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興演講的五大策略和即興感想的六大方法

  即興演講是演講主體在事先無準備的情況下,就眼前的場面、情境。事物、人物即席發表的演講。因此,其時境性強,屬有感而發,所以和演講者的氣質型別有密切關係。要想在即興演講中獲得成功,即興演講者不僅要了解自己的氣質型別,還要注意研究各種氣質在即興演講中應注意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歡迎借鑑參考。

  在許多人的說話經驗中,都對即席演講或即席發言存在一種恐懼感,因為恐懼感就成為即席演講或即席發言必須設法克服的一種壓力。

  首先,要指出的是,即席演講應該不是你所想象的那麼困難或可怕。很多人對這件事似乎習慣地或莫名所以地過度反應了。其實我們大可不必“如臨大敵”面對它。廣義而言,日常生活中與人會話便是一種即席發言的基本形式別人說一句,你跟著響應一句,雙方你來我往,進行未及事先準備的對話,這件事一般人都認為很輕鬆平常,為什麼一碰到“即席演講”就認為很困難很恐懼呢?一般聊天會話屬於非正式的“即席發言”,而所謂“即席演講”則大都是面對眾人,場合較為正式的談話。這是兩者的基本差別所在,但兩者具有“即席為之”的共通之處。有了這點認識,再以平日“即席說話”的豐富經驗作為基礎,相信我們就能夠漸漸降低以往對“即席演講”所抱的那種已被誇張的恐懼或焦慮了。

  事實上,臨時被要求發言,或多或少感到緊張是很正常的。只要不會緊張到“語無倫次”或膛目結舌愣在那兒總還算是無傷大雅。適度的緊張有時反而有益,因為這樣往往更能流露出演講者的坦誠與熱誠,因而更容易贏得聽眾的共鳴和讚許。畢竟,聽眾對即席演講者期望是比較不那麼苛刻的。

  即席演講應做到十六字箴言,就是“從容上臺”、“鎮靜構思”、“熱誠發言”及“大方表演”。當你在毫無預期的心態下突然被邀請上臺時,千萬不要任令“緊張”這個“搗蛋鬼”把你整個人給控制住。你必須設法很大方很從容地接受那“突如其來”的“任務”,這是最要緊的第一步!如果你一時控制不了緊張的情緒,使得心臟驟然間怦怦然亂跳一通,那麼你很可能在一霎那間渾身冷汗直冒,手腳發軟,牙齒打顫,緊接著腦子裡一片空白。如此一來,如欲順利完成此項任務恐怕就少有可能了。因此,“從容上臺”或不必上臺,只要起立或端坐即可是極為關鍵的第一步。這四個字代表著鎮定迎接任何“挑戰”的素養--你得告訴自己:“不要怕,不必怕,臨時說幾句話沒有什麼大不了!”一旦完成了這種最根本的心理建設後,你就能面帶微笑,氣定神閒地抬頭挺胸,以健康優雅、充滿自信的步伐走上講臺了。

  在邁出這極重要的第一步的同時,當然要做好“鎮靜構思”的工作。嚴格說來,這兩件事必須同步展開並且幾乎同時完成。在任何正式或非正式的即席發言場合中,“鎮靜構思”的成果好壞直接決定該次講話質量的高低。一般人往往誤以為“即席演講”是連一點準備時間都沒有的。實際上,從被點名上臺的一霎那算起,到走上講臺或從座位上起立站妥為止,通常都能“偷到”三十秒左右的寶貴時間。有經驗的即席演講者通常都能好好利用這段難得的一丁點時間,很鎮靜而又迅速地展開“構思”的任務。即席演講最讓人著迷的妙處也許就在這裡。即席演講最困難的地方,說穿了就在於能否緊急動腦筋想清楚要說什麼和怎麼說,因此,如何做好“臨場構思”便成為決定成敗的關鍵課題。

  第一,要看現場需要

  在時間許可範圍內處理演講內容的佈局事宜,亦即依照開場白、主體和結語三段組織來把所欲表達的內容有系統地架構起來。

  第二,要善於利用現場各種可用的資源

  包括描述現場某些佈置所帶給你的某些聯想,或評述其他剛講完話的演講者的某些與你講題發生巧合關聯性的話語。這樣做,很容易激發聽眾的高度興趣和認同,而且你的機智表現也能有效增強你的感召力和說服力。

  第三,要在平時依照經常強調的“多讀書、多思考、多練習、多觀摩、多演練”的演講方法

  盡力多下功夫,假以時日,應該就能培養足夠的信心和能力,來迎接即席演講的挑戰了。這方面的信心與能力確實要靠長期積累的學養、膽識、眼光和經驗才能逐步培育成功。因此,我們可以說,即席演講是可以而且需要事先準備--有賴一輩子持續不斷準備的一門才藝。

