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蟲聲泣露驚秋枕原文賞析
陰風翻翠幔,雨澀燈花暗。畢竟不成眠,鴉啼金井寒。
譯文
譯文
深秋的蟲聲好似哭泣聲,驚醒睡夢中的女子,帷帳裡的她不由得哭了起來。每夜獨自一人冷冷落落,殘更與夢一樣長。
寒風呼嘯,用力吹著綠簾子,雨卻是綿綿地下著。畢竟已經睡不下去,只聽叫寒冷的井外,傳來了一聲鴉啼。
註釋
菩薩蠻:詞牌名,又名《子夜歌》《重疊金》《花溪碧》,雙調四十四字,用韻兩句一換,凡四易韻,平仄遞轉。
羅幃:帷帳。鴛鴦錦:繡有鴛鴦圖案的錦被。
玉肌:指女性瑩潔溫潤如玉的肌膚。
陰風:冬風,此指寒風、冷風。翠幔:翠綠色的紗帳。
雨澀:細雨纏綿不爽,有滯澀之感。燈花:燈心餘燼結成的花形。
金井:施有雕欄的井。
賞析
這首詞描寫的是閨中孤寂情懷。詞一開始即濃墨重彩渲染一種秋夜孤寂的氛圍:寒蛩低吟似訴,寒露晶瑩如淚珠,已是清冷淒涼之境,緊接著即下一“驚”字,將閨中人那種敏感而脆弱的情絲撥動,繼而寫她受秋夜清景之驚後的動作神態。羅幃、鴛鴦錦等閨中陳設,為我們展示出這位閨中人物質生活方面的富裕,著以“淚溼”二字,則又與這種富麗的陳設形成對照,襯出其內心的孤獨、空虛、失落。接下來兩句,將淚溼的原因作了交待:心上人兒離她遠去,她只能獨守閨房,那羅幃、那繡著象徵愛情雙棲雙宿的鴛鴦錦被裡,只有她一個徹夜難眠的苦心人兒。夜冷兼心涼的她,置身於錦被之中,卻沒有一絲的暖意,反而只覺玉肌生涼。這裡,詞人不動聲色地從環境過渡到了心境,刻畫出這位閨中思婦因夜寒生涼到因“獨”處而心涼的心理狀態。這樣的環境,這樣的心情,讓她心“驚”,引起她一腔幽怨。“殘更與恨長”一句,語短情長,既寫出此女長夜難眠,將那個“驚”字寫滿寫足,同時也把難以名狀的“恨”寫得十分直觀可感,動人心旌。
下片寫閨房外之夜景。陰風時時襲來,翻動她閨房的翠幃,使她本已冰涼的心情更顯淒涼不堪,也因那搖動的翠幔,繪出她心旌搖盪的內心世界,孤燈殘照之時,室外雨聲又時時襲來。本來,銀燈結花,是吉祥喜慶的徵兆,但對這位秋夜孤枕中的女子而言,她這種美好的夢幻顯然早已破滅,所以她只是覺得那重重的燈花,使燈光更顯昏暗而已。詞人用“澀”字形容夜雨帶來溼潤的空氣侵染燈花,使之灰暗不明,頗具匠心。從整首詞看,無論是閨房裡還是閨房外,一切景物皆著有閨中人的感情色彩,是為閨中人所設,隨其心境的波動而動。所以,這裡的澀,不是指雨,而是女主人公那幽咽難通的思維情結的外化,雨澀燈暗,全是她彼時心境暗淡愁苦的象徵。“畢竟”二字,透出怨恨之意,緊扣上片結尾的“恨”字而發,使詞情顯得絲絲人扣,針腳細密。收煞一句,又回到“蟲聲泣露”的環境之中,用室外金井寒來回應開頭的“蟲聲泣露”。李白有《長相思》詩,其中兩句雲:“絡緯秋啼金井欄,微霜悽悽簟色寒。”雖說不能說為此句所本,但李詩秦詞所描寫的環境,所渲染的氣氛,卻是十分一致的。彼此相參,當更能體會秦觀此詞所描繪之景象。
從寫作手法上分析,詞人先從室外寫到室內,在突出刻畫獨處閨房的女主人的神態心緒之後,又回筆寫到室外。以蟲聲起,以鴉啼結,中間點出“殘更”、“不成眠”等語,將一位情絲不斷,徹夜難眠的思婦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同時也使得整首詞在佈局上輕重得宜,且有首尾銜接,詞情婉曲連綿不盡之妙。另外,雖然詞中有“驚”、“恨”等帶有感情色彩的詞彙,但是作者卻並沒有正面描繪這種驚態、恨意,而是側鋒用筆,通過環境描寫來烘托氣氛,盡情地渲染以達到以景傳情的目的。難怪後人看後不得不歎賞其“語少情多”了。
另外,這首詞的上下兩片還可以從另一角度欣賞,即將詞的上片理解成閨中人念遠,而把下片理解成行人憶內的感情。這樣理解,也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從詞的上下兩片所描繪的景象來看,似乎並不完全是一地之景,“蟲聲泣露”是清夜之景,而下片所寫“陰風”、“雨澀”則又是雨夜之景了。而且如此詮釋詞情,兩相對照,兩地相思,顯得更加刻骨銘心和耐人尋味。
參考資料:
1、徐培均.秦觀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2003:118-120創作背景
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元祐舊黨被打壓,秦觀一貶再貶,多次流放,漂泊各地,他在這個時期所寫的女性大多獨守空房,淒涼悲苦。這首詞即是秦觀這一時期的作品,其具體創作年代不得而知,或認為這首詞是秦觀早期作品,可備一說。
參考資料:
1、楊圓媛.秦觀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52-53
