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孔子的生態倫理思想探微
論文關鍵詞:孔子 生態倫理 天人合一
論文摘要:孔子的生態倫理思想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體現出“敬天畏命”、“知天達命”的生態倫理認知,表達了“仁人恤物”、“樂山樂水”的生態倫理情感,致力於“取物以時”、“節資護源”的生態倫理實踐。這些樸素的生態倫理智慧開創了儒家生態倫理思想之先河,在儒家的生態倫理思想中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對當今我國和諧社會的構建及生態文明建設也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隨著工業文明的迅猛發展,生態環境也在日趨惡化:耕地銳減、植被萎縮、物種頻亡、沙漠狂擴、空氣汙染、淡水危機……面對這些威脅人類生存的困境,世界各國都在竭力尋求解救良方。西方學者曾經感言:如果人類21世紀要生存下去,就要到2500年前的孔子那裡去尋找智慧。孔子的倫理思想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已深深紮根於我們的民族心理,中華民族有利用孔子智慧解決上述困境的先天條件,它總體上講求德政仁治,重視民生疾苦,強調人際倫常,追求社會和諧。在孔子的思想中多處涉及人與自然的道德關係問題,如“敬天畏命”、“知天達命”的生態倫理認知,“仁人恤物”、“樂山樂水”的生態倫理情感,“取物以時”、“節資護源”的生態倫理實踐。探析這些古老而素樸的生態倫理智慧,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對當今我國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以及生態文明建設,也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一、“敬天畏命”、“知天達命”的生態倫理認知
生態倫理研究的是人與自然的道德關係。春秋時期,由於科技文化落後、神學迷信盛行,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能力低下,對許多自然現象無法解釋,充滿著神祕感,因此對自然界存在一種依附和敬畏的心理。孔子雖是當時的知名學者,但由於歷史條件所限,在論及人與自然***當時表現為“天”、“命”***的關係時也無法擺脫敬畏的倫理心態。
孔子注重人道,淡薄天道,甚至“罕言命”“不語怪、力、亂、神”。其學生曾子對他評價道:“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其中的“性與天道”各指什麼?《禮記·中庸》曰:“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即天所給予人的氣質叫做“性”,依照本性去做事叫做“道”。“性與天道”關係如何?從《易傳》中可發現孔子的觀點:“天道變化,各正性命。”即天道是不斷變化的,在變化中使萬物各得其性命,也就是使每一個事物都能夠按照它本身的性質來發展。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這一觀點,在《孟子·告子上》中他提出了“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的觀點,即由“盡心”到“知性”再到“知天”的認識途徑,認為人可以通過修心養性感知到“天道”。孔子在“天道”、“性”、“命”三者的關係L提出了由天到人、又由人到天的認知過程,即由“敬天畏命”到“知天達命”的發展過程。駱承烈先生也認為此處的“性”指道德,“命”指規律,天能夠生長萬物,也能給人以美德。記錄孔子言行的書籍較多,《論語》最為全面,僅在《論語》中,“天”就出現過犯次,“命”出現過18次,“天命”作為一個完整的詞出現過3次,這些論述都是分析孔子生態倫理思想的文字。
在論及人與自然的道德關係時,孔子表現出直觀素樸而又慎重務實的風格。在對待鬼神的問題上,孔子的倫理意識是“敬鬼神而遠之”。“祭如在,祭神如神在”,“鬼神”在當時都是超自然的力量,孔子對其知道得不多,故持“敬而遠之”的態度,但不盲從。當然,這也是由孔子“不知為不知”的求實態度所決定的,懂得不多自然也就談論得少。在對待“天”的問題上,孔子懷著無比的敬畏,他已認識到了自然之天力量的偉大:“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即客觀存在的天不用說話,一年四季在不停地運轉,自然萬物在不斷生長。加上受周公“以德配天”思想的影響,孔子推崇“唯天為大,唯堯則之”的聖人之道,他意識到了人應“敬天畏命”,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然而,由於歷史條件所限,在遇到重大挫折或傷心透頂時,孔子還是難免歸咎於天或命:“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亡之,命矣夫!”特別是對能做到“三月不違仁”的得意門生顏淵英年早逝發出了“隱!天喪予!天喪子!的無奈悲嘆。可見,在孔子的心目中,“天”、“命”具有人格力量,具有主宰萬物的能力;“天”既是客觀存在的‘.自然之大”,又是其主觀世界的“義理之大”。