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銜杯·追悔當初孤深願原文賞析

朝代宋代 詩人柳永

追悔當初孤深願。經年價、兩成幽怨。任越水吳山,似屏如障堪遊玩。奈獨自、慵抬眼。
賞煙花,聽絃管。圖歡笑、轉加腸斷。更時展丹青,強拈書信頻頻看。又爭似、親相見。

離別 相思 懷人

譯文

譯文
後悔辜負了當初深切的願望。經過多年,兩人都有愁怨鬱結在心中。任憑吳越的山水彷彿屏風上的畫一樣美麗還可以遊玩。奈何獨自一人,慵懶抬眼去欣賞。
看春天的美景,聽歌舞表演。只圖歡笑,反而更加悲痛。更時常展開妻子的畫像,勤勉地頻頻看書信。又怎似親身相見。

註釋
鳳銜杯:詞牌名,柳永自度曲,《樂章集》注“大石調”。雙調六十三字,前段五句四仄韻,後段六句四仄韻。
孤:同“辜”,辜負。深願:深切的願望。
經年價:經過多年。價,語尾助詞,無實意。
兩:指夫妻雙方。幽怨:鬱結於心的愁恨。
任:任憑。越水吳山:越地、吳地的山山水水。越、吳,今江浙一帶。
似屏如障:好像屏風上畫的一樣美麗。屏、障,均指屏風。堪:可以。
奈:奈何,怎奈。
慵:慵懶。
煙花:春天美景。
弦管:絃樂器和管樂器。泛指歌吹彈唱。
轉加:反而更加。腸斷:形容極度悲痛。幹寶《搜神記》卷二十:“臨川東興,有人入山,得猿子,便將歸。猿母自後逐至家。此人縛猿子於庭中樹上,以示之。其母便搏頰向人,欲乞哀狀,直謂口不能言耳。此人既不能放,竟擊殺之,猿母悲喚,自擲而死。此人破腸視之,寸寸斷裂。”
時:時常。丹青:指妻子的畫像。
強:勤勉。拈:用手搓開。
爭似:怎似。

參考資料:

1、葉嘉瑩 等.柳永詞新釋輯評.北京市:中華書局,2005年1月第1版:67-69

賞析

  這是一首客中懷人之作,所表現的是男女間的離別相思,其寫法上的特別之處表現為,詞作基本上擺脫了即景傳情和因物興感的手法,採用了直言的方式絮絮道來,語言淺白,不事含蓄。

  詞之開篇既不寫景,也不敘事,而是抓住客中懷人心理流程中一種最強烈的感受—“悔”。非常突兀地直入“話題:“追悔當初孤深願”。當初與所愛之人離別,辜負了她對自己的一片深情厚誼,現在回想起來真是追悔莫及。時光飛逝,縱然一個心願深深,一箇舊情縈繞,相見卻遙遙無期,故曰“兩成幽怨”。一“深”一“幽”兩相比照,更見愛之深、怨之切。惟其如此,方引出下面的三句。“任越水吳山”三句中雖有“越山吳水、“似屏如障”的描繪,由“任”字領起,再以一句“奈獨自、慵抬眼”轉接,使得景物成了敘述話語的一部分,這與純粹的景物描寫或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寫法有著很大的不同。

  詞的下片仍是訴說相思不得相見的愁怨。過片兩句承接上片的詞意,“賞煙花”三句表明詞人在強自掙扎,試圖在山水管絃中尋求歡笑,誰知這種努力反而增添了憂思。“更時展丹青,強拈書信頻頻看”。萬般無奈之下,只好展開對方的來信一遍遍地觀看。“時展丹青”、“強拈書信”的動作細節描寫極為生動傳神,表現了詞人內心的愁苦和為擺脫這種愁苦的努力掙扎。“又爭似、親相見”,但是,筆墨固然可以傳情,終究比不上“親相見”。

  全詞緊緊圍繞著一個“怨”字層層鋪陳,因“怨”而哪堪那吳山越水;為解“怨”去賞美景,“聽管絃”,誰知反添“腸斷”;最後只好展開書信,頻頻觀看,然而終究不如親見,其怨又深一層了,全詞只有一個怨字,但處處不離怨字,可謂善於寫怨也。

參考資料:

1、葉嘉瑩 等.柳永詞新釋輯評.北京市:中華書局,2005年1月第1版:67-69

創作背景

  詞中有“經年價、兩成幽怨”句,說明此詞當作於柳永少年遠遊離京之第二年所作。“越水吳山”說明柳永遠遊之地是蘇杭。而統觀全詞,可知此詞乃柳永客居蘇杭思念妻子之作。   

參考資料:
1、薛瑞生.柳永詞選.北京市:中華書局,2005年1月第1版:61-63

賞析

  這是一首客中懷人之作,所表現的是男女間的離別相思,其寫法上的特別之處表現為,詞作基本上擺脫了即景傳情和因物興感的手法,採用了直言的方式絮絮道來,語言淺白,不事含蓄。

  詞之開篇既不寫景,也不敘事,而是抓住客中懷人心理流程中一種最強烈的感受—“悔”。非常突兀地直入“話題:“追悔當初孤深願”。當初與所愛之人離別,辜負了她對自己的一片深情厚誼,現在回想起來真是追悔莫及。時光飛逝,縱然一個心願深深,一箇舊情縈繞,相見卻遙遙無期,故曰“兩成幽怨”。一“深”一“幽”兩相比照,更見愛之深、怨之切。惟其如此,方引出下面的三句。“任越水吳山”三句中雖有“越山吳水、“似屏如障”的描繪,由“任”字領起,再以一句“奈獨自、慵抬眼”轉接,使得景物成了敘述話語的一部分,這與純粹的景物描寫或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寫法有著很大的不同。

  詞的下片仍是訴說相思不得相見的愁怨。過片兩句承接上片的詞意,“賞煙花”三句表明詞人在強自掙扎,試圖在山水管絃中尋求歡笑,誰知這種努力反而增添了憂思。“更時展丹青,強拈書信頻頻看”。萬般無奈之下,只好展開對方的來信一遍遍地觀看。“時展丹青”、“強拈書信”的動作細節描寫極為生動傳神,表現了詞人內心的愁苦和為擺脫這種愁苦的努力掙扎。“又爭似、親相見”,但是,筆墨固然可以傳情,終究比不上“親相見”。

  全詞緊緊圍繞著一個“怨”字層層鋪陳,因“怨”而哪堪那吳山越水;為解“怨”去賞美景,“聽管絃”,誰知反添“腸斷”;最後只好展開書信,頻頻觀看,然而終究不如親見,其怨又深一層了,全詞只有一個怨字,但處處不離怨字,可謂善於寫怨也。

參考資料:

1、葉嘉瑩 等.柳永詞新釋輯評.北京市:中華書局,2005年1月第1版:67-69

創作背景

  詞中有“經年價、兩成幽怨”句,說明此詞當作於柳永少年遠遊離京之第二年所作。“越水吳山”說明柳永遠遊之地是蘇杭。而統觀全詞,可知此詞乃柳永客居蘇杭思念妻子之作。   

參考資料:
1、薛瑞生.柳永詞選.北京市:中華書局,2005年1月第1版:61-63

詩人柳永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並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