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下冊質量檢測試題及答案

  在八年級的歷史學習階段,認真做好歷史試題的練習,把握好每一次重要的歷史考試吧,以下是小編給你推薦的八年級歷史下冊檢測試題及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八年級歷史下冊質量檢測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1.“紅色象徵革命,旗上的五顆五角星及其相互關係象徵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你知道這是什麼旗嗎?

  A.中國共產黨黨旗 B.中國國民黨黨旗

  C.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D.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

  2.為了徹底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1950年,人民政府頒佈了

  A.土地法案 B.減租減息的土地政策

  C.《中國土地法大綱》 D.《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3.你如何理解“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這句話?把你認為不正確的一項選出來。

  A.中國人民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

  B.中國人民從此成為國家的主人

  C.中國從此能站著生活了

  D.中國人民終於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壓迫,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4.以下哪件事不是發生在1950年土地改革以後?

  A.農民們早出晚歸,積肥、修堤,添置耕牛和農具

  B.湖南省一年就動工建水塘九萬八千多個,修堤壩二萬二千多座

  C.遼寧金縣農民晝夜不停地拉土墊地,把一千多畝鹽鹼地變為良田

  D.安徽省某地農民把收穫的三分之二交給地主

  5.我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採取的主要方式是

  A. 沒收資本家的財產 B. 開展合作化運動

  C. 組織生產合作社 D. 實行公私合營

  6.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建立的標誌是

  A.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 B.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公佈之後

  C.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編制

  7.無論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改革主要是解決了

  A.提高勞動者積極性問題 B.改善勞動者待遇問題

  C.改善勞動者勞動條件問題 D.提高領導者的素質問題

  8.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發展三步走戰略是黨的哪次會議後製訂的?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9.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直接得益於

  A.馬克思主義 B.毛澤東思想 C.鄧小平理論 D.“三個代表”思想

  10.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形成於哪次會議後

  A.中共十一大 B.十一屆三中全會

  C.十屆三中全會 D.中共十二大

  11.我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

  A.戶籍改革 B.城市規劃

  C.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 D.國有企業的改革

  12.民族問題關係到國家的安定團結,為有效解決民族問題,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

  A.民族平等制度 B.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C.民族歧視 D.共同發展

  13.我國已設立的省級民族自治區是

  A.x疆、內蒙古、雲南、寧夏、x藏

  B.x疆、內蒙古、河北、遼寧、x藏

  C.x疆、內蒙古、廣西、寧夏、x藏

  D.貴州、黑龍江、吉林、湖南、廣西

  14.在“一國兩制”構想的指導下,1999年迴歸祖國的是

  A.香港 B.澳門 C.臺灣 D.九龍

  15.當前,實現臺灣和大陸關係平穩發展,並進而實現兩岸和平統一的前提是

  A.兩岸舉行和平談判 B.堅持一箇中國的原則

  C.實現雙方領導人的互訪 D.在經貿領域展開合作

  16.國際關係複雜多變,被國際社會公認為處理國與國關係的基本準則是

  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獨立自主五項原則

  C.四項基本原則 D.共同發展原則

  17.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這一合法權利被恢復是在哪一屆聯合國大會

  A.第24屆 B.第25屆 C.第26屆 D.第27屆

  18.野菜和粗糧如今成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對於這種現象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A.講究營養均衡,粗細搭配

  B.人們在憶苦思甜

  C.綠色食品等科學衛生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D.中國人民的吃飯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

  19.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就業制度發生了一系列變化,具體表現為①“鐵飯碗”逐漸被打破 ②就業渠道拓寬,人們可通過人才市場自主選擇職業 ③持證上崗,就業培訓、公開招聘等新鮮事物層出不窮 ④這種制度不要求人們學習,不需提高就業能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20.隨著改革的深入,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也逐步建立和完善起來,具體表現為 ①國有企業下崗職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工作普遍得到加強 ②設定了醫療保險制度③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進一步健全④興建養老院、孤兒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有關知識,正確回答問題。 21.閱讀下面材料: 材料一:“這一次,我們摸了一下美國軍隊的底。對美國軍隊,如果不接觸它,就會怕它。我們跟它打了三十三個月,把它的底摸熟了。美帝國主義並不可怕,就是那麼一回事。”

