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歡·客中原文賞析

朝代元代 詩人張可久

望長安,前程渺渺鬢斑斑。南來北往隨徵雁,行路艱難。青泥小劍關,紅葉湓江岸,白草連雲棧。功名半紙,風雪千山。

抒情 感慨

譯文

譯文
遙望京師長安,只覺前程渺茫,而今已是兩鬢斑白。我追隨那南來北往的徵雁,經歷多少險難。走過泥濘險峻的青泥小劍關,到過地勢低溼的紅葉湓江岸,穿越過白草翻卷的連雲棧。得了個半紙功名,不得不奔走於風雪千山。

註釋
殿前歡:曲牌名,為張可久所創,雙調四十二字,前段四句三平韻、一葉韻,後段五句兩平韻、兩葉韻。
徵雁:指來往於南北兩地的大雁。
行路艱難:喻求取功名的艱難。
青泥小劍關:指青泥嶺如同劍關。
湓(pén)江岸:指白居易《琵琶行》中所寫之地。
白草:北方之草,堅挺。
連雲棧:在今陝西漢中,為古時川陝通道。
功名半紙:形容功名微不足道。

參考資料:

1、畢寶魁,尹博.元曲三百首譯註評.北京:現代出版社,2015:287

創作背景

  這首詩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作者一生仕途崎嶇,才華橫溢卻不得志。這首散曲便是作者為抒發感慨不平,酸楚隱衷的感受而寫的。   

參考資料:
1、傅德岷,餘曲等編著.元曲名篇賞析:巴蜀書社,2012.02:213

賞析

  這首散曲開頭兩句,點出滯留“客中”的緣由;三、四兩句概述奔波仕途的艱苦;“青泥小劍關,紅葉湓江岸,白草連雲棧”這樣三個對仗工整的短句,形成鼎足式的對語,具體描寫“艱難”之狀;最後兩句以深沉的慨嘆作結,尤覺悲憤之至,也流露了對功名富貴的鄙薄。

  “望長安,前程渺渺鬢斑斑。”作者借長安喻指元朝廷所在地大都,他遙望大都,那個地方跟自己的前程一樣渺茫,而他已然兩鬢斑斑。一個“望”字,暗含作者期待被朝廷重用而未能得償所願。“南來北往隨徵雁,行路艱難。”按說他已到了致仕歸家之年,但為了生活不得不繼續奔波於艱難的路途中,和徵雁一道“南來北往”。一個“隨”字則暗示作者仕途不順、身不由己的傷感。

  “青泥小劍關”三句是鼎足對。所謂“鼎足對”,是指三個互為對偶的句子組成的對聯。第一句可對第二句,第二句可對第三句,第三句也可直接與第一句相對。鼎足對起源於漢代民謠,大量出現在元代散曲裡。如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馬致遠所寫的一首廣為傳誦的小令《天淨沙·秋思》中的鼎足對,“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而張可久的《殿前歡·客中》運用鼎足對列舉幾個關山要地,把“南來北往”具象化,生動表現“風雪千山”的“行路艱難”。

  “青泥”古為甘、陝人入蜀要道。據《元和郡縣誌》載:“懸崖萬仞,上多雲雨,行者屢逢泥淖,故號青泥嶺。”李白在《蜀道難》中寫道:“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可見此地地勢之險峻。此小令的鼎足對裡,除了“青泥”還有“劍關”“湓江”“連雲棧”這些地名,無一不是險要之地。走過泥濘險峻的青泥小劍關,到過地勢低溼的紅葉湓江岸,穿越過白草翻卷的連雲棧,這一路,作者踏遍了萬水千山。

  最後兩句“功名半紙,風雪千山”則是道盡了當時無數知識分子懷才不遇、人生坎坷的悲劇。儘管他們知道所追逐的功名無足輕重,卻又擺脫不了名利的羈絆。作者明知“前程渺渺”,雖然只是一小吏,又不得不奔走於風雪千山。這樣的感慨,流露出一種面對酸楚人生的無奈和痛苦。

  這首散曲中的鼎足對與結尾的合璧對,十分精工;再加上色調的有意組合配搭,使意境極為鮮明。

參考資料:

1、陳思思,於湘婉編著.元曲鑑賞大全集 下:中國華僑出版社,2012.09:360

創作背景

  這首詩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作者一生仕途崎嶇,才華橫溢卻不得志。這首散曲便是作者為抒發感慨不平,酸楚隱衷的感受而寫的。   

參考資料:
1、傅德岷,餘曲等編著.元曲名篇賞析:巴蜀書社,2012.02:213

賞析

  這首散曲開頭兩句,點出滯留“客中”的緣由;三、四兩句概述奔波仕途的艱苦;“青泥小劍關,紅葉湓江岸,白草連雲棧”這樣三個對仗工整的短句,形成鼎足式的對語,具體描寫“艱難”之狀;最後兩句以深沉的慨嘆作結,尤覺悲憤之至,也流露了對功名富貴的鄙薄。

  “望長安,前程渺渺鬢斑斑。”作者借長安喻指元朝廷所在地大都,他遙望大都,那個地方跟自己的前程一樣渺茫,而他已然兩鬢斑斑。一個“望”字,暗含作者期待被朝廷重用而未能得償所願。“南來北往隨徵雁,行路艱難。”按說他已到了致仕歸家之年,但為了生活不得不繼續奔波於艱難的路途中,和徵雁一道“南來北往”。一個“隨”字則暗示作者仕途不順、身不由己的傷感。

  “青泥小劍關”三句是鼎足對。所謂“鼎足對”,是指三個互為對偶的句子組成的對聯。第一句可對第二句,第二句可對第三句,第三句也可直接與第一句相對。鼎足對起源於漢代民謠,大量出現在元代散曲裡。如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馬致遠所寫的一首廣為傳誦的小令《天淨沙·秋思》中的鼎足對,“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而張可久的《殿前歡·客中》運用鼎足對列舉幾個關山要地,把“南來北往”具象化,生動表現“風雪千山”的“行路艱難”。

  “青泥”古為甘、陝人入蜀要道。據《元和郡縣誌》載:“懸崖萬仞,上多雲雨,行者屢逢泥淖,故號青泥嶺。”李白在《蜀道難》中寫道:“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可見此地地勢之險峻。此小令的鼎足對裡,除了“青泥”還有“劍關”“湓江”“連雲棧”這些地名,無一不是險要之地。走過泥濘險峻的青泥小劍關,到過地勢低溼的紅葉湓江岸,穿越過白草翻卷的連雲棧,這一路,作者踏遍了萬水千山。

  最後兩句“功名半紙,風雪千山”則是道盡了當時無數知識分子懷才不遇、人生坎坷的悲劇。儘管他們知道所追逐的功名無足輕重,卻又擺脫不了名利的羈絆。作者明知“前程渺渺”,雖然只是一小吏,又不得不奔走於風雪千山。這樣的感慨,流露出一種面對酸楚人生的無奈和痛苦。

  這首散曲中的鼎足對與結尾的合璧對,十分精工;再加上色調的有意組合配搭,使意境極為鮮明。

參考資料:

1、陳思思,於湘婉編著.元曲鑑賞大全集 下:中國華僑出版社,2012.09:360

詩人張可久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後)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並稱“雙壁”,與張養浩合為“二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