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黨委書記先進事蹟
各鄉鎮黨委書記積極投身於本職工作中,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給廣大黨員樹立了一個榜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一
商州鎮是宜賓縣最邊遠貧困的山區鎮,交通不便,資訊閉塞,群眾思想觀念陳舊落後,鎮內經濟文化相對落後,由於歷史原因,鎮內兩大特困企業潛在極大的不穩定因素,政府負債沉重,僅歷欠職工差旅費就達28萬餘元,社會欠款上百萬元,道路交通安全壓力相當大,這些給全鎮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帶來的極大的影響。劉昌會在2001年11月臨危受命,擔任鎮黨委書記以來,面對全鎮存在的一系列困難和問題,沒有被困難和問題嚇倒,針對一系列的困難和問題帶領黨委一班人知難而進,認真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努力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求真務實,真抓實幹,通過近幾年的努力,使全鎮各項工作健康有序開展,出現了新的局面,無愧於一個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
心繫百姓,同基層群眾的“心貼心”
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謀利益是我們黨的宗旨,也是黨員幹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重要的行動準則,劉書記就是這樣牢固樹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知民、愛民、為民,做群眾的貼心人、主心骨。一次,劉昌會同志到廠壩村去檢查工作,無意間聽說廠壩村村小學四年級學生吳芳因患有腦溢血,因家境貧困,無錢醫治,陷入絕境。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劉昌會同志馬上囑咐在場的村幹部要多關心吳芳家的生活。一回到鎮裡,又叫鎮先教辦發出向吳芳捐款的倡議書。經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援,吳芳到宜賓市二醫院通過治療病情已經穩定,正逐步康復,生活又有著落的吳芳一家人連聲說的只有一句話“我遇到好乾部了”。在與劉書記一起到村社的時候,一些群眾親切地喊著:“劉書記”,而劉書記也能熟悉地喊出這些人的名字。在鎮機關大樓,找他的人特別多,群眾信任他,樂於找他辦事,願意找他傾訴,是因為他的所作所為,已經代表了基層最廣大人民的利益。 “劉書記平易近人,不擺架子,願為我們百姓辦事,每次到村裡來,總是關心地問我們生活過得好不好,有什麼困難,我們有什麼事情向他求助,他總是儘量幫我們辦好,這樣的好官不多啊!”農村群眾都說。
善以待人,是鎮村幹部的“知心人”
“支援乾的,批評看的,處理搗亂的”,近5年來,劉書記建設了一支過硬的班子,帶出為人民辦實事的隊伍。在商州鎮,劉昌會書記和氣、好相處是人人皆知的。他那和藹的面容,春風化雨般的工作方式贏得了鎮村幹部的一致好評和折服。作為一名書記,找人談話,做幹部思想工作是常事。但他從不使用說教的方式,他的談話,就像知心朋友拉家常,敘友誼,讓你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教育。前年,鎮政府新分配一名工作人員,由於工作尚未熟悉等原因,劉書記多次找他談心,詢問他的意願,讓他具體負責了一項重要工作。由於教育方式得當,該同志非但未對劉昌會產生牴觸情緒,反而相當感激,其工作態度逐步端正,贏得了同志們的信任和領導的表揚。對於新上任的村幹部,工作不熟悉,他常常是手把手地去幫助指導。
在做好乾部思想工作的同時,劉書記非常關心和愛護幹部,總是想方設法幫他們排憂解難。平時,鎮村幹部中誰家有困難,他總是第一個知道,又總是不遺餘力地幫忙去解決。久而久之,鎮村幹部中誰有了困難,心中有苦悶,總是找他幫忙、傾訴,他成了幹部中的“劉大哥”。
狠抓制度建設和內部管理
針對存在的問題的面臨的困難,建立完善了一系列規章制度,規範管理且重在落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效果。首先從政府機關內部管理抓起,建立了《鎮機關工作人員的考核辦法》、《工作責任追究制度》、《首問負責制度》、《限時辦結制度》、《機關財務管理制度》、《政府小車管理制度》、《三薄制度》等。切實轉變了機關工作作風,充分調動了幹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進一步服務群眾,方便群眾。嚴格壓縮非生產性支出,努力增收節支,近幾年來僅業務招待費一項一年就下降了6萬元左右。通過努力,2005年政府就將歷欠職工差旅費全部付清,並償還債務80餘萬元。
踏實幹事,牢記黨的宗旨
劉昌會同志深知,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行政決策一旦失誤,損失可是老百姓利益,乃至一個地方的發展方向,來不得半點馬虎。接任鎮黨委書記的頭幾個月,劉昌會同志深入到農村田間地頭瞭解情況,召開不同層面的座談會聽取大家意見,並結合商州鎮的實際,拓寬工作視野,提出了商州鎮未來的經濟社會發展思路,為商州鎮的下步發展開好了頭,布好了局,從此商州鎮的發展步入了一個新的軌道。
為提高農業產業的科技含量,劉昌會同志從一個決策者的高度敏銳感出發,時刻把握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一真理,不斷促使科技轉化為生產力。三年多來,縣上的農業專家技術人員紛紛被請到商州鎮現場上課輔導。劉昌會同志親自帶領村幹部、種養能手多次到外地考察取經,為商州鎮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
