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脫貧攻堅的演講稿

  打贏脫貧攻堅戰,決戰決勝,一靠戰略,二靠戰術,三靠戰士,這是兵家常識。小編為你分享了,希望能夠幫到你。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大家晚上好!

  我的題目是:秉承先烈遺志 奮戰脫貧攻堅。

  赤水是革命地,遵義會議之後,在毛澤東主席、周恩來副主席、朱德等指揮下,在川、黔、滇邊境廣大地區進行的一次決定性運動戰戰役。如今的赤水市發生著鉅變,實現跨越發展。

  新時期的人們在物質上、生活上、工作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斷追求。然而,是否仍然有人記得當初的革命先烈們,是否還有人秉承著這些先烈的遺志?

  是的,有,那是中國共產黨人。

  雷鋒、郭明義、焦裕祿、孔繁森、錢學森、吳孟超、丁曉兵等等等等,他們用奮鬥與犧牲,書寫著對真理和信仰的執著,對祖國和人民的忠誠,他們用一生去詮釋共產黨員的標準。當我們凝視他們的時候,他們是那樣地不同,但又是那樣地相似;在他們身上,我們能夠穿越時空的阻隔,找到一種水滴石穿的精神力量。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共產黨員應當充分發揚“水滴石穿”的精神。“堅硬如石,柔情似水——可見石之頑固,水之輕飄。但滴水終究可以穿石,水終究贏得了勝利。”這是當知青時寫下的一段話。在新常態下,必然會面臨各種錯綜複雜的局面,是迎難而上,還是畏難而逃,這就看我們黨員同志能否秉承革命先烈的遺志,將水滴石穿的精神傳承下去。

  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那就什麼也別想做,什麼也做不成。但僅有勇氣還是不夠。一滴滴水對準一塊石頭,一個釘子對準一個眼,目標一致,矢志不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滴下去——這才造就出滴水穿石的神奇!我們今天的工作又何嘗不是如此。

  奮戰脫貧攻堅的工作中,有多少共產黨員在默默無私地奉獻著。我看見:有的,經常專心工作,而忘記了下班時間;有的,因為工作忙碌,顧不上照顧家裡的老人和孩子;有的,可以為了工作連續吃幾天方便麵;還有的甚至因為太累了多次趴在辦公室睡著了。熬夜加班、深夜走訪、宣傳幾乎成了常態。

  哪裡有困難,那裡就有共產黨員衝鋒在前的身影。他們,沒有好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沒有為付出而後悔,沒有為忙碌而埋怨。因為,他們心中有一個遺志,他們心中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有了一致的志向和信仰,有了艱苦奮鬥的實幹,還有什麼不能實現?

  “默默無聞,兢兢業業”已經成為官渡這個集體不用加以修飾的代名詞,他們用平凡的身軀,秉承著先烈的遺志,風雨兼程,繼續奮戰脫貧攻堅。正是這種精神激勵著我們,指引著我們的前進方向。

  今後,我要以優秀共產黨員為榜樣,以飽滿的熱情和最佳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工作中去,不斷學習,提高管理與服務水平,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項工作,在同步小康駐村工作中,展示出共產黨人應有的職業素質和業務水平,努力為官渡龍寶村脫貧攻堅奔小康做出應盡的貢獻。

  同志們,讓我們高唱:秉承先烈遺志、奮戰脫貧攻堅;讓我們將紅色基因代代傳 同心共築中國夢!

  篇2

  有人說:“農村是一所大學、一個大舞臺、一個大熔爐,能夠從基層幹起,才能夠經風雨、長見識、成良才。今年二月,懷揣著對未來的期許和對人生價值的追求,我來到了雲霧山鎮板橋村,成為一名駐村工作者。

  駐村,我是幸運的。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我從小就目睹了農村土地的貧瘠,感受了農村生活的艱辛,我一直都想尋找機會回到大山深處,用自己的雙手為山裡的老百姓做點力所能及的事。今年,我幸運的被局黨委推薦到板橋村開展駐村工作,在倍感驕傲和自豪的同時,如何讓板橋村的貧困群眾擺脫貧困,與全縣人民同步進入小康,是我日思夜想的問題,更是我踐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具體實踐。

