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視唱的技術處理

摘 要:本文從視唱的技術處理方面分析瞭如何取得較好的視唱教學效果,使學生在音準、節奏和音樂表現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得到全面發展。
關鍵詞:視唱 音準 節奏 音樂 教學效果

視唱的教學內容包括調性訓練、節拍節奏訓練、變化音及轉調訓練、多聲部視唱訓練、看譜唱詞訓練等等。為了視唱的音準、節奏和音樂表現等綜合能力得到全面發展,在唱視唱時,要“眼看”、“口唱”、“耳聽”、“手劃拍”等動作的相互協調。要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對於視唱的有關技術處理是相當重要的。
一、音準
音準是由某一個固定音高的要求來確定的,它可由某一樂器或音笛、音叉來認定,也可能由視唱者的內心感覺,而有時這種內在感覺和樂器的固定音高有一定的誤差。音準問題有兩種基本型別:(1)當演唱時,可能與原確定的音高逐漸降低或逐漸升高。(2)整個曲子基本維持在確定的音高上,但某一個音、某一個音程、某一個樂句不準確或不穩定。音準問題與不同的因素有著密切的聯絡。

1、音質是決定條件
漏氣的、暗淡的聲音常會導致音準的下降。依靠音質可以保證正確的音準,如果是在輕柔流暢的聲音時就容易達到好的音準。因為在唱這種聲音時,視唱者更加準確地聽到自己和其他人的聲音。在這種情況下就能維持應有的音高。
2、呼吸是重要條件
致力於呼吸支援,可減少聲音的偏低。要維持一個好的音準,隨時以平穩的呼吸來送到聲帶上是非常重要的。
3、姿勢是輔助條件
正確地坐姿及呼吸是必須加強的,倘若視唱時交叉了雙足,或者一種垂頭彎腰的坐形,就不可能產生好的、自由的橫隔膜的活動。
4、音域是決定因素
女高音在較高的音上容易偏高,特別在強音上。頻率越快,越使歌者難於控制音準。而對低聲區的音適用了過多的壓力,形成一個不平衡而沉重的低聲區的音,就容易偏低。
現在結合常用的大小調式,看看音高在調式各級音的高低傾向。
大調式中的第一級音(如C大調中c),從它本身來看,是大調中的基柱,是穩定的。因此唱的時候總是平穩而無傾向。
大調式中的第二級音(如C大調中的d),它與第一級音的關係是大二度,是上行的,因此,第二級音在上行的大調式中,是傾向高的。
大調式中的第三級音(如C大調中的e),是顯示大調式的特性音。第三級音在旋律中不允許任何細微的含糊,不然會有損大調式的特性。大調式中的第三級音必須經常以傾向高的要求來演唱。
大調式中的第四級音(如C大調中f),有著傾向第三級音的要求,因此演唱它時必須帶有傾向低的趨勢。
大調式的第五級音(如C大調中的g),時大調中基柱音之一,是穩定的。同時,它又是大調音階後半段的始音,因此大調是中的第五級音必須唱得平穩。
大調式中得第六級音(如C大調中的a),無論對第一級主音活第五級屬音來說,它是大音程,因此上行時帶有傾向高的趨勢。
大調式中的第七級音(如C大調中的b),有上行傾向主音的趨勢。因此它帶有傾向高的要求。
大調式各音上下行差別最大的是第二與第六級,它們在上行時傾向高,在下行時傾向低。而第三級和第七級在上下行都是傾向高的。第五級在上下行時有著不同的傾向,但它因為是支柱音,尤其由它任基音時總是平穩向前。而第六級音下行時傾向低是因為第七級下行達到它而產生的。一般情況達到第六級音(下行)往往是由別的音開始,所以在一般情況下,它仍有趨高的傾向。

