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栽培技術

  為提高種植效益,香椿可以進行保護地栽培。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一>、香椿的營養及開發利用價值。香椿屬楝科,為多年生落葉喬木。香椿是名貴的木本蔬菜,其頂端嫩芽、嫩葉脆嫩多汁,香氣濃郁,風味獨特,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氨基酸、各種揮發油、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一般每千克鮮嫩芽含蛋白質98克,脂肪8克,糖類72克,胡蘿蔔素90毫克,維生素b121毫克,維生素b21.3毫克,維生素c1.15克,鈣1.1克,磷1.2克,鐵34毫克,香椿芽所含蛋白質和磷高居主要蔬菜首位,對其營養成份進行綜合評價認為,香椿為西紅柿、甜椒、黃瓜、大白菜、甘藍、菠菜、芹菜、蘿蔔、胡蘿蔔之首,是蔬菜中的上品,可以鮮食、炒食、涼拌、油炸、醃製等許多方式食用,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近年來,香椿市場銷售價格居高不下,通常每公斤香椿芽達15元以上。每畝收入可達3萬元左右。

  香椿的根、皮、葉、果均可入藥,對防治感冒、腸炎、肺炎、慢性痢疾、膀胱炎、尿道炎等均有療效。香椿樹皮含有川楝素,能驅蛔蟲。另外,香椿含有維生素e和性激不比類物質,對不孕症也有很好的療效。

  香椿樹幹高大挺拔,為上等木材,有“桃花心木”之美稱。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香椿既可作為高檔蔬菜,又可作為生態建設的優良樹種而受到人們的廣泛重視,現就香椿芽高產、估質、高效栽培及加工技術做以簡要介紹,以促進我省香椿生產的發展。

  <二>、香椿生長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溫度:香椿對溫度反應比較敏感,年平均溫度在8-20℃的地區均可栽培。其生長適宜溫度為16-25℃,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0-25℃。香椿樹,比較耐低溫,成齡樹能耐較長時間-20℃的低溫但一年生香椿幼苗耐寒性差,在-10℃下主幹可凍死,根櫱的耐寒性與大樹相同。在日平均溫度達到10℃時,香椿樹就可綻芽。

  光照:香椿樹既喜光,又忌光。喜光是指充足的光照可獲得較高產量。忌光是指香椿樹幹習強光直射,長時間接受是陽光直射,易出現偏樹幹現象和日灼災害。

  土壤:香椿樹喜土層深厚、肥沃的石灰質土壤。以青沙土和二合土上生長最為茂盛。

  水分:香椿樹喜溼、忌澇。在積水7天左右的情況下,4齡以下的香椿死亡率達100%,但過於乾旱時,其生長量大幅度下降。香椿樹根系發達,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過溼比干旱更不利於香椿生長。

  <三>、香椿栽培主要模式。

  1.日光溫室香椿高產栽培模式。選擇矮化優質、高產品種,按要求育好壯苗,在每年度的秋季或春季進行大棚栽培,每個面積為200平方米的大棚可栽苗1200株左右。大棚溫度控制在18-25℃,一般15-20天可產椿芽一茬。如栽培的品種優良,水、肥、氣、溫控得當,採用一些特殊的生產和病蟲害防治技術,椿芽採收產量每平方米可達3-4公斤,特別是冬、春季節能夠上市。每畝經濟效益高的可達4萬元。

  2.香椿與糧食作物間套作模式。由於香椿樹體高大和採摘嫩芽的關係,減小了其遮陰遮光,適宜栽植于田間地埂,形成和大田作物的間作套種模式。在香椿稀植的情況下,可與多種作物間套種植,如小麥、油菜、蠶豆、馬鈴薯等,但在密植菜用香椿中,一般只與耐陰矮小生育期短的蔬菜間作。在收穫作物產量的同時,也能收穫香椿芽,等成材後還可作木材作用或銷售,達到錢糧雙收。

  3.庭院經濟香椿生產模式。農民在房前屋後栽植香椿樹的習慣歷史悠久,香椿樹是庭院經濟的一個組成部分,認真總結農民生產經驗,選擇適宜的品種,合理佈局,綜合開發,既可豐富庭院經濟種類,又可增加經濟效益,同時還能產生一定的生態效益。

  4.退耕還林香椿栽植模式。選擇降雨量在450毫米以上,氣候比較溼潤,適宜栽植香椿樹的退耕山地或有灌水條件的乾旱地區,發展適當規模的香椿樹種植園,建設生態和經濟兼顧的香椿生產基地,以生產香椿芽和培育用材林。同時,林間還可種牧草等株型較小的作物,以發展畜牧業。

