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臨安邸原文賞析
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古詩三百首 西湖 寫景 諷刺 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 小學生必背古詩80首
譯文
譯文
韻譯
西湖四周青山綿延樓閣望不見頭,湖面遊船上的歌舞幾時才能停休?
溫暖馥郁的香風把人吹得醉醺醺的,簡直是把杭州當成了那汴州。
散譯
遠處青山疊翠,近處樓臺重重,西湖的歌舞何時才會停止?
淫靡的香風陶醉了享樂的貴人們,簡直是把偏安的杭州當作昔日的汴京!
註釋
臨安:現在浙江杭州市,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京後,南宋統治者逃亡到南方,建都於臨安。邸(dǐ):旅店。
西湖:杭州的著名風景區。幾時休:什麼時候休止。
薰(xūn):吹,用於溫暖馥郁的風。
直:簡直。汴州:即汴京,今河南開封市。
賞析
這是一首寫在臨安城一家旅店牆壁上的詩。
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虜了徽宗、欽宗兩個皇帝,中原國土全被金人侵佔。趙構逃到江南,在臨安即位,史稱南宋。南宋小朝廷並沒有接受北宋亡國的慘痛教訓而發憤圖強,當政者不思收復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對外屈膝投降,對內殘酷迫害岳飛等愛國人士;政治上腐敗無能,達官顯貴一味縱情聲色,尋歡作樂。這首詩就是針對這種黑暗現實而作的,它傾吐了鬱結在廣大人民心頭的義憤,也表達了詩人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深切憂慮。
詩的頭句“山外青山樓外樓” ,詩人抓住臨安城的特徵——重重疊疊的青山,鱗次櫛比的樓臺。這樣首先描寫了祖國大好山河,起伏連綿的青山,樓閣接著一個,這是多麼美好的自然。從詩歌創作來說,詩人描寫山河的美好,表現出的是一種樂景。接著寫到:“西湖歌舞幾時休?”詩人面對國家的現實處境,觸景傷情。這樣美好的大好山河,卻被金人佔有。詩句中一個“休”字,不但暗示了詩人對現實社會處境的心痛,更為重要的是表現出詩人對當政者一味“休”戰言和、不思收復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一味縱情聲色、尋歡作樂的憤慨之情。在詩人的心中,“西湖歌舞”正是消磨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他此時是多麼希望這樣的歌舞快“休”了。這裡,詩人運用反問手法,不但強化了自己的對這些當政者不思收復失地的憤激之情,也更加表現出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擔憂而產生的憂傷之感。
後兩句“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是詩人進一步抒發自己的感概。“暖風”一語雙關,既指自然界的春風,又指社會上頹廢之風。正是這股“暖風”把人們的頭腦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遊人”不能理解為一般遊客,它是特指那些忘了國難,苟且偷安,尋歡作樂的南宋統治階級。詩中“薰”“醉”兩字用得精妙無比,把那些縱情聲色、禍國殃民的達官顯貴的精神狀態刻畫得惟妙惟肖,躍然紙上。結尾“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當局忘了國恨家仇,把臨時苟安的杭州簡直當作了故都汴州。辛辣的諷刺中蘊含著極大的憤怒和無窮的隱憂。
這首詩構思巧妙,措詞精當:冷言冷語的諷刺,偏從熱鬧的場面寫起;憤慨已極,卻不作謾罵之語。確實是諷喻詩中的傑作。
北宋的滅亡,原因當然很多,但統治者的荒淫奢侈必居其一;南宋的偏安,原因也很多,但朝野酣嬉,醉生夢死,也必居其一;林升這首見於《西湖遊覽志餘》的詩,所寫正是當時公然的,常見的,誰都不以為奇的,毫不注意的社會現象,給他一寫,便覺觸目驚心,令人難以為情,所以是成功的諷刺。
參考資料:
