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懷 / 出關原文賞析

朝代唐代 詩人魏徵

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
縱橫計不就,慷慨志猶存。
杖策謁天子,驅馬出關門。
請纓系南越,憑軾下東藩。
鬱紆陟高岫,出沒望平原。
古木鳴寒鳥,空山啼夜猿。
既傷千里目,還驚九逝魂。
豈不憚艱險?深懷國士恩。
季布無二諾,侯嬴重一言。
人生感意氣,功名誰復論。

抒懷 志向 感恩

譯文

譯文
如今是一個群豪並起爭奪天下的時代,男兒當棄文從武成就一番事業。
我曾經向李密獻計但不被他採納,但我心中的壯志並沒因此喪失。
我拿著自己的計謀獻給天子,領命縱馬西出潼關。
終軍當年請纓縛南越王,我乘車東去招降李密舊部和各路豪強。
盤旋在崎嶇的山路間,放眼望去山下的平原時隱時現。
山林間寒鳥悲鳴,深山中不時傳來猿啼。
遠望去一片荒涼,不知前途幾何,凶吉難卜。在這樣的環境中怎麼會不擔心個人的人身安全,但一想到唐王以國士之禮相待,不敢不盡心以報其知遇之恩。
季布、侯嬴都是千金一諾的人物。
人活在世上意氣當先,又何必在意那些功名利祿。

註釋
述懷:陳述自己的懷抱、志向。
中原:原指黃河南北一帶,這裡代指中國。逐鹿:比喻爭奪政權。典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投筆:出自《後漢書·班超傳》:“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事戎軒:即從軍,戎軒指兵車;亦以借指軍隊、軍事。《後漢書·朱祐景丹等傳贊》:“有來群後,捷我戎軒。”
縱橫計:進獻謀取天下的謀略。不就:不被採納。
慷慨志:奮發有為的雄心壯志。
杖:拿。策:謀略。謁:面見。
關:潼關。
終軍:字雲長,漢武帝時人,西漢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
憑軾:乘車。軾:古代車廂前面用作扶手的橫木。 下:是敵人降服。東藩:東邊的屬國。
鬱紆(yù yū):山路盤曲迂迴,崎嶇難行。 陟(zhì):登。岫(xiù):山。
出沒:時隱時現。
古木:老樹。
千里目:荒涼冷落,令人悽傷的景象。
九逝魂:旅途遙遠而艱險。九:表示多次。
憚:畏懼、害怕。
懷:感。國士:一國之中的傑出人才。恩:待遇。
季布:楚漢時人,以重然諾而著名當世,楚國人中廣泛流傳著“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諾:答應,諾言。
侯嬴:年老時始為大梁監門小吏。信陵君慕名往訪,親自執轡御車,迎為上客。魏王命將軍晉鄙領兵十萬救趙,中途停兵不進。侯嬴獻計竊得兵符,奪權代將,救趙卻秦。
感:念。意氣:指志趣投合,君臣際遇,必須實踐諾言,感恩圖報
誰復論:誰還能去計較。

參考資料:

1、潘百齊.全唐詩精華分類鑑賞整合[M].江蘇:河海大學生出版社,1989:1019 2、王傳臚.話說全唐詩[J].四川大學學報,2000,22(1)

創作背景

  《述懷》又作《出關》,是魏徵的代表作,也是初唐時期的名篇。此詩作於唐高祖武德二年。魏徵作此詩,不僅抒發了個人的雄心壯志,更表達了對唐高祖的知遇之恩的感激。   

參考資料:
1、劉昫等.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12:列傳第二十一.

賞析

  前四句“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縱橫計不就,慷慨志猶存”,主要表現的是詩人在這之前的胸襟懷抱。那時候作者先後投到元寶、李密帳下,自以為胸有珠璣,頻頻向故主獻策,但都不為故主所用,很有些懷才不遇的感慨。

  “中原”等二句,表明了天下紛擾,各地豪強並起,爭奪天下。正是投筆從戎的時機,與其做個刀筆之吏,還不如從軍,謀定天下。《史記·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後漢書·班超傳》:“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縱橫句,魏徵藉此指自己曾向李密獻下策,但不被李密所採納,反被其恥笑為老生常談。頗有蘇秦不得志時的情景,英雄無用武之地。而“慷慨志猶存”一句充滿了轉折之意,表明了自己雖然屢遭挫折,但心中熱血未滅、壯志依舊還在。

