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桑子·誰翻樂府淒涼曲原文賞析
不知何事縈懷抱,醒也無聊,醉也無聊,夢也何曾到謝橋。
譯文
譯文
是誰在翻唱著悽切悲涼的樂府舊曲?風蕭蕭肅肅,雨瀟瀟灑灑,房裡點燃的燈燭又短瘦了,一個悽苦孤獨的一夜,在燭淚中逝去。
不知道是什麼事縈繞心懷,難以放下,醒時醉時都一樣無聊難耐,就是夢裡也沒有到過謝橋。
註釋
翻樂府:指填詞。翻,按曲調作歌詞。“樂府,本為漢代管理,祭祀、巡行、宮廷所用音樂的官署,亦稱由官署採集來的民歌為樂府。後來將一切可以入樂的詩歌均稱為樂府,容若詞中取其廣義,代指詞。
瘦盡句:意思是說眼望著燈花一點一點地燒盡散作燈花,徹夜不眠。
縈懷抱:縈繞在心。
1、夢遠主編,方鳴出版.納蘭詞全解:中國華僑出版社,2013-11:《採桑子(誰翻樂府淒涼曲)》,134
鑑賞
納蘭的詞中有一部分愛情詞很朦朧,又無本事可尋,所以很難確定其所指。這首詞便是這樣。從詞裡所描寫的情景來看,很像是對一位情人的深深懷念。通篇表達了一種百無聊賴的意緒。此闋《採桑子》無一字綺詞豔語,而當中哀豔悽婉處又動人心魄,明說是“瘦盡燈花又一宵”,然而憔悴零落的又何止是燈花而已?不是不知何事縈懷抱,而是知道也無能為力。解得開的就不叫心結,放得下的又怎會今生今世意難平?納蘭容若這樣深情的男子,哀傷如雪花,漫天飛舞不加節制,悼亡之作蘇子之後有納蘭,可是容若之後誰還能做悼亡的淒涼曲?嫁了這樣的男人不要想著白頭到老,因為情深天也妒,註定要及早謝幕留愛情佳話來讓人懷念。
上闋側重寫景,刻畫了蕭蕭雨夜,孤燈無眠,耳聽著風聲、雨聲和著淒涼樂曲聲的氛圍與寂寞難耐的心情;
下闋側重寫不眠之夜,孤苦無聊的苦情。詞情悽惋徘惻,哀怨動人。下闋緊承上片“瘦盡燈花又一宵”,扣住徹夜未眠,進一步訴說自己百無聊賴的心緒:“不知何事縈懷抱,醒也無聊,醉也無聊。”不知道何事縈繞心懷?清醒時意興闌珊;沉醉也難掩愁情。無論是清醒或是沉醉,那個人始終忘不掉。
晏小山《鷓鴣天》詞有“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句,不知是何因緣,連一貫嚴謹的理學家程頤都拜倒其冶豔之下,極之讚許。容若此處更翻小山語意:“夢也何曾到謝橋?”縱能入夢,就真能如願到訪謝橋,與伊人重聚嗎?相較於小山的夢魂自由不羈能踏楊花與伊人歡會的灑然,容若的孤苦淒涼斑然若現,以此句結全篇,語盡而意不盡,意盡而情不盡。
整首詞以清婉筆調寫相思,相思也彷彿臨風而動,縈人懷抱。風也蕭蕭,雨過天晴也蕭蕭,醒也無聊,醉也無聊,又是淒涼又是纏綿,並非雕琢之語。燈光瘦盡亦是人神傷消瘦,一字鏤盡風神,盡得其妙。
參考資料:
1、夢遠主編,方鳴出版.納蘭詞全解:中國華僑出版社,2013-11:《採桑子(誰翻樂府淒涼曲)》,134譯文及註釋
此篇和《伊耆氏蠟辭》都是上古歌謠。所謂的上古歌謠,指產生於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早期的民間歌謠,是《詩經》以前人民的口頭創作。由於年代久遠,原始社會的口頭創作流傳到後世並被記錄下來的寥寥無幾。現在能見到的上古歌謠,多數是進入奴隸社會以後的產物。見於《周易》的較多,在《尚書》、《禮記》等古代典籍中也偶有記載。上古時期,生產力落後,還沒有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分工,因而還不可能出現後世所謂的“純文學”。
上古歌謠在思想內容上的最大特色是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絡。在藝術形式上,作為古老的民間口頭創作,一般都具有字句簡短、語言質樸和節奏明快的特點。通過對《彈歌》等的賞析,讀者可以更為具體地加深對上古歌謠的認識和了解。
《彈歌》選自《吳越春秋》。《吳越春秋》記載,春秋時期,越國的國君勾踐向楚國的射箭能手陳音詢問弓彈的道理,陳音在回答時引用了這首《彈歌》。《吳越春秋》為東漢趙曄所著,成書較晚。但從《彈歌》的語言和內容加以推測,這首短歌很可能是從原始社會口頭流傳下來而經後人寫定的。這是一首反映原始社會狩獵生活的二言詩,句短調促,節奏明快,讀來很有情趣。
