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改演講稿

  守住本心,以不變應萬變,社會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迷失了自己,忘了本心。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幾篇,希望能幫到你喲。

  篇一

  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了為什麼出發。 ——題記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麼一本書——《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就像這個書名一樣,生活中太多事情其實並不像我們所想的那樣。

  生活中有太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是對的,我們主觀去定義所看到的、聽到的,也許曾在現實中明白過來,原來閨蜜跟自己訴苦的時候嘴裡嚷嚷的“怎麼辦”,並不是詢問解決問題的辦法,而僅僅是語無倫次狀態下的口頭禪;原來並不是努力了就會有回報,也不是萬事俱備了東風就會來,這個世界上還存在著一個叫“潛規則”的東西隨時埋葬所有公平。 然而面對這些變數,大家是選擇像鴕鳥一樣躲在自己的世界裡埋怨事與願違,還是更堅定自己的信念去相信自己總有一天可以出人頭地呢?難道我們要在多年寒窗苦讀之後過“安逸”的大學生活?難道我們要因為別人添油加醋的抹黑現實去混淆自己的視聽?難道我們還要不斷模糊最初的夢想,繼續迷茫下去嗎?而在最開始的時候,我們是怎麼以為的呢?

  既然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既然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順勢改變我們的心態,當然,這並不是逆來順受,而是不忘初心,在想要萎靡的時候振奮起來,在想要逃避的時候勇往直前,在想要放棄的時候輕輕告訴自己再堅持一會兒。

  一條長長的路,我們獨自跋涉,背上的行囊一日重於一日,但終其一生無法割捨,這就是我們的生而為人的使命。不忘初心,靜心修行,才能到達最終的彼岸。在這種安靜而堅韌的堅持中,純真的更加純淨,激越的更加慷慨,知青春之寶貴,所以不敢枉費半點光陰。在時間的打磨中,青春不曾褪色,而是有了第二重昇華。

  篇二

  各位嘉賓好!大家好,我是華策影視的創始人趙依芳。今天這個舞臺給我,讓我來分享一下我的人生和創業的一些體會。

  人生的過程也很簡單,可能就幾次“duang”就走到了今天,其實因為大家可能都知道我原來是在一個縣城的機關裡工作,是92年下海的。那個時間點,其實我有一份很好的工作,也有一個很好的家庭,但是確實有一天突然有個念頭:人生是不是就這樣了?就有半年時間的糾結,應該來創業,應該出來看看世界後面是不是不一樣。

  因為如果我在那個地方我可能一輩子就那樣走下去了,今天可能就是退居二線的一個女幹部。那時候已經30多歲了,30多歲從一個縣城隻身一人跑到杭州,然後是住在就我們演播室對面的銀星賓館,一樓是辦公室,樓上是我的住房。

  租了幾個房間,但是開始的時候不覺得怎麼樣,後來慢慢慢慢時間長了,其實是有一種非常恐懼的不安全感,就是你覺得白天來上班也在這個房間,晚上回去樓梯爬上去也在那個房間,就是特別特別不安全感。所以這個人那個時間點就壓力很大,所以那個時間點差點要跑回去了。

  但是人生中最大的意外的“duang”我覺得我應該是我把華策去做上市。2005年以後,國家有支援文化產業,那那個時間點想想,其它的產業都在做上市,那文化產業會不會也是可以去做資本市場、去上市、去想想看?那後來也是在三四個月的一個考察瞭解這個過程中,也是突然說我們來做一下,做不成沒有關係,做成可能是一個新鮮的事。但是不知道上市以後幹什麼,不知道、真的不知道,就是覺得這是一個新鮮的事,可以使我的事情做的更大一些,或者資金方方面面、品牌啊得到保障。

  所以我印象中,上市這個事情可能對我來說是比較重要的,就是平時你要有很多的去積累,去想你的過程、你的人生有意義的或者你喜歡的事情是什麼,但是在決定的時候可能要從你的心出發,從你的感知出發,要做一些一剎那的決定。因為我們現在每年的電視劇的產量是1000集,電影的產量是10部以上,因為我們這種創意產業很重要的是感覺,那我想它這個感覺其實就是一剎那的那種碰撞。比如說當時選陳數《傾城之戀》的時候,因為我們《傾城之戀》又是張愛玲的、又是鄒靜之老師的劇本,包括中央臺之內,好多衛視都盯了這個專案,所以演員這塊真的是由你選。

  但是當時陳數也不是特別大的牌,在這個戲之前她沒有演過女一號,但是也是你在看很多很多角色的時候,你發現她的那種氣質、那種內秀,就是你跟她溝通,對那個劇本對那個角色的執著和理解,發現她就是白流蘇。

  那也是排除很多現在經常要選的那些大咖,那就把陳數給放到這個女一號角色---白流蘇。像陳數她有一場戲,她如果心裡過不去的時候,她會跟導演掰斥,然後又去找編劇,打長途電話去討論這個角色。他表達的內心是什麼、表達的性格是什麼,她會去很認真很認真去做這個事情。

