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桑椹的技術

  桑椹果實叫桑果,桑棗,鮮食為主,味甜多汁,每年5—6月成熟,桑椹的栽培成了農民科技致富的一條渠道。那麼怎麼種植桑椹?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物種繁殖

  耐旱、不耐澇、耐瘠薄,對土壤的適應性強,用種子、嫁接和壓條繁殖。

  種子

  採取紫色成熟桑椹,搓去果肉,洗淨種子,隨即播種或溼砂貯藏。春播、夏播、秋播均可。夏播、秋播可用當年新種子。播前用50℃溫水浸種,待自然冷卻後,再浸泡12小時,放溼砂中貯藏催芽,經常保持溼潤,待種皮破裂露白時即可播種,按行株距20cm×30cm開溝,溝深1cm,每1公頃用種量7.5~15kg。覆土。約經10日出苗。苗高3~4cm間苗,去弱留強,並補苗。春、秋季按株距10~15cm定苗。

  嫁接

  袋接法,於嫁接前20日,剪接穗,溼砂貯藏,使砧木剪口處的皮層和木質部分離成袋狀,然後插入接穗,以插緊為止。芽接,春、夏季用“T”形芽接或管狀芽接套接。

  壓條

  早春將母株橫伏固定於地面,埋入溝中,露出頂端,培土壓實,待生根後與母體分離。春或秋季進行定植。按行株距2m×0.4m開穴,穴徑0.5~0.7m,穴底施入腐熟廄肥,上鋪薄土一層,栽入,填表土後,將植株向上提一提,使根部舒展,再填心土,壓實,澆水。定型後通過修剪、疏芽、摘心,養成一定樹型如地桑、低桑、中幹桑、高幹桑、喬木桑等不同型別。

  修剪可用拳式修剪法,每年在基部伐條,利用潛伏芽萌生新條,幾年後在修伐處成拳狀的樹疙瘩。另有無拳式修剪法、留枝留芽修剪法等。

  病害有桑萎縮病、桑疫病、桑褐斑病、桑根結線蟲病等。蟲害有桑螟、桑蟥、桑象蟲、桑白蠐、桑天牛、桑薊馬、桑始葉蟎等為害。

  中國是世界上種桑養蠶最早的國家,也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偉大貢獻之一。桑樹的栽培已有七千多年的歷史。在商代,甲骨文中已出現桑、蠶、絲、帛等字形。到了周代,採桑養蠶已是常見農活。春秋戰國時期,桑樹已成片栽植。

  桑椹的栽培技術

  1.立地條件:果桑的適應性強,無論栽植在黃綿土、沙壤土或壤土上,都能健康生長,水肥、光照越好,產量越高,一般耕地,田邊地旁,均可利用。

  2.品種選擇:以鮮食桑椹為主,宜栽無籽大十和紅果2號。前者果味佳,成熟早;後者產量高,較耐寒。以加工桑果汁等為目的,宜選用紅果1號、紅果2果,8632。紅果1號耐寒,特高產。注意,無論栽哪個品種,都必須配置5-10%的雄株作授粉樹

  3.栽植密度:無籽大十品種枝條較軟,樹形鬆散,採用行距150cm、株距120cm每畝370株形式;其他品種枝條直立,樹形緊湊,採用130cm×100cm或130cm×130cm形式。

  4.定植:秋末落葉後至第二年開春發芽前為栽培時期。整平土地,按株行距挖50cm深的溝槽,施入土雜肥和磷肥。把購回的桑苗大小分開,將結果樹與授粉樹合理搭配佈局,栽後澆足定根水。

  5.修剪:開春發芽前,距地面40cm高處平剪。6月初,對生長健壯的枝條留15-20cm平剪,促發側芽。當年加強水肥和防蟲管理,使其快速成長.第二年春就有桑葚初產,採果後要對桑樹定形修剪,每株選留3-4個粗壯枝,基部留長15-20cm平剪,成為支幹。支幹上萌發新枝,即為下年結果枝。

  6.施肥

  以滿足樹體生長和果實良好發育對各種營養元素需求為標準,施肥的原則是: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夏伐抽芽肥為主,其他為輔;N、P、K要適當搭配。

  第一年為使植株迅速生長,儘量施有機肥滿足營養生長,以打好第二年採果的基礎。一般種植時施基肥有機複合肥100kg,6月上旬施壯杆肥尿素15kg,8月上旬相機施肥10公斤。施肥時看樹勢靈活操作,化肥撒施在主杆外圍15-30cm。

  栽種第二年後可投產,投產以後每年施肥量與方法:一般“十大”果桑需總肥量NPK三元複合肥每畝70kg,優質有機肥60擔,或有機複合肥100公斤。

  具體的施肥與時間可分兩個階段共四次進行:

  第一階段夏伐後稱逼芽壯梢肥,每畝施高濃度複合肥20-30kg,分兩次施。第一次夏伐後6月中旬開溝施入複合肥20kg。第二次在8月中下旬,每畝施複合肥10㎏,以促進枝條的健壯生長。

  第二階段稱壯芽促果肥,也分兩次施。第一次在果桑萌芽前約2月下旬每畝開溝施入有機高濃度複合肥50-60kg。最後一次施肥在4月下中旬,此次施肥要看樹勢施肥,樹生長特別旺盛的地塊少施或是不施,長勢不是很旺的地塊每畝施複合肥10-20kg左右,目的是促進幼果生長。施肥可在雨後撒施。

  7.病害防治: 開花前後和青果期,用 40%菌核淨可溼性粉劑800-1200倍液,或70%甲基託布津粉劑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對枝、幹、葉、果和地表全面噴灑預防,每隔6天一次,共噴2-3次;有病時,每4天一次,直至少量桑果由青變紅時停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