1、霍松林 等.宋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1315 2、黃星南.歷代愛國詩歌100首賞析:湖南出版社,1997:156-157 3、張劍著.唐宋詩詞名篇欣賞: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207-208創作背景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趙構逃到江南,在臨安即位。當政者只求苟且偏安,大肆歌舞享樂。這首詩就是針對這種黑暗現實而作的。這首詩就是作者寫在南宋皇都臨安的一家旅舍牆壁上,是一首古代的“牆頭詩”,疑原無題,此題為後人所加。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賞析
這是一首寫在臨安城一家旅店牆壁上的詩。
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虜了徽宗、欽宗兩個皇帝,中原國土全被金人侵佔。趙構逃到江南,在臨安即位,史稱南宋。南宋小朝廷並沒有接受北宋亡國的慘痛教訓而發憤圖強,當政者不思收復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對外屈膝投降,對內殘酷迫害岳飛等愛國人士;政治上腐敗無能,達官顯貴一味縱情聲色,尋歡作樂。這首詩就是針對這種黑暗現實而作的,它傾吐了鬱結在廣大人民心頭的義憤,也表達了詩人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深切憂慮。
詩的頭句“山外青山樓外樓” ,詩人抓住臨安城的特徵——重重疊疊的青山,鱗次櫛比的樓臺。這樣首先描寫了祖國大好山河,起伏連綿的青山,樓閣接著一個,這是多麼美好的自然。從詩歌創作來說,詩人描寫山河的美好,表現出的是一種樂景。接著寫到:“西湖歌舞幾時休?”詩人面對國家的現實處境,觸景傷情。這樣美好的大好山河,卻被金人佔有。詩句中一個“休”字,不但暗示了詩人對現實社會處境的心痛,更為重要的是表現出詩人對當政者一味“休”戰言和、不思收復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一味縱情聲色、尋歡作樂的憤慨之情。在詩人的心中,“西湖歌舞”正是消磨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他此時是多麼希望這樣的歌舞快“休”了。這裡,詩人運用反問手法,不但強化了自己的對這些當政者不思收復失地的憤激之情,也更加表現出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擔憂而產生的憂傷之感。
後兩句“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是詩人進一步抒發自己的感概。“暖風”一語雙關,既指自然界的春風,又指社會上頹廢之風。正是這股“暖風”把人們的頭腦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遊人”不能理解為一般遊客,它是特指那些忘了國難,苟且偷安,尋歡作樂的南宋統治階級。詩中“薰”“醉”兩字用得精妙無比,把那些縱情聲色、禍國殃民的達官顯貴的精神狀態刻畫得惟妙惟肖,躍然紙上。結尾“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當局忘了國恨家仇,把臨時苟安的杭州簡直當作了故都汴州。辛辣的諷刺中蘊含著極大的憤怒和無窮的隱憂。
這首詩構思巧妙,措詞精當:冷言冷語的諷刺,偏從熱鬧的場面寫起;憤慨已極,卻不作謾罵之語。確實是諷喻詩中的傑作。
北宋的滅亡,原因當然很多,但統治者的荒淫奢侈必居其一;南宋的偏安,原因也很多,但朝野酣嬉,醉生夢死,也必居其一;林升這首見於《西湖遊覽志餘》的詩,所寫正是當時公然的,常見的,誰都不以為奇的,毫不注意的社會現象,給他一寫,便覺觸目驚心,令人難以為情,所以是成功的諷刺。
參考資料:
1、霍松林 等.宋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1315 2、黃星南.歷代愛國詩歌100首賞析:湖南出版社,1997:156-157 3、張劍著.唐宋詩詞名篇欣賞: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207-208創作背景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趙構逃到江南,在臨安即位。當政者只求苟且偏安,大肆歌舞享樂。這首詩就是針對這種黑暗現實而作的。這首詩就是作者寫在南宋皇都臨安的一家旅舍牆壁上,是一首古代的“牆頭詩”,疑原無題,此題為後人所加。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賞析
