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頌鄉鎮農村詩歌朗誦
鄉村,記憶中是個美麗的地方。那麼讓我們一起來朗誦歌頌鄉鎮農村的詩歌吧。
春天來了,讓我們用心歌唱--
我站在蒼翠的青屏山上
迎來了東方的黎明那從霧海騰飛的紅日
用第一縷親吻的曙光
讓我的心靈如潮,思緒隨風飄蕩
耳畔那往日滾瓜爛熟的順口溜呀
把青屏山南北的兩個世界描繪得如此形象
站在青屏山,南北兩重天
南邊一片明,北邊黑一片
猶如古老的歌謠
帶給我的是久遠的暗談和憂傷
我站在歲月老人的身旁
目送著時間流失那遠去的背影
是新時代前進的腳步
伴著金雞的又一聲啼鳴
迎來了春天的又一華彩樂章
如今的青屏山呀
南北一樣地亮
青屏山北邊的xx呀
正在走向與城市發展同有的希望
我撕下2004年的最後一頁日曆
由感而觸發的是
片片飄落的日曆
是盤點著的豐收和收穫者的勳章
我把2005年的日曆掛上
高興得如同回到了童年
洋溢著對新年的渴望
這是歲月的無私,賜予給我們的福份呀
我感動得,用顫抖的心
向未來發出金色的狂想
呀,讓我們一起歌唱
歌唱我們已經到來,且共同擁有的春天
歌唱吧,這屬於我們xx人的春天
歌唱吧,xx人幸福而又美好的希望
風景這邊獨好
我明明知道,時間不可以倒進
為什麼沒有用我手中的像機
把十年前的xx定格在相框
但我很高興
經歷過時間洗禮的人們
已經把目光聚焦在xx今天的風景上
從十年前第一個屋頂接水水池的誕生
歷史將改變著我們
命運將決定我們
一定能夠戰勝貧困的惡狼
收藏起挑水的扁擔,我們的肩不再有壓過的疼痛
拆卸掉推水的鐵桶,我們的心不再有輾過的裂痕
解放了馱水的驢子,我們的心不再有愧疚的蹄印
改寫了的歷史
催生出以庭院經濟為主的科技示範戶
如雨後春筍茁壯成長
從集雨節灌的第一個水窖
到農業綜合開發的樣板工程
的農業結構調整,就這樣成為全省的榜樣
山上的樹呀,在向我們招手
路邊的花呀,在向我們綻放
田中的果呀,在向我們致意
身邊的鳥呀,在向我們歌唱
這鳥語花香,歡聲笑語、怡然自樂的世界呀
是跳動著的音符
是抒情的詩行
是xx人燦爛的臉龐
聽啊,那是xx中學高樓裡傳出的書聲琅琅
英才的熱血,燃燒著激揚的文字
英才的青春,錘鍊著指點江山的氣概
桃李芬芳,沸騰著鷹擊長空的理想
如潮水,勢不可擋
那是敬老院李大爺清脆的竹板聲呀
他在用一顆心,站在中國的大舞臺上
用盲人那種特殊的感觸
訴說著黨的溫暖、政府的厚愛
如春風,化作心雨奔放
那是我們十幾家工廠所打造的工業長廊
他們是優惠的政策和良好的環境引來的鳳凰
有致有韻的捷報,報告著經濟的增長
讓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山民們的每一顆心領略到了豪爽
看啊,移民小區的環境是多麼地優雅
那曾是大山深處的女兒們,如今同城市裡的人一樣
濃濃的情,甜甜的話,燦燦的臉
訴說著浪漫與吉祥
那幢幢高樓
如豐碑,拔地而起
如巨人,偉岸挺立
如座標,指向導航
如旗幟,在向貧困宣戰的號角聲中飄揚
那是飛越著的鄭少高速公路
讓我們真正明白,天塹變通途的雄壯
她如同穿著盛裝的少男少女
舞動著綠色的飄帶
舞動著經濟騰飛的翅膀
舞動著文化交流的形象
舞動著xx人對山外的山、天外的天的憧憬和嚮往
那是咱們新改造的商業街
