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式即興演講的特點

  我們一般說的即興演講總結有兩大基本型別:生活場景式的即興演講和命題測試式即興演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歡迎借鑑參考。

  1.把握現場氣氛,與聽眾產生共鳴

  生活是五光十色的,不同的場景有不同的色彩和情勢,各種特定場景有各種不同的現場氣氛,或莊重嚴肅,或輕鬆歡快,或喜慶熱烈,或悲傷惋惜等。

  即興演講的感情基礎一定要與場景氣氛和諧一致,只有這樣才能使聽眾產生好感;反之則會大煞風景,使人難堪,演講者的形象也會黯然失色。

  例如,馬寅初先生的一句話演講。

  我國著名學者馬寅初先生擔任北京大學校長期間,有一次,曾經在百忙中參加中文系郭良夫老師的結婚典禮。賀喜的人們發現校長親臨現場,情緒頓時高漲起來,鼓掌歡迎馬校長即席致辭。馬寅初先生本來沒有想到要講話,但置身於喜慶的環境裡,不能有違眾人的意願,但是,講什麼呢?講幾句場面話吧,馬校長沒有這個習慣;講做學問吧,顯然不合時宜。突然,他靈機一動,來了個一句話的演講:

  我想請新娘放心,因為根據新郎的大名,他就一定是位好丈夫。

  人們聽了馬校長的這句話,起初莫名其妙,後來聯絡新郎的大名,才恍然大悟:良夫,不就是善良美好的丈夫嗎?於是都開懷暢笑起來。

  這裡馬校長的演講以事主的姓名來展開說辭,引申發揮自己要表達的意思,適應了現場的歡樂、輕鬆的氣氛。

  2.瞭解聽眾,把握講話分寸

  在各種場景的即興演講中,有時聽眾的構成較單一,有時聽眾的構成則較複雜,只有瞭解了聽眾各方面的差異,才能避免顧及不全,或迎合了一些人,或冷落了一些人,才能做到出言得體、分寸適度、恰到好處。

  1966年,現代著名文學家林語堂從美國回臺灣島定居。同年6月,臺北某學院舉行畢業典禮,特邀林語堂參加,並請他即席演講。

  在林語堂演講之前,安排了幾位頗有身份的演講者,發表了冗長、乏味的演講,令臺下聽眾昏昏欲睡。林語堂發言時,他抬腕看錶,已是11點半了,他快步走上講臺,僅說了‘句話:“紳士的演講,應該像女人穿的迷你裙,越短越好。”然後就結束了演講。

  林語堂的演講考慮了聽眾的情緒以及時間的因素,言簡意賅地點出了鮮明的主題。

  3.把握自己身份,新穎別緻

  在各種生活場景中即興演講之前,必須考慮清楚,你與聽眾的關係怎樣,是站在哪個角度,以怎樣的身份,代表誰來講話或同學,或同事,或上級,或客凡等。只有這樣,演講才會新穎別緻,獨具特色。

  例如,《我為什麼報考導遊》的演講者尹浩洋,便是從自己獨特的身份——教師、男性、30歲出發,談自己報考導遊的不利條件和有利條件。使即興演講成為“這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