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口才的辦法
敢於說
我們常常因為害怕被人取笑,在過於介意他人對自己的評估的心理壓力下,使得無法輕鬆自在地表達自己的意見。任何人在正式的場合難免都會怯場,許多著名演員,在第一次面對攝影機時,緊張得幾乎忘了臺詞,也是常有的事。名演員都是靠著平日嚴格的訓練才能克服難關,從每次經驗中累積自信。只要表現得從容、大方,談吐自然就很得體,而如果能”不傷大雅地幽默一下”則效果更好了。參考演講的幽默結尾
自信地說
只要有自信,你所說出來的話自然會顯得有力而且夠分量。只要我們勇於嘗試,從嘗試的結果中,找出成功或失敗的關鍵,口才自然是越練越靈光。所謂口才不佳,只是為自己的不努力找藉口罷了。經過多次的嘗試與體驗,就能學會談話技巧,只要時常這樣想:”這種方法不盡理想,是什麼原因呢?”"還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嗎?”如此追根究底,累積各種經驗。此外,閱讀報刊、欣賞電影、傾聽別人說話,都可以學習說話的技巧,從中提升你的表達能力。
堅持說
即使是令人欽佩的名嘴或演說家,也不是在任何場合說話都能贏得滿堂彩。說話和其他的才能一樣,要日積月累,不是一步登天。口才好的人也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經驗中藉著觀察聽眾,逐漸掌握技巧,不斷提升自己的說話能力。說話是為了讓他人能瞭解自己,借談話來取得互信和互諒。如果你認為對方無法瞭解你的意思,就不去花時間和心力和他交談,那麼這就表示你並不瞭解說話的功能。
播音員、節目主持人、演員等,都是使用語言的行家,但他們大多認為自己從小並不善於言辭。既然如此,他們為什麼能夠靠嘴上功夫吃飯?原因很簡單,正因為他們自認為口才不佳,於是加倍努力去提升自己的表達技巧。
得體地說
所謂口才好,並不表示一定要舌燦蓮花、八面玲瓏。許多人在非正式的場合與朋友共聚一堂時,總能說些幽默、逗趣的話,而大受歡迎。但這些人在參加一些正式會議時,卻變得沉默寡言,凡事都以”是”、”不是”、”有可能”或”不知道”來作答。也就是說,他們無法在正式的場合說出得體的話。
善於總結的說
在企業界也是一樣。例如,某項調查結果顯示,業績最優秀和最差的業務員,幾乎都是個性內向者,而且大多是原本口才不佳的人。至於個性外向,能言善道的人,大部分都業績平平。這是因為,個性內向的人通常會深入探求事物的來龍去脈,並熱衷於研究原因,當他們完成一件事後,必定會檢討得失,找出導致失敗的主因。而且,他們會不斷做新的嘗試,尋找構成成功的因素。若成功了,便證明此為”成功的關鍵”,他們就是這樣累積成功的經驗。事實上,當你和一流的業務員交談時,你將會發現,對方看來很文靜或很斯文,話說得不多,但你卻始終有種被吸引、被瞭解的感覺。
禮貌地說
說話一般是從禮貌性的打招呼開始的。若認為打招呼只是形式而忽略了它,就無法開啟主要的話題。因此,和別人初次見面,還是應該禮貌性地與對方交談,再逐步深入主題,溝通才會更順暢。 初次踏入社會的人,無法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原因之一,就是忽略了禮貌性的應對進退。在用詞方面,一般年輕人總喜歡說些朋友間常用的流行語,這些話都過於活潑而不夠穩重。此外,與人談話時,若漫不經心地以”嗯”、”哦”作答,會讓長輩及上司對你產生反感。
瞭解了再說
任何人要被一個群體所接納,就必須遵守該群體的規則。瞭解這些規則以後,就可以自由地使用語言,使說話成為一件愉快的事。談話僅停留在公式化的寒暄上是不行的,必須向更高層次推進。當自己的想法或構想獲得大家的認同,或在交談中感覺自己更善於待人處世時,你就會發現會不會說話真的很重要,而且更是人際往來時的一項”利器”。
利用一切機會說
當我們參加某一個團體、組織,或出席聚會時,不要只袖手旁觀,而要施展渾身解數,勤奮地進行口才練習。比如,主動協助他人處理一些工作,尤其是一些需要到處求人的工作。設法做各類活動的主持人,這樣,就有機會接觸那些口才好的人,可以向他們學習說話的技巧,自然而然,你也就可以擔負一些發表言論的任務。只有刻苦勤奮、堅持不懈地努力練習,才會獲得令人驚奇和矚目的成功。因此,我們不應該放過任何一次當眾練習講話的機會。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尋找到講話的機會。以山姆?李先生為例,他不但是廣播、電視明星,而且還是在美國各地都很有影響力的演講者。他在紐約任中學教員時,就喜歡與親人、同事和學生就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發表意見,作簡短的談話。沒想到這些談話引起了聽眾熱烈的反響。不久,他受邀為許多團體演說,後來,成了許多廣播節目裡的特約嘉賓。之後,山姆先生便改行向娛樂界發展,且成就非凡。
練習的機會越多,改進的機會也就越多,到處都是練習談話的題材和物件。只有不停地練習,你才能知道自己可以進步到何種程度。即使讀遍所有的口才書,如果不尋找機會開口練習,依然不會有口才上的出色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