與以往相比,好像把滿臉皺紋的老太太
一夜之間打扮成一個待嫁的新娘
迎娶的貴賓是那整齊的樹
迎娶的地毯是那紅色的磚
迎娶的車隊是那綠色的帶
迎娶的樂隊是那人來車往的共鳴
把氣氛裝點的喜氣洋洋
這是xx的變化,變化得越來越亮
這是xx的現在,現在得令人神往
我說不清xx有多美
我說不清xx有多嬌
但我知道,毛澤東的風景這邊獨好
是對xx今天的暢想
中篇數風流人物
在這裡的環境中,有這樣一個溫暖的集體
這裡沒有焦裕祿、孔繁森的名字
這裡沒有邱少雲、劉胡蘭的悲壯
但這裡卻有著團結協作、默默奉獻的精神
這裡卻有著實實在在,勤勤懇懇的榜樣
我告訴你,第一個用屋頂接水的設計算不算創造
由第一個屋頂接水水池到家家戶戶都擁有1-3個水池
這可不是夢想
從水池到集雨節灌再到農業綜合開發
是誰為這如霧、如雷、如電的三步曲譜寫著篇章
你肯定明白,扶貧開發到綜合扶貧的構思來自何方
這樣的構思到變為現實
又是誰在為此操心和奔忙?
從中受益得惠的人啊
我們決不會忘記
黨委政府的巨集偉藍圖
這樣地壯觀
這樣地超前
這樣地務實
又是這樣地輝煌
這是集體的才智
就這樣靠實幹,象爬山,抬級而上
這是集體的智慧
就這樣靠團結,象接力賽,一棒一棒
那是我們的書記
他走村串戶,訪貧問苦
當他的手緊緊握住孤寡老人粗糙如印的手時
我的像機讀懂了"以人為本"的份量
就讓它定格吧
是這份情確立了統攬"三農"問題全域性的思想
那是我們鄉長的身影
當她的手觸控到學校學生的床被時
堅強的她,用淚眼告訴我們
這是我們的孩子
我不能讓我們的孩子為學習而著涼
就是這份愛
讓實事好事為解決"三農"問題激發出無窮的力量
在荒山著火的緊急關頭
急促的電話鈴把每一位同志驚醒
這時候,誰都沒有顧及什麼
把火情當命令一起衝鋒
漆黑的夜,沒有路的路
瘋狂的火,沒有燈的燈
用分分秒秒撲打著星星點點的火
用不辭勞苦詮釋著無私無畏的歌
當最後一絲火消失的時候
疲憊的你,受傷的我,流血的他
會心地笑著,相視著勝利者的目光
我曾記得有這麼一件事
當左右鄰居為門前的路鬧得不可開交時
是我們的領導現場辦公,化干戈為玉帛
並贏得了左鄰右舍的稱讚和誇獎
那是我們的鄉長助理
曾犧牲了多少個日日夜夜
把大寫的"水"字寫在xx
乃至新密城鎮供水的歷史上
那是我們的民政所長
踏遍了全鄉的村村組組、家家戶戶
為實行低保的318戶588人
為205人五保物件送去了黨的溫暖
送去了政府的形象
啊,我說不清有多少事
都著實為群眾解決了實際困難
啊,我說不清有多少人
都成為咱老百姓心中的知己、朋友、親人和偶像
就是這樣平常的人
懷著一顆平常的心
專注地做著平常的事
雖沒有驚天動地
但卻是我們xx的風流人物
肩負著全鄉兩萬人民的重託
把共產黨的名字雕刻在咱老百姓的心坎上
下篇日出江花紅勝火
xx是一個方陣
這在xx排名曾是最後的方陣
正在以新的姿態向前推進
xx是一支生力軍
這在家庭貧寒、條件艱苦的環境裡成長的生力軍
正在以昂揚的鬥志展示著英姿颯爽
"改革創新"是這一方陣的靈魂
破舊立新,創新發展
勇立潮頭,引領時尚
讓xx與時俱進
"團結合作"是這一方陣的精神
結成集體,形成團隊
決不掉隊,向前進取
如同從頭上飛過的雁群
"務實拼搏"是這一方陣的旗幟
強鄉富民,艱苦創業
只爭朝夕,奮發圖強
為xx的明天貢獻力量
"以人為本"是這一方陣的根本
關注"三農",穩中求進
結構調整,擺脫貧困