全詩才八個字,卻寫出了從製作工具到進行狩獵的全過程。
製作工具共分兩步。先是“斷竹”,即砍伐竹子。由這兩個字指引,讀者彷彿見到一群圍裹著樹葉、獸皮的原始先民在茂密的原始竹林旁正手拿骨刀、石斧在砍伐根根竹子。“續竹”是製作過程的第二步。歌中沒有交代“斷竹”後怎樣削枝、去葉、破竹成片,從畫面的組接上來講,從“斷竹”到“續竹”,中間已有所省略、承轉。所謂“續竹”,是指用野藤之類韌性植物連線竹片兩端,製成彈弓。至此,狩獵工具已經制成。以下便接寫打獵。
打獵也分兩步。先是“飛土”,把泥彈裝到弓上打出去。至於泥彈的製作過程,詩中也未作交代,但從“續竹”到“飛土”,可以想見還有一個製作泥彈的環節。“飛土”的目標,或是飛禽,或是走獸,一旦打中,便向獵獲物奔去。“逐宍”便是指追捕受傷的鳥獸。“宍”,為古“肉”字,指代飛禽走獸。
根據社會發展史和古人類學的研究,人類學會製作弓箭之類狩獵工具,已是原始社會的新石器時代。那時的人類究竟怎樣進行生產勞動和生活的,只能向殘存的原始洞巖壁畫和上古歌謠以及考古發現中去探尋。在這一點上,這首古老的《彈歌》起到了活化石的作用。因為有了它,後人才得以窺見洪荒時代先民們生產與生活的部分生動圖景。
從藝術表現的角度來看,此歌雖僅簡短的八個字,卻包容了從製作工具到獲取獵物的全過程,容量很大,對狩獵的藝術表現也比較成功。當然這種簡短是早期書面語言表達尚處於雛形的反映。然而審美具有歷史性,以今人的藝術鑑賞眼光來看,可以發現作者不自覺地運用了省略、多用和巧用動詞的表現手法。不僅每一句的主語“我們”都省略,更主要的是場景之中以及場景之間的次要過程也省略了。每句以一個動詞帶出,使畫面富於動感,且容易喚起人們對“斷”、“續”、“飛”、“逐”動作前後過程的聯想。此詩的語言兩個字一頓,節奏明快,凝重有力。韻字“竹”、“竹”、“宍”,以入聲“-K”收韻,更增加了詩句的凝重感,令人聯想起先民們在極端低下的生產力條件和嚴酷的自然條件下,頗不輕鬆的勞動場面。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鑑賞
納蘭的詞中有一部分愛情詞很朦朧,又無本事可尋,所以很難確定其所指。這首詞便是這樣。從詞裡所描寫的情景來看,很像是對一位情人的深深懷念。通篇表達了一種百無聊賴的意緒。此闋《採桑子》無一字綺詞豔語,而當中哀豔悽婉處又動人心魄,明說是“瘦盡燈花又一宵”,然而憔悴零落的又何止是燈花而已?不是不知何事縈懷抱,而是知道也無能為力。解得開的就不叫心結,放得下的又怎會今生今世意難平?納蘭容若這樣深情的男子,哀傷如雪花,漫天飛舞不加節制,悼亡之作蘇子之後有納蘭,可是容若之後誰還能做悼亡的淒涼曲?嫁了這樣的男人不要想著白頭到老,因為情深天也妒,註定要及早謝幕留愛情佳話來讓人懷念。
上闋側重寫景,刻畫了蕭蕭雨夜,孤燈無眠,耳聽著風聲、雨聲和著淒涼樂曲聲的氛圍與寂寞難耐的心情;
下闋側重寫不眠之夜,孤苦無聊的苦情。詞情悽惋徘惻,哀怨動人。下闋緊承上片“瘦盡燈花又一宵”,扣住徹夜未眠,進一步訴說自己百無聊賴的心緒:“不知何事縈懷抱,醒也無聊,醉也無聊。”不知道何事縈繞心懷?清醒時意興闌珊;沉醉也難掩愁情。無論是清醒或是沉醉,那個人始終忘不掉。
晏小山《鷓鴣天》詞有“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句,不知是何因緣,連一貫嚴謹的理學家程頤都拜倒其冶豔之下,極之讚許。容若此處更翻小山語意:“夢也何曾到謝橋?”縱能入夢,就真能如願到訪謝橋,與伊人重聚嗎?相較於小山的夢魂自由不羈能踏楊花與伊人歡會的灑然,容若的孤苦淒涼斑然若現,以此句結全篇,語盡而意不盡,意盡而情不盡。
整首詞以清婉筆調寫相思,相思也彷彿臨風而動,縈人懷抱。風也蕭蕭,雨過天晴也蕭蕭,醒也無聊,醉也無聊,又是淒涼又是纏綿,並非雕琢之語。燈光瘦盡亦是人神傷消瘦,一字鏤盡風神,盡得其妙。
參考資料:
1、夢遠主編,方鳴出版.納蘭詞全解:中國華僑出版社,2013-11:《採桑子(誰翻樂府淒涼曲)》,134譯文及註釋
