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春望原文賞析
日晴瀟湘渚,雲斷岣嶁岑。
仙駕不可望,世途非所任。
凝情空景慕,萬里蒼梧陰。
譯文
譯文
平坦空曠的原野上,春天的芳草滿是綠意,
早晨的鶯鳥在遠方的樹林間啼鳴。
陽光晴和,灑落在瀟水與湘水的岸邊沙洲,
雲朵斷續不接,飄揚在岣嶁山的小峰上。
得道成仙是無從盼望的,世間也非我所能承受的居處。
沉思凝神也只能空自仰慕,那萬里之外,卒於蒼梧之野的舜帝英靈。
註釋
零陵:據《史記·五帝本紀》載,舜南巡,“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為零陵”。漢建零陵郡。隋文帝滅陳,統一南北,廢零陵郡,置永州總管府。零陵即永州。
瀟湘:湖南瀟水和湘江的合稱。瀟水出自湖南永州市藍山縣紫良鄉野狗山南麓,湘水出自廣西興安越城嶺海洋山,二水自永州芝山蘋島匯合,自湘江發源地至衡陽,謂之瀟湘,而大部分在永州境內,因而永州也有瀟湘之稱。
渚(zhǔ主):水中間的小塊陸地。
岣嶁:衡山的主峰。
岑(cēn):岑崟(yín),山高峻貌。司馬相如《子虛賦》:“岑崟參差,日月蔽兮。”此為岣嶁山之高峻。
仙駕:駕,特指大禹的車。《辭源》:“古代神話傳說,禹在此(岣嶁峰)得到金簡玉書。”
凝情:凝,凝聚,集中,這裡指懷著深情。
景慕:崇敬景仰。
蒼梧:山名,即九嶷山,在今湖南永州。
陰:通蔭。
賞析
唐代後期由於人煙稀少,蔡家機場一帶的湘江東岸尚未開墾耕種,為一片平野。“曉鶯啼遠林”,進一步說明此片平野面積廣闊,一片蔥綠的草地。地勢低平的溼地土壤中含氧低,不適林木生長,林木多分佈平野邊緣丘陵上,故曰“遠林”。
“瀟湘渚”即巴洲灘,詩人清晨泛舟而下,首先到達巴洲灘。此時已早晨七八點鐘,一個大好晴天,適宜詩人深入民間訪問,考察風土民情。“雲斷岣嶁岑”,岣嶁岑,乃指“衡山”,它的最高峰為祝融峰。此句意含詩人北望長安,視線被“衡山”所擋。這是詩人曲折表達受迫害的貶謫心情。古史相傳,大禹曾驅車到洞庭以南考察水情,禹是傳說中的上古聖人之一。此句暗指唐憲宗效法先聖堯舜治理天下。“世途非所任” ,應從積極方面去理解,反映詩人一心報國無門,被貶南荒之地,時刻思念重返朝廷,效忠君皇,為國為民儘自己一份歷史責任而不可能,詩人多麼盼望皇帝召其北歸。詩的最後兩句切題,舜帝南巡野死九嶷。詩人一向以邀堯舜為師,表明自己的歷史責任感。中國歷史上不少志士仁人都具備此種歷史責任感,所以他們成為中華民族歷史的脊樑。這兩句詩實寫蒼梧,即九嶷山,暗指舜帝的英明,借喻唐憲宗以興堯舜之風為己任,能召回永貞革新志士重返朝廷,效忠皇帝,實現政治革新。這僅僅是詩人的主觀願望,此句蘊含詩人多少相思淚!