  板橋村共有貧困戶51戶123人,為讓貧困戶儘快脫貧,我們針對貧困戶的現狀,因地制宜,量身打造,想盡各種辦法幫助貧困戶脫貧。

  作為眾多農村駐村幹部中的一員,能夠為村民們做實事、辦好事,並且能夠感受老百姓的快樂,是一件無比欣慰的事情,尤其是看到他們讚許的眼神時,更是如獲珍寶般快樂。板橋村貧困戶鍾邦蘭,長期患有癲癇病,但因家境貧寒從未去過醫院檢查,我與駐村工作隊張勇隊長得知這樣的情況後,積極聯絡醫院為鍾邦蘭進行診治,開出診斷證明書,納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報銷範圍。此時,常常抱怨命運不公的她,眼睛裡沒有了疑惑,有的只是激動的淚水;嘴裡沒有了責難,有的只是說不出的喜悅。她走過來拉著我和張隊長的手斷斷續續的說:“謝謝!謝謝你們!謝謝黨的好政策!”那一刻我流淚了,但不是因為心酸,而是為民解憂之後的輕鬆!

  板橋村貧困戶麻葉菊是我的包抓物件,我第一次去她家的時候有一種說不出的揪心,麻葉菊已經70多歲了,她卻是家裡的主要勞動力,她得養活患有精神病的兒子和在縣城求學的孫女。一個70多歲的老人本應享受天倫之樂,可她卻還要為了生計奔波。如何幫助這位老人渡過難關呢?回家我後久久不能入睡。第二天我又來到了麻葉菊的家裡,與她進行了一次長達3個小時的交談,與她交談中我瞭解到他的小孫女是他從路邊揀回來的,而最讓她犯愁是小孫女每個星期的生活費,我聽著聽著眼淚不停地在眼眶裡打轉,我對麻葉菊說:麻姨,你不要焦急,不要害怕,我以後就是你孫女的媽媽,以後你小孫女的生活費、學費、其他費用由我來承擔,我把她當自己的女兒一般對待。麻葉菊眼角的皺紋舒展開了,他笑了!我也笑了!這便是服務百姓之後的快樂!

  這些例子只是我們衛計系統踐行“兩學一做”、推進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還有的同志為貧困戶協調解決看病就醫相關事宜,短短的半年時間,已為4名貧困患者免費提供了瞼內翻矯正術,為120餘名貧困人口提供了就醫綠色通道;有的同志在貧困人口住院期間提供親情般的陪護;有的同志為貧困戶推銷雞蛋、鴨蛋等土特產品等等,合力助推貧困戶脫貧。

  駐村,我是充實而無悔的。駐村工作伊始,我每天的工作日程都安排得滿滿的,白天與村幹部入戶摸底瞭解貧困戶的基本情況,晚上整理資料,根據每戶不同的情況為他們定規劃、謀長遠。這滿滿的工作讓我變得充實起來。

  這些看似很小很雜的工作,我投入了自己的真情,付出了自己的心血,我更是在繁忙中體會了駐村的充實。我可愛的女兒常常打電話責怪我:媽媽昨天晚上我又沒有看到你,媽媽你到底還要不要我!每每聽到這樣的責備,我除了心酸便是自責!哪有媽媽不想陪伴自己孩子的呢?可我是一名黨員,黨交給我的任務我必須完成,駐村我是無悔的!

  駐村,我是光榮的。光榮,不是因為我在這崗位上的貢獻有多大,也不是因為我的能力有多強,而是因為我們是黨和群眾溝通的橋樑,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所以我堅信:智慧源於勤奮,偉大出自平凡。我將忠於自己的選擇,把“兩學一做”踐行在推進脫貧攻堅上,用駐村工作的實際行動去詮釋同步小康工作,讓我的汗水滴落在板橋村的每一個角落,滋潤村民們乾涸的心田,溫暖我無悔的青春,讓如歌的青春在脫貧攻堅上閃閃發光。

  篇3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脫貧攻堅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脫貧攻堅任務作出部署,動員全黨全社會力量齊心協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我們必須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和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學習領會同志扶貧開發思想,堅持精準發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鉅的任務

