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手抄報資料

  寓言故事以其平易近人、耳熟能詳的地域、文化特色而廣為傳播,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龜的智慧

  有一隻神龜被一個打魚人捉住了,於是神龜託夢給宋國國王宋元君。

  這天夜間,宋元君睡夢中只見一個人披頭散髮、探頭探腦地在側門窺視,並對宋元君說:“我住在一個名叫宰路的深潭裡。我替清江水神出使到河伯那裡去,路上,被一名叫餘且的漁人捉住了。”

  宋元君早上醒來,想起夜間的夢,覺得奇怪,於是叫人占卜這個夢。占卜的人說:“這是一隻神龜給大王託的夢。”宋元君問左右的人說:“有沒有一個叫餘且的漁人?”左右回答說:“有一個漁人就叫餘且。”於是,宋元君命令手下人傳餘且來朝見。

  第二天,餘且來見宋元君。元君問他說:“你打魚捉到了什麼東西?”餘且回答說:“我用魚網捕到了一隻大白龜,龜的背圍足有五尺長哩。”宋元君命令餘且將白龜獻上。餘且趕忙回家將捉到的白龜獻給了宋元君。

  宋元君得到這隻神龜後,幾次想殺掉它,又幾次想把它養起來,心中總是猶豫不決,最後只好請占卜的人來做決斷。占卜的結果是:“殺掉這隻龜,拿它做占卜用,這是吉利的。”於是,宋元君命人將白龜殺死,剖空它的腸肚,用龜殼進行占卜,總共卜了72次,竟然次次都靈驗。

  後來,孔子對這件事深有感慨地說:“這隻神龜有本事託夢給宋元君,卻沒有本事逃脫餘且的網;它的智慧能達到72次占卜沒有一次不靈驗的境地,卻不能避免自已被開腸剖肚的災禍。這樣看來,聰明也有受侷限的地方,智慧也有照應不到的事情。”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的聰明才智哪怕再高,也比不上大家的智慧。因此,只有萬眾一心,群策群力,才能把事情做得比較周全。

  :東野稷駕馬車

  東野稷十分擅長於駕馬車。他憑著自己一身駕車的本領去求見魯莊公。魯莊公接見了他,並叫他駕車表演。

  只見東野稷駕著馬車,前後左右,進退自如,十分熟練。他駕車時,無論是進還是退,車輪的痕跡都像木匠畫的墨線那樣的直;無論是向左還是向右旋轉打圈,車轍都像木匠用圓規劃的圈那麼圓。魯莊公大開眼界。他滿意地稱讚說:“你駕車的技巧的確高超。看來,沒有誰比得上你了。”說罷,魯莊公興致未了地叫東野稷兜了一百個圈子再返回原地。

  一個叫顏闔he的人看到東野稷這樣不顧一切地駕車用馬,於是對魯莊公說:“我看,東野稷的馬車很快就會翻的。”

  魯莊公聽了很不高興。他沒有理睬站在一旁的顏闔,心裡想著東野稷會創造駕車兜圈的紀錄。但沒過一會兒,東野稷的馬果然累垮了,它一失前蹄,弄了個人仰馬翻,東野稷因此掃興而歸,見了莊公很是難堪。

  魯莊公不解地問顏闔說:“你是怎麼知道東野稷的馬要累垮的呢?”顏闔回答說:“馬再好,它的力氣也總有個限度。我看東野稷駕的那匹馬力氣已經耗盡,可是他還要讓馬拼命地跑。像這樣蠻幹,馬不累垮才怪呢。”聽了顏闔的話,魯莊公也無話可說。

  世間萬物,其能力總有一個限度。如果我們不認真把握這個限度,只是一味蠻幹或瞎指揮,到時候只會弄巧成拙或碰釘子。

  :害怕影子的人

  有一個人突然得了疑心病似的,走在路上發現總有一個黑影跟著自己,再瞧瞧地上,自己每走一步,還留下一個腳印,於是他心裡十分惶恐。他走幾步就朝後看看,一串腳印一直連到他的腳下,一個黑影與腳印連在一起,他害怕極了,總想擺脫這個黑影和這些腳印。他緊走慢走,影子也緊跟慢跟,他怎麼也擺脫不了它們。

  這個人走呀走呀,心煩意亂、誠惶誠恐。當他路過朋友家門口時,他實在累得很,便進到朋友家裡去歇會兒,喘息一下。待他進了朋友家門,發現影子不見,他才算長長噓了一口氣,說:“這下好了,這下好了。”

  朋友見他這般模樣,很是奇怪,問他出了什麼事,他又不好意思開口說實話,便支吾著說:“沒什麼沒什麼,我只是走累了,想在你這裡坐會兒。”

  跟朋友聊了會兒天,休息了好半天,又見影子、腳印都沒有了,這個人準備起身回家。於是他向朋友告辭,出門回家。當他一走在路上,發現影子、腳印又出現了,依然是一步不落地緊跟著自己。這一下他可更加害怕了,他使勁地奔跑起來,企圖甩掉影子和腳印。可是他跑得越快影子也跟得越快,他跑的步子越多腳印也越多。他想,可能是自己跑得不快才甩不掉影子的,於是他更加拼命地跑,一下也不敢停,甚至路過家門口時也不敢回去,他害怕把影子和腳印帶回家去。他就這樣拼命地奔跑不停,最後終於跑得筋疲力竭、心力交瘁而死去了。

  這個人實在是太愚蠢了,只要有光亮就會有影子,沒必要產生恐懼更沒必要擺脫它。即使實在不願看到自己的影子、討厭自己的腳印,那也只需要往陰處一站就得了,靠跑是不可能擺脫影子和腳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