  “杖策謁天子,驅馬出關門。請纓系南越,憑軾下東藩”四句,主要勾勒詩人遇到明主,頗受唐太祖重用,為報太祖的知遇之恩,自告奮勇出潼關去招降山東的群雄,並表現所負使命之重大。“杖策”句指出作者果斷為李淵獻策,並義無反顧去實現這條計謀。“驅馬”表達出作者奉命安撫山東時的豪邁、敏捷和急迫之態。“請纓”等二句,則用漢終軍和酈食其的故事比擬自己的山東之行,表明所負使命的性質之非同凡比。“系”、“下”二動詞輕捷活脫,生動地表現出其安邦定國的巨集圖大志,蘊含著大唐江山的闢建就在此行之意,顯示了詩人卓越的政治遠見。

  “鬱紆陟高岫,出沒望平原。古木鳴寒鳥,空山啼夜猿”四句,表明作者在路途中的艱險景況。“鬱紆”等二句,是寫因為山路縈迴,崎嶇不平,行跡在群山中放眼望去,那些平原時隱時現、時出時沒,反襯出作者心情因任務艱鉅,前途未卜而起伏不平,忐忑不安。“古木”等二句,從聽覺的角度來渲染旅途的荒涼悽楚。古老的叢林裡寒鳥悲啼,深山夜間猿猴哀鳴,構成了一幅荒無人煙,戰亂留給人民的是一片淒涼。詩人把複雜的心情,都融匯到生動的旅途景物描寫中,做到意境兩渾,情景交融,形象地暗示了完成使命的艱難和詩人心情的沉重。

  “既傷千里目,還驚九逝魂。豈不憚艱險?深懷國士恩”四句,既有對出關前景的展望,也有其肺腑的坦露。“既傷”二句既表現作者不但知道前途的艱險,個人也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傷千里目:是說遠望心裡傷感的意思。《楚辭·招魂》:“目極千里兮傷春心,魂兮歸來哀江南”。九逝魂:屈原《哀郢》中有“魂一夕而九逝”的詩句。“豈不”二句的自問自答,更顯示出詩人胸襟的坦蕩。“豈不憚”意為有所憚,如同不掩飾自己對未知危險的恐懼,這不但無損於主人公的高大形象,反而更真實的展現了人性,更為作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更突現了他重意氣、報太祖的知遇之恩。

  最後四句“季布無二諾,侯贏重一言。人生感意氣,功名誰復論”,是直抒胸臆,表明了作者重視信義,有恩必報,不圖功名的思想。這裡,詩人以季布、侯贏自比,表達了自己既然請纓就決不負使命的決心。“人生感意氣,功名誰復論”,明確地反映出魏徵的人生觀、價值觀。

  這首詩在藝術上的顯著特色是氣勢雄偉,意境開闊,詩人善於抓住在歷史程序中的巍峨奇觀,以粗獷的筆觸,一掃漢魏六朝綺靡浮豔的詩風,成功地展示了詩人急欲建功立業的感情世界。魏徵後來在《隋書·文學傳序》中提倡一種將南朝的清綺與北國的氣質合一的“文質彬彬”的雅體,《述懷》就基本上實踐著這一主張。它一方面措語樸素,直抒胸臆,慷慨激昂,與聲色大開的南朝詩風相異。另一方面又融匯典語,自鑄新辭,對仗妥貼,與理勝其辭的河朔詩風不同。

參考資料:

1、周嘯天.唐詩鑑賞辭典補編[M].四川: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1-3 2、鄧詩萍.唐詩鑑賞大典[M].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7.

創作背景

  《述懷》又作《出關》,是魏徵的代表作,也是初唐時期的名篇。此詩作於唐高祖武德二年。魏徵作此詩,不僅抒發了個人的雄心壯志,更表達了對唐高祖的知遇之恩的感激。   

參考資料:
1、劉昫等.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12:列傳第二十一.

