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貧困勵志文章

  很多學子家庭都是貧困的,但其實貧困也是學習的動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貧困生立志成才的文章,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篇一:貧困是一個寶貴的環境

  文/安德魯·卡耐基

  作為窮人家裡的長子,我有幸在小時候就外出幹活,因此在童年時代我就開始明白自己的責任是協助我的父母養家,儘快成為家裡掙錢的人。問題是,我能找到什麼活幹,而不是我想幹什麼活。

  我出生時,父親是蘇格蘭手藝很好的紡織工。那是蒸汽機未出現的日子。他擁有4臺手工織布機,還僱了幾個學徒,他給一個提供我們原料的商人紡布。

  蒸汽機的出現自然使得手工機織業衰退。在我10歲時,第一個嚴肅的生活問題降臨我家。我的父親給那商人送去最後一批貨,回到家中,再沒有活讓他做了。那時,我下定決心,總有一天,我們要把窮困這隻惡狼從家門口轟走。

  我們天天在家庭會議上討論遷居美國這件事。最終我們決定去投靠匹茲堡的親戚。我清楚地記得父親和母親都覺得這個決定對他們來說是很大的犧牲,但是“對兩個孩子來說更為有利”。

  一到匹茲堡,父親就進了一家棉紡廠,接著我也去了,成了一個“線筒男孩”,就這樣,我開始為後來的學徒生涯做準備。

  我簡直不知道怎麼形容拿到第一個星期的工資——1.2美元時的自豪勁兒:這錢給了我,是因為我對社會有了點兒用。我覺得沒有別的事情能使一個少年更快地成長為一個男子漢了,感到自己是個有用的人,那才叫棒。

  後來,我管理很大的賬目,有上百萬美元經過我的手,可是以後賺的任何一筆錢給我帶來的歡欣,都遠比不上那1.2美元帶給我的滿足感。那是誠實手工勞動的直接回報。它代表著我一個星期的艱苦勞動。要不是幹活的目的是掙錢幫父母養家,那活真可以稱為奴隸般的勞動。

  那時,除星期日外,我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去工廠,直到天黑下來才讓下班,中午只給40分鐘的時間休息。這對於一個12歲的孩子來說,擔子真是很重。但是我正年輕,有自己的夢想。我的內心有一種力量時時激勵我:這種情況不會也不可能更不應該持續下去。有一天,我會登上好位置,而且,我感覺到自己不再是小男孩,而是一個十足的小男子漢。

  事情很快就有了轉機,一個做線筒的善良的蘇格蘭老人把我帶進了他的工廠。但是在這兒有一段時間比在棉紡廠更糟。因為我既要燒地下室的鍋爐,還要看管那臺驅動機的小蒸汽機。我要使鍋爐內的水位保持正常,還要看管發動機,責任重大,要是出點兒差錯,整個工廠就會被炸成碎片。那時,我經常在夜間從睡夢中驚醒。發現自己坐在床上做除錯蒸汽壓力錶的動作。

  但是我從來沒有告訴家人這些,我只能讓他們知道好的一面。這是我應該做的事,因為家裡每個人都在拼命幹活,沒有人會抱怨和放棄。

  我那好心的老闆不久就解除了我的壓力,他需要有人開賬單、記賬,他看我能寫出小學生水平的字,還會做加法,就叫我當了他的唯一職員。

  大家都知道人們總是把貧困說成一大罪惡,好像覺得誰有錢,誰富有,誰就會更幸福,更有作為,就能享受更多的生活樂趣。

  但是,窮人簡陋的小屋裡的生活,比富人豪華宅邸裡的生活更溫馨!我總是同情那些有僕人伺候,很大了還有家庭教師的富人子女,他們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麼,因為對於窮人的孩子來說,父親無時無刻都是他的夥伴、導師和榜樣,母親則集護士、老師、保護者——他所信奉的聖人於一身。這樣,比起富人的孩子,他擁有生活中一筆更大更寶貴的財富,與這些財富相比,其他任何財富就是微不足道了。

