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餅的由來

  相信大家很少了解鐵餅是什麼吧。今天小編就帶你一起看看它的起源與發展。

  鐵餅運動的由來

  古代希臘在公元前十二世紀至公元前八世紀,已有投擲石片的體育活動,這可能是擲鐵餅運動的最早淵源。擲鐵餅運動是在在公元前 708 年第十八屆古代奧運會上,被正式列為競賽專案的,它同時也是“五項全能運動”專案之一。 最初的鐵餅是一個圓盤形石頭,後來逐漸演變為用青銅、鐵等金屬製成的運動器械。

  十九世紀在奧林匹亞出土的鐵餅,重量和規格很不一致,大部分鐵餅的重量是 3~ 9 磅 ,直徑為 6~ 9 英寸 ,鐵餅表面有的刻著記事的文字,有的飾有競技者的畫像,有的鐵餅用皮囊裝著,可見其珍貴 程度。比賽時,競技者從被古希臘人稱之為“巴爾比斯”的場地上擲出。 “巴爾比斯”佔地面積很小,僅夠一人活動,除其後方外周圍均有標線。競技者雙腳並立站在距“巴爾比斯”前方標線一步的地方,右手握餅向身體右側轉動預擺數次之後,左腳即向前邁出一步,隨後用力將鐵擲出,不得踩踏或超越前方或側邊的界線。這就是後來被人們稱之為“希臘式”的擲鐵餅動作。投擲成績以木樁標定,最遠者的距離則用標杆予以標明。

  為了表現運動員在奧林匹克競技場上的精湛表演,公元前五世紀古希臘著名雕塑家米倫,創作了一座健美剛毅的“擲鐵餅者”雕像,它的複製品至今還聳立在許多國家的文化廣場、公園或體育場館。

  男、女鐵餅分別於 1896 年和 1928 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專案。

  根據文獻記載,擲鐵餅在很早的時期就出現了,它最早的來源是一些擲石片的活動。在遠古時期,古人類為了獲得生活資料,常用石塊去投擲飛禽走獸;在採集高大植物的果子時,也常用石塊投擲,打擊樹枝,使果子掉下樹來,便於人們的採集。

  這是一項和人們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活動,它既是人們的生產活動之一,也是一項自然而且令人獲得滿足的活動。在空中飄擲或在水面上滑擲扁形的石塊,可能是向投擲鐵餅專案演進的第一步。

  早在希臘的荷馬時期,擲石塊和擲鐵餅就已經成為當時的希臘人一項很普遍的體育活動。這在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中也有很多的記載。

  在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擲鐵餅比賽中,所用的鐵餅最初是用石頭製成的,它的形狀是略成圓形,且中心厚度較周邊大,後來才逐步演變成用各種金屬如鐵、銅、鋁等類製作的鐵餅。據考古挖掘的史料證明,那時鐵餅的直徑大部分為6至9英寸,重量為3至9磅,另外也有直徑11英寸,重量達15磅重的,那是為了在訓練或競賽中分別給少年及成年運動員使用的。當時在鐵餅的表面,一般都刻有記載事物的文字,有的還飾有某種造型以及竟技者的畫像等。十九世紀在奧林匹亞出土的鐵餅中,人們還發現,有些鐵餅是用一種皮囊裝著的。可見,鐵餅在當時還是一種相當珍貴的運動器材呢。

  比賽時,竟技者不限定姿勢,鐵餅是從一個被古希臘人稱之為“巴爾比斯”的場地上擲出的。“巴爾比斯”佔地面積很小,只夠一個人活動之用,除其後方外,周圍均有標線。投擲時,競技者可以任意由“巴爾比斯”的後方向前走若干步,但卻不得踩著或超越前方線和側邊的界線。然後,競技者雙腳並立站在“巴爾比斯”前方標線一步的地方,這時右手握鐵餅並同時向身體右側轉動,頭部略微後仰,這樣經擺動數次之後,其左腳即向前邁出一步,隨後利用腿部和軀幹的力量使身體向左旋轉,同時張臂鬆手,最終將鐵餅擲出。這就是後來被人們稱之為“希臘式”的擲鐵餅動作。當時竟技者投擲的成績以木標定,而投擲最遠者的距離則用標杆予以標明。只有投擲得遠並且姿勢優美的競技者,才能獲得這個競賽專案的優勝。

  當初,競技場上常出現傷害事故。這是因為圍觀比賽的人常隨便進人投擲區域所造成的。據說在公元前六九六年的第二十一屆古奧運會上,有個優秀的斯巴達城邦的運動員就死於飛來的鐵餅之下。以後,仲裁委員會便做出規定,任何人都不準在比賽時無故進入投擲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