賞析

  前四句“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縱橫計不就,慷慨志猶存”,主要表現的是詩人在這之前的胸襟懷抱。那時候作者先後投到元寶、李密帳下,自以為胸有珠璣,頻頻向故主獻策,但都不為故主所用,很有些懷才不遇的感慨。

  “中原”等二句,表明了天下紛擾,各地豪強並起,爭奪天下。正是投筆從戎的時機,與其做個刀筆之吏,還不如從軍,謀定天下。《史記·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後漢書·班超傳》:“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縱橫句,魏徵藉此指自己曾向李密獻下策,但不被李密所採納,反被其恥笑為老生常談。頗有蘇秦不得志時的情景,英雄無用武之地。而“慷慨志猶存”一句充滿了轉折之意,表明了自己雖然屢遭挫折,但心中熱血未滅、壯志依舊還在。

  “杖策謁天子,驅馬出關門。請纓系南越,憑軾下東藩”四句,主要勾勒詩人遇到明主,頗受唐太祖重用,為報太祖的知遇之恩,自告奮勇出潼關去招降山東的群雄,並表現所負使命之重大。“杖策”句指出作者果斷為李淵獻策,並義無反顧去實現這條計謀。“驅馬”表達出作者奉命安撫山東時的豪邁、敏捷和急迫之態。“請纓”等二句,則用漢終軍和酈食其的故事比擬自己的山東之行,表明所負使命的性質之非同凡比。“系”、“下”二動詞輕捷活脫,生動地表現出其安邦定國的巨集圖大志,蘊含著大唐江山的闢建就在此行之意,顯示了詩人卓越的政治遠見。

  “鬱紆陟高岫,出沒望平原。古木鳴寒鳥,空山啼夜猿”四句,表明作者在路途中的艱險景況。“鬱紆”等二句,是寫因為山路縈迴,崎嶇不平,行跡在群山中放眼望去,那些平原時隱時現、時出時沒,反襯出作者心情因任務艱鉅,前途未卜而起伏不平,忐忑不安。“古木”等二句,從聽覺的角度來渲染旅途的荒涼悽楚。古老的叢林裡寒鳥悲啼,深山夜間猿猴哀鳴,構成了一幅荒無人煙,戰亂留給人民的是一片淒涼。詩人把複雜的心情,都融匯到生動的旅途景物描寫中,做到意境兩渾,情景交融,形象地暗示了完成使命的艱難和詩人心情的沉重。

  “既傷千里目,還驚九逝魂。豈不憚艱險?深懷國士恩”四句,既有對出關前景的展望,也有其肺腑的坦露。“既傷”二句既表現作者不但知道前途的艱險,個人也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傷千里目:是說遠望心裡傷感的意思。《楚辭·招魂》:“目極千里兮傷春心,魂兮歸來哀江南”。九逝魂:屈原《哀郢》中有“魂一夕而九逝”的詩句。“豈不”二句的自問自答,更顯示出詩人胸襟的坦蕩。“豈不憚”意為有所憚,如同不掩飾自己對未知危險的恐懼,這不但無損於主人公的高大形象,反而更真實的展現了人性,更為作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更突現了他重意氣、報太祖的知遇之恩。

  最後四句“季布無二諾,侯贏重一言。人生感意氣,功名誰復論”,是直抒胸臆,表明了作者重視信義,有恩必報,不圖功名的思想。這裡,詩人以季布、侯贏自比,表達了自己既然請纓就決不負使命的決心。“人生感意氣,功名誰復論”,明確地反映出魏徵的人生觀、價值觀。

  這首詩在藝術上的顯著特色是氣勢雄偉,意境開闊,詩人善於抓住在歷史程序中的巍峨奇觀,以粗獷的筆觸,一掃漢魏六朝綺靡浮豔的詩風,成功地展示了詩人急欲建功立業的感情世界。魏徵後來在《隋書·文學傳序》中提倡一種將南朝的清綺與北國的氣質合一的“文質彬彬”的雅體,《述懷》就基本上實踐著這一主張。它一方面措語樸素,直抒胸臆,慷慨激昂,與聲色大開的南朝詩風相異。另一方面又融匯典語,自鑄新辭,對仗妥貼,與理勝其辭的河朔詩風不同。

參考資料:

1、周嘯天.唐詩鑑賞辭典補編[M].四川: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1-3 2、鄧詩萍.唐詩鑑賞大典[M].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7.

詩人魏徵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漢族,隋唐時期鉅鹿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諫議大夫、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諡文貞,為凌煙閣二十四功之一。以直諫敢言著稱,是中國史上最負盛名的諫臣。著有《隋書》序論,《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等。其言論多見《貞觀政要》。其中最著名,並流傳下來的諫文表---《諫太宗十思疏》。他的重要言論大都收錄《魏鄭公諫錄》和《貞觀政要》兩本書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