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習的名人故事

  最困難的時候,也就是離成功不遠的時候,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開卷有益

  宋太宗趙胤義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曾召集文人學者編寫了卷帙浩繁的百 科全書《太平御覽》。該書編成後,儘管國事繁忙,宋太宗還是堅持每天閱覽三卷。有時因 事耽誤了,他還要在閒暇時再補上。

  有人認為他實在太辛苦了,他說:“開卷有益,朕不以為勞也。”後來,“開卷有益”就成為鼓勵人們刻苦讀書的至理名言。

  2:宋濂冒雪訪師

  明朝著名散文家、學者宋濂自幼好學,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寫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讚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宋濂很愛讀書,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總要刨根問底。

  這次,宋濂為了搞清楚一個問題,冒雪行走數十里,去請教已經不收學生的夢吉老師,但老師並不在家。

  宋濂並不氣餒,而是在幾天後再次拜訪老師,但老師並沒有接見他。因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凍得夠嗆,宋濂的腳趾都被凍傷了。

  當宋濂第三次獨自拜訪的時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當宋濂幾乎暈倒在老師家門口的時候,老師被他的誠心所感動,耐心解答了宋濂的問題。

  後來,宋濂為了求得更多的學問,不畏艱辛困苦,拜訪了很多老師,最終成為了聞名遐邇的散文家!

  3:蒲松齡落第不落志

  蒲松齡是清代的文學家,他自幼聰明好學,但長大後屢次應試皆落第.蒲松齡並沒有因此而氣餒,而是繼續追求成功。他曾含羞自薦,給當時德高望重的大宗師黃昆圃寫信,希望能得到幫助,然終沒能如願。

  從此,他不得不在鄉間一邊教書,一邊繼續準備應試。

  正在這時,他的愛妻陳淑卿離開了人世,這使他悲慟欲絕,生活更加清苦。但生活的艱辛與愛妻的去世並沒有動搖他追求成功意志。他化悲痛為力量,自作了一副對聯來激勵自己,上聯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下聯是“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為了實現自己的夙願,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讀書中去,向時間索取知識和財富。他說:“耗精神與號呼,擲光陰與醉夢,殊可惜也!”

  他還堅持不懈地從群眾中獲取知識;他在家鄉靠近大路旁的一棵大樹下面,鋪一張蘆蓆,設茶備煙,凡是路過此地的人,他都免費供茶供煙,請他們講一兩個民間故事。就這樣,年夏一年,日復一日,他廣泛蒐集素材,勤奮寫作。

  歷經20年,他終於寫了聞名中外的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這部著作通過說狐談鬼的表現方式,對社會的黑暗面進行批判,並“寓賞罰於嬉笑”,具有百誦不厭的藝術魅力。同時,他還完成了《聊齋文集》四卷、《聊齋詩集》六卷、《聊齋俚曲》十四種及其他雜著。

  
的人還:

1.關於名人的勵志故事5篇

2.名人刻苦讀書的小故事

3.關於奮鬥的名人故事6篇

4.自學成才的中外名人故事

5.關於名人讀書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