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時如何調漂_簡單技巧一看就會

  釣魚是人們非常喜歡的一項休閒活動,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的樂趣,釣魚有許多的釣魚技巧需要注意哦,不同的情況,不同的地點,釣魚技巧也是不一樣的。那麼大家知道關於野釣調漂的技巧嗎?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野釣調漂技巧

  第一步、帶鉤調標,不斷剪鉛調調目

  四組裝鉤。在鉛皮座包在鉛片一個粗略的估計是大於浮漂的浮力就行,多不要緊,但不要用光。這是非常重要的。要不然你剪的這塊鉛皮就不能用了,只能再重新剪一塊重一點的了,然後把浮漂拉到離鉛皮座20~40釐米處或用浮漂長度量一下,從8字環到浮漂座稍大於一個浮漂的長度就好,拋杆入水,然後慢慢剪鉛皮讓浮漂露出4目調4釣2的話。調好4目後把浮漂上拉10釐米,如果入水後浮漂還是4目的話,這一步驟結束。

  第二步、拉高浮漂,不斷找底找釣目

  第一步完成後,把浮漂向上拉拉到估算的水深位置,掛餌搓餌,正常大小後不斷找水深。當浮漂不斷上升暴露表面浮比較緩慢,在這個位置上一粒太空豆,作為最敏感的點。這一點是深度+浮漂肚尖長。

  然後慢慢地把餌漂下去,直到釣魚。抓住魚的位置,在空間上做個記號。之間的上下空間的豆子可以隨時調整,根據水的魚季節。在找底和找釣目的過程中,也在不斷地打窩,這個過程也是引魚入窩的過程。

  野釣基本技巧

  野釣比池釣費用更高

  對於習慣黑坑的釣友們來說,往往錯誤地低估野釣的費用。其實為了在野外獲得更加理想的釣獲,新購置專用裝備,租用船隻往往是漁民兼釣點嚮導,食宿,交通汽油,過路費,車輛折舊等費用將遠遠超過池塘釣的花銷。如果你打算常去野釣,那麼除了要有增大開支的心理準備外,最好在裝備上做好充分的準備。

  釣臺是你的必需裝備

  大多數釣友都使用釣箱,但在野外卻很不適合,釣箱對釣點的限制太大,而魚往往在你不便支釣箱的地方覓食。釣臺可以支在崎嶇的岸上,夏季可以使你深入水中,延伸你的活動範圍,而且便於攜帶。當你要走很遠的路到達釣點時,你就會發現釣箱是個沉重的負擔。

  長竿是你的主要武器

  喜歡手竿的朋友常備的是4米5以下竿,而野釣4米5就是你最短的竿了。我的竿包裡主力竿是5。4米手竿。如果你只對大魚感興趣又偏愛手竿,那就要看你的臂力是否耍得動振出式長竿了。我沒那麼大的臂力,所以我買了根5。3米中通內走線磯釣竿,裝上輪來當手海掛漂釣大魚,中通竿的好處是夜釣時不會纏線。除了振出竿外,失手繩是必備的,而且一根不夠長,別忘了只有振出竿是可以掛失手繩的。

  線徑比池塘釣要加倍

  一條3斤以上的野鯉可以輕鬆拉斷4。5米竿上0。8號最好的競技用子線。如果你遇到的是5斤以上的傢伙,0。8號子線給你的感受是輕輕地往下一拉,你提竿上來,子線就沒了,你根本沒有機會和它照面。所以1號子線是你的最低配置。當然,如果你想釣小鯽魚,小白條連口,3米6手竿配0。6子線會使你在第一時間捕捉到魚訊。不過野釣可沒人和你比尾數,而且當你輕鬆抬竿發現子線斷了時,別後悔。我在夏季深水釣鯽魚時使用1。2號子線,主線是2號或2。5號的。

  準備各種鉤子和釣線

  野外魚情多變,你只有在窩點釣一個小時以後才能知道今天什麼魚有口,你不能逆魚情而釣。明明鯉魚連口,可是你只有小的袖鉤,只有綁好的細線釣組,那就等著切光你鉤板上拴好的鉤子吧。反過頭來,你的窩子裡只有小鯽魚,你是換小鉤釣組,還是換釣點呢?所以我去野外基本上不像黑坑時那樣提前綁很多副鉤子,而是帶齊各種鉤子,隨時調整。

  抓緊更換大號浮漂吧

  你選擇在黑坑時最大號的5號漂,可你會發現在溝渠河庫仍然漂號太小!7,8,9號漂,甚至更大號漂都是野釣鯽魚不錯的選擇。你在夏季要經受水面的浪,浮層的魚的衝擊,漂小將使你無法垂釣。

  反向調漂釣鈍不釣靈

  當然,這是相對而言的。調零目釣三目,調一目釣四目,小跑鉛都是不錯的選擇。別怕逮送漂,這兒沒人笑話你,逮第二口甚至第三口也很正常。因為要釣大鯽魚,因為窩裡有小鯽魚,因為半水鬧白條,所以你的餌大,下頓逮不著是正常的——小鯽魚吸不進你的餌。

  搓餌讓霧化見鬼去吧

  求你了,開餌別霧化,春天可以軟點,夏天太軟還不行。白條是你的敵人,你的食到底就是勝利,在水底能保持5-10分鐘就是釣大魚的基本要求。連玉米豆都能吸進去的可憐的魚兒,會有更多的要求嗎?