  我親身體驗過貧困家庭裡的那種溫馨、美滿和純真,這樣的家庭無暇為瑣事操心,不受他人的嫉妒,不與他人爭鬥,為了養家餬口這個共同的目標,家人相互愛護、團結一致。正是因此,我對富人家的孩子深表同情,而對窮人家的孩子表示祝賀。

  正是由於這些原因,窮人的隊伍中已經湧現出,而且還會不斷湧現出眾多堅強、優秀、依賴自己能力的傑出人才。

  如果你願意看看那些流芳百世之人的名單,你就會發現他們當中大部分人出生於貧困——這個寶貴的環境中。

  篇二:貧窮是學習的動力

  每個人都需要尋找上進的動力,這種動力可能來自自尊、自強,可能來自感恩,也可能是來自於改變貧窮的願望。

  在山東沂水一中時,我班還有一個學生,在同學眼裡行動詭祕。每天早晨,出完早操,學生都去食堂吃飯,可是這個學生卻急匆匆地就往校園外面走。校園外面是荒郊野外,大家都很納悶:他為什麼往外面跑?後來,有幾個好事的學生跟在後面看,才發現了祕密所在。

  原來這個學生的父親一年前病故了,剩下他和他母親相依為命。他母親身體不好,而當時農民的負擔又比較重,孩子上學也需要一筆花費,他母親以一個人的能力,實在沒辦法供得起這個孩子,就邊打些零工,邊去討飯。討到飯後,第二天早晨,就在我們學校外面的一個石坑附近等著他的孩子。孩子來了之後,把討來的飯交給孩子,孩子回來繼續上學,母親繼續去討飯。

  對於現在城市裡的孩子來說,這種情況幾乎是不可想像的。但是它又是真實存在的。

  我原先也不知道這件事情,後來偶然一次跟其他同學聊天,同學說起來我才知道。我當時都不敢相信還有這樣的事。我很感慨,也力所能及地給他一些接濟。高考前,我問這位學生有什麼打算。他說:“我今年打算報考軍校。因為軍校沒有學費。我這一年多來就靠我媽討飯供著我,以後我一定不會讓我媽再受苦了!”

  後來,他終於如願以償考上了軍校。現在在廣州,是一艘戰艦的艦長。

  對這位學生而言,改變家裡的窮困生活,就是他學習的動力,高考的動力,一生的動力。我在沂水一中教書期間,有很多學生都是農村的。我們學校一個月放一次假,按理說,他們回一趟家,大老遠來來回回,應該感到疲勞才對。但每一次放假回來,學生學習的勁頭就會上一個臺階。我問學生們為什麼會這樣?他們告訴我說:回家一看窮成這樣,父母為給自己湊學費,往往是借錢借半個村,那種滋味真是不好受,就想著回學校來一定要努力學習,將來改變這一切!

  同學說:平時天天在學校裡,和同學們說說笑笑,就忘了這些,一回家看到父母省吃儉用,心裡受到很大沖擊,以後要是再不努力,都對不起自己的良心。

  人們常講,現在城市裡的孩子生活條件好了,往往失去了奮發向上的動力。其實,貧困必然導致有動力嗎?富裕必然導致沒有動力嗎?也不是,這取決你的選擇。生活在向富裕的方向變遷,沒有人願意過貧困的生活。但是,那些身處貧困的孩子們,當覺得家徒四壁的時候,你至少可以把改變貧困,當作你生活的動力。

  法國有個人叫巴拉昂,曾經是窮人,後來從推銷裝飾畫起家,最終成為法國首富。臨終前,他說不想把自己成為富人的祕訣帶走,就立下遺囑:誰若能答對“窮人最缺少什麼”這個問題,就可以得到他留下的100萬法郎專項資金。訊息通過媒體傳出後,許多人給出了答案,這些答案包括:金錢、機會、技能、幫助、關愛,等等。可是,開啟巴拉昂的保險箱後,最終發現答案卻是:雄心。看到這個答案,許多富翁都承認:雄心,改變貧窮的雄心,才是生命的永恆動力,才是點燃奇蹟的火種。

