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年輕的女珠寶設計師樑家瑜

  中國的珠寶首飾設計還是一條很有前景的發展道路,有多少為了錢走上這條路就有多少人是真的新歡而走上這條路逇。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珠寶設計師樑家瑜的個人描述

  繁華的上海淮海路上有一家名為“雍世珠寶”的設計師品牌,深受貴婦名媛的喜愛,而它的首席設計師正是樑家瑜。出生在臺灣的她成長於阿根廷延和加拿大,深厚的藝術根基和豐富的文化體驗促成她獨特的設計風格,不但具有時尚之美,更具有濃郁的藝術氣息和國際風範。

  珠寶設計師樑家瑜的工作室就坐落於上海最繁華的淮海路,然而卻舒適、隱祕而優雅。正恰如她對珠寶的觀念:在最肆意妄為、最斑斕陸離的寶石背後,必然隱匿著只屬於一個人的私語故事。如若硬要探究珠寶的價值,那麼,只因這其中的情誼。家瑜出生於臺灣,卻自幼跟隨家人成長於熱情奔放的阿根廷和多元文化的加拿大。她自幼迷戀繪畫,因為那些極至、豐盈的顏色讓她沉醉;長大後,她又迷戀上了寶石,因為大自然最繽紛剔透的造物讓她嘖嘖稱奇。從此,在樑家瑜的生命中,繪畫與珠寶設計融為了一體。

  各色的景緻拼湊出她人生別樣的色彩,不同的文化碰撞又給予她寬廣與前衛的視域。訪談中,樑家瑜的每一句話都透露出一種擲地有聲的自信。她說,作為一個藝術家,一定要能先於別人看到美,並且要看到別人看不到的美。但骨子裡,她卻不乏東方人的細膩、敏感與溫情。因此獨具慧眼的樑家瑜,能夠看到每個人的獨一無二,並且用盡一個女人的柔情愛戀、一個藝術家的執著靈性,堅持打造出專屬於個人的唯一作品。

  珠寶設計師樑家瑜對待珠寶的見解

  在樑家瑜看來,珠寶是一種個人表達。衣服每個人都要穿,但珠寶並不是每個人的必需品,而當一個人想要擁有一件珠寶的時候,那必須是這個人風格與品位的彰顯,必須是講述這個人自己的故事。而對於本就情緒化的女性來說,珠寶更是展現女性情緒與情感的媒介。

  十幾年過去,樑家瑜依然堅持著自己的理念――珠寶,一定不是跟隨流行的商品:“珠寶如果跟著時尚走,那麼總有一天你會不想戴,可這些東西不是衣服鞋子,而是有靈性的,是應該並且值得跟隨你一輩子的物件。我的珠寶,永遠不會被淘汰,因為對於我而言,它們都是獨一無二的。”批量生產的,即便是人人嚮往的大牌,那麼也不過是一種昂貴的商品,但樑家瑜的作品卻是一種藝術品,每樣東西她只做一件,絕不會重複。

  或許很多人摸摸荷包,會嘆息珠寶這樣的東西太遙遠縹緲,但樑家瑜指出,珠寶的價值絕不在金錢,而在於你和它的關係,在你的生命中,它對你有何意義。因此當有的客戶拿著奶奶傳下來的戒指走進樑家瑜的工作室時,她特別高興:“我最願意做這樣的事情,當我為寶石換上新衣,可它的意義還在那裡,很多的情感還在裡面,故事也在裡面。”人們會記住樑家瑜的作品,不是因為標籤上的價格有多驚人,而是因為背後的祕密。

  一年只創造20件作品?聽上去匪夷所思,但樑家瑜正是這樣做的,因為在她眼中,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性格,而每件珠寶都一定能配到一個人。

  珠寶設計師樑家瑜對工作的感情

  孩提時的樑家瑜對繪畫和美的喜愛不過是出於一種直覺。她回憶年幼時,其他功課都一般,單單是美術一科念得最好,只是按照老師的要求畫些樹苗、水產,就能自得其樂。選擇去讀珠寶鑑定,也不過是因為年輕的女孩讚歎於大自然的神奇造物:“我覺得大自然太偉大了,能夠創造出那麼美麗的寶石,這絕非是我們人工可及的。我就是想要了解形形色色的寶石是怎麼在地底下悄無聲息形成的,我與珠寶的緣分就從如此單純的好奇開始。”

  樑家瑜就像孩子一樣珍視手中的寶石,痴心地想為每一塊寶石找到屬於它的歸屬。她常自嘲並不像個生意人:“我喜歡買寶石,享受玩寶石,但我不是把它當作商品。”和人們想象中的藝術家不同,樑家瑜既不頹廢,也不張狂,更不神經質,她壓根不是那種人,她形容自己是“單純”的:“我是個不給自己壓力的人,講究該工作的時候工作,該休息的時候休息,該把時間給朋友就給朋友,該把時間給家人就一定不會爽約。”講究生活品質的她,在儘可能自由愉悅的氛圍中繼續她的事業。

  樑家瑜愛油畫,愛莫奈,於是就把那些繽紛色彩塗抹進人生的顏色。如若不是愛,就很難堅持下去:“我們這個行業,競爭本就激烈,又最容易受到經濟影響,畢竟奢侈品沒有填飽肚子重要,金融危機一來,我們最先震動。我在這一行十幾年,能夠走到今天,不是愛錢,是愛工作、愛設計、愛珠寶、愛這個大自然的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