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寶門有哪些硬氣功闡祕介紹

  八寶門硬氣功闡述了硬氣功的基本理論,詳細介紹了八寶拳門祕傳的大力金剛掌等6種硬氣功絕技的修習方法。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八寶門硬氣功闡祕。

  八寶門硬氣功闡祕

  八寶門硬氣功是一種漢族武術流派。清乾隆年間,至善禪師首創八寶硬氣功。 八寶取其天上三寶:日、月、星;人身三寶:精、氣、神;加上精湛的硬氣功和姻熟的技藝這武家二寶,共為八寶,故名。八寶硬氣功創立距今已有三百餘年的傳藝史了。但由於八寶拳門歷代傳人篤守師承,均以單傳的方式擇徒授藝,而且門規極嚴;故八寶拳門流傳不廣,發展緩慢,迄今知者寥寥。

  八寶門硬氣功的招式一:金槍鴛鴦指

  金槍鴛鴦指又名鐵指功。為二指點戳穿透之勁,乃點穴行家必修之功夫。全套功法共分五式練習。

  預備式:面南朝北直身站立,兩腿橫開與肩同寬,兩腳平直,腳尖稍里扣,雙手下垂於兩大腿外側,掌心相對,掌指朝下,下頦微收,百會上頂,揚眉怒目,眼視正前方,氣沉丹田,精神飽滿。按順呼吸法,鼻呼鼻吸,意念集中於臍下丹田處。

  八寶門硬氣功的招式二:鷹展雙翼

  兩手臂平直上舉至與肩平齊,掌心向下,掌指朝外,十指自然伸直,上肢須平直,關節及肌肉不可僵硬緊縮,要舒鬆自然,才能使勁路舒通,氣貫指端。練時配以呼吸順、逆式呼吸均可,鼻呼鼻吸。呼氣時丹田之內氣沿手臂內側奔瀉十指尖,吸氣時以意領氣從手臂外側上升至頭部迴歸丹田。如此反覆練習,天長日久,便可氣聚上肢及十指,實力大漲。初習時,必覺雙手臂痠麻、脹乏,每次僅能練習5分鐘左右,以後,隨著功力的不斷增長,每次練功的時間可逐漸增加,直至每次練功時間在60分鐘以上。

  八寶門硬氣功的招式三:鐵牛耕地

  ①雙手掌平行撐地,掌心向下觸及地面,兩手間距與肩同寬,兩手臂伸直,雙腳拼攏伸直,以腳趾尖著地,腰胯儘量向後方弓挫,臀部凸起,腹部內收。採用順呼吸法,鼻呼鼻吸,精神內斂,注意力集中於雙手掌心勞宮穴上。

  ②吸氣,同時頭部向上抬起,直臂挺胸,腰胯部向後弓挫,臀部凸起,全身亦隨之後挫,恢復原來姿勢,鬆肛,鬆睪丸,並意念內氣從手臂外側返回丹田。如此前探後挫,迴圈往復,力盡為止。在練習當中,注意動作要與呼吸緊密配合,不要太慢或過快,動作須連貫協調,中間不可停頓。 初習此勢十餘次時,即覺力疲氣湧,頭脹腰痠。但行之既久,次數可逐日增加,至每次行功百餘次而力不乏氣不湧者,則易掌為指練習。練法是:以十指指腹著地撐身,如上法行之,逾若干月時則功力更進一步,待至每次行功次數又逾百餘次而未覺力乏時,又再將十指易為六指柱地即每掌僅用拇、食、中三指撐身,依上法行功,又逾百餘次後,即將雙腳位置逐步墊高。然後將雙掌變為鷹爪狀,以三指指尖角地支身,如上法行之,俟長功逾越百餘次後,再將雙腳位置逐漸墊高,又逾百餘次後,方以石塊置於背上縛固,如法行功,候石塊增至50公斤仍可行功逾越五十次以上方止。