  美國曆史上有一位副總統亨利·威爾遜在他的自傳裡這樣說:

  我出生在貧困的家庭裡。當我向母親要一片面包,而她手中什麼也沒有時,那是一種什麼滋味啊。我家確實窮極了,但我不甘心,我一定要改變這種情況,我不會像父母那樣生活,這個念頭無時無刻不纏繞在心頭。在10歲那年,我離開了家,當了11年的學徒工,每年可以接受一個月的學校教育。在我21歲生日之後的第一個月,我帶著一隊人馬進入了人跡罕至的大森林,去採伐大圓木。在經受貧困的煎熬中,我下定決心,一定要改變境況,決不做貧窮的俘虜。一切都在變,只有我那顆渴望改變貧窮的心沒變,我不讓任何一個發展自我,提升自我的機會溜走。在我21歲之前,我已經設法讀了1000本好書,這對於一個農場裡的窮孩子來說是多麼艱鉅的任務啊!在離開農場之後,我徒步到100裡之外的馬薩諸塞州的內笛克,去學習皮匠手藝。一年之後,我已經在內笛克的一個辯論俱樂部脫穎而出,成為其中的佼佼者了。幾年後,我進入了國會,後來,我又競選副總統,終於如願以償。可以說,我一生所有的成就,都要歸結於我這顆不甘貧窮的心。

  篇三:關於貧窮

  貧窮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貧窮的思想,以及認為自己命中註定貧窮。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貧窮的文章,歡迎大家閱讀。

  貧窮會對人的生活造成多大的影響?最大的感受,“生而為人,十分抱歉。”

  初中時仍在撿表姐表哥穿舊的衣服褲子,經常很不合身,也很土氣難看。因為大多很男性化,而我那時候短髮又黑戴著眼鏡,經常被同學欺負嘲笑,甚至推搡謾罵。有一次接開水被人故意撞了燙傷了手,當時忍不住落淚問一句,憑什麼針對我?那個男生衝著我說:”就是看你不爽怎麼了,你長的這麼醜根本不配做女生!”我竟然一句話也無法反駁,自己默默蜷縮回座位。我有多渴望也能做一個穿著嶄新裙子漂亮的女孩,我不是醜只是窮,只是因為媽媽說“這些衣服都能穿,為什麼還要買新的?”,“短髮不用剪,長髮每個月都要修浪費的不是錢?”

  高中時因為某些原因弄傷了手臂,我沒有錢去縫針。所以至今在手臂上留下了非常明顯的傷疤,以至於穿短袖時別人總以異樣目光看我。我無法解釋這傷疤。

  大學時仍然很窮,和朋友們一起玩,到了晚飯時間大家都會AA聚餐,這時候我就會微笑說“我得回去了,家裡有事”或者是“我減肥,你們吃就好。”然後飢腸轆轆的看著他們吃,或者回寢室去看看書趁著還沒太餓睡覺。那時候每一次飢餓,煎熬著我的自尊。

  大學畢業,母親的子宮長了腫瘤。醫生建議她切除化驗一下是否有癌變,大概需要兩萬元。她和父親多年前已離婚,沒有住房,積蓄也被騙光,她拿不出來兩萬元。於是就這樣拖了兩年只是斷斷續續吃藥,每次我看到她因為疼痛躺在床上皺眉流冷汗,或者忍著疼痛依舊要去上班,我根本說不出“媽媽你去醫院做手術別拖著啊”,因為我知道她沒錢,而我也沒錢。每一天我都在心底憎恨自己的無能和貧窮。

  現在相比以前好多了,真的好多了,雖然我還是很貧窮。貧窮帶給我的最大影響就是自卑,無論我後來讀了多少書,無論我變得比以前漂亮多少,一旦觸及到貧窮,我瞬間只能選擇沉默和安慰自己。“沒關係的,我總不會窮一輩子吧,以後有一天那些喜歡的東西我也能買得起的。”

  感覺對貧窮的恐懼好像已經深深烙印在我的骨頭裡。有時候,錢是人的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