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奇魚的養殖方法是什麼有哪些常見疾病

  米奇魚為鱂形目,鯉齒亞目,花鱂科,劍尾魚屬一種由人工培育出的淡水觀賞魚類。想要養米奇魚該如何去養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米奇魚的飼養方法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米奇魚的飼養方法

  一般夏天不要特別調節溫度。稍微大一點的魚缸,20cm以上,搭配與魚缸大小合適的過濾裝置。

  飼料採取薄片、血蟲、寶繒紅一類都可以,沒有特殊要求。只要不是那種紅綠顆粒的金魚飼料即可。

  米奇魚的飼養手法非常簡單,適宜飼養的水溫為23-26℃,pH值為7.0~7.4。適應性良好,體質較強健,主要的食物有紅線蟲、水蚤及幹飼料等。米奇魚那個“米老鼠”的黑斑似乎是很穩定的遺傳,因為現在的紅色米奇和白色米奇都是從最初的金黃色米奇雜交出來的。米奇魚是卵胎生魚類,它們會直接產出後代而不是魚卵。

  米奇魚的形態特徵

  米奇魚尾巴附近有三個緊挨的黑點,一個大兩個小,看起來就像米老鼠的頭像一樣,所以俗稱米奇魚。

  米奇魚體型不大,大約3-4釐米,外貌和普通的月光魚類沒有區別,它們有很多種顏色,最初的純色是金黃色,現在多為紅色、白色或紅色為主的花色。但無論何種顏色,它們最明顯最獨特的標識:尾柄末端有一個大黑斑,其上、下各有一個小黑板,豎起來看就像是米老鼠的腦袋,故得名米奇魚或米老鼠月光。

  米奇魚的常見疾病

  白點病

  症狀:全身佈滿比鹽巴顆粒大一些的小白點,魚只會不斷的用身體摩擦底沙或水族箱中的裝潢物品,妄圖擦掉身上的白點蟲。

  病因:水溫變化太大或水質不良所引起的。

  治療辦法:將水溫調高至28度,加白點病治療劑,及少許鹽巴。

  爛鰭、爛鰓病

  症狀: 發病的魚,鰭尾端邊沿會呈現白色混濁,然後開端潰爛。鰭條組織糊開,並且會有出血性血斑發生。

  病因:大都是水質不良所引起的,而低溶氧、排洩物過多或溫度、 酸鹼值極具變化時最容易發生。

  治療辦法:換水1\2 加溫到28度,加粗鹽、黃藥。

  爛嘴病

  症狀:病魚嘴部因發炎而成紅色,嚴重時會潰爛,常會有水黴菌沾染造成的棉花狀。

  病因:通常在水質惡化的水族箱中最常見,尤其是因外傷沾染而發生的機率更大。

  治療方式:用優碘直接塗抹魚患部,或加細菌性用藥。

  水黴病

  症狀:魚的體表附著似棉絮狀的水黴,魚只沒有精力,失去活氣躲在角落。

  病因:因魚只撈捕或運輸程序不當,所造成的外傷沾染,或溫度劇降時造成凍傷因而引起水黴附生。

  治療辦法:將溫度調高至28度,加治黴菌生蟲藥劑。

  立鱗病

  病症:病魚鱗片豎起呈松球狀,起初只是一部分鱗片,嚴重時擴散至全身腫脹,不出數日,魚兒便一命嗚呼。

  病因:病因受環境影響很大,水質或底質環境不良且水溫不適時較容易產生.。最好堅持水族箱內環境的衛生。

  治療方式:加抗生素口服及治細菌生蟲藥劑。

  棉花症

  病症:魚鰭、尾鰭長出棉絮狀病症。

  病因:溫渡過低 遭遇凍傷。

  治療方式:將水溫加至28度,加優碘或藥劑。

  大型體外蟲

  錨蟲 症狀:是一種白色線狀的寄生蟲,錨蟲將頭角穿入魚鱗下方。寄生於鱗片下的體表,有時口部及鰓部都會寄生。

  線蟲 徵狀:水族箱常見的線蟲, 會隨著水流到處漂動。大部分附著魚缸壁或底砂中。可能寄生魚魚體的腸內,再隨著糞便排至水中。

  魚蝨 徵狀:常附著於鰭的基部, 蟲體很大,被寄生的魚之一受刺激,便會在缸底或池壁摩擦,使寄生部位發炎而成紅色。

  原由:通常大型寄生蟲都是由魚只或生餌帶入。

  治療方式:以體外寄生蟲藥劑治療,加粗鹽,加溫。


米奇魚的常見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