  第四,要馬上確定你針對講題想要採取什麼樣的立場並依據你對聽眾背景和需求的瞭解,想要為著何種發言目的而表達什麼主旨

  你可以從資訊性、說服性、鼓舞性、娛樂性和社交性等選項中擇定你的發言目的。同時據此急速敲定你打算呈現的基本立場和核心題旨。通常這種演講都僅有幾分鐘長,所以你必須在這很短的時間內把焦點集中在一兩點,或頂多兩三點與講題有關的論點上。即使你一時有很多話可說,你也不宜貪多,必須加以取捨剪裁,只挑具有實質意義的重點來說。

  第五,要養成“站著思考”的習慣,增進邊說邊想的才能

  倘若來得及的話,可以將上臺前緊急腦力激盪所獲得的主要論點,用幾個關鍵詞寫在小紙條上,如果時間不允許這麼做也沒關係,只要心中記牢重點並依序妥為申述就行了。在邊想邊說的過程中,可以儘量運用聯想法、發問法、歸納法、演繹法、對照法、引述法、比喻法和舉例法等思維方法,以便擴充套件“站著思考”的空間,並靈活打通有助於連結講題的思路。只要講題不致太過於生澀艱難,大概就能侃侃而談,乃至出口成章了。

  成功演講的首要條件乃至於內容既新鮮又豐富同時表達既生動又自然,所以通過上述“臨場構思”的步驟之後,尚須實踐“熱誠發言、大方表演”法則,將一流的內容透過一流的技巧發揮出來。

  即席發言構思方法運用培訓發散思維的方法:

  a、表達強烈願望--願為事業獻身--指出必勝的光明前途--表達感激之情。

  b、歡迎眾人到來--表達高興心情--表明自己觀點聯絡實際--表達祝福。

  c、答謝詞表示感謝--回顧過往生活--兩者間相互促進--昇華思想、感情

  d、引出話題--介紹關係--雙方情況說明--表達希望與祝福

  e、頒獎受獎人的貢獻--具體介紹其貢獻所產生的影響--讚揚其巨大貢獻

  f、說感受--分析原因--言問題--道艱難--呼籲大家

  前面我們說了一些即興演講的五個策略,那麼我們現在談談即興談感想的六個方法。在群眾性的集會、活動中,最後一般都有請嘉賓或領導即席講話這個環節。這種即興演講,有別於首長指示,不同於專家點評,一般是談感想、說看法、講希望,要求短小精悍、畫龍點睛,切忌囉嗦冗長、套話連篇。本文僅就個人此類即興演講的體會,介紹六種常用的方法。

  一、提綱挈領法

  XX年11月,我係邀請桂林市知名播音員、主持人山谷先生做了一次朗誦技巧講座。最後我作了如下的即席演講:

  我跟同學們一樣洗耳恭聽了山谷先生的講座,在聽的過程中有四個詞語不斷地湧現在我的腦海中,它們是“自豪”、“感謝”、“羨慕”和“希望”。

  先說“自豪”,沒想到山谷先生竟是我們中文系的系友,同學們的師兄,而且竟是我的老鄉,我為我們中文系有山谷先生這麼優秀的系友而自豪,我為有山谷先生這麼出色的老鄉而自豪!

  接著說“感謝”,感謝山谷先生在百忙中抽空來為我們講學,帶給我們這麼多鮮活的資訊和實用的朗誦技巧;感謝同學們,尤其是那些一直站在走廊裡的同學們,自始至終認真聽講,積極參與互動環節。

  再說“羨慕”,我聽過許多講座,但沒有聽到過這樣精彩的朗誦指導,我羨慕同學們好福氣。

  最後說“希望”,希望如山谷先生自己所說,今天的講座只是一個開始,今後還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我抓住了“自豪、感謝、羨慕、希望”這四個關鍵詞語,帶動整個講話,把對演講者的高度評價、對廣大聽眾聽講熱情的肯定、對今後舉行學術講座的希望都講到了。我覺得這種講法可以突出重點、綱舉目張,便於演講者操作,也容易給聽眾留下深刻印象。

  二、數字串連法

  我們系每年都舉行一次大學生辯論賽,去年的辯論賽結束時,我作了這樣的即興演講:

  我們系一年一度的大學生辯論賽圓滿結束了。對這次辯論賽,我的評價概括起來是兩句話:兩個新突破,一種好形式。第一個突破是,突破了往屆各講各的、交鋒不激烈的老一套,開始了真正的短兵相接、脣槍舌劍,辯出了水平、辯出了智慧……第二個突破是,突破了往屆只注意引經據典、脫離實際的老一套,開始貼近我們大學生的生活,辯出了思想、辯出了風格……