柳宗元26歲中博學鴻詞科,步入仕途,“超取顯美”,任禮部員外郎,雖是六品京官,卻有資格參加早朝議事。現在身處逆境,成了被禁錮的囚徒,他在零陵深入民間訪貧問苦,這是一般被貶斥的朝官不可能自覺做到的。所以只有把握柳宗元政治革新的進步思想本質,才能理解詩人在元和四年春深入民間之舉的緣由。“凝情空景慕,萬里蒼梧陰”,詩的落腳點在一個“陰”字上,其實還是空望一場,但又表現詩人強烈的愛國愛民的激情,這是歷史上進步文人的共同心態。
這是首次發現柳宗元貶永十年,第一次寫於今冷水灘區管轄地域的詩,為研究柳宗元政治革新思想的人民性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初步認定《零陵春望》寫於元和四年春。此時柳的姨父崔敏已任永州刺史,有了保護傘,所以他的行動較前自由一些,因此盼望回長安的心情更急切。這一時期柳宗元寫了一些信向長安親友求助,設法返回朝廷,這是詩人寫《零陵春望》的內心企圖。由於唐憲宗及保守派對柳的歧視,致使柳宗元貶永十年不得被召回供職,反而貶到嶺南柳州而客死任所。柳宗元一生仕途多舛,報國無門,這是中國歷史上許多進步人士的共同命運!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賞析
唐代後期由於人煙稀少,蔡家機場一帶的湘江東岸尚未開墾耕種,為一片平野。“曉鶯啼遠林”,進一步說明此片平野面積廣闊,一片蔥綠的草地。地勢低平的溼地土壤中含氧低,不適林木生長,林木多分佈平野邊緣丘陵上,故曰“遠林”。
“瀟湘渚”即巴洲灘,詩人清晨泛舟而下,首先到達巴洲灘。此時已早晨七八點鐘,一個大好晴天,適宜詩人深入民間訪問,考察風土民情。“雲斷岣嶁岑”,岣嶁岑,乃指“衡山”,它的最高峰為祝融峰。此句意含詩人北望長安,視線被“衡山”所擋。這是詩人曲折表達受迫害的貶謫心情。古史相傳,大禹曾驅車到洞庭以南考察水情,禹是傳說中的上古聖人之一。此句暗指唐憲宗效法先聖堯舜治理天下。“世途非所任” ,應從積極方面去理解,反映詩人一心報國無門,被貶南荒之地,時刻思念重返朝廷,效忠君皇,為國為民儘自己一份歷史責任而不可能,詩人多麼盼望皇帝召其北歸。詩的最後兩句切題,舜帝南巡野死九嶷。詩人一向以邀堯舜為師,表明自己的歷史責任感。中國歷史上不少志士仁人都具備此種歷史責任感,所以他們成為中華民族歷史的脊樑。這兩句詩實寫蒼梧,即九嶷山,暗指舜帝的英明,借喻唐憲宗以興堯舜之風為己任,能召回永貞革新志士重返朝廷,效忠皇帝,實現政治革新。這僅僅是詩人的主觀願望,此句蘊含詩人多少相思淚!
柳宗元26歲中博學鴻詞科,步入仕途,“超取顯美”,任禮部員外郎,雖是六品京官,卻有資格參加早朝議事。現在身處逆境,成了被禁錮的囚徒,他在零陵深入民間訪貧問苦,這是一般被貶斥的朝官不可能自覺做到的。所以只有把握柳宗元政治革新的進步思想本質,才能理解詩人在元和四年春深入民間之舉的緣由。“凝情空景慕,萬里蒼梧陰”,詩的落腳點在一個“陰”字上,其實還是空望一場,但又表現詩人強烈的愛國愛民的激情,這是歷史上進步文人的共同心態。
這是首次發現柳宗元貶永十年,第一次寫於今冷水灘區管轄地域的詩,為研究柳宗元政治革新思想的人民性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初步認定《零陵春望》寫於元和四年春。此時柳的姨父崔敏已任永州刺史,有了保護傘,所以他的行動較前自由一些,因此盼望回長安的心情更急切。這一時期柳宗元寫了一些信向長安親友求助,設法返回朝廷,這是詩人寫《零陵春望》的內心企圖。由於唐憲宗及保守派對柳的歧視,致使柳宗元貶永十年不得被召回供職,反而貶到嶺南柳州而客死任所。柳宗元一生仕途多舛,報國無門,這是中國歷史上許多進步人士的共同命運!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傑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後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於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並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傑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