對於“自然之天”,孔子的認識是“四時行焉,百物生焉”,這已經具有一定的樸素唯物主義理性傾向。這種認識也為荀子“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萊亡”的唯物主義自然觀奠定了理論基礎。對於“義理之天”,孔子的認識則表現出維護宗法等級制度的守舊立場。《禮記·表記》曾載孔子言:“唯天子受命於天,士受命於君。”這就表明孔子在價值標準和思維模式上賦予了君權天授的觀念。信奉君王為上天之子,作為天在人世間的代表,以“仁德”天子為最高代言人來轉達“天命”。即使是在身遭困境時他也以“天命”不可違為倫理本位,堅信“天生德於予,桓魁其如予何!”但孔子並不屈“大”、服“命”,他務實而不務虛,認為人具有主觀能動性,無力改變“天”、“命”、但可改造自身,人可以通過自身努力加深對“天”、“命”的認知,只有具備了這種認識才能成為“君子”,其依據是:“不知命,無以成君子也。“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押大人,侮聖人之言。因此,在孔子看來,“敬天畏命”的倫理意識是成就君子的必備條件,“知天達命”是君子必備的生態道德義務,但這種生態倫理意識和道德義務除了“生而知之者”是先天固有之外,一般人可通過“學而知之”。畢竟,孔子堅信“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為仁由己”,他看重人的主觀能動性,君子應“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通過下學人事而上達天理。《易傳》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即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於此,君子應剛毅堅卓,發憤圖強;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其中的“厚德載物”也富含了君子對待自然萬物應持的生態道德。君子在實際生活中不懈地“克己成仁”,自覺培養與天命相符的倫理觀念,就能逐漸意識到天地萬物是相關相聯、共生共榮的。人可通過“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的方式來改造自身的生存環境***包括自然環境***,掌控自己的命運。
孔子對天命的體認,主要表現在對“天道”和“人道’關係的認知上。如何貫通二者關係?在他看來,“禮也者,天地之序也;樂也者.天地之和,致中和,萬物育焉。”此處他把天地萬物的和諧與共生共榮納人了“禮”和“樂”的倫理範疇,作為調整人與天地萬物關係的道德規範,起到了“天人合其德”的功效。孔子積極人世的參政情懷和濟世抱負,決定了他必然期待為政者應滿懷“敬犬畏命”的生態倫理意識、俗守“知天達命”的生態道德義務、時刻履行“修德保民”的倫理使命,才能達到“與天地相參”的和諧境界
在因襲周公“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思想的基礎上,孔子認識到人與自然利害枚關,在其德政仁治主張中,就曾提出過保護人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應是為政者的首要職責。首先,孔子認識到了山川具有調節氣候、養育百姓的功能,諸侯應具有守護名山、大川、百源不被破壞的“天責”。如“山川之神足以綱紀天下.其守為神”。王肅注:“守山川之祀者為神,謂諸侯也”韋昭曰:‘足以綱紀天下,謂名山大川能興雲致雨以利天下也。其次,他認識到了生態平衡的重要性,他曾言:’‘丘聞之也.剖胎殺夭則麟麒不至郊,竭澤涸漁則蛟龍不合陰陽,覆巢毀卵則鳳凰不翔。何則?君子諱傷其類也。夫鳥獸之於不義也尚知闢***同避***之,何況乎丘哉!”從中不難發現,孔子不僅把濫殺動物視為“不義”的行為,而且認識到此舉會導致雲雨不興、鳥獸絕跡等生態環境失衡的惡果,像麟麒、蛟龍、鳳凰等在當時都是象徵社會和諧、國泰民安的吉樣物,它們不光顧不僅意味著當時生態環境的惡化,而且昭示著社會環境的***。這種深邃的認識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不失為一種理性判斷。如何獲得這種生態倫理認知?他認為,只有“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才能瞭解和認識生物的生長規律,自覺把自己的言行納人到“天道”的軌跡。人們只有惜守“天道”、“敬天畏命”,不做傷天害命、破壞自然生態環境之事,“天”才會澤慧萬民,否則,“四海窮困,天祿永終”。雖然孔子對“天”和“命”有一份特殊的敬畏心理,但他從未服天從命,有時甚至是“知其不可而為之”。在他看來,“天道即人道”,“人道”重於“天道”,他一生志於“學”、志於“道”、志於“仁”,以“仁”和“禮”為大人立德,盡力倡導“天人合一”的生態倫理價值。
孔子從揭示自然的本體入手,務實而不務虛,以求“仁”和踐“仁”來溝通“人倫”和“天倫”之道,通過“天人合其德”,否定“宿命”論,最終達到“知天達命”。這些思想與“名山大川能興雲致雨”、“剖胎殺夭則麟麒不至郊,竭澤涸漁則蛟龍不合陰陽,覆巢毀卵則鳳凰不翔”等生態思想結合在一起,構成了他素樸而務實的生態倫理觀。他力求通過人的主觀努力,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同時又以“敬天畏命”的倫理心態為自己“人世”鋪設了一個“天人合一”的文化背景,以“知大達命”及“天道即人道”理念,將天命與人命有機地結合,給人以“知天達命”的生命關懷,試圖構建一個人與自然共生共存共榮的和諧社會—“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零,詠而歸。"fzll先進’這種人與自然的和諧境界也是當今世界生態環境所追求的目標。
