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帶新指導教師總結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青年教師身處教學工作一線,是學校發展的後備軍。青年教師的素質體現出學校的後勁和實力,指導教師起到關鍵作用,今天小編給大家找來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篇一

  由於新教師都是剛剛走上工作崗位,工作閱歷較淺,教學經驗不足,往往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傳幫帶或者一段時間的重點扶持和培養才能夠適應職業高中的教育教學工作。一年來,我校積極開展新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培訓工作,通過培訓,使新教師進一步鞏固了專業思想,熟悉了我校教育教學環境和教學常規要求,掌握了中職課堂管理的基本辦法、正確評價學生的方法以及教育科研的一般方法。促進了新教師的成長,為我校取得良好的辦學成效起了重要的作用。回顧我們的工作,主要有下面幾點做法和體會:

  一、制定培訓計劃,明確培訓目標

  為了確保新教師培訓工作能夠紮實有效地開展,學校不僅制定了《永嘉縣第二職業學校2012——2013學年新教師培訓方案》,還按學期規定了培訓時間和培訓內容。具體的培訓安排如下:

  .......

  與以往一樣,我們把“規範新教師的教學行為,提升新教師教書育人的水平。通過培訓,能使他們儘快成為合格教師、學科骨幹教師”作為培訓目標。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我們特別注重對新教師教學基本功和專業技術及教學水平的培養。教學基本功是完成教學任務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把教學基本功轉化為課堂教學能力,就會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專業技術及教學水平包括準確把握課標、正確處理教材和靈活運用教法的能力。

  二、搭建多種學習平臺,促進新教師成長

  學校除通過培訓班、周前會議、讀書活動等形式指導新教師學習教育心理學理論、現代教育技術、先進的教育思想及教學方法,使他們更新教育觀念,瞭解未來教育發展趨勢外,還通過開展“師徒共進”、“名家引領”等活動為新教師的搭建更多的學習平臺,促進他們學習,使新教師的事業心、責任心、師德水平不斷提高。1.開展“師徒共進”

  我們要求在編新教師都要有一位指導教師,每學期按計劃開展工作,發揮指導教師“傳、幫、帶”的作用。 “以老帶新”,“以優帶新”,“以學促新”等方式,帶動整體教師隊伍業務素質的提高。為了能保證師徒結對的效果,根據前幾年的經驗,本學年我們對師徒結對的要求進行了適當的調整:要求“師傅”與“徒弟”定期交流研討,解答“徒弟”的疑難問題,並提供專業諮詢;“師傅”檢查“徒弟”的教案每學期不少於5次,並對教案提出修改意見;“徒弟”每月聽“師傅”的課不少於2節;“師傅”聽“徒弟”的課每月不少於1節,並就教學目的要求、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過程設計、教學方法的使用,學法滲透等方面提出指導性意見;“師傅”指導“徒弟”班級管理工作、班級活動組織與設計等每學期不少於2次;“師傅”指導“徒弟”參加教育教學技能達標過關等活動;“師傅”學年末提交一份師徒結對工作總結,對新教師做出基本評價。

  我們還制定了新教師“教育教學技能達標過關”的標準,並對達標情況進行了專門的考核和評比。所有參加培訓的新教師都順利通過了“教育教學技能達標過關”考核。

  2.實施“名家引領”

  “名家引領”是促進新教師專業成長的最有效途徑。與以往一樣,我們充分利用本校優質資源,發揮本校名師的輻射作用,有計劃地安排他們給新教師開講座、上示範課等等。一年來,我們先後安排了金秀容、徐強、呂修軍、陳顯利、鄭麗娜、馬曉菁、謝麗莉、胡曉秋等校內優秀教師為新教師進行專題講座或為新教師開示範觀摩課。除了安排本校名師外,還邀請了樂清市職教教研員沈宗玖來校對新教師的課堂教學問題進行“診斷”,指出新教師課堂教學設計存在的問題;邀請了翔宇學校總校長盧志文先生來校與全體教師一起暢談職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與發展趨勢。通過此項工作的開展,激勵新教師積極向名家名師學習,為新教師的成長提供廣闊的舞臺。

  三、開展技能比武,提升業務水平

  為了儘快提高新教師的教學水平,我校在2012年下半年舉行了新教師教育教學技能過關達標考核,2013年上半年開展了新教師說課比賽。除此之外,我們還開展了新教師彙報課活動。為了準備這幾項活動,新教師們態度非常認真。一些新教師在活動中脫穎而出,進步非常快。比如,周培雷、姜聰聰、周文相、周曉武等新老師經過一年的培訓,他們的工作態度,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都得到了學校領導和老師們的肯定。

