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的愛情故事

  季羨林是國際上有名的國學大師,也是著名的文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等,他的愛情會和他一樣那麼偉大嗎?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季羨林的愛情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季羨林在中國的原配夫人是彭德華,一位僅有小學文化水平的女性。但是在季羨林眼裡,她是一位善良的人,一生沒有和任何人發過脾氣,上孝下慈,對季羨林也是賢內助,不讓季羨林花心思。但是季羨林在留學德國的時候還是與一位德國姑娘相愛了,但是季羨林還是理智的選擇了回國、迴歸家庭,與德國戀人再無聯絡。

  季羨林在《留德十年》的書中第一次將自己的這段異國之戀告訴眾人,這是一個不能相守的故事,後來中國香港的女導演找到季羨林的德國戀人的時候,發現這位德國女子一生沒有結婚,等了季羨林60年,於是變得更加的動人,讓人感嘆。

  季羨林1935年在德國留學,當時第一次見到伊姆加德是在受到校友田德旺的邀請,去房東家共進晚餐。在1937年的時候季羨林開始寫博士論文,伊姆加德主動提出要幫忙列印論文,而提出的報酬就是讓季羨林陪她走遍哥廷根的每個角落,漸漸地兩人產生了感情,季羨林和伊姆加德並肩走過了許多地方,那段時光是季羨林有生以來最幸福的時光,也是他晚年中常常回憶的時光。但是季羨林清晰的知道自己是一個有妻兒的人,所以在反覆的掙扎中季羨林決定放棄這段不會幸福的感情,讓年輕的伊姆加德找到一個更適合她的人,所以季羨林最後回國不再與伊姆加德聯絡,但是他一直想念著伊姆加德。

  季羨林被譽為什麼

  季羨林是當代一位文學大師,雖然他已經去世了,但他在文學方面的成就永遠不會磨滅掉,憑藉這些成就,季羨林被譽為學界泰斗,這個稱號一點都不為過,季羨林有這個資格得到這個稱號,因為季羨林對文學方面的研究讓語言文學有了很大的進步,像精通多種語言的季羨林,對各國的一些經典文化都進行深究。還有對佛學的研究。這些成就都是季羨林對社會的貢獻。

  季羨林的稱號有三個,除了學界泰斗,季羨林被譽為國學大師,國學大師也很好理解,這個稱號象徵著季羨林在文學領域的巨大成就。季羨林不僅精通多門語言,還十分擅長寫作,尤其是散文的創作,因為他的散文寫的好還選為義務教育階語文課本所學的文章,那麼季老的文章不僅很有教育意義,而且還是那種通俗易懂的,這都歸結於季羨林對文學的深度瞭解,所以季羨林被譽為國學大師一點都不為過。

  季羨林還有一個稱號那就是國寶,國寶我們都很熟悉,也知道是代指類似大熊貓級別的事物。那麼季羨林被譽為國寶,我們就可以清楚的明白季羨林對文學的貢獻了,他所研究的一系列語言及文學知識都是一筆寶貴的國家財富。所以綜合以上這三個稱號,都是對季羨林對國家的貢獻的高度評價。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享受到這個至高無上的榮譽,可是季羨林先生卻做到了。

  季羨林讀書的故事

  季羨林是中國的文學大師,讀過的書不計其數,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大師,在學習的生涯中也是經歷了許多的磨難。

  季羨林讀書的故事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因為季羨林出生的家庭就是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很難為他提供良好的教育,僅僅就能把他送到私人學校,然而卻沒有額外的錢買課外書,因此他只能從老師那裡學到一些知識。在叔叔準備將季羨林接走培養他的時候,季羨林讀書的故事便有了轉變,在叔叔這裡他可以接受到很好的教育,但因為小時候還有著一些不好的習慣,他一時很難改掉貪玩的習慣,但即便如此,季羨林也可以取得中等向上的成績,可見季羨林從小在學習上就有著天賦。

  在叔叔這裡上學,季羨林有機會看各種小說,他對那些有武力的人十分感興趣,自己在沒事幹時還會嘗試一下,結果讓自己受傷。因為他不認真讀書,也沒少挨老師的打,但他也不怕老師打,還讓他覺得很有趣,有小男孩的一些頑皮本性。雖然季羨林沒考過班上的第一名,但班上的第一名卻被季羨林小看,因為他的成績完全是用汗水換來的,可見季羨林是一個頭腦靈活,喜歡活學活用知識的學生,正因為他的這種本性,讓他在日後的研究中有更多自己的思想。在季羨林長大一些後,他便開始學習英語了,之後還去國外學習。

  通過對季羨林讀書的故事的瞭解,讓後人知道了季羨林讀書中的一些艱辛與樂趣,也可以看出季羨林之所以有這麼大的成就是因為他靈活的學習方法和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