  能用麵食就不用葷食

  只要魚吃麵食,就別嘗試亂七八糟的。除非你志向遠大,非王八鯰魚等等不釣。別把拉餌技術匯入野釣。更別想紅蟲拉餌了,否則你釣到的全是我們放生的。別怕鉤大,別怕餌大。你來這裡是想釣“真正的魚”。否則當地釣友看到你會說,手真快,釣得還挺多,喂貓還差不多。

  不要在路邊就近垂釣

  建議儘量到人少的地方,漁民瞭解魚情,是最好的嚮導。別為了省事省錢就近下竿。相信群眾吧,一般他們是不會騙你的。

  釣魚正確看漂技巧

  1、浮漂輕點輕觸。多為鯽魚在試探,連點連觸則提竿。

  2、浮漂微微上升一點,徐徐下沉一目半目。說明魚已吃穩,可提竿。

  3、尾漂慢慢地從頂部,只送半粒到一粒,浮漂不動有時被誤認為是小魚或碰線,是提竿時機。

  4.浮漂有的時候會慢慢的往下沉。不可忽視它的動靜,浮漂的動作愈慢,鯽魚、鯉魚、草魚上鉤的痕跡越明顯。

  5.星漂微微顫動後,略沉半粒至一粒,漂動即停止。這時提竿時機是浮漂剛剛下沉,其過程很短,垂釣者若不是精力高度集中,稍有遲緩,即可痛失良機。

  6.浮漂一點一點,連續點動,動作很小。也是鯽魚已吃穩的跡象,即可提竿。

  7.浮漂點動後,接著慢慢上送。動作愈慢鯽魚愈大,動作速度快多半是小鯽魚。

  8.浮漂輕輕斜向移位,或平移,或微沉,都要及時提竿。

  9.浮漂有力猛點時。只點一下動作大,不下沉也不上送,魚餌已吃到嘴裡,魚兒較大應及時提竿。

  10.浮漂橫向移動,還有點向下的動作,即提竿。

  11.浮漂橫移。不送漂也不黑漂,只作平行橫向移動,此時魚已咬鉤,可提竿。

  12.未見浮漂下沉,但送漂時往往是大魚。說明魚已吞餌,提必獲魚。

  13.浮漂微微顫動時,連續不停,魚已咬鉤。

  14.浮漂突然快速下沉,或快速上送,多半是小鯽魚咬鉤。

  15.浮漂橫臥水面不沉不動。這往往是大鯽魚半路咬鉤,及時提竿起魚。

  16.浮漂在水面微微連續點顫、輕送或輕沉,是魚咬鉤,應及時提竿。

  17.找窩試點時,空鉤下送,浮漂不下沉或突然下沉。這往往是魚咬空鉤,不可忽視,及時提竿可得魚。

  18.送漂後浮漂迅速恢復原狀,漂相為一粒送平後又恢復原狀。出現這種現象多為蝦蟹腳爪撥動所致,起竿多為空鉤。

  19.黑漂後迅速恢復原狀,漂相為一粒粒斜向入水,然後恢復原狀。多為小雜魚咬鉤搗亂。

  20.浮漂在水下忽閃一下。這魚兒碰線所致,不用提竿。

  夏季釣魚注意事項

  一、預防觸電傷害

  碳纖製作的釣竿是良導體,頭頂的高壓線對垂釣者來說很危險。在釣魚的過程中切記要預防觸電傷害。注意選購說明書上註明防止觸電、防止雷擊的魚竿。雷雨天氣盡量不要外出垂釣,如果遇到雷擊,魚竿成了引雷針,後果會很嚴重。

  二、小心魚鉤危險

  取魚摘鉤時,外露的魚鉤很容易鉤到人的手上。正確的做法是先將魚牢牢地按在地上,使魚動彈不了,再摘魚鉤。

  甩竿時也要掌握好拋甩要領,觀察提醒左右及身後的人避開。魚鉤鉤進皮肉表層不太深時,可用手捏著魚鉤順勢退出來。如果鉤的較深則要到醫院就醫,不可自己強行取鉤。

  三、避免海釣傷害

  船釣、磯釣,一定要穿好救生衣,以防不測。另外,在磯釣的時候,不僅要穿上磯釣專用釘子鞋,還要結伴同行,不可單獨行動,以防發生意外時不能互相援救。

  一般認為較為安全的陸磯並不保險,千萬不可掉以輕心,海磯時波浪容易通過,但是陸磯不能,在這種情況之下,海水不斷上漲,左右上漲的海水經常從陸磯後邊包抄過來,對垂釣者造成很大威脅。一旦遇上風浪、海嘯,必須沉著冷靜,要有計劃、有準備地撤退到安全地帶。

  四、要遵守安全警示

  認清禁止垂釣標誌,選擇安全垂釣地點。不宜在斜坡峭壁及軟底不穩定的危險釣位垂釣,儘量不要將垂釣地點選在半坡上,避免前傾滑落水庫。選擇土質堅硬的地點,防止泡水后土質鬆軟形成塌方。行走時注意腳下地面,防止土地溼滑掉入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