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失敗的哲理勵志故事
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從未敢於面對自己的失敗。 今天小編在這分享一些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1.方式決定成敗
有一則寓言是這樣的:北風和太陽為誰的能量大而相互爭論不休。它們打賭:誰能使得行人脫下衣服,誰就勝利了。北風一開始就猛烈地刮,路上的行人緊緊裹住自己的衣服。北風見此情景,颳得更猛了。行人冷得發抖,便新增更多的衣服。風颳疲倦了,便讓位給太陽。太陽把溫和的陽光灑向行人,行人脫掉了新增的衣服。漸漸地,陽光強度增大,行人們開始汗流浹背,漸漸地就脫掉了衣服,有的甚至跳到河裡洗澡去了。
北風用強硬的方式,結果使行人更加裹緊了自己,它失敗了;太陽用溫和的方式,給人以溫暖,使行人脫下了衣服,它成功了。
其實在企業管理上,何嘗不是這樣呢?
如果管理者只知道以權管人,以權壓人,平白製造出刻板、生硬的高壓政策,在這樣的工作環境裡,人人自危,明哲保身,不敢多做,那麼還談什麼創新呢?一個失去了創新能力的企業,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中會有發展前途嗎?
要讓員工達成企業的目標,管理方式就要講求策略。惠普的共同創始人休利特曾說:
“我們努力營造一個可容納不同觀點、鼓勵創新的寬鬆工作環境。我們努力實現明確的總體目標,並且允許個人在實現公司目標時,靈活採用自己最佳的工作方式。”
惠普採用目標管理方式讓員工在“目標”這個北斗星的指引下,不至於迷失方向,至於是乘船、坐飛機、坐火車,還是開私家車到達北極,那就看員工的偏好了。是啊,管理者善於給員工創造一個和諧寬鬆的工作環境是至關重要的。在人性化的氛圍裡,員工們才能放開自己,展示自己,從而迸發出激情與活力,那麼有了輕鬆愉快的工作環境,企業就有了凝聚力。一個擁有凝聚力的企業,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不能生存呢?
可見,作為一個企業的管理者,選擇什麼樣的管理方式,往往決定著企業的成敗。
2.向失敗者取經
劉勇是湖南省一位普通的農民子弟,在這個人均年收入不足一萬元的村子裡,年輕人大多選擇外出打工,劉勇也到城裡幫人跑起了運輸。
他發現,市場上泥鰍特別暢銷,簡直供不應求,有時一天拉幾車也不夠賣,批發商也說:“只要有貨,儘管往這兒拉,不愁銷路。”泥鰍不僅好賣,而且價格昂貴,一斤能賣一二十塊,這讓劉勇產生了回家養泥鰍的想法。
這個想法遭到了父母的強烈反對,因為在當地養泥鰍並不是一件新鮮事,十里八村養泥鰍的人多了,可是大多數都以失敗告終,真正成功的寥寥無幾,他一個年輕的小夥子,沒金錢做後盾,又沒半點經驗,那還不是穩賠不賺?
在父母的反對聲中,劉勇還是毅然辭了城裡的工作,回到了村裡。
只是,他並沒有急著清池塘買泥鰍苗,而是天天往那些養殖戶家裡跑,虛心地向別人請教。
不過,他的這一做法很快成為十里八村人的笑柄,因為他取經的物件全是那些養泥鰍失敗的人,而那些成功的養殖大戶,他根本就不屑一顧。
大家在背後議論紛紛:難道他這是學著怎麼失敗?
劉勇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把所有養泥鰍失敗的人一一拜訪了一遍,然後,他開始清池塘,買泥鰍苗,忙得不可開交。
不愧是向失敗者取的經啊,劉勇的做法就是處處跟別人不一樣。
別人家的池塘只有0。5米深,他卻偏要挖2米;
別人都是一次性買幾千萬條泥鰍苗,他卻只買幾百條,然後人工催產,別人都拿偷吃的白鷺無可奈何,他卻在池塘邊點上蚊香,上面繫著煙花,噼噼啪啪的響聲嚇得白鷺根本不敢靠近……
到了打撈泥鰍的季節,讓大家驚歎的一幕發生了,劉勇的一畝池塘居然賺了好幾萬,產量比別人多了幾倍。
有了第一桶金,劉勇立即擴大規模,短短几年,他的養殖規模就達到幾百畝之多,年利潤達到上千萬。
養殖是個很容易失敗的行業,而劉勇居然奇蹟般地從來沒有失敗過,很快就成為當地最大的養殖戶,幾乎佔了市場一半的份額。而此時,劉勇才僅僅24歲。
人們很好奇,一個24歲的年輕人,在沒金錢、沒經驗的情況下,是如何保持不敗的呢?
劉勇說:“因為我向失敗者取經了呀。”
人們更加好奇,失敗者的經管用嗎?
劉勇說:“失敗者會把自己的失敗之處毫無保留地告訴你,這樣,你就可以提前預防,保證不犯同樣的錯誤。而那些成功的經驗,雖然人人都想得到,但是,成功者一般都不會輕易外洩。與其得到不真實的成功經驗,不如多收集別人失敗的教訓。”
所有人都對成功者趨之若鶩,想盡辦法想要得到別人成功的經驗.
其實,換個角度,向失敗者取經,也不失為一條通向成功的捷徑。
有時候,成功不僅需要努力和聰明,還需要我們懂得一點人性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