當前,我國正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構建包括人與自然和諧在內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在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實踐中,除了使用經濟、政治和技術等手段外,還要培養國民生態環境的倫理意識,使他們能意識到“天人合一”的規律性、能對大自然心存敬畏之情。生態文化“軟實力”的巨大力量在今天市場大潮中更應發揮其強大功效。人只有對自然界心存一種“敬畏”意識,才不會去任意、粗暴、無節制地干涉和利用大自然,“人類中心主義”的言行才會有所收斂。
孔子“敬天畏命、知天達命”的古樸的生態倫理認知,對時下我國公民生態倫理意識和觀念的培養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它與社會主義生態道德體系的構建、對國民生態倫理意識和觀念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
論文摘要:孔子的生態倫理思想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體現出“敬天畏命”、“知天達命”的生態倫理認知,表達了“仁人恤物”、“樂山樂水”的生態倫理情感,致力於“取物以時”、“節資護源”的生態倫理實踐。這些樸素的生態倫理智慧開創了儒家生態倫理思想之先河,在儒家的生態倫理思想中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對當今我國和諧社會的構建及生態文明建設也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隨著工業文明的迅猛發展,生態環境也在日趨惡化:耕地銳減、植被萎縮、物種頻亡、沙漠狂擴、空氣汙染、淡水危機……面對這些威脅人類生存的困境,世界各國都在竭力尋求解救良方。西方學者曾經感言:如果人類21世紀要生存下去,就要到2500年前的孔子那裡去尋找智慧。孔子的倫理思想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已深深紮根於我們的民族心理,中華民族有利用孔子智慧解決上述困境的先天條件,它總體上講求德政仁治,重視民生疾苦,強調人際倫常,追求社會和諧。在孔子的思想中多處涉及人與自然的道德關係問題,如“敬天畏命”、“知天達命”的生態倫理認知,“仁人恤物”、“樂山樂水”的生態倫理情感,“取物以時”、“節資護源”的生態倫理實踐。探析這些古老而素樸的生態倫理智慧,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對當今我國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以及生態文明建設,也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生態倫理研究的是人與自然的道德關係。春秋時期,由於科技文化落後、神學迷信盛行,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能力低下,對許多自然現象無法解釋,充滿著神祕感,因此對自然界存在一種依附和敬畏的心理。孔子雖是當時的知名學者,但由於歷史條件所限,在論及人與自然***當時表現為“天”、“命”***的關係時也無法擺脫敬畏的倫理心態。
孔子注重人道,淡薄天道,甚至“罕言命”“不語怪、力、亂、神”。其學生曾子對他評價道:“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其中的“性與天道”各指什麼?《禮記·中庸》曰:“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即天所給予人的氣質叫做“性”,依照本性去做事叫做“道”。“性與天道”關係如何?從《易傳》中可發現孔子的觀點:“天道變化,各正性命。”即天道是不斷變化的,在變化中使萬物各得其性命,也就是使每一個事物都能夠按照它本身的性質來發展。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這一觀點,在《孟子·告子上》中他提出了“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的觀點,即由“盡心”到“知性”再到“知天”的認識途徑,認為人可以通過修心養性感知到“天道”。孔子在“天道”、“性”、“命”三者的關係L提出了由天到人、又由人到天的認知過程,即由“敬天畏命”到“知天達命”的發展過程。駱承烈先生也認為此處的“性”指道德,“命”指規律,天能夠生長萬物,也能給人以美德。記錄孔子言行的書籍較多,《論語》最為全面,僅在《論語》中,“天”就出現過犯次,“命”出現過18次,“天命”作為一個完整的詞出現過3次,這些論述都是分析孔子生態倫理思想的文字。
