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妙地反駁對方觀點的口才

  先破後立作為一種談話技巧,就是指在談話中,否定、反駁對方觀點的錯誤之處,並亮出正確的觀點。通過先破後立的談話方法,往往可以幫助他人提高對於事物的正確認識,達到趨利避害的目的,從而助他人獲得成功、成就人生。

  從取捨上先破後立,讓對手豁然開朗

  公元前204年,楚漢之爭進入白熱化,劉邦派隨何作為使者前往九江城規勸項羽的手下英布歸順漢營。漢使隨何經過一番輾轉見到了英布,他胸有成竹地對英布說道:“從當今情勢來看,項王的實力確實稍強於漢王,然而項王殘暴,誅殺義帝,違揹人心,難以成大業。況且項王生性傲慢多疑,一意孤行,絕不能容忍曾經背叛他的人,而您曾經以生病為由拒絕出兵幫助他,看來他是不會真心原諒你了。相比之下,漢王大度寬厚,知恩圖報,如果您能在他困難的時候幫助他,他一定會十倍報答與你。古人云: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與其每天小心翼翼地看著項王的眼色行事,不如投靠漢王,幫助明主一統天下,共創偉業,為天下人敬仰,這才是真正的英雄該做的事啊!”聽了隨何的話,英布豁然開朗,當即表示願意歸順漢王,與漢王共圖大業。

  隨何在勸說時,能站在英布的角度,通過理性分析,先破後立,指出英布追隨項王可能遭遇的危險和困境,點明跟隨漢王會獲得更好的前程,向英布闡明舍楚取漢的利與弊,讓英布根據自己的利益進行權衡、選擇,使英布豁然開朗。勸說他人時,要本著處處為他人著想的角度,先破後立,認真分析取捨的利弊關係,千方百計給處在危機之中的他指明一條好出路,這樣的話語才容易打動人心,促使對方做出正確選擇。

  從遠近上先破後立,讓隊友茅塞頓開

  世界冠軍王皓性格有點內向,不太喜歡出去開闊視野,也不願去結識新朋友,加上運動員的圈子本來就很小,平時很少和外界接觸,所以王皓的朋友很少。每當放假有空閒,一些隊友勸王皓多參加一些聚會,去認識一些人,王皓都不以為然。對此,王濤真誠地對王皓說:“你現在是世界第一,大家都會圍著你轉,你可以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但是,你總有一天不再是第一,也不會打一輩子球,到那時你該怎麼辦?一個人的力量是成不了大事的,你所取得的成績離不開球迷、家人、教練等很多人的付出。所以,你要學會與人相處,交更多的朋友。”聽了王濤的話,王皓茅塞頓開,開始跟著王濤去參加一些朋友聚會。

  王濤拿現在和將來作對比,從遠近上先破後立,否定了王皓固守自我、不願意和外界接觸的想法,並點明廣泛交友會獲得支援的好處,啟發王皓要為長遠考慮,從現在開始為將來打基礎。王濤的話讓王皓意識到自己的短處,從而不斷改變自己。生活中,當朋友只顧眼前而欠缺長遠考慮時,我們應當先破後立,向朋友說明“此一時”和“彼一時”的不同境況,如此則更容易提醒朋友樹立憂患意識,多為長遠做謀劃,從而做出正確的選擇。

  從輕重上先破後立,讓愛人如夢初醒

  圓鼓鼓的臉龐、矮胖的身材、厚重寬大的眼鏡片、鬆垮無型的西裝,在競選法國總統之前,奧朗德被外界稱為“一顆活著的棉花糖”。奧朗德的確有些保守,朋友推薦他使用時下流行的社交網路“推特”,他認為“推特”只不過是一些無聊者在上面相互挑釁和吵架的工具,藉口推辭了。自奧朗德成為社會黨總統候選人後,女友瓦萊麗盡心竭力把奧朗德打扮成一個時尚的人,以獲得更多選民的支援。但對於社交網路“推特”,奧朗德依然拒絕使用,對此瓦萊麗意味深長地對奧朗德說:“親愛的,作為總統候選人,你的改變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認可,‘推特’作為一種時尚、簡捷、方便的社交工具,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法國人民的鐘愛。如果你一再拒絕,他們會認為你是一個保守,不合時宜的人;反之你改變成見,讓人們在‘推特’上能找到你,那麼他們會覺得你是一個與時俱進、順應時勢的人。你自己衡量一下,在這二者之間哪頭輕,哪頭重呢?”聽了瓦萊麗的話,奧朗德如夢初醒,趕緊給自己註冊了“推特”。

  對於奧朗德的固執,瓦萊麗從問題的輕重關係進行論證,先破後立,指出奧朗德對於“推特”狹隘片面的想法和認識,並點明使用“推特”對於樹立在法國人民心中形象的重要意義,輕鬆地說服奧朗德。在勸說固執己見的人時,我們不妨從問題的輕重兩面進行先破後立,告誡對方分清輕重、認識利弊,從而做出正確選擇,或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從順逆上先破後立,讓同僚恍然大悟

  1948年,解放大軍包圍北平城郊,為避免造成雙方的傷亡,社會各界希望北平能夠和平解放。而鎮守北平的國民黨將領傅作義卻心情焦躁、顧慮重重,此時作為北平特別市市長的何其鞏也看清了國民黨的敗局已無法挽回,率部起義是唯一的出路,於是他千方百計做傅作義的思想工作。這一天,何其鞏約傅作義來家吃飯。席間,何其鞏坦誠地勸傅作義:“將軍,從當前國內外形勢,人心的向背,國共雙方政治、軍事力量的對比等諸方面剖析,蔣介石已是窮途末路、幹夫所指,敗局無可挽回了。想起當年,我們一道北伐,攻克平津;長城抗戰,多少舊日同胞罹難;盧溝橋佟麟閣、趙登禹殉國。北平古都,這麼多古建築,能夠完整儲存到現在,多麼的不容易。如今北平安危繫於將軍一身,如果將軍負隅頑抗,陷北平於水火之中,那可是逆潮流,逆人心,要成為民族的罪人的!反之,如果將軍能顧全大局,率部起義則是順時局,順民意,可以流芳千古!”聽了何其鞏慷慨激昂的陳詞,傅作義恍然大悟當即表示決定率部起義。

  面對猶豫不決的傅作義,何其鞏綜合時局、趨勢等各方面,從順逆的角度,先破後立,指出“負隅頑抗”將會陷北平於水火之中,點明“率部起義”是順時局、順民意的做法,從而打消了傅作義的顧慮。當他人限於顧慮,難以決斷時,我們可以從大勢的趨向出發,先破後立,分析其舉措與潮流的順逆關係,相信對方很快就能撥雲見日,做出正確的選擇。

  說話時,最忌諱的是說不清、道不明,如果能運用先破後立的說話方式,在先破後立之中闡明利弊,就可以幫助他人在趨利避害的過程中做出正確的決擇,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