  八寶門硬氣功的招式四:羅漢臥地

  全身俯地,雙腳跟踮起,以足尖著地,右或左手五指指尖柱地撐身,一手以掌心貼按在腹部丹田處,身體伸直,臉部正對地面。採用順式呼吸,鼻呼鼻吸。吸氣末時,上身向左側轉體九十度角,使身體右側對向地面。右手五指用暗勁猛撐地,同時以鼻腔猛噴氣,收提肛門和睪丸,並以意導引丹田內氣上輸膻中穴,再經右腋下,沿手臂內側下注至掌心勞宮穴,並向五指指尖奔瀉出去。吸氣時,又恢復原來姿勢,鬆肛,鬆睪丸。如此反覆練習至手指痠麻力乏時乃止。每日子、寅兩時辰練功。兩月之後,即將五指易為四指練習,又二月再易為三指,最後易為食、中二指練習。待二指能練習五十次以上而不覺力乏氣湧時,則在雙足下墊以木凳練習。久之,又於腰背上纏上長條形狀的鐵砂袋,從5公斤起漸增加至15公斤乃止。

  八寶門硬氣功的招式五:金剛倒墜

  身體倒立,雙腳*牆或樹樁上,以一隻手掌五指撐地,手心不可著地,頭面向下,稍向上仰。按逆式呼吸,鼻呼鼻吸,吸氣時以意導引丹田之氣行走至膻中穴,呼氣時,氣從腋下沿柱地撐身之手臂內側下注貫達掌心後,直向十指尖奔瀉而去。如此練習,待能持續倒立5分鐘後,將五指易四指、三指練習,最後則易以食、中二指支撐練習,每次練習10分鐘。

  八寶門硬氣功的招式六:戳指功

  ①插綠豆:以桶盛滿綠豆,馬步站立於桶前,用順呼吸法將丹田之氣運至二指並出現輕微的觸電樣感覺後,以鼻將氣吸滿。以二指指尖對著桶內的綠豆用力插入,同時以鼻腔噴氣,收提肛門和睪丸,並意領內氣從丹田處上升至膻中穴分向兩腋下,沿手臂內側直向二指指尖奔瀉而去。再以鼻吸氣,同時將手掌抽回,並以意領氣從手臂外側上升過頭部而返回丹田,鬆腹、鬆肛門和睪丸。如此吸收呼插,不計其數,以手指感覺麻木、微痛為度。 插指時一定要按先輕後重,先慢後快的原則練習,持之以恆,不使輟功。

  ②插穀子:插綠豆滿百日之後,二指指尖面板由紅腫、辣、痛變為增厚,指頭較前強硬,此時便練習插穀子,練功方法與插綠豆相同。

  ③插砂子:插穀子滿百日後,二指指尖更為增厚,同時大部分的穀子被插脫殼,然後再易以中砂插指。在砂粒中應摻入少量的花椒未。練功方法同插綠豆。

  ④插鐵砂:練插鐵砂時,鐵砂的選擇應圓滑,避免尖角、鋒利,鐵砂內應摻以適量的花椒和白芷未。練功方法同插綠豆。練功時若出現手指破裂出血的情況時,應及時消毒並施放止血生肌的藥物,外用傷溼膏藥包貼好,仍然可以繼續練功。不可半途而廢。另外,不論練插何物,於每次練功後,均應馬步站樁,雙手向前平直抬起至與雙乳同高,然後呼氣,以意導氣從丹田上升至膻中穴,再分向雙腋下,沿手臂內側返回至丹田。如此以意領往返練習10分鐘以後,再用練功藥水洗手10分鐘,如此可保二指無虞,指功高深。但是,如果手上有傷口時,則切忌用外洗藥水洗手。

