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架形成的原因
大陸架,又叫“陸棚”或“大陸淺灘”,是大陸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通常被認為是陸地的一部分。不過大陸架是怎麼形成的呢,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大陸架的介紹:
在國際法上,大陸架是一國陸地領土在海水下的自然延伸,這是沿海國對大陸架享有某些主權權利的理論根據。
大陸架的淺海區是海洋植物和海洋動物生長髮育的良好場所,全世界的海洋漁場大部分分佈在大陸架海區。這些資源屬於沿海國家所有。在地理學意義上,大陸架指從海岸起在海水下向外延伸的一個地勢平緩的海底地區的海床及底土,在大陸架範圍內海水深度一般不超出200米,海床的坡度很小,一般不超過1/10度。在大陸架外是大陸坡,在這裡海床坡度突然增大,往往達3~6度甚或更大,水深一般在200~1500米之間。從大陸坡腳起海床又趨平緩,稱大陸隆起或大陸基,一般坡度只有1度左右,水深可逐漸加深至4000~5000米。大陸隆起之外是深海海底。大陸架、大陸坡和大陸隆起合稱大陸邊或大陸邊緣。
大陸架的概念包含兩層有關聯而不同的含義:自然的大陸架與法律上的大陸架。
:
大陸架是地殼運動或海浪衝刷的結果。地殼的升降運動使陸地下沉,淹沒在水下,形成大陸架;海水衝擊海岸,產生海蝕平臺,淹沒在水下,也能形成大陸架。它大多分佈在太平洋西岸、大西洋北部兩岸、北冰洋邊緣等。如果把大陸架海域的水全部抽光,使大陸架完全成為陸地,那麼大陸架的面貌與大陸基本上是一樣的。在大陸架上有流入大海的江河沖積形成的三角洲。在大陸架海域中,到處都能發現陸地的痕跡。
泥炭層是大陸架上曾經有茂盛植物的一個印證。泥炭層中含有泥沙,含有尚未完全腐爛的植物枝葉,有機物質含量極高。黑色或灰黑色泥炭可以作為燃料而熊熊燃燒。在大陸架上還能經常發現貝殼層,許多貝殼被壓碎後堆積在一起,形成厚度不均的沉積層。大陸架上的沉積物幾乎都是由陸地上的江河帶來的 泥沙,而海洋的成分很少。
除了泥沙外,永不停息的江河就象傳送帶,把陸地上的有機物質源源不斷地帶到大陸架上。大陸架由於得到陸地上豐富的營養物質的供應,已經成為最富饒的海域,這裡盛產魚蝦,還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儲備。大陸架並不是永遠不變的,它隨著地球地質演變,不斷產生緩慢而永不停息的變化。
大陸架的地形特點:
大陸架的地勢多平坦,其海床被沉積層所覆蓋,它的邊緣開始向深海傾斜,稱為大陸坡,接著斜度介於陸架與陸坡之間的陸基,最後,陸基伸入深海平原。大陸架與大陸坡都屬於大陸邊緣一部份。
大陸架的深度一般不會超過200米,但寬度大小不一。一般上,與大陸平原相連的大陸架比較寬,可達數百至上千公里,而與陸地山脈緊鄰的大陸架則比較狹,可能只有數十公里,甚至缺失。
大陸架上也可以發現一些丘陵、盆地,還有明顯的“水下河谷”,這些河谷地形看起來就像是陸地河流的地形,有蜿蜒的河道,有沖積平原、三角洲等等,許多水下河谷還與陸地上的河流相對應,可看做是陸上河流的“延續”。這是因為這些水下河谷都是在遠古大陸架露出海面時,由河流所沖刷而成,只是後來沒入海中。
依據地形學與海洋生物學的意義,大陸架可再細分為內陸架、中陸架與外陸架。
在陸架外緣,其地形結構急劇改變,也就是陸坡的開始。除了少數例子外,陸架外緣幾乎都坐落於海下140米處,這似乎也是冰川期的海岸線標記,當時的海平面比現代要低得多。
陸坡比陸架陡峭,其平均坡度為3度,介於1度到10度之間。大陸坡也常是水下河谷的終結。
陸基在陸坡之下、深海平原之上,它的斜度介於陸架與陸坡之間,既0.5度到1度之間,從陸坡開始向處延伸500公里,由濁流從陸架與陸坡夾帶的厚厚沉積物所組成。沉積物從陸坡洩下,並在陸坡底下堆積,形成陸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