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企業管理者的溝通藝術
有這樣一個說法:職業人士成功的因素,75%是溝通,25%是天才和能力。溝通的重要性勿庸質疑。溝通能力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成為現代管理者成功的重要因素。如何讓溝通成為管理者和公司的競爭優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歡迎借鑑參考。
溝通作為重要的管理素質之一,已引起越來越多企業的重視。它不僅與組織的凝聚力、生產效率密切相關,而且會影響到員工的工作滿意度及其績效水平。實踐證明,良好的溝通對於任何群體和組織的工作效果都十分重要。對於人際衝突來說,溝通不良可能是其中重要的原因。正確瞭解溝通過程以及影響溝通的因素,對於我們作為兵頭將尾的班組長來說,如何在工作中利用溝通達到提高工作績效的目的有更重要的意義。一般來講,影響溝通有效性的因素主要有:資訊過濾、選擇性接受、情緒和語言等。
一、哈瑞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JoeLufthe和HarryIngam1969從自我概念的角度對人際溝通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並根據“自己知道——自己不知”和“他人知道——他人不知”這兩個維度,將人際溝通劃分為四個區,即開放區、盲目區、隱祕區和封閉區,人們將此理論也稱為“喬哈瑞視窗”。
在人際溝通中,個人的日常愛好、態度及脾性等通常是自己與他人共知的區域,即“開放區”,個體的某些方面,如興奮或痛苦狀態時的情緒表現,自己的某些可能傷害他人的行為習慣等,往往是自身不甚瞭解而他人卻很清楚的區域,即“盲目區”;個人的價值觀、隱私等內容,常常只有當事者清楚而他人則無從知曉,即“隱祕區”;個體與他人都尚未認識或瞭解的資訊為“封閉區”。上述的窗格區域型別會隨著個體與他人或團體的溝通行為的變化而發生變化。當初次與人見面時,一般人不願過多透露自己的情況,即傾向於縮小開放區,往往給人留下虛假的印象。為了進行溝通,我們必須增加與他人的交往,擴大彼此的開放區,同時縮小盲目區和隱祕區,並在相互切磋和探究中開發封閉區。基於有效溝通的良好願望,人們通常使用自我透露和反饋兩種策略或技術。自我披露是個體主動與他人分享某種資訊、觀點乃至個人情感的過程,用以減少隱祕區;反饋則是個體對他人的態度和行為做出種種反應的過程,來自他人的反饋資訊有可能縮小盲目區;反饋與自我披露的互動使用則有助於減少封閉區。
二、影響溝通有效性的因素:資訊過濾、選擇性接受、情緒和語言等。
班組長在工作中對單位的各類資訊進行上下傳達,,一定要確保資訊傳遞的準確性。選擇性知覺使個體傾向於傾聽、理解和領會與自己相關的事物,發生個體理解資訊的偏差,所以容易出現“資訊失真”現象。譬如,從高層管理者向基層員工傳遞資訊下行式溝通時,容易出現資訊膨脹和歪曲。溝通過程中要較少談論自己的成就,更多的談論別人的成就;既能從容地接受批評,也能謙虛地接納表揚;在工作成就上,具有辯證的歸因觀,既能把成就歸於個人,也能歸於周圍環境,如領導和同事;能以平等寬容的態度與人相處,避免對人抱有成見或用居高臨下的口氣說話;能坦言“我不知道”或“我錯了”等等。如果一個人很少給周圍同事披露個人資訊,就不能從別人那裡獲得反饋資訊,也就很難有機會了解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和反應。那麼,自我概念就只能來自主觀性假定或者基於自己對他人非言語行為反應的感知。這種主觀假定或片面感知具有很大的危險性,容易使個體形成消極的自我概念。
三、溝通的技術
反饋與自我披露是兩種改善溝通的重要策略,從具體方法和技術層次而言,這二者又是改善溝通的有效技術。
但如何進行有效的反饋與自我披露呢?就反饋而言,應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反饋的目標應指向外部事件或行為而非具體的人,即“對事不對人”。
2反饋的資訊量不宜過大,應以別人能接受為準。應根據員工的個人特點和工作性質,有主次、分階段地提出若干意見,使其既感到壓力,又能看到希望。
3反饋應迅速而適宜。迅速的反饋能使對方及時改正錯誤,起到強化作用。同時,反饋也應分時間和場合,倘若當眾指出一位自尊心很強的員工的缺點,便是不適宜反饋;相反,在一種寬鬆的氣氛中進行個別反饋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反饋的主旨應是資訊共享而非訓導他人。用平等的、經驗分享的口氣來反饋資訊,容易為人接受;而指手劃腳式的訓導口氣,如你應該必須……”,則給人以不平等的感覺。如果採取坦露自己過去遇到類似問題時的感受和做法供對方參考和決定,這樣會促進彼此的合作關係。
5反饋方式應屬描述性而非評價性。描述性反映既客觀又富有誠意,評價性反饋則有很強的主觀判斷性,容易夾帶個人偏見或刻板印象。如不贊同一個下屬穿淡藍色的新外套,評價性反饋通常是,你怎麼能穿這樣的顏色!”這類反應容易傷害對方自尊。描述性反饋是,我個人認為,深藍色大概更能體現職業女性的氣質。”這樣容易為對方所接受。
6反饋時應注意運用轉述和知覺檢查技巧:轉述,即用自己的話把對方的言語內容進行綜合整理後再加以反饋,有助於更準確地理解對方的語義,也有助於對方有機會剖析自我,重新組合那些零碎的語句和關係,深化談話的內容;知覺檢查,即個體把對方的非言語如表情、姿態、服飾等和副言語如聲調、節奏等資訊進行綜合整理後反饋給對方。
就自我披露而言,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自我披露應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個真正開放的人際關係需要時間的磨鍊,並非一蹴而就。如果見面不久,便向他人坦露自己,對方便很可能懷疑溝通者的動機。社會心理學研究發現,自我披露與人際關係的融合度存在正相關,即隨著人際關係由淺入深,雙方共同心理領域將逐步擴大,個體的自我披露水平也越來越高。
2披露不應用作獲取同情或者向他人宣洩消極情緒的手段,而是尋求建立牢固的人際關係。研究表明,人們更可能對自己相似的人進行自我披露,也更傾向於喜歡自我披露的夥伴。隨著我們對一個人的接納性和信任感越來越強,我們會越來越多地暴露自我,良好的人際關係便在相互披露逐漸增加的過程中發展起來。所以,自我披露是發展人際關係的必要條件。
3自我披露應是彼此開放,雙向共享。在交流中,如果只有一方披露個人資訊,是不可能建立起健康的人際關係的。蝗莘袢?自我披露會冒一定風險。假如你呈現了個人的觀點、意見和感受,無意中可能授人以柄或受人攻擊。然而,如果所有成員能相互坦露個人資訊,大家共同承擔人際風險,便會營造出信任、安全的人際氣氛,就能增強彼此信任和尊重,就能實現有效的溝通。
人際溝通一般經過注意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穩定交往四個階段,個體的自我暴露程度也應按照人際溝通的發展階段逐步加深。因此在人際溝通中,個體應富有耐心,注意洞察他人的言語與非言語反應,瞭解對方對自己的接納水平,據此把握自我披露的快慢節奏。當然,在溝通中,必須有人先行一步來承擔風險。一個組織要建立一種開放性氣氛,總裁或管理者應首先進行自我披露,開啟溝通大門,員工也會隨後自我披露,人際開放度便愈來愈大,凝聚力也自然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