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演講的能力
演講當然需要技巧,高水平的演講者未必都在說真話。但至少演講的短期效果是讓人相信他,被他感染。培養孩子這樣的表達能力,對孩子的將來、對這個社會又有什麼益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歡迎借鑑參考。
演講是一項很有趣、不需要準備的活動。孩子四五歲時,在步行或開車去某個地方的時候,有一個遊戲:家長假裝是個新聞記者,然後訪問孩子,讓他談談他覺得有趣的事件。可以提這樣一些問題,比如“為什麼你在早飯的時候會提出想吃冰棋淋?”或者“世界上什麼是最好的寵物,為什麼?”或者“如果你可以熬夜到午夜,你會做些什麼?”可以讓孩子做些“正規的”講話,而不需要許多準備。
孩子到了一定年齡時,一坐到飯桌前就喜歡開始他的“演講”,講他和小朋友的故事,講他看到的、想到的,甚至把大人給他講的故事,再講給大人聽。有時講得興致勃勃、眉飛色舞,忘記了吃飯。遇到這種情形,許多家長總是冷著面孔制止孩子,“有話吃完飯再說”。但到吃完飯後,孩子又不想講了,就連大人叫他複述吃飯時講的故事,他也講不全了。’ 其實,此時的孩子智力開始飛躍發展,飯桌上的演講是孩子身心發展的必然過程,作為父母不應該對這種現象予以簡單甚至粗暴的制止。相反,應該給以適當的引導,並將這種白髮的“飯桌演講”發展成為有目的、有組織的培養口語表達能力的自覺行動。比如組織“家庭演講會”、“星期日家庭演講比賽”、“鄰里間的小朋友聚會演講會”等形式,以培養孩子的觀察、思維、記憶、言語表達等各種能力,並要指點孩子把事情講清楚,把話說明白,可對孩子的演講題目劃範圍,提要求,但不要限定過多過死,可通過錄音機把孩子所講的過程錄下來,再播放給孩子聽,以提高孩子的興趣。
孩子剛開始演講時,可能講得不那麼流暢自然,家長一定要耐心細緻地誘導、鼓勵,並注意克服孩子的語病,鍛鍊孩子的觀察力、感受力、想像力,提高口語表達的完整和準確程度。孩子初學演講時的內容,應限定在孩子社會活動範圍,注意符合孩子的心理特點。可以利用一些生動有趣、豐富多彩的孩子讀物、錄音磁帶上的小故事讓孩子複述、演講,這對初學演講的孩子有著很大的吸引力。也可以出一些適於孩子知識範疇的演講題目:如“誇媽媽”、“愛爸爸”、“我的小狗”、“我的布娃娃”等。
那麼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如何培養孩子的演講能力呢?我覺得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多讓孩子學習一些朗朗上口的兒歌,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
二、通過簡單的看圖說話來鍛鍊孩子的想象力、觀察力、語言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三、多帶孩子到公共場合比如公園、廣場,多學習詞彙,讓孩子多與人接觸,多與人交流。
四、家長也可以提一些問題讓孩子來回答,如:長大後你要做什麼?你為什麼喜歡吃糖?你喜歡爸爸還是媽媽?為什麼?等等。
五、孩子一定要學習普通話,這是一切的基礎。普通話是我們交流的標準語言,從小學習普通話對孩子發音的準確性有很大幫助。
六、平時要耐心傾聽孩子的表達,多與孩子進行交談。對於孩子的問題要耐心解答,對孩子的思想要認真引導,不可因為孩子想法天真而一票否決。
七、多與孩子互動,一起玩一些語言遊戲,比如給孩子定一些簡單的演講題目,讓孩子自由發揮,比如:我的爸爸、我的玩具熊、誇媽媽等等,或者讓孩子自己講故事。平時也可以組織“家庭演講會”、“星期日家庭演講比賽”、“鄰里間的小朋友聚會演講會”等形式,以培養孩子的觀察、思維、記憶、言語表達等各種能力,並要指點孩子把事情講清楚,把話說明白,可對孩子的演講題目劃範圍,提要求,但不要限定過多過死,可通過錄音機把孩子所講的過程錄下來,再播放給孩子聽,以提高孩子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