此篇和《伊耆氏蠟辭》都是上古歌謠。所謂的上古歌謠,指產生於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早期的民間歌謠,是《詩經》以前人民的口頭創作。由於年代久遠,原始社會的口頭創作流傳到後世並被記錄下來的寥寥無幾。現在能見到的上古歌謠,多數是進入奴隸社會以後的產物。見於《周易》的較多,在《尚書》、《禮記》等古代典籍中也偶有記載。上古時期,生產力落後,還沒有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分工,因而還不可能出現後世所謂的“純文學”。
上古歌謠在思想內容上的最大特色是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絡。在藝術形式上,作為古老的民間口頭創作,一般都具有字句簡短、語言質樸和節奏明快的特點。通過對《彈歌》等的賞析,讀者可以更為具體地加深對上古歌謠的認識和了解。
《彈歌》選自《吳越春秋》。《吳越春秋》記載,春秋時期,越國的國君勾踐向楚國的射箭能手陳音詢問弓彈的道理,陳音在回答時引用了這首《彈歌》。《吳越春秋》為東漢趙曄所著,成書較晚。但從《彈歌》的語言和內容加以推測,這首短歌很可能是從原始社會口頭流傳下來而經後人寫定的。這是一首反映原始社會狩獵生活的二言詩,句短調促,節奏明快,讀來很有情趣。
全詩才八個字,卻寫出了從製作工具到進行狩獵的全過程。
製作工具共分兩步。先是“斷竹”,即砍伐竹子。由這兩個字指引,讀者彷彿見到一群圍裹著樹葉、獸皮的原始先民在茂密的原始竹林旁正手拿骨刀、石斧在砍伐根根竹子。“續竹”是製作過程的第二步。歌中沒有交代“斷竹”後怎樣削枝、去葉、破竹成片,從畫面的組接上來講,從“斷竹”到“續竹”,中間已有所省略、承轉。所謂“續竹”,是指用野藤之類韌性植物連線竹片兩端,製成彈弓。至此,狩獵工具已經制成。以下便接寫打獵。
打獵也分兩步。先是“飛土”,把泥彈裝到弓上打出去。至於泥彈的製作過程,詩中也未作交代,但從“續竹”到“飛土”,可以想見還有一個製作泥彈的環節。“飛土”的目標,或是飛禽,或是走獸,一旦打中,便向獵獲物奔去。“逐宍”便是指追捕受傷的鳥獸。“宍”,為古“肉”字,指代飛禽走獸。
根據社會發展史和古人類學的研究,人類學會製作弓箭之類狩獵工具,已是原始社會的新石器時代。那時的人類究竟怎樣進行生產勞動和生活的,只能向殘存的原始洞巖壁畫和上古歌謠以及考古發現中去探尋。在這一點上,這首古老的《彈歌》起到了活化石的作用。因為有了它,後人才得以窺見洪荒時代先民們生產與生活的部分生動圖景。
從藝術表現的角度來看,此歌雖僅簡短的八個字,卻包容了從製作工具到獲取獵物的全過程,容量很大,對狩獵的藝術表現也比較成功。當然這種簡短是早期書面語言表達尚處於雛形的反映。然而審美具有歷史性,以今人的藝術鑑賞眼光來看,可以發現作者不自覺地運用了省略、多用和巧用動詞的表現手法。不僅每一句的主語“我們”都省略,更主要的是場景之中以及場景之間的次要過程也省略了。每句以一個動詞帶出,使畫面富於動感,且容易喚起人們對“斷”、“續”、“飛”、“逐”動作前後過程的聯想。此詩的語言兩個字一頓,節奏明快,凝重有力。韻字“竹”、“竹”、“宍”,以入聲“-K”收韻,更增加了詩句的凝重感,令人聯想起先民們在極端低下的生產力條件和嚴酷的自然條件下,頗不輕鬆的勞動場面。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釋出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佔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他生活於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於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嚮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於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