  我認為,辯論賽是一種好形式,大學生自我教育、展示風采、鍛鍊口才的好形式……

  用數字和中心詞把感想的內容概括起來、串連起來,如“三好”“四個突出”“一個驚喜,兩點反思,三個堅持”之類。這種講法提綱撮要,好記好說,是常用的一種方法。

  三、暢抒情懷法

  我觀我們系XX年元旦文藝晚會後,這樣談感想:

  今晚的每一個音符都跳躍著歡樂,每一張笑臉都洋溢著激情,每一次掌聲都傳達著共鳴,每一聲喝彩都飽含著深情,每一個節目都凝聚著演員的汗水,每一個創意都編織著新年的夢想。在這美妙的夜晚,大家歡聚一堂,盡情舞蹈,放聲歌唱。再過一個多小時,新年的鐘聲就要敲響,讓我們共同祝福,祝福我們祖國更加繁榮富強,祝福我們學校繼往開來再創輝煌,祝福我們老師生活幸福美滿,祝福我們同學前程陽光燦爛!

  用文采飛揚的語言暢抒胸中激情,宛如一首煽情的散文詩。這種演講適用於喜慶活動和文娛活動,可以鼓起大家的熱情,營造同喜共樂的氛圍。

  四、樸實直陳法

  我觀賞了中文系“風采之星大賽”後,談了自己的感想:

  感謝大家給我這次發言機會。看到同學們開展的課外活動這麼豐富多彩,我感到“出乎意料,合乎情理”。同學們的才藝之精彩,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但細細思量,想到我們新世紀的青年一代,應該是如此朝氣勃勃、多才多藝的,又覺得盡在情理之中了!

  今天天氣寒冷,氣溫降到攝氏1度,但同學們熱情高漲,有的選手甚至身著薄如蟬翼的服裝投入地表演,精神可嘉,令人感動,但願他們不會感冒笑聲。

  選手們多才多藝,表演的書法、舞蹈、唱歌、朗誦、時裝等節目都比較精彩,展現了新世紀大學生的風采,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我提議大家用熱烈的掌聲感謝他們!

  把當時的實際情況和自己的感受用大白話如實地表述出來。此法雖然顯得有些“俗”,但仍不失為一種實用的方法,尤其適用於被突然襲擊要求講話的時候。

  五、互動交流法

  廣西師大附中的語文特級教師於小江應邀給我校學生作報告,聽了報告後,我是這樣談感想的:

  “同學們,聽於老師的報告爽不爽?”

  學生齊答:“爽!”

  “還想不想再聽?”

  “想!”

  “於老師的報告讓我們如坐春風,當然很爽,當然想聽。能聽到於老師這場魅力十足的報告,是我們的榮幸。而我比大家更榮幸,因為我不僅聽了她的報告,還在15年前聽過她的課。15年前她的課就很有名了,如今她的課肯定更好了。同學們想不想看她上課?”

  學生大聲回答:“想!”

  “於老師您聽,呼聲很高啊,同學們不僅想聽您的報告,還想看您的課,但願您今後還能給我們作報告,並且把您的課例帶來,好不好?我們熱切地期待著!謝謝!”

  採用給聽眾提問、與聽眾呼應的方式談感受,可以拉近與聽眾的距離,在演講者、聽眾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樑,使講話更有親和力,很自然地把活動推向高潮,畫上一個振奮人心的感嘆號。

  六、聯想拓展法

  我係邀請歷屆畢業生代表給應屆畢業生作就業指導,最後我是這樣談感想的:

  今天這三位師兄來給同學們傳經送寶,真可謂雪中送炭,情義無價。周華平師兄在校時是個靦腆的男孩,走上社會後變化很大,變得自信了、老練了,但青春的容顏沒變,他的發言句句都是掏心窩子的話,樸實在理,令人信賴。陶新發師兄在校時是我係團總支書記,是個像老黃牛一樣的好學生,他的順利就業證明了當學生幹部的付出是值得的,證明了有能力肯吃苦的人在社會上是大有用武之地的。李建明師兄原來也是學生幹部,開始求職時經歷過許多坎坷,如今風雨過去見彩虹,當上了單位的中層領導。他的事蹟讓我想起了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名句。

  最後祝願所有同學經過努力後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到時,也請你們常回“家”看看,也請你們將來能給師弟師妹們作就業指導,好嗎?齊答“好”,並熱烈鼓掌

  現場即興演講,不能把話題僅僅侷限於眼前,還可通過聯想,把話題延伸到活動前後或與活動有關的人和事上去,給聽眾更多的資訊、更大的啟迪。

  除以上方法外,還可以用三五句不枝不蔓、高度濃縮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感想,或者由兩個人上臺一唱一和地談感想,或者通過朗誦自己專門為活動所寫的詩歌、對聯、題詞來表達看法,等等。而且,談感想的方法也不是孤立的,往往是綜合使用幾種方法進行,要隨機應變,靈活運用,才能達到畫龍點睛、錦上添花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