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黑板報
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除了我國節慶中特有的祈求團圓、美滿的意願外,元宵節還有著與其他傳統節慶不同之處,小編為大家彙總了一些關於相關內容,大家可作為參考,希望大家能夠獲得幫助:
有關內容:“海派龍王”:走出田間,舞向世界
“我們的舞龍表演,火爆全場!”越洋電話那一頭,遠在紐西蘭的“海派龍王”陸大傑興奮地告訴記者。元宵佳節不僅盛行於中國,在海外華人的聚居區也年年歡慶不衰。今年正月十五前夕,陸大傑和他的三林舞龍隊受邀赴紐西蘭參加當地華人燈會、進學校等地表演,“‘中國龍’舞到了國外的大舞臺上!”海派舞龍,一珠九節、龍長18米。一人持竿領前,每隔五六尺再有一人掌竿,隨著節奏互相配合、蹲停跳躍,彼此呼應,一條“巨龍”便能上下翻騰、呈現出龍騰雲霄的飛動感覺。
“三林舞龍,起源於明清時期。”陸大傑介紹,舊時燈會、廟會和行街巡遊時,百姓都會自發組成舞龍隊熱鬧一番。年過六旬的老陸,出生在三林老街。兒時逢年過節,總有舞龍人來老街表演。每當此時,他總是眼睛也忘了眨,情不自禁地跟著舞龍隊從老街的東頭一直走到西頭。1993年,陸大傑加入市舞龍隊成為教練,舞龍成了他一生的事業。
關於圖片
1997年,在第八屆全國農運會的開幕式上,由他設計主持,一場由1500人組成“巨龍騰飛”表演,技驚四座,讓陸大傑贏得了“海派龍王”稱 號。當時,1500名舞龍隊員手持1500把各種色彩的綢傘組成一條 “巨龍”,飛奔在八萬人的上海體育場上,時而疊羅漢,時而騰雲駕霧,聚散有度,花樣百出,生動演繹了“龍”出神入化又蹁躚矯健的形態。
“這些年來,三林舞龍不斷創新。與獅舞、雲排舞、鼓舞、魚燈、旱龍舟、龍型風箏等相結合,觀賞性、感染力更強了。”在“龍王”麾下,三林不僅有了競技舞龍隊,還有 “娃娃龍”、“學生龍”、“女子龍”等,舞龍團隊達20多支、足足五六百人。龍年伊始,陸大傑和他的舞龍隊格外忙碌,幾乎每天都有兩三場演出。
“在紐西蘭表演期間,許多當地市民成了‘中國龍’的‘粉絲’。”陸大傑說,“進入農曆龍年,舞龍人將努力把‘中國龍’演繹得更美,以此祝福祖國,祝福上海龍騰虎躍、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