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擊之前手拳的動作作用與教學
拳擊是一項有思想的運動,不僅需要鬥勇,而且需要鬥智。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我們在培養拳擊手的教學過程中,除心理素質、身體素質、基本技術等方面的訓練外,還特別需要強調盲目拚打在拳擊對抗時是不足取的,而利用時機,製造對方防守空隙,以使其遭到自己有效的攻擊,這才是取勝對方達到目的關鍵所在。
把握時機,創造機會,拳擊對抗的雙方都不會忽視,很顯然,實施有效擊中對手的意圖,誘惑對方暴露空檔,前手拳在強弱虛實上的合理運用,必然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哪一方出手高明,哪一方就會佔上風,因而,我們培養拳擊手率先解決的對抗課題即前手拳使用要領及節奏、步法、打法的關係。
本文便針對拳擊前手拳的作用和先決條件,再就教學中應該強調的環節淺做綜述僅以右式做例。
一:幾種前手常用拳法的說明
1、左刺拳與左直拳:出擊時,手臂迅速前伸,發力短促,擊中目標的瞬間,突然握緊拳頭並轉至拳心朝下,腳向前滑步與伸出的手臂配合,出擊完成,要使拳沿著出擊路線自然收回,還原基本姿勢。左刺拳與左直拳的執行軌跡一般應在齊眼的高度擊出,擊打目標是對方的面部和軀幹。左直拳與左刺拳的區分僅在於前腳踏地和轉體的運作上,左直拳動作幅度較大,力量也猛。左刺拳的作用,有實質性的進攻,迫使對手採取守勢;但更多的用途是試探、調動對手,從而尋找較佳的進攻角度和擊打目標。
2、快速擺拳與左擺拳:擊左擺拳要藉助身體向右轉動的力量,使拳由左肩前方向右前沿弧線擺出。擊出後,左臂微屈,手腕外旋使拇指關節朝下,擊中目標瞬間,臂、肩肌肉與腕關節突然緊張,隨即便放鬆,恢復基本姿勢。擺拳是執行弧形軌跡由側面擊打對方的遠距離拳法,動作不容易隱蔽。所以擊前手擺拳時很重要的一點是收回胳膊,擺動儘可能小,轉體的同時手臂向前伸擺。左擺拳與快速擺拳的區別,只在於身體旋轉幅度的不同,快速擺拳的出擊要領是要象打鞭子似的有彈力,柔軟的彎屈來急速擊打。前手擺拳在製造正面攻擊空檔時是有效的,特別是向右側移動,前手擺拳用於回擊、迎擊,給對手的威脅較大。
3、左鉤拳:左鉤拳是近距離攻擊時最有效的拳法。出拳以肩關節為軸,手臂肘關節彎屈呈鉤狀,利用踏地和迅速轉體揮擺臂來完成動作。左鉤拳擊打距離短、速度快,不易暴露破綻。左鉤拳分左平鉤拳和左上鉤拳,擊打目標是頭部和上體,擊左平鉤拳要急速向右扭動身體,同時左臂屈肘90°左右,上抬與左肩同高,隨左臂、左肩的右扭揮擺,擊中目標時,左腳腳跟提起稍向外轉,收腹含胸,拳心要轉向自己,擊上鉤拳與向上提東西的原理相同,擊左上鉤拳,左手臂自然屈肘下垂,強力擺動身體,重心移向左腿,借轉體發力,左臂向斜上方出擊。這時,左臂屈肘90°左右,拳心向內,縮胸、收腹,左鉤拳的攻擊隱蔽性強,不易給對手以可乘之機,所以在貼近對手時果斷鉤擊是很奏效的。
通過分析上述幾種拳法特徵,可以看出它們各有用途,一旦熟練掌握,組合運用,便可以演變多種多樣的組合拳法。在此,還要穿插闡明的是拳擊講究實效靈巧和獨特風格,做為拳擊教練員需積極地引導隊員綜合自己的體質、手腳速度、擊拳能力,集中掌握合乎自身特點的方法,不單單能夠主動攻擊,還要把握對方發拳時必然留下空檔,利用空檔還擊,實施對自己有利的技術。
在攻擊技術理論要求方面,國內外拳擊家歸納雷同,即:“出拳快而猛,出拳時肘部角度適當,出拳準確,基本步法穩健”,其實這也是現代拳擊對攻擊技術的客觀要求。而速度、技巧、時機的把握,應變能力的強化必然要以前手拳良好運用為基礎。例如,左刺拳從幾個方面出擊,為探明對方姿式變化及弱點或試探對方反應,在對方閃躲臂部敞開時由內側打“一、二”組合左、右直拳攻擊就能擊中;若對方欠靈活,潛避刺拳,就可以左上鉤和左平鉤出擊,再接打“一、二”;若試探中發現對方上體空擋大,便可以重擊其上體;試探中也可打連擊用同一只胳膊的兩次快速連續擊打,因為對一次性攻擊能很好防守的對手,可能對連擊的防守格外弱。再如,與對方形成中遠距離對峙時急擊打的應用,即突發性左刺拳或快速左擺拳的彈性擊打,使力從正方面的慣性急速轉到負方向的瞬間產生衝擊效果。同時也是為了打出一拳擊中,再補一拳擊相同的部位或對方失去防禦的部位,敏捷地集中攻擊。集中攻擊在當今國際拳壇盛行,這種攻擊可以提高命中率,其原因是對方看不清來拳軌跡。前手急擊打為集中攻擊創造條件,應用成功,自然會給對方心理上造成降服感,喪失鬥志。前手拳有著天然的距離優勢,出擊角度,攻擊點的變幻,虛實強弱參雜是很考究的,製造衝突捕捉剎那機會,以利於發動一輪攻勢,這也是前手拳的重要作用之一。