  ——毛澤東 材料二:“這場戰爭雄辯地證明: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今天的任何帝國主義的侵略都是可以依靠人民的力量擊敗的。”

  ——彭德

  材料三:“紅色中國不是在全球尋求霸權的強國。坦白的說,參謀長聯席會議認為,這個政策指麥克阿瑟的提議會將我們捲入一個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和錯誤的對手打的錯誤的戰爭。”

  ——來自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給總統的報告

  回答問題:

  ①材料一中毛澤東說“我們跟它打了三十三個月”指的是哪次戰爭?這次戰爭的具體時間是在何時?

  ②材料二中彭德懷說“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此話的依據是什麼?

  ③材料三中他們認為的錯誤是什麼?

  22.閱讀下列材料:

  1949年3月23日,毛澤東和中央機關離開西柏坡前往北平。這一天,天氣格外晴朗,太陽一出來就把西柏坡的山山水水照得金光燦爛。毛澤東興致盎然,風趣橫生,說:“今天是進京‘趕考’嘛。”周恩來笑道:“我們都應當考及格,不要退出來。”毛澤東鄭重地說:“退出來就失敗了。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

  請回答:

  ①毛澤東和周恩來是在什麼形勢下說這番話的?

  ②“進京趕考”的含義是什麼?

  ③中國共產黨“進京”七年的成績有哪些?

  23.材料一:“鳳陽地多不打糧,碾子一住就逃荒,只有鳳陽女出嫁,不見新娘進鳳陽。”

  --“”時期流傳於鳳陽民間的花鼓詞

  材料二:“說鳳陽,道鳳陽,改革鼓點先敲響,三年邁出三大步,如今飛出金鳳凰”

  --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鳳陽民間的花鼓詞

  材料三:70年代農村的經濟改革最早發生在安徽鳳陽縣。1978年12月的一天夜裡,安徽鳳陽縣犁園公社小崗生產隊的20戶社員,除兩戶無人在家外,18戶的代表聚集在村裡一間屋裡祕密寫下了一張契約。在契約中,每戶農民保證完成全年上交糧食任務,不向國家伸手要錢要糧,如不成功,幹部坐牢殺頭也甘心,如發生意外,社員保證把幹部的小孩養活到18歲。18個農民在保證書上按了指印或圖章,之後他們把牲畜、土地分到每戶手中。年底小崗生產隊的全年糧食產量由原來的3萬多斤一下提高到12萬多斤,第一次向國家交了公糧,還了貸款。小崗生產隊農民的實踐得到了黨中央的支援,其做法迅速在全國農村得到推廣。

  ①你認為材料一所描述的現象出現的原因是什麼?

  ②你認為材料二所描述的現象出現的原因是什麼?

  ③材料三中“小崗生產隊農民的實踐”,後來逐漸形成為我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制度。這項制度的名稱是什麼?

  ④2001年中國申奧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與材料二有無聯絡?談談你的看法。

  24.《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一書中指出:在前後約二十年1957~1976之久的長時間裡,我們黨在兩個問題上都一再發生失誤。

  請回答:

  ①這兩個問題指的是什麼問題?

  ②這些嚴重的失誤給了我們哪些教訓?

  八年級歷史下冊質量檢測試題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C

 

D

 

C

 

B

 

C

 

A

 

C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B

 

D

 

B

 

B

 

A

 

A

 

C

 

B

 

  二、非選擇題。

  21. ①抗美援朝,1950年10月—1953年7月 ② 抗美援朝取得勝利③沒有認識中國人民的鬥爭精神

  22.①人民解放戰爭取得了勝利,新中國即將建立。 ②建立、鞏固新生的政權 ③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通過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三大改造完成等。

  23.1吃大鍋飯嚴重束縛了生產力的發展,挫傷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導致了他們的集體貧窮 2農村經濟體制改革,調動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解放了生產力,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3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4有,正是由於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促進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增強,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國際影響力日益擴大,這些都是中國成功申奧,順利加入世貿組織的重要原因。

  24.①黨的指導思想發生偏差,經濟建設違背規律。②社會主義建設曲折,充分說明實事求是,解放思想,按客觀規律制定政策、方針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