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傳統文化
對於翡翠基礎知識,相信很多剛剛關注翡翠的翠友們並不是十分了解。如果你想要系統地認識翡翠,從最基礎的翡翠知識開始學起,或許是個不錯的辦法。當然你可以檢視小編之前的文章進行學習,也可以參考小編現在整理的翡翠基礎知識大全。希望能夠對於廣大翠友更加全面地瞭解翡翠有所幫助!
翡翠基礎知識
1.翠根
之前你可能聽說過色根,但翠根不同於色根,翠根是翡翠內部的墨綠色“活斑”,實際上翠根是翡翠的瑕疵,優質翡翠一般沒有翠根。
2.翠性
翠性是較為專業的翡翠名詞,它還有一個比較常見的名字,叫蒼蠅翅,是翡翠特有的現象。簡單來說翠性是翡翠礦物解理面在光的照射下形成的鱗片閃光,優質翡翠不見翠性。
3.八三玉
八三玉不是一種玉的名稱,它實際上是B貨翡翠的別稱,其名稱來歷有各種說法,出處不詳。
4.水沫子
水沫子與翡翠有著扯不清的關係,它也經常被用來偽裝成翡翠出售。實際上水沫子與翡翠岩石共生,比重小,透明度好,水石也無皮。
5.翡翠的綠色會長嗎?
關於玉,民間有很多種說法,對於翡翠同樣如此。你可能經常會聽到說翡翠的綠色會長,那麼這種說法正確嗎?
實際上,這種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優質翡翠感知人體溫度或體液的能力較強。在佩戴一段時間後,翡翠與人體不斷摩擦,導致翡翠內部的致色元素起到活化和遷移,表現在外就是翡翠的綠色長了。
6.選手鐲之前要敲一敲
民間有很多挑選翡翠手鐲的方法,而選手鐲之前敲一敲也是一種鑑別翡翠手鐲的辦法。換個方式理解,那就是聽音。通過敲擊手鐲,聽其發出的聲音,以此辨別手鐲有無裂隙,聲音清脆者為翡翠A貨,聲音沉悶者為翡翠B貨,或者手鐲有裂隙。不過小編不建議採用此方法,一來聽音辨玉需要豐富的經驗才能辨別準確,二來翡翠貴重且易碎,敲擊不當那就得不償失了。
7.在玉上纏一根頭髮燒不著
這種說法並不準確,或者說它說的重點不在於頭髮燒不燒得著。這句話的目的在於闡述質地越是緻密的玉石,其導熱性越好。火焰的熱量很快被玉傳導,玉上纏的頭髮或線不會馬上過熱燃燒。但是頭髮燒不著的不一定都是玉。
8.好玉是涼的嗎?
這個說法還是基於翡翠的導熱性好,與玻璃一起放在陰涼處,哪個涼手哪個是玉,放在陽光下,哪個燙手哪個是玉。
9.買翡翠選色還是選水?
水與色對於翡翠的意義不需小編再多加闡述,並且每個人喜歡翡翠的原因也各有不同。有人說有句翡翠行話叫“先看水,後看色”,這話的確不假,但具體到每個人還是應根據自己的喜好。水色俱佳的翡翠極少,價格也驚人。
10.“人養玉,玉養人”
健康的人佩帶翡翠,會使翡翠越來越透。玉養人應從2個方面理解,其一是玉石在與人體摩擦過程中起到活血化淤的作用。玉石中有益的微量元素被人體面板吸收起到平衡體內微量元素的作用。
11.翡翠僅產自緬甸嗎?
很多人以為翡翠就是緬甸的特產,實際上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有翡翠岩石。之所以產生翡翠僅產自緬甸的錯誤觀念,是因為中國現有市場上的優質翡翠百分之九十來源於緬甸,的確具有工藝價值的翡翠目前僅出產於緬甸靠近雲南的邊境地區。
翡翠的種類大全介紹
有朋友經常會問起翡翠的價錢,其實真不好回答,因為俗話說:色差一倍,價差十倍,翡翠的的價錢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因為翡翠的種類千差萬別,即使是同一種翡翠,它們的顏色和質地不同,價格也會相差很多,那麼什麼樣的翡翠價值高昂?
