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場合禮儀
在不同的場合,我們所扮演的角色有時候都是不同的。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蒐集了關於不同場合的禮儀,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
一、
基本常識
1 國旗活動或集會場所,在升降國旗時要聽唱國歌,肅立注目致敬。
2 國旗、國徽及國家元首照片,均應敬謹使用,妥善儲存。
3 對領導,應熱忱問候,可用問好、鞠躬、微笑點頭或握手致敬。
4 家庭相處應尊長愛幼、謙讓互諒、和睦相處。
二、辦公室形象禮儀
不同場合著裝
1.保持衣服平整,不要過於華麗
2.襪子的顏色要協調,以透明近似膚色或與服裝搭配得當為好
3.首飾應少而精,與自身條件相協調,注意寓意及習俗
4.忌穿緊身、暴露服裝,均不可在上班時間穿著
三、不同場合儀容
1.勤洗頭髮,並梳理整齊
2.勤剪指甲,不要過長,不留汙垢
3.香水味不宜過於濃烈
4.不要戴墨鏡或變色鏡
5. 男士勤剃鬚
四、 辦公室行為禮儀
1 辦公室內部禁止說粗話、髒話、刻薄話,工作中禁止說說笑笑,對話要小聲。
2 不亂扔紙屑、果皮、吐痰入盂,無盂用紙包並放到衛生筒內或進入洗手間吐,吐痰後,沖洗乾淨。
3 物品擺放整齊乾淨,工作要井然有序。
4 公用物品用畢放回原處,保持清潔,輕拿輕放。
5 離席外出時登記個人去向並將自己的座椅歸位。
6 辦公室計算機保護螢幕應以山水風景畫為主、健康向上,禁止明星圖片或不健康內容圖片在計算機螢幕上出現。只有工作原因才允許上網。
五、 不同場合舉止儀態
1.站姿要求
男士站姿要求穩健大方,女士站姿要求優美挺拔。
頭正。面帶微笑,雙眼平視前方,下頷微收,表情自然,精神飽滿。
肩平。雙肩放鬆,稍沉,後展。
身直。收腹,微挺胸,立腰,夾臀。
腿腳併攏。儘量靠攏膝蓋,並腳跟,男士腳尖呈45°左右夾角,女士腳尖腳跟靠攏。 雙手相握,疊放與腹前。雙臂放鬆自然垂放於身體兩側,男士握手背,女士握四指。 儘量不露大拇指。
重心在全腳掌上。
2.坐姿要求
男士坐姿要求穩重大方,女士坐姿要求端莊優雅。
規範的坐姿有以下要求:
A上體姿態與標準站姿相同。
B座位不宜全坐滿,一般只坐1/2到2/3。
C男士雙膝可開啟比肩窄,腳跟、尖平行朝前;女士必須併攏膝蓋,可正向或傾向一 側,兩腳平行相靠。
D男士雙手可自然分放在雙膝上,亦可握手背放置於雙腿靠近身體處;女士可握四指, 亦可環扣相握放於雙腿1/2處。
3.蹲立禮儀要求
男女士蹲立姿態同樣要求——穩定、安全、莊重。
規範的蹲立姿態要求:
上體姿態與標準站姿時一樣。
下蹲時,先向前一步,然後保持上體正直的同時,重心下降,屈膝下蹲。
男士兩膝可以微分,但不宜超過一拳的距離;女士雙膝必須靠緊。
起立時,要保持身體正直,肩部先起,不可臀部先起。
4.電話禮儀
1 在接聽或打電話時,電話接通應先道“您好!珍泉中心,我能為您做點什麼”,如撥錯號碼,應禮貌表示歉意。
2 電話鈴響兩次以內接聽,如兩部電話同時響時,應及時接聽一個後禮貌請對方稍後,分清主次分別處理。接到打錯的電話應客氣告知。
3 使用辦公電話應回答簡明,聲音清晰,聲音不宜過高,時間不宜過長。重要內容應複誦,避免曖昧語氣詞。
4 如果對方要傳呼其他同事,接聽者應該熱情地告訴對方,如:“好的,請稍等。”然後用手捂住受話器,或去請或直接把話筒遞給同事。對方欲通話人不在現場,應主動告知對方再次聯絡的時間或是電話號碼,代人受話應聽取記錄並轉告。如需回覆電話,應準確記錄對方電話號碼及回電時間。
5 如接到不屬於自己業務範圍內的洽談電話,應儘量予以解釋,並告知正確的諮詢部門和電話。
5.接待禮儀
1 顧客進門時,請說:“您好,歡迎光臨!”
2 如需顧客等待,“請坐,請喝水!”
3 如等待的時間過長,表示歉意“對不起,讓您久等了”
4 顧客離開時,“謝謝光臨,請慢走,歡迎下次光臨。”
6.握手禮儀
參加聚會時,應先主動與主人握手,再與房間裡的其他人握手。
男士不能主動與女士握手 ,需待女士先伸手時才能相握。
不要隨便主動伸手與長者、尊者、領導握手,應等他們先伸手時才能握手,原則上以雙 手握手為尊。
握手時勿人情過頭,用力過猛,互讓對方不知所措。也不要知識被動地配合,顯得冷淡 不歡迎。
7.奉茶禮儀
對尊長、領導奉茶時應左手扶杯,右手托杯底遞向對方。
沖茶不必滿杯,半杯多一點即可。
8.呈受名片禮儀
呈遞名片
遞名片時應起身站立,走上前去,使用雙方或者右手將名片正面對著對方,遞給對方。若對方是外賓,最好將名片印有英文的那一面對著對方。
將名片遞給他人時,應說“多多關照”、“常聯絡”等語話,或是先作一下自我介紹。 與多人交換名片時,應講究先後次序。或由近而遠,或同尊而卑進行。位卑者應當道先 把名片遞給位尊者。
接受名片
他人遞名片給自己時,應起身站立,面含微笑,目視對方。
接受名片時,雙手捧接,或以右手接過。不要只用左手接過。
接過名片後,要從頭至尾把名片認識默讀一遍,意在表示重視對方。
最後,接愛他人名字時,應使用謙詞敬語,如:“請多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