這是一首寫在臨安城一家旅店牆壁上的詩。
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虜了徽宗、欽宗兩個皇帝,中原國土全被金人侵佔。趙構逃到江南,在臨安即位,史稱南宋。南宋小朝廷並沒有接受北宋亡國的慘痛教訓而發憤圖強,當政者不思收復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對外屈膝投降,對內殘酷迫害岳飛等愛國人士;政治上腐敗無能,達官顯貴一味縱情聲色,尋歡作樂。這首詩就是針對這種黑暗現實而作的,它傾吐了鬱結在廣大人民心頭的義憤,也表達了詩人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深切憂慮。
詩的頭句“山外青山樓外樓” ,詩人抓住臨安城的特徵——重重疊疊的青山,鱗次櫛比的樓臺。這樣首先描寫了祖國大好山河,起伏連綿的青山,樓閣接著一個,這是多麼美好的自然。從詩歌創作來說,詩人描寫山河的美好,表現出的是一種樂景。接著寫到:“西湖歌舞幾時休?”詩人面對國家的現實處境,觸景傷情。這樣美好的大好山河,卻被金人佔有。詩句中一個“休”字,不但暗示了詩人對現實社會處境的心痛,更為重要的是表現出詩人對當政者一味“休”戰言和、不思收復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一味縱情聲色、尋歡作樂的憤慨之情。在詩人的心中,“西湖歌舞”正是消磨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他此時是多麼希望這樣的歌舞快“休”了。這裡,詩人運用反問手法,不但強化了自己的對這些當政者不思收復失地的憤激之情,也更加表現出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擔憂而產生的憂傷之感。
後兩句“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是詩人進一步抒發自己的感概。“暖風”一語雙關,既指自然界的春風,又指社會上頹廢之風。正是這股“暖風”把人們的頭腦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遊人”不能理解為一般遊客,它是特指那些忘了國難,苟且偷安,尋歡作樂的南宋統治階級。詩中“薰”“醉”兩字用得精妙無比,把那些縱情聲色、禍國殃民的達官顯貴的精神狀態刻畫得惟妙惟肖,躍然紙上。結尾“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當局忘了國恨家仇,把臨時苟安的杭州簡直當作了故都汴州。辛辣的諷刺中蘊含著極大的憤怒和無窮的隱憂。
這首詩構思巧妙,措詞精當:冷言冷語的諷刺,偏從熱鬧的場面寫起;憤慨已極,卻不作謾罵之語。確實是諷喻詩中的傑作。
北宋的滅亡,原因當然很多,但統治者的荒淫奢侈必居其一;南宋的偏安,原因也很多,但朝野酣嬉,醉生夢死,也必居其一;林升這首見於《西湖遊覽志餘》的詩,所寫正是當時公然的,常見的,誰都不以為奇的,毫不注意的社會現象,給他一寫,便覺觸目驚心,令人難以為情,所以是成功的諷刺。
參考資料:
1、霍松林 等.宋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1315 2、黃星南.歷代愛國詩歌100首賞析:湖南出版社,1997:156-157 3、張劍著.唐宋詩詞名篇欣賞: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207-208創作背景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趙構逃到江南,在臨安即位。當政者只求苟且偏安,大肆歌舞享樂。這首詩就是針對這種黑暗現實而作的。這首詩就是作者寫在南宋皇都臨安的一家旅舍牆壁上,是一首古代的“牆頭詩”,疑原無題,此題為後人所加。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
林升,字雲友,又字夢屏,溫州橫陽親仁鄉蓀湖裡林坳(今屬蒼南縣繁枝林坳)人,(《水心集》卷一二有《與平陽林升卿謀葬父序》)。大約生活在南宋孝宗朝(1106-1170年),是一位擅長詩文的士人。事見《東甌詩存》卷四。《西湖遊覽志餘》錄其詩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