讓每一個都成為奔向小康社會的主人
啊,我的朋友們
我很想成為一位詩人
讓詩行舞動起來
為我們的xx頌揚
我很想成為一位歌唱家
讓我滾燙的音符跳動起來
為我們的xx歌唱
但是,我更想成為一名攝影家
用我手中的相機
讓歷史定格
讓瞬間凝固
讓xx的昨天、今天、明天
都永遠如同春天的腳步
踩著時代的鼓點
奏出時代的最強音響
啊,我的同事們
請為我們是xx的這一分子驕傲
xx的變化,就如同長征的歷程
播種著種子
播種著希望
播種著思想
請為我們xx的這一榮譽自豪
xx的發展,就如同軍人獲得的獎章
共同的創造
共同的奮鬥
共同的分享
xx正在走向明天
和她並肩而行的是高速公路
是青屏塔,是黃帝宮的祖先
xx正在走向未來
緊緊跟著的是全鄉20個行政村、1個居民區
154個村民組,5486戶的20547的人民
讓我們以xx的名義發出邀請
天時、地利、人和
親商、安商、富商
在這片熱土上
充滿著生機,充滿著希望
讓我們以xx的名義向祖國報告
文明、發展、繁榮
富裕、溫馨、向上
在這片希望的熱土上
正如同一輪蓬勃的朝陽
朋友們,讓我們攜起手來,肩並著肩高唱
歌唱xx的富強
歌唱xx的輝煌
歌唱xx的人民無愧於時代的脊樑!
讚美農發行的詩歌
抖落雙肩的風塵
抱著滿懷的歡呼
在這個流淌著豐收和喜悅的美好時節
你們迎來一個光輝的慶典
點起一支支紅紅的燭火
讓燭光輝映
細數歲月匆匆記憶班駁
我們共慶一個非凡的時刻
10年曆史長河一瞬的短暫
糧棉體制改革史上卻留下了壯麗的華年
10年滄海桑田彈指一揮間
而你們心中的“三農”情結永遠不變
10年風雨兼程你們從容走過
農村經濟發展的主旋律中跳動著你們鏗鏘的脈搏
10年歲月如歌你們前進中探索
構建和諧社會的奏鳴曲中鼓盪著你們的堅定和執著
難忘的1996年
您披一身金色的光芒
踏著改革的大潮
黨中央支援“三農”建設的厚禮
向**大地的父老鄉親奉獻
您誕生在流火的歲月間
經歷了10年的拼搏與磨練
留下難以忘懷的榮耀
也走過艱苦創業的辛酸
您始終以無比的氣魄和胸懷
奮戰在糧棉體制改革的前線
無論是盛夏酷暑烈日炎炎
還是雪花紛飛數九寒天
你們廢寢忘食忘我工作不知疲倦
一座座糧庫一所所棉站
處處有你們忙碌的身影閃現
是你們把服務“三農”的各項政策
帶到了廣大老百姓身邊
至誠服務有效發展
以人為本構建和諧
是你們永不動搖的核心理念
認真執行中央的方針政策
充分發揮農業政策性金融的職能作用
加大信貸支援“三農”力度
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
你們為***的農業和農村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
回顧過去你們心中充滿驕傲臉上寫滿莊嚴
展望未來前進的征途任重道遠
願你們如雄鷹展翅
敢上九天攬月
敢下五洋闖關
鼓起市場經濟的風帆
把建設“新農村銀行”的目標實現
願今天的慶典變成明天的利劍
劈荊斬棘立新功
一往無前
關於鄉村的文化之憂
相對於城市的繁華與喧囂,鄉村是寂寞與單調的。文化在城市裡根深葉茂,精彩紛呈,豐富多樣。代表休閒娛樂一脈的茶樓、迪吧、酒吧等充盈於城市的大街小巷,製造了城市燈紅酒綠的不夜城景觀,繁華與喧囂與之俱來;電影城、戲劇院、書店、健身房等高雅的文化消費場所,給城市帶來尊貴與典雅。
