成兩敗俱傷的結局。清代的國策和結果便是對世人的一個警告。
自清代康熙皇帝的“閉門鎖國”政策開始,中國被外國列強侵略的命運就已註定。這其中,既有皇族的驕傲自大、自以為天下無敵——我才不需要借鑑爾等卑劣的技術和發展方式,我反倒還要把自己的先進技術藏起來,不讓你抄襲去才好啊——的自大心理作祟,又有皇族鞏固個人經濟與政治地位——故意將資本主義在萌芽中消滅掉——以及他們對當時對己國已經不利的外國騷擾做出消極應戰因素。愚蠢國策導致的後果是什麼?是中華民族的恥辱,是被外國列強蠶食瓜分的血淋淋的事實!落後只能捱打!而不想落後,最好的方法便是謙虛、積極、合作,永遠向比自己好的事物看齊而不是羨慕嫉妒恨。無論是競爭對手,還是身份低微的人,只要他們有過人之處,我們就一定要虛心學習。也許粗糧餅確實是“其貌不揚”,但它卻如一朵桂花,將香味送入口中;又如一隻利箭,射向身體不適之處。“擇其善者而從之”,總是利於自己的。唐代的繁榮昌盛裡,不也有“開放政策”的功勞嗎?
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應如同自己名字一樣熟悉吧。故事中既闡述了學習環境的重要性,更像是和本文的作者約好了似的——都說明了“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重要意義。與普通孩子一樣,孟子兒時好奇心強,見了什麼都模仿、學習,其中當然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孟子最終成為一個學識淵博,見解深刻的儒學大家,正是因為孟母對孟子的啟蒙教育和無私奉獻。看到孟子學習環境太差,學習物件平庸,甚至醜惡,孟母便陷入自省,並果斷行動——搬家,終於讓孟子擁有了一位好“老師”—谦遜有禮、崇尚知識、刻苦好學的學習環境。於是,孟子勤奮、刻苦學習,終成大才,成為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前有孟母,後有魏徵。魏徵和唐太宗曾是“好哥們兒”。唐太宗作了皇帝后,魏徵前後共提建議二百多次,次次都是站在國家利益角度思考問題、提出建議,而不是像“邑人”一樣只為自己著想。唐太宗則十分重視魏徵的意見,從諫如流,積極地聽取、借鑑或採納這些建議,即使魏徵的意見不合自己的心意,即使魏徵的話很難聽,也不會像“邑人”那樣對仲永父親的錯誤做法熟視無睹。在一定程度上說,是魏徵和唐太宗造就了貞觀之治;而貞觀之治的出現為唐朝的全盛打下了堅如磐石的基礎。
同學們,我們不僅嘲笑仲永悲劇中“邑人”的愚蠢作為,更要吃一塹、長一智,牢記“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古訓,在學習與生活中不斷成長進步。
您可能感興趣:
- ▸ 讀傷仲永有感 讀後感
▸ 傷仲永讀後感 讀後感
▸ 傷仲永讀後感 讀後感
▸ 傷仲永讀後感 讀後感
▸ 傷仲永讀後感 讀後感
▸ 傷仲永讀後感 國小六年級作文
▸ 童心永存——讀《小王子》有感 讀後感
▸ 永恆的是熱愛——讀《小王子》有感 讀後感
▸ 讀《弟子規》有感 讀後感
▸ 讀《草房子》有感 讀後感
▸ 讀《西遊記》有感 讀後感
▸ 讀《品三國》有感 讀後感
▸ 讀《狼王夢》有感 讀後感
▸ 愛國,更需要年少——讀《岳飛傳》有感 讀後感
▸ 讀《詹天佑》有感 讀後感
▸ 讀《西遊記》有感 讀後感
▸ 讀《名人傳》有感 讀後感
▸ 感動——讀《草房子》有感 讀後感
▸ 經典中的經典——讀《水滸傳》有感 讀後感
▸ 讀《金蟒蛇》有感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