  “十三五”規劃建議指出:“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鉅的任務。”這是對脫貧攻堅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域性中所處位置的準確判斷。越是任務艱鉅越要迎難而上,確保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這是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的需要,更是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的體現。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一個突出短板。短板必須補齊,否則影響全域性。正如同志指出的:“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關鍵在貧困的老鄉能不能脫貧。”“我們不能一邊宣佈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另一邊還有幾千萬人口的生活水平處在扶貧標準線以下,這既影響人民群眾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滿意度,也影響國際社會對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認可度。”我們必須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不辱使命、勇於擔當,只爭朝夕、真抓實幹,加快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這塊突出短板。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現實需要,也是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基礎和前提。同志指出:“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他還指出,新中國成立前,我們黨領導廣大農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讓廣大農民翻身得解放。現在,我們黨就是要領導廣大農民“脫貧困、奔小康”,就是要讓廣大農民過上好日子。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如果貧困地區長期貧困,面貌長期得不到改變,群眾生活水平長期得不到提高,那就沒有體現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就不是社會主義。

  當前我國脫貧攻堅形勢依然嚴峻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實施大規模扶貧開發,使7億多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我國脫貧攻堅形勢依然嚴峻,中西部一些省自治區、直轄市貧困人口規模仍然較大,而且剩下的貧困人口大多數分佈在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連片特困地區,貧困程度深,致貧原因複雜,減貧難度大,脫貧成本高。扶貧開發進入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期。

  貧困人口規模大、貧困程度深依然是我國貧困問題的基本特徵。目前,全國有14個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592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12.8萬個貧困村、近3000萬個貧困戶、7017萬貧困人口。而且,現有貧困人口主要分佈在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自然條件差,基礎設施薄弱,公共服務水平較低,減貧邊際效應不斷下降,增收難度不斷加大,貧困代際傳遞趨勢明顯,是難啃的“硬骨頭”。

  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內生動力和發展能力弱的現象依然十分普遍。2014年,全國592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農民人均純收入6610元,比全國農民平均水平低3282元。老少邊窮地區貧困問題集中,貧困人口普遍存在受教育程度低、健康水平低的“兩低”情況,自我發展能力弱。建檔立卡貧困村70.8%沒有集體經濟,內生髮展動力嚴重不足。貧困人口致貧因素較多,因病致貧、因學致貧突出,缺資金、缺技術普遍,因病返貧、因災返貧、因市場風險返貧常見。

  貧困地區區域性貧困、發展基礎差的狀況還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全國12.8萬個建檔立卡村中,6.9萬個行政村不通客運班車。87.1萬個自然村中,33萬個不通瀝青水泥路。貧困地區農田有效灌溉面積比全國平均水平低近20個百分點。建檔立卡戶中有652萬戶飲水困難,580萬戶飲水不安全。貧困地區公共服務水平偏低,市場主體發育不足,市場體系建設滯後,產業發展處於價值鏈低端。貧困縣的存貸比普遍在40%左右,儲蓄外流嚴重。

  扶貧政策針對性不強、特惠支援不足問題依然存在。現有政策部分落實不到位、財政投入明顯不足、行業支援缺少特惠、工作責任落得不實、社會動員支援體系薄弱等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解決。過去貧困面大,一項普惠政策就可以使許多貧困人口增加收入,越過溫飽線。現在,貧困人口大多數自身能力弱,或者居住在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方,僅靠自己很難參與發展程序、享受發展成果。

  精準發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同志指出,“扶貧開發推進到今天這樣的程度,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關鍵是要找準路子、構建好的體制機制,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這為脫貧攻堅明確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在脫貧攻堅,脫貧攻堅的出路在於精準施策。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編制好“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著力完善綜合性扶貧政策措施和健全脫貧攻堅保障體系的規劃,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落實到規劃中,確保精準施策、實招更實。一是建設國家扶貧開發大資料平臺,在精準識別上摸實情,真正解決好“扶持誰”的問題,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打好基礎。精準識別既要體現靜態的精準,把現在的貧困人口找出來;又要體現動態的精準,把脫貧的人口退出去,把返貧的人口納入幫扶物件。二是建設省級扶貧開發投融資平臺和縣級扶貧開發資金專案整合管理平臺,拓展扶貧投入渠道,切實增加扶貧投入。在縣一級,把專項扶貧資金、相關涉農資金和社會幫扶資金捆綁集中使用,加強資金監管,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果。推動扶貧開發專案與行業重大專案、重大工程、重大政策試點安排相銜接,扶貧開發規劃與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特色產業發展、新農村建設等規劃相融合,把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作為脫貧攻堅重點。三是建設鄉村扶貧脫貧落實工作平臺。在貧困鄉建立扶貧工作站,在貧困村選派好第一書記、建設好駐村工作隊,配合村兩委落實幫扶措施和幫扶責任,保證貧困戶有人幫、有人扶。進一步完善中央統籌、省自治區、直轄市負總責、市地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強化脫貧工作責任考核,對貧困縣重點考核脫貧成效。四是建設社會扶貧對接平臺,以社會扶貧網為載體,實現貧困村貧困戶幫扶需求和社會扶貧資源有效對接。