孔子對天命的體認,主要表現在對“天道”和“人道’關係的認知上。如何貫通二者關係?在他看來,“禮也者,天地之序也;樂也者.天地之和,致中和,萬物育焉。”此處他把天地萬物的和諧與共生共榮納人了“禮”和“樂”的倫理範疇,作為調整人與天地萬物關係的道德規範,起到了“天人合其德”的功效。孔子積極人世的參政情懷和濟世抱負,決定了他必然期待為政者應滿懷“敬犬畏命”的生態倫理意識、俗守“知天達命”的生態道德義務、時刻履行“修德保民”的倫理使命,才能達到“與天地相參”的和諧境界
在因襲周公“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思想的基礎上,孔子認識到人與自然利害枚關,在其德政仁治主張中,就曾提出過保護人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應是為政者的首要職責。首先,孔子認識到了山川具有調節氣候、養育百姓的功能,諸侯應具有守護名山、大川、百源不被破壞的“天責”。如“山川之神足以綱紀天下.其守為神”。王肅注:“守山川之祀者為神,謂諸侯也”韋昭曰:‘足以綱紀天下,謂名山大川能興雲致雨以利天下也。其次,他認識到了生態平衡的重要性,他曾言:’‘丘聞之也.剖胎殺夭則麟麒不至郊,竭澤涸漁則蛟龍不合陰陽,覆巢毀卵則鳳凰不翔。何則?君子諱傷其類也。夫鳥獸之於不義也尚知闢***同避***之,何況乎丘哉!”從中不難發現,孔子不僅把濫殺動物視為“不義”的行為,而且認識到此舉會導致雲雨不興、鳥獸絕跡等生態環境失衡的惡果,像麟麒、蛟龍、鳳凰等在當時都是象徵社會和諧、國泰民安的吉樣物,它們不光顧不僅意味著當時生態環境的惡化,而且昭示著社會環境的***。這種深邃的認識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不失為一種理性判斷。如何獲得這種生態倫理認知?他認為,只有“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才能瞭解和認識生物的生長規律,自覺把自己的言行納人到“天道”的軌跡。人們只有惜守“天道”、“敬天畏命”,不做傷天害命、破壞自然生態環境之事,“天”才會澤慧萬民,否則,“四海窮困,天祿永終”。雖然孔子對“天”和“命”有一份特殊的敬畏心理,但他從未服天從命,有時甚至是“知其不可而為之”。在他看來,“天道即人道”,“人道”重於“天道”,他一生志於“學”、志於“道”、志於“仁”,以“仁”和“禮”為大人立德,盡力倡導“天人合一”的生態倫理價值。
孔子從揭示自然的本體入手,務實而不務虛,以求“仁”和踐“仁”來溝通“人倫”和“天倫”之道,通過“天人合其德”,否定“宿命”論,最終達到“知天達命”。這些思想與“名山大川能興雲致雨”、“剖胎殺夭則麟麒不至郊,竭澤涸漁則蛟龍不合陰陽,覆巢毀卵則鳳凰不翔”等生態思想結合在一起,構成了他素樸而務實的生態倫理觀。他力求通過人的主觀努力,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同時又以“敬天畏命”的倫理心態為自己“人世”鋪設了一個“天人合一”的文化背景,以“知大達命”及“天道即人道”理念,將天命與人命有機地結合,給人以“知天達命”的生命關懷,試圖構建一個人與自然共生共存共榮的和諧社會—“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零,詠而歸。"fzll先進’這種人與自然的和諧境界也是當今世界生態環境所追求的目標。
當前,我國正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構建包括人與自然和諧在內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在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實踐中,除了使用經濟、政治和技術等手段外,還要培養國民生態環境的倫理意識,使他們能意識到“天人合一”的規律性、能對大自然心存敬畏之情。生態文化“軟實力”的巨大力量在今天市場大潮中更應發揮其強大功效。人只有對自然界心存一種“敬畏”意識,才不會去任意、粗暴、無節制地干涉和利用大自然,“人類中心主義”的言行才會有所收斂。
孔子“敬天畏命、知天達命”的古樸的生態倫理認知,對時下我國公民生態倫理意識和觀念的培養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它與社會主義生態道德體系的構建、對國民生態倫理意識和觀念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
最近訪問
- 淺析孔子的生態倫理思想探微
- 五行屬金土的名字大全
- 雞年程姓女孩取名的方法
- 如何防止紫外線對面板的危害
- 留學必須提供三年成績
- 給師傅的感謝信範文_寫給師傅的一封感謝信範文
- 初中生青春勵志的手抄報圖片大全
- 屬土的女孩子取什麼名字
- 路遙小說經典語錄大全
- 網路小說經典語錄大全
- 如何才能養好發財樹養殖方法
- 小學生八一建軍節活動方案2016
- 好看的中國網路小說排行榜
- 人教新課標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全能過關試題
- 帶中文的英語腦筋急轉彎
- 最流行的勵志人生經典語錄
- 最新簡單版汽車抵押借款合同
- 牛油果的飲食注意事項_牛油果飲食禁忌
- 入校學生會辦公室申請書範文
- 高中生物學習方法指導以及方法介紹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