翡翠的種類到底有哪些?接下類,意綿綿珠寶的小編來給大家詳細介紹翡翠的種類,翡翠小白的你,趕緊來學習學習吧。
玻璃種
玻璃種翡翠的外形特徵如同玻璃,淨度和透明度都很高,結構非常細膩,內部基本看不清棉絮揮發物,一般顏色以全綠為主。
有些玻璃種翡翠帶有白底飄藍花或飄綠絲帶品種,價格相對低廉。雖然一些玻璃種價格可以達到幾十萬至上千萬,但是不是所有的玻璃種都價格高昂,像小顆粒的玻璃種就沒有太大的收藏價值。
冰種
一般以白色、滿綠色、白色飄花三類為主,但是市場上的冰種只論質地不論顏色,質地如同冰糖、冰塊,少見裂紋,顏色純淨,但其透明度比玻璃種翡翠稍遜一籌,內部棉絮狀物質較少,顆粒均勻一致。
芙蓉種
芙蓉種是目前市場中較好的中檔翡翠,它分為糯地帶翠、細糯底、冰糯飄花、糯底帶翡等多個顏色類別。芙蓉種內部的結晶形同糯米,要透不透,不溼不幹,迂迴粘連,它的雜質少、顏色多為淡綠色,不帶黃,綠得較純正清澈。
金絲種
金絲種最大的特色就是顏色的排列呈絲帶狀分佈,並且平行排列,綠色沿一定方向間斷出現,綠色條帶可粗可細,它的絲狀色帶的顏色比較深,呈現出亞透明到半透明狀態,它的質地細潤,內部結晶中水分比較足,屬於中檔翡翠中較好的類別。
金絲種又可細分為玻璃地金絲,冰地金絲,芙蓉地金絲,豆地金絲等,由於金絲種在市場上的數量較少,因此它容易被造假者仿製。
豆種豆青種
豆種比較常見,顏色不單一,它的顆粒類似豆莢,雖然透明度不高,但該類翡翠的光澤度較高,色澤明豔。在市場上,豆種翡翠的價格差異比較大,幾倍、十幾倍差異的都有,價差主要看顏色與光澤度。
翡翠的歷史文化內涵
翡翠一詞源自於古代的鳥名,紅者謂翡,綠者謂翠,後世取其豔麗的色澤,用作漂亮玉石的稱號。翡翠屬硬玉,首要盛產於緬甸北部的克欽邦境內密支那西南部的孟拱,而我國雲南省邊境亦有少量產出。緬甸自古為我“西南夷”,秦稱朱波,漢為撣國,唐稱驃國,宋為蒲甘,歷來遣史入貢皆有史籍可考。
陳舊的翡翠作坊根據資治通鑑漢記十一,在漢武帝年代公元前141-81年,四川的竹杖和細布便經由雲南、緬甸轉運至印度、中亞和羅馬帝國。後漢書西南夷傳,撢國國王雍由調於東漢年間公元97、120、131年,先後三次遣使至我國通好,並獲授“漢大都尉”官銜,雙方互贈寶貴禮物。新唐書、舊唐書、唐會要也有關於德宗貞元年間公元802年,驃國遣使獻樂於唐的記載,白居易、元稹並各有“驃國樂”一首,以述其詳。宋真宗本記雲:“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五月,蒲僕國遣使來貢”。宋史宋徽宗崇寧四年公元1105年有“緬入貢,蓋舉其國”、崇寧五年公元1106年,有“蒲甘入貢”等語。而緬甸琉璃宮史,蒲甘王朝公元1044-1287國王阿奴律佗在宋朝時為求佛牙曾親自到雲南大理拜訪,遭到大理地方政府盛大招待。
可見中緬兩國在政治、經濟、文明的藝術的溝通根由長遠,而民間商買賈穿梭於這條“西南絲路”古道,將我國貴重的物資,如絲綢、布疋、瓷器、漆器、茶葉等運往緬甸、印度,再換回當地的珍珠寶石、翡翠琉璃等稀罕珍品,其盛況可以想見。