二:節奏、步法是決定前手拳運用效果的主要因素
上面對前手拳法的扼要說明,已涉及到節奏和步法。從教學角度來說,手與腳的訓練,攻防動作與步法的訓練是同步進行的。正確的姿勢與正確的移動方式是進行攻擊和自衛的基礎,要達到在拳擊中控制自己制服對手的目標,非這樣不可。因為姿勢與移動方式是從拳擊運動特點、活動方法、攻防技術要求出發,經過實踐總結並逐步完善所形成的,做得好,就可以保證身體平衡,並移動靈活,出擊迅速。紮實的技術功底就是發展自身技巧,顯示獨特技術風貌的本源,換句活說,協調的步伐移動,正確的出擊姿勢,會打出節奏清晰的好拳來。
節奏,即定時的操作和休息方法。節奏在拳擊運動中無所不在,可以這麼說,勝利的表相是由對抗雙方表現出來的體質、勇氣、智慧、經驗和特長等綜合情況來決定的,但歸根結底,勝利就是以從自己的節奏打亂對方的節奏,把對方捲入自己的步調中來。要打出有節奏的拳擊動作,需具備身體的放鬆,肌肉的迅速調節,身體的平衡三個前提條件,而節奏的體現,不僅是擊打的強弱上,還體現在步伐移動的流暢和動作的靈活協調上。
鑑於節奏以及所展現的廣義認識,筆者認為,拳擊教學的重點和環節是需要在訓練過程中不厭其煩地反覆強調的,而作為本質內容的節奏問題則是強調根本,教練員要通過觀察到的拳擊手的步法、拳法是否舒展、流暢來認識到體現形式所表露的正確與錯誤。
步法決定和調控著距離,步法決定著擊出拳的到位性。拳擊界有句口頭禪“距離就是速度”,此話不無道理。因此,前手拳運用,理所當然地在於步法的移動準確,這樣方可使前手拳發揮威力。嚴格地說,任何拳法都要與步法配合應用,沒有好的步法,比賽時腳下就要亂套,不能夠從容地前後左右移動,拳法的使用便也力不從心。
在實戰搏鬥中,任何情況都可能出現,而前手拳不僅侷限於前後方向的追擊、退打,還要斜進、斜退變化攻擊角度,甚至環繞迂迴。這麼做一是使對方不易捉摸自己的打法,更主要的是前手拳出神入化誘使對手弱點暴露,以利於後手拳充分發揮威力。
靈活的步法還可做為戰術手段,例如“打完就走”的戰法在現代拳擊中同樣是常見不鮮的。這種戰術手段適合於拳力比對手弱,近體搏鬥技術差,而步法移動迅速、靈活,前手拳運用巧妙的拳擊手。“打完就走”是為避開無用的對打,利用靈活的步法引誘對手打空拳並予以還擊。“打完就走”是特別要求距離控制的,同時步法即要穩健又要迅速。這是在對手疏於防備的進逼中,利用突然性的左刺拳給其攻擊。筆者在研究這種打法時發現,前手拳運用佔絕對主要的地位。該打法特別要求步法和拳法的速度,而前手拳天成的永遠與對手保持最近距離。從擊打效果上,筆者認為,致命的重擊雖說是我們所追求的,但實現目的需要在多種條件具備之時,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可得點的擊打則是相對容易實現的。基於這一認識,有必要闡明的是,在教學中大可不必格外側重重拳訓練,而步法拳法的速度訓練,抓住活動目標能力的訓練,觀察對手身體位置的眼力和判斷力的訓練,則是特別需要的。
在本文第一部分中已舉例談到前手拳的運用法,此部分補充說明的是,它們都是以步法移動為鋪墊形成的。此外,前手拳法的還擊、迎擊等,均需要步法配合來完成。至於前手的還擊拳、迎擊拳、運用方式,本文不再贅述。
三:佯攻與前手拳法相輔相成