2、徐培均.秦觀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2003:118-120
賞析
這首詞描寫的是閨中孤寂情懷。詞一開始即濃墨重彩渲染一種秋夜孤寂的氛圍:寒蛩低吟似訴,寒露晶瑩如淚珠,已是清冷淒涼之境,緊接著即下一“驚”字,將閨中人那種敏感而脆弱的情絲撥動,繼而寫她受秋夜清景之驚後的動作神態。羅幃、鴛鴦錦等閨中陳設,為我們展示出這位閨中人物質生活方面的富裕,著以“淚溼”二字,則又與這種富麗的陳設形成對照,襯出其內心的孤獨、空虛、失落。接下來兩句,將淚溼的原因作了交待:心上人兒離她遠去,她只能獨守閨房,那羅幃、那繡著象徵愛情雙棲雙宿的鴛鴦錦被裡,只有她一個徹夜難眠的苦心人兒。夜冷兼心涼的她,置身於錦被之中,卻沒有一絲的暖意,反而只覺玉肌生涼。這裡,詞人不動聲色地從環境過渡到了心境,刻畫出這位閨中思婦因夜寒生涼到因“獨”處而心涼的心理狀態。這樣的環境,這樣的心情,讓她心“驚”,引起她一腔幽怨。“殘更與恨長”一句,語短情長,既寫出此女長夜難眠,將那個“驚”字寫滿寫足,同時也把難以名狀的“恨”寫得十分直觀可感,動人心旌。
下片寫閨房外之夜景。陰風時時襲來,翻動她閨房的翠幃,使她本已冰涼的心情更顯淒涼不堪,也因那搖動的翠幔,繪出她心旌搖盪的內心世界,孤燈殘照之時,室外雨聲又時時襲來。本來,銀燈結花,是吉祥喜慶的徵兆,但對這位秋夜孤枕中的女子而言,她這種美好的夢幻顯然早已破滅,所以她只是覺得那重重的燈花,使燈光更顯昏暗而已。詞人用“澀”字形容夜雨帶來溼潤的空氣侵染燈花,使之灰暗不明,頗具匠心。從整首詞看,無論是閨房裡還是閨房外,一切景物皆著有閨中人的感情色彩,是為閨中人所設,隨其心境的波動而動。所以,這裡的澀,不是指雨,而是女主人公那幽咽難通的思維情結的外化,雨澀燈暗,全是她彼時心境暗淡愁苦的象徵。“畢竟”二字,透出怨恨之意,緊扣上片結尾的“恨”字而發,使詞情顯得絲絲人扣,針腳細密。收煞一句,又回到“蟲聲泣露”的環境之中,用室外金井寒來回應開頭的“蟲聲泣露”。李白有《長相思》詩,其中兩句雲:“絡緯秋啼金井欄,微霜悽悽簟色寒。”雖說不能說為此句所本,但李詩秦詞所描寫的環境,所渲染的氣氛,卻是十分一致的。彼此相參,當更能體會秦觀此詞所描繪之景象。
從寫作手法上分析,詞人先從室外寫到室內,在突出刻畫獨處閨房的女主人的神態心緒之後,又回筆寫到室外。以蟲聲起,以鴉啼結,中間點出“殘更”、“不成眠”等語,將一位情絲不斷,徹夜難眠的思婦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同時也使得整首詞在佈局上輕重得宜,且有首尾銜接,詞情婉曲連綿不盡之妙。另外,雖然詞中有“驚”、“恨”等帶有感情色彩的詞彙,但是作者卻並沒有正面描繪這種驚態、恨意,而是側鋒用筆,通過環境描寫來烘托氣氛,盡情地渲染以達到以景傳情的目的。難怪後人看後不得不歎賞其“語少情多”了。
另外,這首詞的上下兩片還可以從另一角度欣賞,即將詞的上片理解成閨中人念遠,而把下片理解成行人憶內的感情。這樣理解,也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從詞的上下兩片所描繪的景象來看,似乎並不完全是一地之景,“蟲聲泣露”是清夜之景,而下片所寫“陰風”、“雨澀”則又是雨夜之景了。而且如此詮釋詞情,兩相對照,兩地相思,顯得更加刻骨銘心和耐人尋味。
參考資料:
1、徐培均.秦觀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2003:118-120創作背景
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元祐舊黨被打壓,秦觀一貶再貶,多次流放,漂泊各地,他在這個時期所寫的女性大多獨守空房,淒涼悲苦。這首詞即是秦觀這一時期的作品,其具體創作年代不得而知,或認為這首詞是秦觀早期作品,可備一說。
參考資料:
1、楊圓媛.秦觀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52-53
2、徐培均.秦觀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2003:118-120
-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遊,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託身世,感人至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蹟。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遊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