尖端天然紫羅蘭翡翠珠鏈,成交價:1888萬港幣緬甸孟拱的玉石礦,地處偏僻山區,蠻煙瘴雨,人跡罕至,一直不為人知,有文字紀錄的顯現大約在十三世紀初,相當於宋朝,被一位雲南小販所發現。公元963年宋初有紀錄顯現一商隊由雲南運了五百擔未經切開的玉石到北京,一起我國人在十三世紀時,在緬甸北部發現坐落孟拱的輝玉礦。又緬甸通鑑一書中說到發現孟拱玉石的通過期,引證英國人伯鄉氏著“緬甸玉石貿易”所述:“據在我國領事館效勞的瓦利氏查詢所得,北緬的玉石礦,系雲南小商人發現,約在十三世紀初的時分,他馱貨過孟拱,有一隻背籃大象,拾取圓石隨地加上,抵家拋之地上,觸石而裂為二,遂發現光榮燦爛之玉石”。另英人斯柯特爵士在“緬甸玉石挖掘”的書中亦說:“光澤心愛的緬甸玉石,女士們用來裝飾美觀,那徹底得力於玉石的發現人,一個雲南的小販,大約在十三世紀初,他於無意中發現了北緬的玉石。”
曼德勒是緬甸國內規模最大的玉石賣場,天天都是摩肩接踵在這兒買賣翡翠玉石。根據上述各資料,中南半島、雲貴區域運用硬玉為裝的年代很早,而云南區域前期確有硬玉原礦,而緬甸北部前期又歸於我國雲南,該區域硬玉屬的玉材進入華夏的時刻也許遠較有史可稽的宋期公元960-1279為早,但由於不受注重,並不為群眾所熟知,直到清高宗乾隆公元1736-1795年平定西南區域的十八世紀今後,翡翠才正式大量挖掘。
緬甸上層社會運營著這些玉礦,用一臺臺推土機運走泥土,這個偏僻區域的房子岌岌可危,天天都離坍塌更近一步。宋相歐陽修在其所著的“歸田錄”中,從前記載:“餘家有一玉罌,形制甚古精巧,始得之,梅聖俞認為碧。在穎川時,以示僚屬,坐有真宗朝老內鄧保吉者識之,日:此寶器也,謂之翡翠,雲禁中寶藏,皆藏宜聖庫中,有翡翠盞一隻,所以識也。”歐陽修為宋代名相,連他也不認識翡翠,內臣鄧保吉所見,也不過是一隻翡翠盞而已,可見宋朝,翡翠傳入我國的並不多見。至到明代公元1368-1644,關於有關翡翠記載的也不多,謝坤著金玉瑣碎中,有“翡翠螳螂”一段,說:“餘有螳螂一枚,頭頸翅爪,碧色通透,惟肚腹上紅下白,紅色者,翡也,白色者,質也,甚巧心愛。”清姜紹著書韻石齋筆談,也有一段記載:“青邱謂坐客曰:餘家藏翡翠硯,與此杯指一碧玉杯同色,磨之以金,霏之成屑,如硯中墨瀋。先君所遺,世固稀有,惜未攜來與君輩玩之。”
老坑種翡翠.翠綠色澤細膩的質地.設計師巧妙的復古風設計鑲嵌.款飾經典,實物一樣美
歷代的記載中,對翡翠的描繪均只要片段,清乾隆皇帝詠玉詩頗多,而不及翡翠,可見在清乾隆曾經,翡翠仍是一種罕見之物。故宮博物院現存最早的翡翠來自雍正時期。
清代翡翠牌子五牛圖,翡翠由於硬度高,色澤漂亮,通過揣摩後,出現透明質地、嬌滴晶亮的風貌,深獲世人喜歡,但由於原料稀有,價格昂貴,通常被用作玉雕著作。一位匠心獨具的巧匠能將一塊璞石,從外型色澤及雕工上,以絕妙的創意來表現藝術,使其提高至無價的美玉,勘稱是才智與自然最完美的聯絡。
旗袍和翡翠是其時名媛佳麗們競相追逐的目標。其間最為著名的即是其時的第一夫人——宋美齡。清朝自康熙公元1662-1722年中期今後,國力安穩,民生充足,藝術水平提高,精品佳作應運而生,至乾隆皇帝公元1736-1795年臻至巔蜂,收盡全國奇珍異寶,認為御用,翡翠玉雕所以躋身奇珍異寶行列,與和闐玉,痕都斯坦玉齊頭並進。到了光緒公元1874-1908年時期,慈禧太后獨鍾情翡翠,使其身價大幅躍升,無論是皇親貴族或文人雅士皆競相佩戴或保藏,以顯耀其身份位置。
惋惜清末國力衰落,外強侵略,北京遭到英法聯軍公元1859年及八國聯軍公元1900年兩次攻擊,宮中瑰寶部份於烽煙戰亂中被洗劫,至今流落海外下落不明,變成我國人心中的隱痛,無不感嘆文物的保護有必要仰賴國力的富足。每一次工匠定製都被賦予了生命與靈魂,它盛載的也許是一個動人的故事、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又或是一份甜美的回想。
翡翠的開採歷史