  <四>、香椿採種技術。菜用香椿應選樹形低矮,分枝能力強,枝條生長緩慢,芽粗壯肥嫩的品種採種,材菜兼用的應選材質好,主幹筆直,樹體高大的香椿樹進行採種。採種樹樹齡選7-40齡生長健壯、發育良好、無病蟲害的成年香椿樹為好,否則會影響種子活力。採種時間以果實由綠變黃褐色時採收,採回的果實忌暴晒,晾晒至果殼裂開後,抖動果柄,種子便可脫出。香椿種子含油脂較多,極易喪失生活力,應在乾燥低溫條件下儲存。在常溫下貯藏的種子半年後發芽率僅有40-50%,一年後幾乎全部失去發芽能力。儲存期間種子上的膜質翅不能搓去,以免影響種子發芽率。

  香椿的栽培技巧

  1、香椿的形態特徵

  香椿屬落葉喬木。高10-15m,有的可達30m。香椿的樹皮為赫褐色,呈條狀深縱裂。幼枝有白色粉狀物,以後逐漸退去。香椿葉偶數羽狀複葉,長30-50 cm,小葉8—10對,對生,橢圓狀披針形或橢圓形,長8—15cm,先端尾尖,基部圓形,不對稱,葉緣具疏鋸齒或全緣***極少***,除背面脈腋偶有續毛外,兩面多無毛;葉長5-10mm。香椿6月開花,圓錐花序頂生;花萼杯狀,有5個鋸齒;花瓣5枚,長橢圓形,白色,有芳香氣味;花蕊除5枚能育雄蕊外,還長有5枚退化雄蕊,其長度約為能育雄蕊的一半。香椿的果實為蒴果,狹橢圓形,深褐色,長1.5-3.0cm,徑1.0-1.5 cm,5瓣裂開;蒴果內含數枚種子,種子上端有矩圓形膜質翅。果實成熟期為10月。

  2、香椿的生長習性

  香椿喜溼,適宜在年均氣溫8-10℃的地區栽培,抗寒力隨樹齡的增加而提高,在寒冷乾旱的地區,早春幼樹易枯枝。種子直播的1年生幼苗在一10℃左右可能受凍。喜光、較耐溼,多生長於河邊、道旁或憲院周圍肥沃溼潤的沙壤土中,適宜的土壤酸鹼度為pH5.5-8.0。抗汙染能力差。

  3、化學成分

  香椿色鮮味美,營養豐富。香椿芽含蛋白質、糖類、纖維素、脂肪、胡蘿蔔素、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杭環自酸、礦物質***鈣、磷、鐵、鉀、鈉、鎂、氯***、VE、芳香物質、香椿素等。據分析,每100g香椿芽中含蛋白質5.7g、脂肪0.4 g,粗纖維1.5g、鈣100 mg、磷120 mg、胡蘿蔔素0.93 mg、維生素C 58 mg。其營養價值名列蔬菜作物之前茅,特別是蛋白質含量居群蔬之首,所含維生素C可與含量最高的辣椒媲美。

  4、香椿的栽培技術

  ***1***埋土越冬露地栽培法:採用2年以上樹苗,溝栽矮化密植,冬季修剪地上枝後埋土護根露地越冬。苗木定植一般採用溝寬1.2 m,株距20 cm,每h㎡栽苗40500株,定植後立即灌水,隨後在地表20 cm處定幹修剪。香椿樹頂端優勢很強,一般只萌芽1—2個,當芽長至約10 cm時,開始採芽。採芽時留l一2個新葉,不可將整芽掰下。留下的新葉葉腋處過20天又萌發出2次側芽。2年生樹,椿芽莖粗質嫩,產量高,全年採收4—5次,總產40一50 kg,每年秋天上凍產有,將樹枝從地表剪掉,培土。剪下枝條收集儲存,可做第2年插插繁殖越冬溫室水培生產椿芽。一般品種的香椿樹在嚴寒地帶露地越冬栽培,地上部都會全部凍死。但根部不受影響,且萌發不定芽能力很強,開春扒土後隨氣溫地溫回升迅速萌發出芽。椿芽生長很快,當芽高25cm時,即可開始採收。

  ***2***夏苗冬移保護地栽培法:將夏季生長的l-2年生椿苗移溫室中假植栽培生產,可供冬春蔬菜淡季。溫室栽培香椿樹苗要高度密植,1年生樹苗:100-120株/㎡,2年生樹苗:70-80株/㎡,一般0.466 h㎡夏苗可供冬季溫室栽植l h㎡地。假植時,樹苗應分級,小苗假植在後面,白天溫度保持20-25℃,夜晚10-14℃,一般可採收3-4次椿芽。採收應將整芽掰下,通過對主幹回縮修剪,促進主幹所有葉芽陸續萌發。天暖後,再將溫室假植樹苗移栽到大田,每畝5000-6000株。

  ***3***枝條水培法:收集修剪下的香椿樹枝條,入冬後,剪成20cm長的插條,插在各種盛水的容器內***如罐頭瓶等***,擺放在溫室空餘的地方,或窗臺、陽臺等處,葉芽會萌發生長,一根插條能採收1-2個椿芽。

  ***4***室內盆栽法:香椿盆栽可週年採芽。夏季將盆栽香椿放在院內或陽臺上,冬季入室內溫暖處,每當嫩芽長至10cm以上時,即行採芽,四季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