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的形式和特徵

  演講稿是一種實用性比較強的文體。是為演講準備的書面材料。 那麼,什麼是演講呢?演講是在公眾面前就某一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的口頭語言活動它的特點是:第一,它是在人與人之間進行的;第二,它有一定的時間性;第三,它是為了闡述某一問題或整理而開展的;第四,它帶有一定的鼓動性和說服性。那麼怎麼進行演講呢?演講的方式有哪些?演講的特種有哪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歡迎借鑑參考。

  1、背誦式演講,亦稱脫稿演講

  演講者事先寫好演講稿,反覆照背,背熟後上講臺,脫稿向聽眾演講。這種演講方式比較適合於演講比賽和初學演講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檢驗和培養演講者的演講能力。其缺點是不便於演講者臨場發揮,使聽眾覺得矯揉造作,一旦忘詞,就難以繼續,往往要當場出醜。據說,英國首相丘吉爾曾有一次因背不出講稿而栽倒在講臺上。所以,運用這種演講方式,必須做好充分準備,語言儘量口語化,表達自然,切忌表演的痕跡。

  2、照讀式演講,亦稱讀稿式演講

  演講者拿著事先寫好的演講稿,走上講臺,逐字逐句地向聽眾宣讀一遍。其內容經過慎重考慮,語言經過反覆推敲,結構經過精心安排,話講得鄭重。它比較適合於在重要而嚴肅的場合運用。如各級黨代會、人代會、政協會議等大會報告、紀念重大節日的領導人講話、外勻部的宣告等。它的缺點是照本宣科,影響演講者與聽眾之間思想感珠交流。據說,在英國下院,照本宣讀演講被認為是愚蠢的表現。在我國,一般場合採用這種演講方式也不受聽眾歡迎。

  3、提綱式演講,亦稱提示式演講

  演講者只把演講的主要內容和層次結構,按照提綱形式寫出來,藉助它進行演講,而不必一字一句寫成演講方式,其特點是能避免照讀式演講和背誦式演講與聽眾思想感情缺乏交流的不足——演講者根據幾條原則性的提綱進行演講,比較靈活,便於臨場發揮,真實感強,又具有照讀式演講和背誦式演講的長處——事先對演講的內容有充分準備,可以有一定的時間懼材料,考慮演講要點和論證方法,但不要求寫出全文,而是提綱挈領的把整個演講的主要觀點、論據、結構層次等用簡練的句子排列出來,作為演講時的提示,靠它開啟思路。是初學演講者進一步提高演講水平的行之有效的一種演講方式。

  4、即興式演講

  演講者預先沒有充分準備而臨場生情動意所發表的演講,它是一種難度最大、要求最高、效果最佳的演講方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針對聽眾的心理和需要,靈活機動,迅速調動語言的一切積極因素,以懸河之口生動的直觀和形象的直感染力,是其它各種演講方式都無法比擬的。使用演講方式需要演講者具有德、才、學、識、膽諸方面很高的修養,具有很強的記憶力、豐富的想象力和聯想力、敏捷的思維能力、大量的語言和材料儲備……如果不具備這些條件,即使使用這種演講方式,也不會取得理想的演講效果。相反,往往還會出現信口開河,漫無邊際,邏輯混亂,漏洞百出的現象。這樣反倒影響了演講的效果。雖然如此,每個演講者必須爭取掌握這種演講方式。只要下苦功,肯定是會學到手的。

  演講有內容、目的的不同,演講稿也具有不同的形態,有報導、有說明、有論辯、有答謝等。總的來說,它的特徵可以概括如下:

  1、特定情景性

  演講稿是為演講服務的,不同的演講有不同的目的、情緒,有不同的場合和不同的聽眾,這些構成演講的情景,演講稿的寫作要與這些特定情景相適應。

  2、情感上的說服性

  演講的目的和作用就在於打動聽眾,使聽者對講話者的觀點或態度產生認可或同情。演講稿作為這種具有特定目的的講話稿,一定要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很多著名的政治家都是很好的演講者,他們往往借肋於自己出色的演講,為自己的政治鬥爭鋪路。

  3、內容上的現實性

  演講稿是為了說明一定的觀點和態度的。這個觀點和態度一定要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關。它討論的應該是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併為人們所關心的問題。它的觀點要來自身邊的生活或學習,材料也是如此。它得是真實可信,是為了解決身邊的問題而提出和討論的。

  4、口語化

  演講稿的最終目的是用於講話,所以,它是有聲語言,是書面化的口語。因此,演講稿要“上口”、“入耳”,它一方面是把口頭語言變為書面語言,即化聲音為文字,起到規範文字、有助演講的作用;另一方面,演講稿要把較為正規嚴肅的書面語言轉化為易聽易明的口語,以便演講。同時,演講稿的語言應適應演講人的講話習慣,同演講者的自然講話節奏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