  八寶門硬氣功的招式七:鐵頭功

  鐵頭功又名羅漢鐵頭功。功深者,頭可撞斷石碑,將鐵棍擊彎而頭顱絲毫不損。全套功法分五個式子來練習。

  童子拜佛

  兩腳平行站在與肩同寬,腳尖稍里扣,足趾抓地,雙手由體側上舉至頭頂上方後即下落於胸前,雙手拿拼攏合十,指尖高與下頦骨平齊,口眼微閉,舌頭輕舐上顎。意守臍下一寸三分丹田處1~3分鐘,隨即開始調息,用順呼吸法,鼻呼鼻吸,先呼後吸。吸氣時腹部自然凸起,收提睪丸和肛門。呼氣時則稍收腹,同時鬆肛和睪丸;吸氣時要均勻緩慢,同時意想天上日月星之精華從頭頂百會穴及雙手勞宮穴源源不斷地注入丹田處,待氣剛吸滿之後,口腔喉頭配合,象吞嚥食物一樣吞入一口氣,用意將氣持續引入下腹,使下腹部更加充實飽滿。在吸氣的同時,雙掌以拇指為圓心,隨吸氣動作分別緩慢地向左右方向時各轉動90度;吸氣時,舌尖放平,雙掌隨吸氣動作又緩慢拼攏合十。如此反覆練習,每次練功時間不能少於30分鐘。

  金剛舉鼎

  兩腿屈膝下蹲成騎馬樁,足趾抓地,如樹生根,雙目怒視前方,舌尖緊舐上顎,雙手抱拳於兩側腰際,拳心向上。採用逆式呼吸法,鼻吸口呼。吸氣時胸部自然挺起,腹部內收,同時雙拳變掌,掌心相對,指尖朝上,然後將全身之氣力集中於雙手,雙手如負千斤重物,由兩側腰際緩慢向頭頂上方託舉,同時意領丹田之氣上達於頭頂百會穴,兩眼隨雙手上瞪。雙手上舉至頭頂上方後,即緩慢下落,同時呼氣。呼氣時,舌尖放平,並將氣從口向外猛噴出。噴氣畢,全身放鬆,但頭部頂舉千斤重物之意不可放鬆。此式共作49次。

  羅漢抱肚

  身正直,雙腳橫開與肩同寬,雙手抱拳於兩側腰際,拳心向上,舌頭緊舐上顎,兩眼怒視前方。採用逆式呼吸,鼻吸口呼。先用嘴儘量撥出一大口氣,然後以鼻吸氣,收腹,提睪,氣力上頂百會,在吸氣的同時,兩手猛然上提至雙側耳旁,掌心向後,掌眼分向左右,雙足尖踮起,然後身體迅速下蹲成騎馬樁,雙拳變掌向下撞擊小腹丹田處,同時"嘿"地發喊一聲,緊縮肛門,氣從神闕迸發而出。並鼓腹抵抗雙掌的擊打。先從丹田處開始排打,然後逐漸向四周擴充套件排打至全腹,一月之後,即以掌側換為拳面排打,最後易為拳輪排打,直至以拳猛力擊打腹部的任何部位均無疼痛感時,則改為用木棍排打。

  金童擊鼓

  身正直,兩腳橫開與肩同寬,雙足尖稍里扣,十趾抓地如樹生根,兩眼平視,舌尖緊舐上顎。左手叉於左腰際上,右手持木板或棍一條。採用順式呼吸,鼻吸口呼。先吸氣,以意領丹田之氣上達頭頂百會穴後,右手持木板或棍由輕至重地拍打頭頂部,同時呼氣併發"嘿"聲。每次拍打至頭頂部出現熱、脹、麻感時為宜。

  金剛撞鐘

  練功前先取四方形砂紙一張約50×50釐米,固定在與練功者頸部平齊之牆上。練功時,身直立,兩手叉腰。將丹田之氣運至頭頂部後,練功者分別以自己頭頂部、額部、後枕部以及頭部兩側等部位,由輕至重地撞擊牆上紗紙中央。此式的練功次數及時間不拘,以每日能將紗紙撞擊至破爛穿孔度。次日練功時再另換新的紗紙。

  練功時要持續意想有千斤重物壓於頭頂上,可以加強意守頭頂百會穴,促使習者早日收到意領內氣上達頭部的功效。再練童子拜佛時,要求用意不用力;練金剛舉鼎、羅漢抱肚、金童擊鼓、金剛撞鐘時則要求努力用勁,做到意到氣到,氣到勁到,勁到勢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