豐富的文化大餐,讓都市各色人等各得其所,自得其樂。然而,那些散落於山野的村落,由於人居分散,文化顯得相當低落。這不是文化的過錯,是文化在鄉村的走失。
由於鄉村的自身侷限,文化在這裡本就很弱勢。廣大的農民朋友由於受教育的程度低,經濟條件差,他們臉朝黃土背朝天,白天只能聽聽大自然中的天籟之音,夜晚睜著惺忪的睡眼望著電視裡陌生的消閒娛樂節目,既不感興趣也弄不明白。更為嚴重的是,近年來,大批有一定文化知識的青年農民,紛紛湧入城市,成為打工一族,鄉村留守著老弱婦幼。這些孤獨的守望者,文化知識嚴重不足,他們無力擔當鄉村和諧文化的建設者和傳承者的重任,廣闊農村有成為新的文化荒野之憂。
鄉村文化本可以更加紅火。農村人口大量集聚鄉野,他們為了滿足自身的文化需要,發掘了很多的傳統戲劇,譬如皮影戲、梆子戲、川劇等,農民們還自編自演鄉村話劇。還有定期或不定期的城市電影隊、戲劇團送電影和戲劇下鄉。每每這些文化大餐登場,人們就像過年過節一樣興奮。
文化能凝聚人心,振奮精神,讓人們過得快樂,讓社會獲得安寧。許多農村老人雖然識字不多,看得多了,聽得多了,能一折一折地哼唱出來。戲劇團一走,鄉村就成了他們的舞臺,他們就成為鄉村的明星。我老家的玉老漢就是其中的一個。他隻字不識,卻能完整地唱出京劇《楊家將》,川劇《四下河南》、《斬巴蛇》等劇。
他能對城裡來的戲劇演員指點個一二,說得頭頭是道,還能現場演唱,人家佩服得不得了。他唱得字正腔圓,韻味十足,遠近聞名,城裡的民俗專家多次找他對劇目,錄製他的唱腔。流年盡逝,風光不再,他的觀眾們早已上了遠去車列,鄉村留守著不多的老弱婦幼,沒有人再去聽他的演唱了,說到當年盛事,玉老漢黯然神傷,心嚮往之。
文化需要傳承,需要聽眾,也需參與者。一個沒有文化消費的鄉村是沒有生氣的。現在的鄉村,人員大量外出,家家院落荒蕪,整個村落,白天寂靜無聲,夜晚偶或有三二聲犬吠,聽不到大人的吆喝,聽不到小孩的歡笑,像一個沉寂的世界。在一個如此冷清的世界,如何建設鄉村的和諧文化呢?也許有人會說,你是不是說得太嚴重了,現在農村不是實行了村村通嗎?農民家中不是有電視嗎?他們不應當缺文化消費了。
是的,大部分鄉村都有電視可,可是那些以娛樂都市人為主體的娛樂快餐,能解鄉親們的文化之渴嗎?他們如何能跟上都市裡娛樂一族的節奏?而且他們只是被動的接受者,無法投入其中,一種無法自我參與的文化消費,你能讓他們快樂起來嗎?何況,如此單調的文化消費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嗎?
如今的現實是文化人才流失, 傳承無著。而城裡的戲劇團、電影隊也不下鄉了,城裡開展的"三下鄉"活動,畢竟有限,鄉村已成文化的被忽略或冷落的地帶,這是鄉村文化之憂。當下,強調和諧社會建設,那麼,鄉村文化應該是其中應有之義。
鄉村不應是一塊被忽視的地方,它急需文化的滋潤,而文化的滋潤不能單靠農民自身。無疑,沒有農村和諧文化的建設,就不會有整個社會的和諧文化建設。農村需要休閒的文化消費,同樣農村也需要高雅的文化來提升品位。這就要求城市的文化消費向農村無私地延伸。如何讓鄉村的文化建設跟上城市步伐,這是各級政府和城市文化人都要思考和付諸行動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