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韋少府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李白

西出蒼龍門,南登白鹿原。
欲尋商山皓,猶戀漢皇恩。
水國遠行邁,仙經深討論。
洗心向溪月,清耳敬亭猿。
築室在人境,閉門無世喧。
多君枉高駕,贈我以微言。
交乃意氣合,道因風雅存。
別離有相思,瑤瑟與金樽。

離別 不捨 友人

譯文

譯文
西自長安蒼龍門而出,向南而登白鹿原。
想要追尋商山四皓的足跡,心裡依然眷戀漢皇的恩德。
遠行至南方水鄉澤國,細心探究道經的奧妙。
洗盡心中塵念欣賞句溪之月,靜心傾聽敬亭山的猿嘯。
在塵世間築室而居,關閉門窗就沒有世間喧鬧的聲音。
多次屈你高駕前來造訪,贈送我精微奧義之言。
重意氣則交合,尚風雅則道存。
離別之後懷有相思之情,我只有醉心歌酒以解離愁。

註釋
蒼龍門:漢長安未央宮東有蒼龍闕。
白鹿原:亦稱灞上,在長安東南。
商山皓:商山四皓。
向溪:在安徽宣城東五里,溪流回曲,形如句字,源出籠叢、天目諸山,東北流二百餘裡,合眾流入長江。
清耳:潔其心耳。
敬亭:山名,在宣城。
多:讚美。
枉:屈尊。
微言:精微的言論。
參考資料:

1、(清)王琦、劉建新(校勘).李白詩歌全集.北京市:今日中國出版社,1997:506-507 2、詹福瑞 劉崇德 葛景春等.《李白詩全譯》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567頁

賞析

  李白的“相思”詩隱約存在著某種界限。藝術的相思,其抒情核心呈疊加狀態,由詩人到詩人,由詩到詩,詩味兒漸濃,人生味兒漸淡,甚至可以演化成一種政治相思。古人解之:“此太白被放之後,心不忘君而作。”如果以這種眼光去賞詩,“美人如花隔雲端”中的“美人”就少了太多綽約風姿,一副高高在上的君王面孔令人生畏。還是將之還原為藝術的相思為好,美人是大眾的美人,相思是普遍的相思。這類相思詩,用美麗的詩歌語言喚醒了潛藏人們心底的“相思”情懷,又何必追問為誰而寫呢?

  李白的贈、別、寄、送詩中所出現的大量“相思”,是可以找到表達物件的,在此姑且稱為“人生的相思”。這些酬唱贈答類詩歌,世態人情滲透了詩歌,人生是詩歌的核心。詩人的相思物件不再是虛擬的,而是真實的存在,這從詩歌的標題即可看出,透過《別韋少府》,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詩人的真切人生。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創作背景

  李商隱一生創作了許多無題詩,不少託物寄慨,寓有深隱之意。這首詩詩旨是否別有所屬,後人也有不同說法。李商隱守母喪期間移家永樂縣的時候,李商隱自述此時“遁跡邱園,前耕後餉”或許因“悵恨失職居家”(葉蔥奇《李商隱詩集疏注》)與朝廷相隔而寥落寂寞,於是以詩寓意,創作此詩寄託身世之感,如此只作聊備一說而已。

參考資料:

1、劉學鍇.唐詩名篇鑑賞:黃山書社,2008:356-357

賞析

  李白的“相思”詩隱約存在著某種界限。藝術的相思,其抒情核心呈疊加狀態,由詩人到詩人,由詩到詩,詩味兒漸濃,人生味兒漸淡,甚至可以演化成一種政治相思。古人解之:“此太白被放之後,心不忘君而作。”如果以這種眼光去賞詩,“美人如花隔雲端”中的“美人”就少了太多綽約風姿,一副高高在上的君王面孔令人生畏。還是將之還原為藝術的相思為好,美人是大眾的美人,相思是普遍的相思。這類相思詩,用美麗的詩歌語言喚醒了潛藏人們心底的“相思”情懷,又何必追問為誰而寫呢?

  李白的贈、別、寄、送詩中所出現的大量“相思”,是可以找到表達物件的,在此姑且稱為“人生的相思”。這些酬唱贈答類詩歌,世態人情滲透了詩歌,人生是詩歌的核心。詩人的相思物件不再是虛擬的,而是真實的存在,這從詩歌的標題即可看出,透過《別韋少府》,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詩人的真切人生。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創作背景

  李商隱一生創作了許多無題詩,不少託物寄慨,寓有深隱之意。這首詩詩旨是否別有所屬,後人也有不同說法。李商隱守母喪期間移家永樂縣的時候,李商隱自述此時“遁跡邱園,前耕後餉”或許因“悵恨失職居家”(葉蔥奇《李商隱詩集疏注》)與朝廷相隔而寥落寂寞,於是以詩寓意,創作此詩寄託身世之感,如此只作聊備一說而已。

參考資料:

1、劉學鍇.唐詩名篇鑑賞:黃山書社,2008:356-357

詩人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