  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貫徹落實同志提出的“六個精準”要求,做到扶持物件精準、專案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堅持扶貧開發與經濟社會發展相互促進,堅持精準幫扶與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開發緊密結合,堅持扶貧開發與生態保護並重,堅持扶貧開發與社會保障有效銜接。繼續深化貧困縣考核、幹部駐村幫扶、精準扶貧、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金融服務、社會參與等精準扶貧機制改革,建立健全考核機制、貧困退出機制和第三方評估機制,為精準推進提供體制機制保障。大力實施七項專項行動,把行業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落到實處:實施教育扶貧行動,確保教育脫貧一批,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實施健康扶貧行動,確保醫療救助緩解一批,提高貧困人口身體素質,減輕其醫療負擔,努力減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實施金融扶貧行動,拓寬扶貧投入渠道,為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實現自我發展提供金融支援;實施勞務協作對接行動,推動轉移就業脫貧一批,探索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城鄉統籌扶貧脫貧的新模式;實施交通扶貧行動,改善建檔立卡貧困村貧困戶交通條件,為其加快發展、脫貧致富創造條件;實施中央企業與革命老區百縣萬村幫扶行動,精準扶貧到村到戶,助推革命老區脫貧攻堅;實施民營企業萬企幫萬村行動,營造社會參與扶貧氛圍,幫助貧困村貧困戶增強內生動力和市場活力。各地要因地制宜實施精準扶貧工程,把專項扶貧政策措施落實到村到戶:實施整村推進工程,改變貧困地區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發展致富產業;實施職業教育培訓工程,對參加中高等職業教育的貧困家庭子女加大扶持力度,提高轉移就業成效;實施扶貧小額信貸工程,幫助貧困家庭發展生產;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解決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問題;實施電商扶貧工程,幫助貧困地區開啟產品銷路;實施旅遊扶貧、光伏扶貧、構樹扶貧、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龍頭企業帶動等工程。

  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脫貧攻堅必須穩紮穩打,一步一個腳印,確保各項扶貧政策措施落到實處,積小勝為大勝,最終取得全面勝利。要層層落實責任。堅持黨的領導,五級書記一起抓,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落實貧困縣主體責任,促使其把主要精力用在扶貧開發上。落實相關部門的行業扶貧責任,把扶貧任務優先納入行業規劃並認真實施。落實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的幫扶責任,不脫貧不脫鉤。夯實精準扶貧基礎,建立分類施策政策體系,確保扶貧資金和政策精準落實到村到戶到人。加強貧困村基層組織建設,充分調動貧困群眾的積極性,提高其參與度、獲得感,激勵其自力更生,激發其脫貧的內生動力與活力。實施更廣泛的社會動員:提高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定點幫扶、東西部扶貧協作的精準性、針對性、有效性;進一步動員民營企業、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廣泛參與,凝聚扶貧攻堅強大合力。加強扶貧機構隊伍能力建設,提高幹部攻堅克難能力和水平。大力加強宣傳:宣傳同志扶貧開發戰略思想,凝心聚力;宣傳扶貧成就,堅定全國人民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宣傳脫貧致富典型,堅定貧困群眾改變命運的決心;宣傳社會各界對貧困人口的關心,弘揚中華民族扶危濟困優良傳統;宣傳黨的扶貧政策,促進政策落實到村到戶到人。


1.關於脫貧攻堅優秀演講稿

2.脫貧攻堅主題演講稿

3.關於脫貧攻堅演講稿範文

4.弘揚優良傳統推動脫貧攻堅發言材料

5.脫貧攻堅講話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