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色發青是怎麼回事如何調理

  臉色發青根據五行對應之說,青色對應肝臟,面色青多與肝臟有關,那麼臉色發青是怎麼回事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臉色發青的知識,希望對你有幫助。

  臉色發青是怎麼回事

  第一個原因是在辦公室最多見的是生氣、憤怒,就像各種文學作品中描述的“某某人被氣得臉色鐵青”,無論是宣洩出來的憤怒,還是窩在肚子裡生悶氣,都會刺激肝膽,造成面色發青。

  第二個主要原因是,肝膽疾病的損害,包括過量飲酒,這些因素使得肝的功能下降,不僅面色發青發暗,還會出現厭食油膩的情況。

  第三個常見原因就是,受涼後引發的疼痛,包括周身關節的痠痛和軀幹內臟的絞痛,這些疼痛令人寢食難安,面色當然是不堪入目了。

  青色是肝膽之色,肝膽排毒不暢,臉色自然發青;而且肝毒不能及時排出,會阻礙氣的執行,肝氣鬱結,黃褐斑就會爬上臉龐,情緒也會低落。

  臉色發青調理方法

  病因:肝膽。

  調理:食用酸味食物、不動怒、熱水泡腳。

  ①生氣或緊張激動都會傷肝,儘量保持心態平和安寧。要注意保持一個好心情,心態很重要。

  ②多食用穀類,如糯米、黑米、高粱等。多吃黃綠色、酸味的食物,如菠菜、油菜、芹菜、橘子等。

  ③肝臟的恢復、血液的淨化都是在睡眠中進行的,所以養肝要在23點之前入睡。

  看臉色知健康

  1、白:蒼白、煞白、慘白

  中醫認為,臉色發白多跟氣虛、血虛關係密切。血液不足、不能營養面部,就會出現蒼白色;血液的執行和生成又是靠氣的,中醫說氣能生血,氣虛了,生血的功能就減退了,血就不能夠營養面部,就會出現蒼白色。

  如果沒有特別的病症表現,食補是最好的辦法!多補充堅果、水果、豆類、魚肉、雞肉等食物。必要的話,食用一些紅棗和枸杞也是不錯的方法。

  2、黃:蠟黃、焦黃

  中醫認為脾胃是先天之本,是營養物質的來源,如果脾胃虛弱以後不能正常運化,營養物質就不能滋潤我們的面部,這時候會出現黃色。脾除了消化營養物質以外,還代謝水溼,如果溼邪不能正常代謝,營養物質異常積聚,也會造成面色出現不正常的黃。

  對於偏食、營養不均衡引起的臉色偏黃,調整膳食結構、補充營養是頭條,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多吃高蛋白低脂的肉類,堅持食用石榴、木瓜,喝牛奶和杏仁露一定會轉好的。經常熬夜、生活不規律也是“黃臉”出現的重大因素,當下就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吧。

  3、黑:枯萎、憔悴

  臉色發黑和腎關係比較密切,腎虛的病人多見面色黑,中醫認為五色對應五臟,黑是跟腎相對應,所以說腎虛的病人往往多見黑麵色。黑眼圈也屬面色發黑,它就是因為腎虛導致水代謝異常造成的。

  多食用具有護腎利尿作用的食物,如核桃、木耳、瘦肉、胡蘿蔔、冬瓜、西紅柿、柑橘、柿子、乾果類等。上述食物內含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鋅類微量元素等,有利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同時,注意調節食物的酸鹼性,攝取鹼性的食物更為健康。

  4、紅:通紅、潮紅

  健康的紅是由內而外散發的,而不健康的潮紅有一個特點,就是像潮水那樣,比如有人會在下午時面色發紅。潮紅和陰虛、上火有關,一般面色潮紅的人還有五心煩熱的表現,也就是心情煩躁、兩手心兩足心發熱。如果上火屬於實火,表現出來就是滿面通紅、如果是陰虛引發的上火,往往只是在顴骨發紅。

  臉色長期像嬰兒臉蛋一樣紅彤彤的人,要注意可能有心臟方面的疾病,請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排除病理性因素,可以塗抹一些藥膏來改善面部毛細血管擴張的狀況。當然,臉色發紅多半跟身體狀況有關,找醫生幫忙。