在小調中除了主音由傾向高的要求外,第二及第五級也有傾向高的要求。小調中的第二級音是關係大調中的第七級音,小調中的第五級音是關係大調的第三級音。而小調中第三級音是小音階的特性音,必須有傾向低的趨勢,傾向主音,這樣才能顯示小調中小三度的特性。
小調中各音的緊張度是非常微妙而複雜的,這種情況是由於小調主三和絃不穩定性和它與大調關係無形的聯絡所造成。
另外,調外變化音的音準同樣存在傾向性。
第一小節為助音性變音,帶升號的c要緊貼d唱;第二小節為經過性上行,帶升號的c傾向後面的d,即有趨向高的傾向;第三小節為經過性下行,帶降號的d傾向後面的c,即有偏低的傾向;第四小節為換音性變音,帶升號的c傾向後面的d,即有趨向高的傾向;第五小節為跳入級出變音,帶升號的d傾向後面的e;第六小節為級入跳出變音,帶升號的d緊貼前面的e;第七小節為跳入跳出變音,因為和前後都沒有太近,所以按正常音高唱。
二、強弱
1、強弱是表達樂感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它普通分為:pp p mp mf f ff,但實際在表達音樂作品時,每一級音量的大小是根據作品表現時的要求及演唱者對作品的理解、情緒和感受來決定的,同是一個等級的音量,在不同的作品活不同的演唱者手中,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差別。當然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在程度上存在著一定的差別。強與弱是相對的,是由相互比較而取得的。同樣的力度在同一作品中不同的位置,也會因前後的安排而產生不同的效果。如兩個樂句的力度:(1)從pp逐漸上升到ff,(2)從pp逐漸上升到f,再回到p又突然上升到ff,雖然兩者都達到 ff,顯然,第二句的ff在感受上比第一句的ff要強。因此,在一般情況下,作品中所採用的力度及作品高潮時所用的力度,儘管標記著同樣的力度記號,但實際上卻因安排的不同而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區別。
音的強弱或句子的力度表現,通常伴隨著音的高低軌跡,即漸強時一般音往上走,減弱時音往下行。漸強,大都伴隨著加速或緊張的情緒;漸弱,大都伴隨著減速和鬆弛的情緒。例如法國《視唱教程》1B第93條片段。此曲主要體現在每一個樂句隨著音的降低而漸弱,而樂句與樂句之間又是漸強的。第一二小節平穩進行,略帶漸弱,第三四小節總體上也是漸弱,音往下走,但三四小節比一二小節在句子的強度上要大;第五小節和第六小節在音的走向上都是往下,即漸弱,但第六小節比第五小節在句子的強度上又要大,特別是第一個音;五六七三個小節的第一個音呈上升趨勢,所以三個句子是漸強趨勢,第七小節第一個音為最高音,也是爆發點,但三個樂句本身的趨勢是隨著音的降低而漸弱下來。後面小節的處理和前面的一樣。此曲的重點就是做好音與音的強弱和句子與句子的強弱對比。
2、強弱還體現在對某一個音的強調。我們知道,一個音符單獨是不存在什麼音樂思想的,只有幾個音符互相組成了一個樂句,這時才產生音樂作品中最基本的音樂思想。在樂句中,它必須有一定的起伏,那麼起伏的最高點稱之為“邏輯重音”。怎樣找到邏輯重音,一是根據節拍的強弱來決定,即節奏;二是旋律進行的方向,即上行時增強,下行時漸弱。正確選擇邏輯重音的位置,才能準確表達曲目的思想。比如上面這條曲目,每一個樂句的重音幾乎都在第一個音。
3、恰當地理解和表達力度的增強和漸弱,是塑造正確音樂形象的基本條件之一。但漸強必須由弱開始,而漸弱必須由強或較強開始。同時,漸強時必須預見頂點的所在,漸弱時必須預見終點的所在。
三、句法
視唱的句法猶如語言的標點符號,起到抑揚頓挫的作用。良好地準確地劃分樂句,是對視唱作品的框架結構的正確體現。分句依賴連線、呼吸、甚至節奏的不同運用。如法國《視唱教程》1B第110條片斷:
此曲的分句因前後音的連線而改變節奏型的實際效果。第一小節休止符後面半拍的音連線後面二八節奏型前半拍的音;最重要的是從第五小節開始,由於前後音的連線,連續幾個八十六的節奏型由於句法的表現而變成了十六八的效果,重音也跟著發生變化。由於連線與連線之間需要斷開,節奏感顯得非常突出。
本文針對視唱中經常碰到的問題,從幾個方面進行粗略說明。文章涉及的點並不多,主要引導學習者有一個正確的方向和良好的視唱習慣。視唱的教學以獲得良好的“音樂表現力”為最終目的。高水平的視唱應以高水平的音樂聽覺為先導,通過對視唱作品的音樂形式、音樂體裁、音樂風格和正確的理解和表達,促進“音樂鑑賞力”的形成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