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南星的功效和作用

  膽南星是《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收載,實行國藥準字號管理的曲類中藥。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下,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1.膽南星是一種由天南星的細粉和牛、羊或豬膽汁一起加工而成的一種中成藥,也可以由生天南星細粉和一些與牛、羊或豬膽汁經發酵加工而成。膽南星的氣味有點腥,味是苦的,味辛,性涼。

  2.膽南星有很好的清熱化痰功效,還可以息風定驚。對於痰熱性的咳嗽,或者是咯痰黃稠都有很好的治療效中,對於中風痰迷的人或者是有癲狂驚癇的人也可以服用膽南星。膽南星具可以清熱化痰,對於一些老年人的療中風,和癲癇病人有好處。

  3.膽南星有一定的臨床不良反,比如說膽南星會對面板的黏膜有一定的刺激性,如果長期服用膽南星可以引起智力障礙,膽南星也有可能會引起病人發生口腔潰瘍等症狀,膽南星的用量是3~6g。生天南星也可以去雜洗淨晒乾後入藥,但毒性大,不過祛風止疼力強。

  膽南星的製法

  將生天南星放在清水內反覆漂至無麻辣感後,磨成細粉。另以濾去雜汁、併入銅鍋熬過的等量牛膽汁,與天南星粉末拌勻。待膽汁完全吸收,晒至半乾後,入臼內打和,切成小塊,日晒夜露至無腥味為度。一法取天南星粉1斤,加入牛膽汁1斤,拌勻,日晒夜霹,使幹,經蒸制後,切成小塊。次年再加牛膽汁1斤,拌勻,露、晒使幹。第三年再加牛膽汁半斤拌勻,露、晒使幹。這樣色漸轉黑,腥味亦漸消失。

  ①《綱目》:"造膽星法:以南星生研末,臘月取黃枯牛膽汁,和劑納入膽中,系懸風處幹之,年久者彌佳。"

  ②《增訂偽藥條辨》:"製造膽星法:臘月黃牛膽汁,拌漂淨生南星細末如稀糊,仍入膽皮內,懸掛有風無日處陰乾,至次年將皮剝去再研細,用新臘牛膽同前製法,曾手製至三年,其色猶黃白,至九年才褐色耳,此沈萍如法。其他如《本草明辨》製法,臘月,以漂天南星、川貝母各半,研極細末,以黃牛膽一具上開-孔,不令汁出,將二味和入子膽中,懸掛簷前風日之中,候幹,去膽皮另換一膽,如是者九次,苟能一年一次,九岸成功者最佳。"

  膽南星的選方

  ①治小兒風熱壅毒,關膈滯塞,涼心壓驚:膽星50克,入金、銀箔小者各十片,丹砂7.5克,龍腦,麝香各一字。同研極細,煉蜜和丸如雞頭實大。每服一丸,竹葉水化下。***《聖濟總錄》袍龍丸***

  ②治小兒痰迷不醒,口流涎沫,手足拘攣:陳膽星75克,犀角、羚羊角各50克,生龍齒35克,白芥子25克,辰砂5克。陳米湯丸,金箔衣。臨用以一丸擦胸背並敷臍。***《理瀹駢文》膽星丸***

  ③治痰涎喘急:膽星、天竺黃各15克,雄黃2.5克,硃砂2.5克,牛黃、麝香各2克。共為末,甘草水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丸,淡薑湯稍冷服。《痧證匯要》牛黃丸***

  ④清肺化痰丸:成份:膽南星***砂炒***30g,苦杏仁60g,法半夏***砂炒***60g,枳殼***炒***60g,黃芩***酒炙***60g,川貝母30g,麻黃***炙***30g,桔梗60g,白蘇子30g,瓜蔞子60g,陳皮60g,萊菔子***炒***30g,款冬花***炙***30g,茯苓60g,甘草30g。功效:降氣化痰,止咳平喘。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每次6g,大蜜丸每次1丸;日2次。[2]

  膽南星的名家論述

  ①《本草正》:"膽星,七制九制者方佳。較之南星味苦性涼,故善解風痰熱滯。"

  ②《本草匯言》:"天南星,前人以牛膽制之,名曰膽星。牛膽苦寒而潤,有益肝鎮驚之功,制星之燥而使不毒。"

  ③《藥品化義》:"膽星,意不重南星而重膽汁,借星以收取汁用,非如他藥監製也,故必須九制則純。是汁色染為黃,味變為苦,性化為涼,專入肝膽。假膽以清膽氣,星以豁結氣,大能益肝鎮驚。《本草》言其功如牛黃者,即膽汁之精華耳。"

  ④張壽頤:"天南星,非制過不可用,其生者僅可為止血定痛消腫外敷藥料中之輔佐品。後世盛行牛膽製法,今已久為通用之品,則取用其開宣化痰之長,而去其峻烈傷陰之弊。古稱南星大毒,然如此用之,已可謂之無毒,法至善也。但市肆中之所謂陳膽星者,形色亦頗不一,惟以黑色潤如膏者為佳,其枯硬幹燥者,亦不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