  四、取得成績

  經過一年的培訓,新教師工作責任心更強,工作熱情更高,教育教學理論水平和教學能力明顯提高,無論是期中期末教學常規工作檢查還是平時督查、抽查、隨堂聽課、學生測評新教師都表現良好。每位新教師的彙報課,都能深入鑽教材,較好把握學情,精心設計教程,恰當選擇教法,認真撰寫教案,都能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全身心投入課堂教學,教學效果好,得到大家肯定和好評,達到了預期效果。僅僅從教一年,一些新教師就在學校的教學比賽中展露頭角:周培雷、邵珮珮老師被評為縣教學新苗;周培雷、姜聰聰、周曉武、周文相等的學校公開課受到好評;蔣森勵輔導的學生在縣數學競賽中獲得三等獎;劉思詩在英語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大膽處理教材,從最基礎教起,嘗試賞識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篇二

  在王小紅老師的主持下,我們全區藝術教師參加了《中學藝術教師分層研訓的實踐研究》課題組有諸項活動,我和泉州科技中學的書法教師歐陽軍結為書法教學方面的“扶新促老的對子”正如,泉州市教科所的陳德煌老師說的:“新教師,充滿活力和激情,他們和老教師結成隊子,能夠點燃老教師心中原有的那一團火,讓老教師回想起自己當年的那一份對於教育事業的熱情和信心!並反思自己這麼多年來的教學經驗,進行反思和總結,同時把自己的經驗教授給新教師,讓他們少走彎路,能夠做出更多的成績!”

  在與新教師歐陽軍教學交流和探討的過程中,我深深的感覺到他是一位很優秀難得的書法專業青年教師,在課餘時間,歐陽軍老師在認真備課、編寫教學設計、製作多媒體課件的同時,不忘自己學科專業的長成,閱讀了大量的書法專著,不斷提高自己的內在素養,並能天天堅持臨池,在行草方法的很好的修養。在教學工作中歐陽軍老師能夠虛心求教,多次到我的課堂中來聽課,認真記錄,積極反思,對於我上課中的一些知識點和教法的處理,提出許多不同的意見和建議,讓我覺得找到了一個好同事,好知己,內心中感到了無比高興。

  這一學期我們還分別承擔帶教了泉州師院書法本科專業實習隊的工作,我和黎凌老師指導十四位書法實習生,歐陽軍老師指導八位實習生。這一次實習活動是我們“新老教師接隊活動”工作的細化和深入,我和歐陽軍老師一起商討如何指導和評價這些實習生,如何讓我們的書法課堂更有效果的進行教與學。活動開展的十分生動有趣,從中,我和歐陽軍老師、陳黎凌老師都有很大的收穫,覺得做為一位書法教師,真是要很淵博,很認真,很負責!

  在這學期“新老教師接隊活動”我和歐陽軍老師之間可以做到“取長補短”相互學習,從他的身上我也學到很多關於教材整合,課堂處理,學生評價等方面的新的方法和技巧,真正做到了“以老帶新,以新促老”這一結隊子的宗旨。在此活動中,我並沒有以老教師自居,而是向我們課題組的更多老師求教和學習,十分榮幸的是,我很尊敬和崇拜的知名書畫家——泉州六中的藝術教師林旭慈老師冒大雨來到我的課堂中聽課,併為我寫了評課的文章,讓我很感動!這裡我想引用林旭慈老師文章中的這一段話,來做為我們本學期的書法工作的總結:“書法學習是比較枯燥的,怎樣能讓學生輕鬆愉快地學到知識,就要找出高效恰當的教學手段,這需要教師豐富的教學經驗及長時間的思考。書法教師的水平,是包括書寫和理論的綜合水平以及教育教學水平。教學理論水平的重要性遠遠大於書寫水平,因為理論是中國傳統文化、書法史、技法和傳授的綜合體。一位合格的書法教師 要做到;

  一、要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

  二、要有一定的專業水平要掌握一定的書法理論,要通曉多種書體,要精通各種技法,要有一定的創作能力;

  三、要有科學的教育教學方面的知識;四、要有責任心和愛心。因此,必須在實踐中探索,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和素養,師之淵博,學之方能功倍。”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