緬甸翡翠開始採於何時一直無確切的考證。英國伯朗氏認為,翡翠是13世紀中由中國雲南馱夫發現,騰衝華僑先輩尹子章、尹子鑑先生合著的《愛草臺編》中記載:“緬甸玉石於1443年為當地土人從沖刷河床裡發現,後來華僑也發現幾處玉礦,遂取之,拿到三亞拱與騰越邊民交易。”但從歷史文獻及出土文物來看,翡翠的開採可能比較早,漢代就有零星開採。
在1885年英國侵佔緬甸之前,生產玉石的勵拱是“滇省藩籬”封贈的土司地,屬中國版圖,由騰衝越州管轄,故有史書《滇黔記遊》記載:“騰越出碧玉。”那時開採玉石屬民間活動,並被要求將美玉作為貢品呈現給中央王朝。英國侵佔緬甸之後,將勵拱劃入緬甸。因玉石礦山地域寬闊,難於管理,偷漏稅較多,而英國殖民者又不便自己開採,就採用包稅的方法,將玉礦的稅收招商投標,名為“叫崗”,叫崗一次,期限三年,盈虧自負,抽稅的方法是按估價數的10%收取,招商中標者基本都是華人,此方法沿用了幾十年。1942年5月至1945年8月日本佔領緬甸,緬甸成為二戰的戰場,翡翠開採幾乎停止。緬甸獨立以後,相當長時期內翡翠開採仍沿襲英國人的老辦法,玉石的開採和貿易則依然多由華人控制,產品行銷國內外。直到1966年2月,緬甸政府不準私人開採翡翠,而由礦業部和地質勘探生產公司開採,所採玉石由貿易部下屬第十九公司專門收購,從此玉石產量大幅度減少。1969年實行國有化政策後,礦業部規定與玉石有關的勘探、開採、擁有、運輸、買賣等一切業務均歸國家經營,由礦產資源勘探公司玉石礦計劃委員會負責開採、經銷。1988年軍政府接管政權以後,決定在鞏固國營企業的前提下,給私人企業較多的自由,但寶玉石的開採權仍控制在政府手中。
儘管緬甸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有關寶玉石的政策、法規,但是長期以來,大部分玉石產區仍控制在克欽獨立軍團中,他們不但進行直接開採和經營,而且控制了通往中國雲南邊境的通道,緬甸政府只控制了少量產區,能拿到的貨源只佔玉石產量的20%,所以難以真正控制翡翠的開採和銷售。1994年2月,克欽軍團與政府簽訂了正式和談協議,該地區恢復了和平,玉石產量有所增加。但在關於玉石的開採、管理權上,克欽軍不願作出讓步,迄今為止,雙方未達成最後協議。
近來,閉關鎖國多年的緬甸開始對國內經濟政策作出一些變革。緬甸政府注意到緬甸是世界上優質翡翠的唯一產地,應把寶石資源優勢控制在自己手中,僅憑出售資源和初級產品畢竟不是長久之計,而且寶玉石為一次性資源,大力開採之後面臨枯竭的危險,因此緬甸政府已經控制寶玉石的產量,積極開展寶玉石的深加工,限制初級產品的出口量,科學、合理地利用資源。
由於長期的計劃經濟以及國內不安定因素的影響,再加上稅收太高,官方匯率與民間匯率相差懸殊等原因,緬甸所產寶玉石大部分都流落到國外,政府只能得到一小部分。翡翠外運通道主要有兩條:一條從和井經曼德勒進入泰國的清邁,另一條從和井進入中國雲南。由於中國的關稅較高,大量高檔翡翠的毛料流向了清邁,其中一度緬甸翡翠總產量的70%在清邁成交。使得清邁這個十幾年前荒涼小鎮稱為了世界上最大的緬甸翡翠毛料市場。
翡翠的使用歷史
翡翠冰種飄花福豆,玉質冰潤起瑩光,福豆顆粒飽滿,通體靈潤,造型秀雅大方,簡潔明快佩戴效果雅緻迷人
