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節手抄報的內容

  五四運動使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你知道做一份呢五四青年節的手抄報需要什麼內容嗎?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供大家閱讀和參考。

  圖片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圖片5

  資料1

  1、二十歲時起支配作用的是意志,三十歲時是機智,四十歲時是判斷。

  2、耐心和持久勝過激烈和狂熱。

  3、迴避現實的人,未來將更不理想。

  4、我覺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了一點小障礙而不走路呢?

  5、你若要喜愛你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

  6、希望是附麗於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7、青年的敏感和獨創精神,一經與成熟科學家豐富的知識和經驗相結合,就能相得益彰。貝弗裡奇

  8、人的一生可能燃燒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願意燃燒起來!人生不是一種享樂,而是一樁十分沉重的工作。

  資料2

  五四青年節,是為紀念19XX年5月4日爆發的五四運動而設立的。它來源於中國一九一九年反帝愛國的“五四運動”。19XX年,陝甘寧邊區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規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19XX年12月,中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正式宣佈五月四日為中國青年節。五四青年節,為民國初年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節日,是為紀念19XX年5月4日爆發的五四運動而設立的。

  19XX年,陳獨秀到北大任教,編輯部也遷往北京。蔡元培、李大釗、胡適、魯迅等都積極參與到運動之中來,特別是採用白話文後,每期雜誌的發行量從1000餘份激增到一萬五六千份,影響迅速擴大。新文化運動其基本的口號是“德先生“和“賽先生“,即民主和科學,“要擁護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孔教、禮法、貞節、舊倫理、舊政治;要擁護那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要擁護德先生又要擁護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國粹和舊文學“。這股追求民主、追求真理的思想解放潮流有力地動搖了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使大批知識分子特別是青年學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禮,為後來爆發的群眾愛國運動作了充分的思想、輿論準備;五四愛國運動,則又極大地推動了新文化運動向縱深發展,為其開拓了新的空間,注入了新的活力。“五四“之後一年內,全國各地新創辦的鼓吹新思潮的期刊達400餘種,新成立的進步社團達三四百個,尤其是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

  五四愛國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由此開始深入工人群眾,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從組織上和思想上作了準備。從這個意義上講,五四運動以中國新民主主義**的偉大起點而載入史冊。

  “五四”精神的核心是偉大的愛國主義。青年要繼續高舉愛國主義旗幟,增加對祖國曆史和現狀的瞭解,增強國家觀念,尊重自己的民族,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全面振興而繼續奮鬥;以主人翁的精神,努力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作為當代青年,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們一定要勇立潮頭開風氣之先,奮發進取創時代偉業,為建設一個更好的現代社會,做出青年應有的貢獻,在自己的人生篇章中,寫下絢麗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