佯攻是以假亂真在造成對手錯覺的同時實現意圖的技藝。佯攻的目的是要徹底迷惑對手,使其中圈套,佯攻在動作要求上是嚴謹且變化多端的。要使對方難以察覺,出現判斷上的錯誤,必然得有良好的步法和前手拳。以良好的步法移動位置,控制有利於自己的距離,又要在迷惑對方之時,獨特的步法不能做得過分,失去平衡。佯攻在對前手拳真與假、輕與重的要求方面是為了創造良機,這種良機往往不是在看準之後才出手把握的,而是憑清醒的判斷,條件反射的本能出擊來實現意圖。這樣,前手拳的攻擊便要虛實並用方可。使對方注意一種方式,自己實際上卻用另種方法進攻;引誘對手做出某個動作,然後利用他做那個動作的瞬間攻擊,引上擊下,引下擊上,引左攻右,引右攻左,虛張聲勢,聲東擊西。這即是前手拳在佯攻中的作用總括,比如,以左刺拳攻擊對手的上體,在他趕緊保護這一部位之時,迅速撤回左拳轉換以左擺拳擊打其頭部,或者以右手拳進行凶猛攻擊。再如,用前手拳騷擾對手,分散其注意力,後手拳做好抓住空擋,給其重創的準備。若是對方不上當,自己的假進攻便變為真進攻。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前手拳在佯攻中調動對方,誘使對方進入判斷的誤區,證明著前手拳巧妙、合理運用的重要性,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佯攻方法的完全掌握,必須經過長時間的艱苦訓練,先對鏡練習,再進行攻防練習來檢驗,要循序漸進,不可草率。其實,眾多的佯攻方法往往是教練員傳授的。教練員的教學任務,不僅是技術、體質以至心理方面的指導、訓練、搏擊經驗也應當由教練員講述的,這也是格鬥性質決定的。好的方法,拿來運用,融於教學之中,這不是壞事情。
本文從上述三個方面淺談了前手拳運用與教學,為闡明前手拳法運用的前提條件,前手拳在對抗中的作用,節奏效果,僅涉及了它的攻擊性。它的防禦作用,防禦及反擊、迎擊之間的關係,雖然也屬於前手拳作用範疇,但筆者不準備把它們作為本文內容了。
最後要談的認識和體會還有一點,即拳擊手必須掌握拳擊的攻防基本技術,但它不能保證你在搏擊場上取勝,拳擊手不要追求令人眼花繚亂的姿勢動作,而要積極開動腦筋,選擇合乎自身特點的搏鬥技巧和方法,集中掌握、精益求精。開動腦筋在賽場外也在賽場上。這也應了拳擊運動中的一句名言“雙方在技術和能力上相等時,擅於動腦筋的一方,十有會取勝。”
拳擊的主要運動特點
拳擊是運動員雙方通過兩隻拳頭的對抗,進行體能、技術和心理的較量。拳擊競技的具體表現形式,是兩人在正方形的繩圍比賽場地中,戴著特製的柔軟手套,按一定的規則和技術要求,進行攻防對抗。攻防的武器只能是戴上特製手套的兩隻拳頭,攻防的目標只限於對方腰髖以上的身體部位。 拳擊被人們稱作是“藝術化的搏鬥”。
拳擊的比賽規則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在國際業餘拳聯 AIBA自1997年開始實行的新規則中,規定業餘拳擊比賽實行5個回合制,每個回合打2分鐘,回合間休息1分鐘;職業拳擊比賽一般是實行10-12回合制,回合中間休息1分鐘。業餘拳擊比賽主要靠技術得分來判定勝負,所用拳擊手套大而且厚,比賽時運動員要穿背心、短褲、軟底拳鞋、戴護頭盔。職業拳擊比賽主要靠強烈攻擊或將對方擊倒判定勝負,被擊倒一方如果在10秒鐘內不能站立起來恢復比賽,就判對方獲勝;比賽時職業 拳手的手套小而且薄,赤裸上身、頭部不戴頭盔進行比賽。業餘拳擊比賽設有12個級別,職業拳擊比賽設有17個級別。
拳擊的獨特之處還在於人們對拳擊運動的不同看法。拳擊是人對人的競技專案,因而比賽時表現出來的打和被打,以及產生 的傷害後果,特別是職業拳擊中被打倒不能站起的場面,在許多人的思想上產生極大的異議。使得許多人呼籲取消拳擊比賽。
由於拳擊需要肌肉的強大爆發力,需要完善的技術和戰術, 所以,拳擊是最複雜的競技運動之一。比賽時面對瞬息萬變的賽場情況,要求運動員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準確地瞭解對方的基本狀況,同時還要迅速作出相應的判斷並採取相應的行動,利用強有力的身體和嫻熟的技術、多變的戰術進行攻擊和防守。不僅對拳擊愛好者和拳擊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對增強拳擊愛好者和拳擊運動員的身心健康具有極大的鍛鍊價值,這是拳擊運動具有的最明顯、最優秀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