發展是硬道理,而發展需要改善商州鎮的基礎設施,這需要相當數量的資金。由於歷史原因,商州鎮經濟基礎薄弱,欠帳較多,基礎設施落後已成為制約商州鎮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因素。為了爭取上級部門、領導的支援,劉昌會同志憑著對事業的一腔熱情,奔波於各部門、領導之間,如實反映商州鎮的困難,一次不行二次,二次不行三次;這部門不行那部門。金誠所至,金石為開,各項實事專案資金相繼到位,幹群心裡高興了。如今,進商州的公路暢通無阻了,幹部工資和差旅費能領到了,政府機關氣順了,勁足了,黨群幹群關係密切了,鎮黨委、政府威信樹立起來了,商州鎮的各項工作步入了良性發展軌道。
發展農村經濟中,主要抓好農村種植業、加工業、養殖業和勞務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農村經濟。他始終帶頭身體力行,率先垂範,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自己工作標準,經常深入農村工作第一線,走村竄戶與群眾面對面做工作,一年中下村社時間達到100天以上。認真組織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加強對黨員幹部的教育管理,使基層黨組織起到了戰鬥保壘作用,黨員起到了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帶頭搞好農村結構調整發展農村經濟,僅農民竹片草紙一項人均年增加純收入80餘元。農民富了,農村面貌煥然一新,小樓房隨處可見。
廉潔奉公、忠於職守
劉書記深知“公生明,廉生威”,對待工作他認真履行“從我做起、向我看齊、對我監督”的三個承諾,多年來清正廉潔、以身作則,不僅深深地影響著全鎮幹部職工,也使那些為尋求給自己親朋好友給予庇護去走後門者為之止步。其他鄉鎮的“一把手”都沒有親自到一線去搞計劃生育工作,但劉書記以身作則,親自帶領機關幹部深入基層,狠抓計生工作,使商州鎮的計生工作上了一個臺階。
劉書記在對於容易引發上訪的敏感問題上,他更是嚴加要求,做到了先上會通過再批。現在“團結、務實、創新、勤政、高效”的工作作風已成為全鎮工作人員一致的追求。這些強有力的措施也從源頭上遏制了腐敗行為的發生。
劉書記就是這樣,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把群眾的利益實踐好、維護好、發展好,做“三個代表”的忠實實踐者是他工作的目標。幾年來他以飽滿的精神、昂揚的鬥志,投身到本職工作之中,真正做到了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
二
悠悠的呼蘭河水猶如一條白練,彎轉曲折地流過鬆嫩腹地,不僅孕育了人傑地靈的蕭鄉故地——呼蘭,而且也孕育了隋志遠如同呼蘭河一樣寬廣的胸懷。他以黑土地般的赤誠,在蕭鄉大地上,普寫著一名共產黨員的為民奉獻之歌。
隋志遠,男,44歲,中共黨員。擔任過村書記,副鎮長,副書記,現任呼蘭區白奎鎮黨委書記。先後榮獲縣抗洪搶險模範,優秀村黨支部書記標兵,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工作者,市優秀共產黨員,市農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教活動優秀基層幹部標兵等榮譽。
的囑託
1998年夏季,松花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無情地襲擊了沿江兩岸的城市和村莊。8月31日,洪水剛剛回落,朱鎔基就來到呼蘭縣利民鎮水利村考察災民安置工作。當他看到只有275戶的水利村,在短短10天內就安置災民208戶632人,村民與災民一起吃住,和睦相處時,朱感到十分欣慰,握著村支書隋志遠的手連聲說“好”,當他得知村黨支部已經幫助災民找到了服裝加工、勞務輸出等生產自救門路,且水利村還是“省級文明村”時更是高興,笑著對隋志遠說:“這說明黨支部很有號召力,戰鬥力,你也很有能力,可以當鄉長了。”同時又說道:“村支書的擔子很重啊!不要辜負人民的希望,好好幹!”情深意切,語重心長的話語感動著周圍每一個人,也讓隋志遠的心裡久久不能平靜。
不辜負人民的希望,的這句囑託,成了隋志遠永遠銘刻在心的座右銘。
朱沒有看錯人,隋志遠確是一名十分優秀的農村基層幹部,魁梧結實的身板好象有使不完的勁,黑紅的臉龐,濃眉大眼,眸子裡透著北方漢子特有的那種頑強樸實的神情和剛毅堅韌的意志。他擔任水利村黨支部書記僅僅三年,就把一個貧窮混亂的“黑三角”,變成了遠近聞名的先進村,變成了“金三角”。
水利村,瀕臨北松浦、徐家兩個火車站,交通便利,全村3千多畝耕地,1160口人。1995年以前,這裡經濟落後,管理混亂,班子軟,人心散,治安惡化。5年裡全村僅盜竊案件就發生112起,13人判過刑,村委會14間屋子塌了10間,院內雜草一人多高。1996年1月,隋志遠就任水利村支部書記,上任伊始,他就大刀闊斧,首先從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四大難題入手,重塑黨員幹部形象,重樹黨支部的威信。一是遷移取土坑,解決佔用8000平方米高產田的問題;二是遷移村內打穀場,解決群眾生活環境汙染問題;三是從村辦企業創收裡撥出16萬元改造低壓線路,把村民電費由每度1.05元降到0.55元;四是聚集各方面力量把村裡的街道修建成了砂石路。一年後,又在道路兩旁種上了丁香、垂柳,主街安上了路燈,街口建了大花壇。村民們說“做夢也沒敢想水利村能在一年裡變成這個樣!隋書記沒說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