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即興演講素材

  老師有沒有突然讓你上臺即興演講,如果有,你有準備什麼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幾篇,趕緊收藏以備不時只需。

  篇一

  朱鎔基將“公則生明,廉則生威”這句話作為他的人生信條,於是,我們看見了一個公正無私、威嚴廉潔的高大形象。 “公則生明”,單單四字,意韻深遠。公正,不偏私地想問題、辦事情,則處理問題明智正確;反之,帶有主觀色彩,便不能公正無私地認識和處理問題。而人往往受主觀影響,難以對事物做出正確深刻的認識,所以要做到“公則生明”並非易事。 人們首先得克服感情上的親疏遠近才能客觀地認識事物。

  《韓非子》中一則寓言曰:“宋國一富人,一日大雨把他家牆淋壞了。他兒子認為不修好,一定會有人來偷竊,鄰家老人也如此認為,是夜,果然富人被竊。富人於是覺得他兒子很聰明,而懷疑鄰家老人為竊賊。”可見,富人對被竊一事,完全受感情親疏所左右,自己的兒子,偏私地認為聰明,鄰翁卻是懷疑物件,這樣不客觀,很難認識到真相。或許,事情的真相恰恰相反也未可知。所以,感情上的親疏遠近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判斷,要想獲得正確的認識,必須理智客觀地分析研究事物,不帶一絲感情色彩。

  歷覽古來聖賢人,無不在對事物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在處理事情上力求做到公正不偏私。 我們要向包拯學習,他公正廉潔,不包庇一切罪行。他的鍘刀上斬昏君,下斬黎民,只要是真相,就能在他面前閃光,只要有罪惡貪婪,一律逃不過他公正無私的眼睛。於是,才在青史上永遠鐫刻著他的名字。 我們要向岳飛學習,他訓練的岳家軍,行軍迅猛,殺敵勇武,這與他的公正無私是分不開的,兒子岳雲,犯軍規違紀按軍法處置,不因他是自己的兒子而有所偏頗,於是全軍上下,無人不服,無人不讚,因此,岳家軍才使金軍聞風喪膽,才使得北宋得以保全,岳飛的精神一樣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

  不論是故去的古人,還是現存的今人,只有做到公正無私,才能在一事物的認識上得到真理,才能在對事物的處理上得到讚美。感情上的偏私只能陷人於不分青紅皁白,不辯是非之中,我們要堅決拒絕讓感情主宰理智。 “公則生明”這句話猶在耳邊迴盪,讓我們摒除感情的干擾,理智公正地在世為人吧!

  篇二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全國掀起一陣莫言熱。而莫言本人在開完一場新聞釋出會後便消失在大眾的視線,安靜創作新作品。

  在我看來,莫言便是那隻在人跡罕至的山洞中的美麗蝴蝶。人們借諾獎發現了這隻蝴蝶,而蝴蝶選擇的是退居山洞深處,正如莫言選擇遠離公眾。因為那樣的安靜環境才適合這些美麗的精靈,適合莫言。

  非寧靜無以致遠,偉人正是懂得尋找寧靜才能夠成功,而成功也必青睞內心安寧之人。

  林徽因曾說:“真正的寧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內心修籬種菊,儘管如流往事,每天依然濤聲依舊。”因而真正的寧靜是內心的平和,這與“大隱隱於市”是一樣的道理。只要內心寧靜便能於車馬喧囂的繁華都市有一個寧靜之所。

  前段時間,于丹北大被嗆一事鬧得沸沸揚揚。文化超女于丹在端了多年的心靈雞湯後終於被人轟下臺。這似乎很意外,可是卻又在情理之中。當年的于丹用心靈雞湯撫慰了無數人疲睏的心,可是近年來她不斷商業化,只加湯不加料的心靈雞湯讓人們越來越難以接受。正是于丹在成為美麗的蝴蝶被人發現時,不懂得如何退居深處,如何來保持一顆寧靜的心,所以她只能遭到人們反感,最終失去成功。

  與她不同的是,紅學痴儒周汝昌儘管著作等身卻仍躬耕於紅樓中﹔“國學大師”季羨林一直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楊絳先生從不開作品交流會,永遠都是默默關注這個社會。大師尚且如此,而我們又有何驕傲的資本?我們又憑什麼藐視一切?我們又怎能不屑那一顆寧靜之心?

  反觀當今,當郭敬明充滿早戀、貪婪、頹廢的作品發行時﹔當韓寒“巴金文采不好”的言論風生水起時﹔噹噹時明月的著作爆棚時﹔當馬諾、芙蓉姐姐在網上受到熱捧時,誰能告訴我,我們那一顆寧靜的心在哪裡?我們現在許多人正在慢慢地失去它,從而變得瘋狂與驕傲,變得目空一切。

  讓我們找回最初的寧靜,讓我們在內心修籬種菊,讓我們懷抱謙卑寧靜的心走在社會上。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視自己為天地間的一粒塵埃,用寧靜平和的心看待世界。我相信,低到塵埃,便能開出花來。

  篇三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各種各樣新型的東西正在不斷地衝擊著我們的眼球。許多不可能的事早已成為現實。所以說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正如蕭伯納說的那樣:“有的人看到已經發生的事情,問:‘為什麼會這樣?’我卻夢想一些從未發生的事情,然後追問:‘為什麼不能這樣?’”

  人類社會發展的速度早已超乎了我們每個人的想象,卡爾??本茨發明的第一臺內燃機汽車使我們的出行變得更加方便;美國萊特兄弟則將文明的夢想帶上藍天,人類的交通已經變得越來越便捷;從尤利??加加林第一次走出大氣層,到阿莫斯特朗在月球上那簡單的一小步,人類的足跡早已不再只侷限於我們的地球。從古人發明的指南針用於航海,到現在的深海潛水器的不斷下潛,地球上唯一不為我們熟知的地方也終將被我們瞭解。

  試問,在這一項項天才的發現問世之前,有多少人願意或是敢於相信這是可以做到的呢?

  電燈問世前,有誰能相信有物體在黑夜裡發出持續的光亮;電話問世前,有誰能相信有東西可以讓遠隔兩地的人通話;電視問世前,有誰能相信我們可以足不出戶瞭解世間百態;電腦問世前,有誰能相信人們可以在家中做許多以前做不了的事。敢想未必就一定能實現,而不敢想則會停滯不前,沒有進步。

  的確,有些天才般的想法,在被證實前,實在是令人難以相信。在達爾文的《進化論》被證實前,有誰願意接受自己的祖先竟是一群原本生活在樹上的猴子呢?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前,有人敢懷疑牛頓當年所確定的三大定律嗎?在兩顆球同時從斜塔上落下之前,有人會去相信物體下落的速度竟與物體的重量無關嗎?

  人類社會之所以還在以飛快的速度不斷髮展,就是因為有達爾文、愛因斯坦……這一類頭腦中充滿了奇思妙想,並敢於將這些瘋狂的想法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變為現實的人存在於我們的社會。

  天才的想法總是瘋狂的,在那些庸才眼裡,天才的想法總是不現實的、不合乎情理。但就是這一類被旁人視為“瘋子”的人們,不斷地推動著整個社會的發展。

  庸才追隨歷史,天才改變世界,我始終這樣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