明朝時期,中國與緬甸之間的翡翠文化交流開始逐漸頻繁,此時,翡翠多作為貢品獻給當時的中央朝廷。到了清朝時期,中國的翡翠文化進入了鼎盛時代,翡翠製品在朝廷和民間開始廣為流傳。同時,翡翠的商業規模一直在不斷擴大,據清檀萃《滇海虞衡志》的記載:"玉出南金沙江,距州二千餘里,中多玉。夷人採之,撇出江岸各成堆。粗礦外護,大小如鵝卵石狀,不知其中有玉之美惡有與否估客隨意買之,運至大理及汗省,背有作玉坊。角之見翡翠,平底暴富矣。"此段文字描述了當時翡翠的產出狀況、玉石質量、銷售情況等。清朝是中國歷史上大量互動式發利用翡翠資源的時代,人們曾建立"作玉坊"對翡翠原石進行加工和銷售,從而獲得大量的經濟收入,而且當時雲南的騰衝、大理就是翡翠較為著為的集散地。翡翠得以廣泛流傳還得歸功於清王朝的皇家貴族對翡翠的嗜好。
翡翠冰糯種如意,種好,水潤起膠柔潤細膩,實物更美如意形態百變,寓意美滿
清代關於翡翠的記載多分散而零碎,清代從什麼時候起真正使用翡翠則沒有詳細的記錄。康熙養母棟鄂氏憲皇太后極為隆重的60大壽1700年的禮物中並無翡翠玉。有關貢品的記載顯示,即使是乾隆盛期,翡翠通過進貢進入中國的數量並不多。乾隆四十一年至乾隆五十三年1776~1788,集全國玉雕能工巧匠雕琢的“會昌九老”“大禹治水圖”等玉雕藝術精品均為和田玉;在乾隆時期的各種服制規定中,也無“翡翠”佩戴規制。可見其時翡翠玉的價值根本不能與“東珠”、紅、藍寶石、珊瑚、青金等相類。
翡翠冰種飄蘭花觀音吊墜,水潤起膠,瑩光強,飄花靈動,意境非凡,觀音心性柔和,儀態端莊,永保平安,消災解難
清代紀昀的《姑妄聽之》1793年寫到“記餘幼時,„ „雲南翡翠玉,當時不以玉視之„ „今則以為珍玩,價遠出真玉上矣”;《玉紀》則仍以“翠”為石。因此,可以認為翡翠在清代中期的士人眼中也無“玉”的地位。乾隆中晚期以後,翡翠在貢品中已佔有相當的比例。其中比紀昀小30歲的阮元1764~1849創作的《翡翠效樂天樂府》就是當時的一首完整和精妙的緬甸翡翠玉詠作。
19世紀中期,大量的翡翠玉石開始通過水路從曼德勒運到廣州,再由廣州北上到蘇州和北京。 至同治四年,身為女性的慈禧太后掌權,她對“君子之寶”的和田玉器並無多大興趣,對顏色豐富多彩,嬌豔華貴的“綠玉”卻鍾情有加,不斷向織造、鹽政和各地海關索貢;清宮造辦處按照她的旨意製作了大量的首飾。檔案記載:“謹將遵照畫樣恭制首飾教繕清單恭呈慈即慈禧覽:綠玉扁簪四對„ „綠玉溜六對,綠玉戒指六對„ „ ”等。當時淮關、江南等處對內廷的攤派都叫苦連天,粵海關亦於同治十三年四月送造辦處的諮文中呈表難處:“綠玉本出緬甸,白玉亦非粵東所產„ 上述綠玉即指翡翠石。
翡翠福瓜寓意多子多福簡單鑲嵌更顯玉質翠綠,柔潔,水潤飽滿,猶如職場女性,利落幹練,柔美堅強。
光緒末年,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記述,當時北京玻璃廠“紅貨之內以翡翠石為最尊,一扳指、翎管有價至萬金者”。目前我國故宮及民間所見的清代翡翠玉器,絕大部分均為慈禧太后特別珍愛的扁方、簪、墜、戒指、手鐲和佩飾等翡翠玉器飾物,而非關乎朝廷禮制的玉石重器,可見翡翠的確是在慈禧時期才“洛陽紙貴”,真正從民間走向宮廷,成為被預設的玉石新貴。可以認為,同治以後慈禧對翡翠的迷戀是促成翡翠真正成為“皇家玉”的關鍵,說明只是到了晚清時翡翠玉器文化才終成大觀。清代早期翡翠主要是在民間流傳,清代中晚期以前,玉文化實際還是和田玉軟玉文化。翡翠玉文化與傳統的和田玉軟玉文化流傳路徑明顯不同,前者是從皇室走向民間宋以前基本上為皇室專有,宋以後才逐步走向民間,而後者則是從民間明末及清中期以前走向宮廷的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