  所以讓你體會到你面對這樣演員的時候,你其實心裡是很安慰的。因為你找到了好的演員,所以你拍出來的戲觀眾一定會覺得她不是在演戲。真的,她是用她的內心在跟你說故事、在跟你表達她的情感。但後來出來以後陳數我記得有一次她演話劇,她給我寄了一個請柬,請柬裡邊寫了一段話,她說是你成全了我,所以我成為了白流蘇。所以我就感覺特別親切、特別親切,所以我覺得這個演員很重要的是藝德和勤奮。

  那你會不會紅跟人會不會成功是一樣的,那你人的話我覺得每個人你都有你的擅長。比如有些人特別細心;有些人可能動手能力特別強;有些人就是口才特別好,那你就要把這個發揮到極致,你把你的優勢發揮到極致,你的人生一定會成功。就是你會在各個角度、各個領域、各個層面使你成功,我覺得我是這個體會。

  篇三

  最怕你一生碌碌無為,卻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這幾天,北京下了今年的第一場雪,朋友圈一位北京的同學寫道“這雪像我曾經在很遠的地方看到過的模樣,如今觸手可及,曾經我以為眼前的苟且只為重返遠方,但沒有苟且,何必遠方”

  我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過“我們不應該突然明白生活中不止眼前的光景,而是從一開始就篤定,如果遇到光明,一定要先經歷黑暗。” 我說生命是漫長的,我們能依靠的只有自己,我們度過這樣的季節,看似鴕鳥走入一年又一年的輪迴,或踏實或浮躁,無法抗拒生活和命運交給我們的重擔,世界就是這樣規定的,扛得住就是強者,逃避就等於懦弱,不是總是看眼前的一籌莫展,要多想想心中還有怎樣的堅持與希望。

  社會中總有一些讓人抱怨自己的生活,他們始終相信之所以能成為今天這般模樣,都是因為眼前的工作或生活,像是一道道木枷鎖縛住自己。雖然工作能提供不錯的薪水,但卻無法滿足他們高昂的生活費。

  更重要的是,在他們的抱怨中,顯然早已對生活失去了激情,變成所謂的工作機器。曾經夢想著想走就走去遠方,如今卻只能看著電腦裡的圖片哀聲嘆氣;曾經鄙視按部就班生活的人,卻無形中成為了自己最討厭的人。然而,並不是這樣,他們將這種苟且錯怪於我們的時代和社會,把他們失敗或是失意的人生經歷轉化為對我們的忠告,告訴我們:社會險惡,自求多福,何苦以夢為馬,隨處而棲,做到中庸,則為佳事。但是我想說經驗是每個時代最不值錢的東西,我們是

  沒有經驗,但我們有和這個時代鬥爭下去的決心。

  也許60後有他們所謂的生活方式,70後有他們所謂的人生經歷,80後有他們所謂的平穩安定,可我們這群出生於上世紀最後十年的人剩下了什麼,我們只剩下夢想了。

  不得不說,四年之後,我們就要畢業了,可我們還沒陪好劍呢,出門便已是江湖。你有沒有想過畢業之後你是回到故鄉過穩定的生活,還是留在大城市漂泊;是為了你的戀人妥協,還是從此天各一方,各自珍重;是追求自己的夢想,還是去完成父母的願望。我們上了那麼多的課,卻沒有一堂課告訴我們,在這樣的十字路口,我們該如何選擇。我記得小時候,大人問我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回答的不假思索,“成功的人。”那麼什麼又是成功的人呢?在我當時的心中,擁有豪車,大房子,周遊世界,大胸美女或是大屌帥哥就是成功的人,但多年以後,當越來越多的人告訴你,夢想不能當飯吃,當越來越多的人指著你的夢想,告訴你你不行,讓你懷疑自己的時候,我才真的覺得成功可能真的不是賺多少錢,能多出名,真正的成功是不管有多少人質疑你,你都要敢於去最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認識一個朋友,大學一畢業就放棄了很多的機會選擇了一無所有的北漂,也許在他的夢想裡,沒有房子,沒有票子,沒有車子,也沒有穩定的生活。很多時候問他為什麼這樣選擇,他說道:“我想讓這個世界知道,我們這一群人,我們這群在他們口中垮掉的90後,我們不是另一代人,而是另一種人。”

  也許快餐時代下的我們太急於求成了,可能我們理想的不夠純粹

  也現實的不夠徹底,這我承認。但是我們不像上一代人,我們對規則和穩定沒有崇拜也沒有尊重。我們渴望與眾不同,我們渴望活出自己的人生。所以不管有多少人向我們拋售所謂的人生經驗,我們還是要不顧一切地跟這個世界死磕到底,因為我們不想普普通通的活著,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去做一個體面地普通人。

  我知道有人會對我說,醒醒吧,看清這個世界,我知道你們所謂的人生現實,現實殘酷。但是,對不起,我永遠都不會停下,可能你們會說我無知,我幼稚。可能最後的結尾頭破血流。最後一無所獲,但是那有怎麼樣,人生最遺憾的事從來都不是失敗而是我本可以。 所以永不妥協在我這就是拒絕命運的安排,直到他回心轉意,拿出我能接受的東西來。

  所以我想對所有人說:最怕你一生碌碌無為,卻安慰自己平凡可貴,勿忘初心奮力前行,讓我們捍衛我們的夢想,下一次,世界精彩處見。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